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10

第10章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①

城中飞阁连危亭,②处处轩窗临锦屏。③涉江亲到锦屏上,④却望城郭如丹青。⑤虚堂奉祠子杜子,⑥眉宇高寒照江水。⑦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⑧山川寂寞客子迷,⑨草木摇落壮士悲。⑩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

亦知此老愤未平,万窍争号泄悲怒。

【注释】

①锦屏山:在四川省阆中县城外,嘉陵江南岸,上有杜甫祠堂。谒:进见,拜见。少陵:杜甫号“少陵野老”。②“城中”句:飞阁:高阁。危亭:高耸之亭。③“处处”句:轩窗:廊屋的窗。临锦屏:面对锦屏山。④涉江:渡江。⑤丹青:图画。⑥“虚堂”句:虚堂:空堂。子杜子:尊称杜甫曰“杜子”,再加上“子”字于上曰“子杜子”,表示特别尊敬。⑦“眉宇”句:眉宇:指祠中杜甫塑像的容颜、风貌。高寒:高古清峻貌。江水:指嘉陵江水。⑧“此老”句:此老:指杜甫。元:同“原”。⑨客子:指杜甫。⑩“草木”句:摇落:指凋零、草木变衰。壮士:指杜甫。杜甫《恨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垂世:流传人间。凛凛:可敬畏之状。沙头:陆游住宿处。“万窍”句:窍,空穴;号:呼号。这句话是说:万谷齐号像是为卡十甫在发泄悲愤。用《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品评】

乾道八年(1172)陆游在南郑,因公到了阆中县。位于嘉陵江南岸的锦屏山,山势险峻,秀绝寰区,其中有杜甫祠堂。诗人在游山时进谒了杜甫祠堂而赋此诗。

开头四句点题,状城郭之景色优美,有如丹青。“虚堂”四句对应题目中“谒少陵祠堂”。“眉宇高寒照江水”,映衬了杜甫高峻的人格,同时将古今人物磨灭殆尽与杜子的“至今不死”作对比,以加深对杜甫的景仰之情,点出杜甫在陆游心目中的至高地位。“山川”四句,诗人情感发生一定的变化。“客子迷”、“壮士悲”,写出杜甫迷惘与悲苦的心理感受,同时这感受也是陆游自己的。杜诗以“诗史”传世,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在陆游看来,杜甫的立言不朽固值得推崇,而其忧国忧民欲“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格理想才是应该大书特书的。吕留良、吴之振《剑南诗抄小序》论曰:“山谷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若放翁者,不宁皮骨,盖得其心矣。所谓爱君忧国之诚,见乎辞者,每饭不忘。”精辟地指出了杜甫对陆游的人格影响。最后四句,语意更趋激烈。由前面的“迷”、“悲”,到此处则变化为“愤”、“怒”。诗的开头四句与最后四句风景迥异,情绪性质也发生巨变,前面更多的是赞赏,到后来通过心灵沟通,几乎是把老杜与自己化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