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商道:《道德经》的经商智慧
7983600000053

第53章 塑造完美的团队

老子提倡少私寡欲,认为减少私心,减少欲望能够让内心得到宁静,让社会得到安定。欲望的膨胀,是商人走向成功的动力之一,但这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适当的减少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私心,则可以使生意更久地持续下去,意识到这一点,商人的精神领域可谓上升到了一个层次。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车毂的周围,正是由于他们拱起一个空壳,所以才成就车的用处啊。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车毂的周围,也因此成就了车的用处,从这里可以看到团队力量的强大,合作所带来的合力是某一个人无法超越的。经商最大的魅力的在于它所具有的挑战性,但是要想做成任何大事都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

有句话不是在说吗?“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堆中国人是条虫”,这就是在指出说中国人喜爱“耍单帮”,不善于协作配合,并且团队协作的精神就更是不值一提。在许多团队集体里,不同的人对某问题的看法都是各执一词的,喜欢搞“个人英雄主义”,往往用一个人的思维观点和价值来衡量和显示团队的荣耀与力量,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看法与决定。

就像那个动物拉车的故事一样:梭子鱼、虾和天鹅三个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好朋友,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一辆车,车上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于是就想把车子从路上拖下来,三个家伙一齐负起沉重的担子,他们铆足了狠劲,身上青筋暴露,使出了平身的力气,可是,无论他们怎样拖呀、拉呀、推呀,小车还是老地方,一步也动不了。

原来,天鹅使的是往天上提的劲,虾一步步向后倒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拉去,究竟谁对谁错?反正,他们都使劲了。它告诉我们,一个企业有不同才能的人,即使他们都有为企业奉献的精神,也需要将他们的才能用到一处,使众人的力量形成合力,否则,也将是徒劳无功。

一个人的精力和经济实力毕竟有限,而激烈的商业竞争既残忍又充满诱惑,一旦在商海里被打倒,就很难站起来,所以,与其一个人打拼,不如依靠团队的力量,合众人的能力与智慧,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如果把一个创意从它的最初发现者那里,拿到另一个人那里共同商讨,这个创意会成长得更好。以写书为例,如果由两个人来共同执笔,光是在内容、情节的舍与取的问题上,双方的探讨与争论,就会使创意变得更加精良、完美。

多数人在社交场合中,都会显得很合群。而在事业上,却都是独行侠。在大公司里。许多人都把同事当成自己的竞争对手。这种心态也会影响他对局外人的态度,会显得顽固,喜欢吹毛求疵。

一个企业如果是一盘散沙,则会影响企业成员的目标一致性,甚至还有可能危害到企业的利益,下面的人员常常会观察上面的人员是如何身体力行的。而一个不团结,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向一处使,缺乏沟通与团结协作的团队肯定做不成任何事情,其结果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羊一定要比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更具有战斗力”。这就强调了一个团队里要有一个统领众人的灵魂式的人物,这个人很大程度上是这个团队的一把手,或是有威望、有能力、会管理的核心成员。但是团队中并不倡导“个人英雄主义”,这个灵魂式的人物则不应当是充当这个人英雄主义的角色,而是通过群策群力后,把主导思想归结在一起,把团队成员团结在一起,然后告诉大家如何做得更好,并随时纠正营销目标实现时,执行有偏差的人。

一个团队不允许有两种截然相对的意见存在,如果存在分歧,则以验证对的一方作为选择实施。如果搞派别斗争,暗自拉帮结派,很容易使空虚的团队后防线让对手钻了空档。团队内部的不和,也常常会成为对手抓住你的软肋,这也是使团队不能够有所见长和作为的死穴,他们的“输”(这里主要是输了自己和输了客户)恰恰就输掉了团队的锐气,输掉了团队的士气,输掉了团队的未来,那“赢”的可能就无从谈起了。

经商一方面是在做市场,而更深层的则是对自己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言行举止以及自己人生的营销。之所以有些人会成为专家、大家,有些则成为小家、普通人,甚至半途而废或一事无成者,这就是不同的思维与行为背景下所造成的不一样的结果。个人在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后,有时候却输掉了尊严和人格,另一面可能是赢得了自己,却输掉了客户,常常徘徊挣扎在矛盾之中。这时应该求助团队的帮助,因为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巨大的、无穷的,也只有团队才有可能解决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团队不是哪个人的断然行事的功利场,更不是被对手轻易打倒的牺牲品,团队就是团队,企业真正“赢”的内在价值就在于团队的胜利。团队就是要赢在简单、赢在团结一致、赢在对手毫无察觉的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