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商道:《道德经》的经商智慧
7983600000004

第4章 建立人际关系网

鱼不可脱于渊。(《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鱼儿离不开水。

做生意离不开人,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旦鱼儿离开了水这赖以生存的基础,便是其接近灭亡的时候。如果驰骋商海,没有建立起一张有效的人际关系网,要想获得大的成功,也是很多困难的事。

日本网络巨子孙正义总是很善于利用各种场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他知道,人才就是人财,结识更多的人,就等于增加了更多的财产。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自己的不足之处,就要利用别人的智慧和经验来弥补。

孙正义的人际关系网面积很大,上到美国总统,下到一般的菜贩子,从日本到美国等世界各地,可以说遍布海内外,这都是他长期积累而成的。

孙正义跟人交往,不像一般人见面过后,也就不再来往。只要看到这个人可用,孙正义就会有意识地跟他再接触,就这样他建立了庞大的个人关系网。这个关系网的建立依靠的是个人的智慧,也是他刻意计算和安排才获得的。

孙正义总结了得到人才的“战略性人才保障法”:要心中有数,明白自己在找什么样的人,干什么的。为此,孙正义参加各种行业交流会、研讨会、学习班。那里集聚了不同职业的人,扩大了他的视野,也拓宽了他的交际圈。接着,就要寻找自己要的人在哪里。孙正义最早寻找人用的就是一本电话本,看似简单,也许很多人会想到,但却没有做到。电话本被孙正义称为“信息的宝库”。再下一步,就要主动去他要寻找的人经常出现的地方,守株待兔,等待他们的出现,还要在上面下功夫,投巨资。他往往是在有了七分把握时,就立刻决定,以免决策太迟被竞争对手抢去。他首先从进入视野的人物中挑选最需要的。然后,积极接近他们,努力打动他们的心,感动他们。再然后,就和他们结成伙伴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周而复始再扩充自己的关系网。

孙正义从关系网中获益很多,他从一流人物中得到了最有价值的东西,通过他们的介绍又结识更多的人,就这样他的关系网螺旋般地扩大起来,通过上述手段孙正义聚集起大量的人、财、物、信息等财富。

孙正义的成功与他善于利用人际关系有极大的关系。经商中,需要求助于人,事情往往涉及很多方面,你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援,不可能只从某一方面获得。这时,你的关系网就会生效了。

社会就是“关系”,纵横交错的“关系网”渗透到生活、生意中的各个角落。有一张好的“关系网”后,精明的商人总是懂得活用这张网中的各种关系。比如,有的关系可以帮你办理有关手续,有的则能帮你出谋划策,有的则能为你提供某种信息。虽然各种关系的作用不同,但对商人都可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对各种关系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鉴别,把他们编织到自己的美系网之中。

好的人缘是一个人的巨大财富。有了它,事业上会顺利,生活上会如意。但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这需要你的辛勤努力。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你建立人际关系网。

(1)懂得尊重别人。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把这条朴素哲理运用到社会交往中,可以说,你处处尊重别人,得到的回报就是别人处处尊重你,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你自己。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孩不懂得见到大人要主动问好、对同伴要友好团结,也就是缺少礼貌意识。聪明的妈妈为了纠正他这个缺点,把他领到一个山谷中,对着周围的群山喊:“你好,你好。”山谷回应:“你好,你好。”妈妈又领着小孩喊:“我爱你,我爱你。”不用说,山谷也喊道:“我爱你,我爱你。”小孩惊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会落在他的脸上;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因此,不管是时常见面,还是远隔千里,都要处处尊敬别人。”小孩朦朦胧胧地明白了这个大道理。

(2)乐于助人。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在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一架敌机正飞速地向阵地俯冲下来,正当班长准备卧倒时,突然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在那儿直愣愣地站着。班长顾不上多想,一下子扑了过去,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一声响过后,班长站起身来拍拍落在身上的泥土,正准备教育这小战士,回头一看,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了一个大坑。

故事中的班长,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所见到的某人现在的遭遇,极有可能是你以后某种遭遇的一次重演。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心疼别人,有时就是心疼我们自己。

犹太人互相帮助的例子,值得深思:

只要你是犹太人,哪怕身无分文来到异国他乡,只要当地有犹太人组织,只要你找到他们,你的吃饭住宿问题就立刻能得到解决。

当然,犹太人组织不是永远提供慈善服务的机构。犹太人的精明之处在于,他们很快就会找一个愿意帮助落难者的犹太商人。假如这是一个鞋商,他就对落难的同胞说,我这鞋店目前只在西边发展,这座城市的东面还没有一家分店。你就到东面去开分店吧,我借钱给你去租店铺,我也先提供给你货,等你卖掉了鞋,赚到了钱再连本带利还我。你站住脚了(这应该没问题,我会帮你站住脚),我就是你的长期供货商。

这种帮助人的方法是精明的,它不但帮助了落难者,同时又扩张了自己的生意。

(3)要懂得心存感激。

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最是微妙不过。对于别人的好意或帮助,如果你感受不到,或者冷漠处之,因此生出种种怨恨来则是可能的。

常存一份感激之心,就会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情感的纽带因为有了感激,才会更加坚韧;友谊之树必须靠感激来滋养,才会枝繁叶茂。王先生在单位很有人缘,威信颇高,有人问他原因时,王先生讲:“古人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虽做不到这一点,但我始终坚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时时处处想着别人,感激别人。”王先生道出了为人的真谛。

因为有了感激,你才会成为一个好同事、好朋友、好家人。

(4)懂得怎样做到“同频共振”。

声学中有个“同频共振”的现象,就是指一处声波在遇到另一处频率相同的声波时,会发出更强的声波振荡,而遇到频率不同的声波则不然。

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主动寻找共鸣点,使自己的“固有频率”与别人的“固有频率”相一致,就能够使人们之间增进友谊,结成朋友,发生“同频共振”。

共鸣点有哪些呢?比如说:别人的正确观点和行动、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等等,都可以成为你取得友谊的共鸣、支撑点,为此,你应响应,你应沟通,以便取得协调一致。别人飞黄腾达、一帆风顺时,你应为其欢呼,为其喜悦;当别人遇到困难、不幸时,你应把别人的困难、不幸当做你自己的困难和不幸……这些就是“同频共振”的应有之义。

如此,广泛的人际关系网就不难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