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商道:《道德经》的经商智慧
7983600000038

第38章 变“无用”为“有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一章)

一堆粘土孤立看来,毫无价值,但烧制成器皿,又能显现它的价值。就是摆在一边的门和窗,不将它们用于房屋建造,也是废物一堆。因此,任何物质都有其利用价值,就是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事物,也可以化无用为有用。

老子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智慧,“有”和“无”都能被很好地利用。只知道明处“有”,而不知道暗处“无”的人,又怎能了解到“无”的伟大用处呢?

《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神宗故事:

一个叫灵佑的和尚跟随百丈禅师学禅,有一天,他来到正在打坐的百丈禅师身边。

百丈禅师问:“谁?”

灵佑答:“我。”

百丈禅师说:“你看见炉中还有火吗?”

灵佑看了看说:“没有。”

百丈禅师站起身,走到炉子边,在炉灰深处拨出几粒火炭,他夹起来给灵佑看:“你说没有,这是什么?”

灵佑一下子悟了道。

在经商的过程中,既要看到“有”的存在,也不能忽视了“无”的作用。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工商界的聚会中,几个老板大谈自己的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说:“我手下有三个不成材的员工,现正准备找机会将他们炒掉。”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为何不成材?”第二个老板问道。

“一个整天嫌这嫌那,专门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有事;另一个浑水摸鱼,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

第二个老板听后想了想,就说:“既然这样,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

第二天,三个人到新公司报到。新的老板开始分配工作:喜欢吹毛求疵的人,负责管理品质;害怕出事的人,让他负责安全保卫及保安系统的管理;喜欢浑水摸鱼的人,让他负责商品宣传,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三个人一听,职务的分配和自己的个性相符,不禁大为兴奋,兴冲冲地走马上任。

过了一段时间,两个老板又碰到了一起。第一个老板问第二个老板那三个人怎么样了。第二老板说:“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由于他们的到来,工厂的赢利直线上升。”

《淮南子·说山训》说:“得鸟者,鸭之一目。然张一目之罗,终不能得鸟矣。”意思是说,人在用网捕鸟时,网上最终捕获住鸟的只是一个网眼而已,然而只用张开一个网眼去捕鸟,那是永远捕获不到鸟的。也就是说,那些看似无用的网眼,实际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一个道理,有用和无用是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上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过去宋国有一个人,善于炮制防止冻裂的不龟手之药,他的家族靠着这个祖传秘方,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始终勤勤恳恳,披星戴月,但由于收入菲薄,生活总是很贫困。

有一位南方的客人听说这件事后想花百两金子买他家的药方,这个家族聚在一起商量了起来。大家都说:“我们家世世代代从事于漂洗丝絮,一年下来顶多不过挣几两金子。现在只是出卖不龟手的药方就能得到百两金子,这么好的事情哪有不做的道理呢?”于是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把药方卖出去。

客人得到秘方以后,立即奔赴吴国,游说吴王说,今后将士在寒冬打仗,再也不用为冻手犯难了。不久,越国大军压境,吴国告急,吴王委任此人统帅大军。此时正值寒冬,吴越两军又是进行水战。由于吴军将士涂抹了不龟手之药,战斗力特别旺盛,因而大胜越军。班师回朝后,吴王大喜过望,颁诏犒赏三军,同时将献药之人视为有特殊贡献的统帅,割地封赏嘉奖他。

同样是这一种药方,一种人用这只能漂洗丝絮,而另一种人却能用它扩展疆域。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不同,效果竟是如此的天壤之别。

“无用”可以转化为“有用”,“无用”中蕴涵着“有用”。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当今很多人更是沉迷于有用之用,忽视无用之用。事实上,世间本没有无用的东西,所谓“无用”,只不过是人们或者是有人认为无用罢了。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一位经理突发奇想,建议说:“盲人习惯于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柯达公司决策层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

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远胜过正常人,真可谓善于用人,将短处变为长处。

柯达公司巧用盲人这一行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给公司增加了利润,而且还给公众留下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良好印象。很多高素质的大学生、研究生和专业人才,都争先恐后地到柯达公司效力。

很多时候,一件很有价值的事物,不是因为没用,而是因为用错了地方,从而浪费了其真正的价值。

美国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用几年时间收集了七万多件“失败产品”,然后创办了一个“失败产品陈列室”,并一一配上了言简意赅的解说词。由于这一展览给人以真实深切的警示,开展后观者如潮,给罗伯特带来了滚滚的财源。

展览“无用”的“废品”竟创造了“成功”!西方有一句谚语:“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地点的好东西。”而既然放错了地点,就不妨重新找个地点放,谁找准了这个地点,谁就能让那些“垃圾”大放光彩!

“无用”可以转化为“有用”,“无用”中蕴涵着“有用”。有用与无用本是相对的。于己无用的不见得于他人无用,于现在无用的不见得于将来无用。高明的商人要善于从“无用”中发现“有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