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商道:《道德经》的经商智慧
7983600000021

第21章 善于向他人学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有能力的人,可以成为老师;没有能力的人,可以当作借鉴。一个人如果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所应该作为借鉴的人和事,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世上最糊涂的人。这样的道理是精深微妙得很呀!

老子认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从一些成功的人那里,我们学到成功的经验,从一些失败的人那里,我们学习失败的教训。学习就是学他人之智,得他人之精华,补自己之欠缺。

在商场征战,步步维艰,更加要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和“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适当地放下“架子”,丢掉“面子”,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其他人的经商技巧,学习其他人的优秀经验,体现虚怀若谷的胸襟。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

张生为人勤奋好学,秉性谦卑,他的好朋友阿二却好吃懒做,骄傲自大。

一天,他看见一位老人在河边做一种很简单的竹筏,只见老人用几根竹子快速的三扎两绕,一只小巧的竹筏就摆在眼前了。张生觉得老人的技艺很好,于是就跟老人学习扎竹筏。而同村的阿二却坐在一边耻笑张生,说:“这么简单的扎竹筏还要学?我一看就知道怎么做了,与其浪费时间学这个,还不如回家睡大觉呢!”

经过几天的练习,张生终于掌握了扎竹筏的诀窍,他也能扎出漂亮又结实的竹筏了。

后来,张生又看见匠人造房子,也觉得很吸引人,一对烂泥和一些石头,就能造成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子,好学的张生又恳求匠人教他造房子。而阿二又对此表现得不屑一顾,自己跑到山上晒太阳睡大觉去了。

突然有一天,山洪暴发。张生带着家人准备逃生,看着到处都是洪水,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张生就砍了几根竹子,快速地扎了一个结实的竹筏,全家的性命保住了。阿二觉得扎竹筏也是一个保命的好办法,于是也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扎了一个竹筏,但是可想而知,凭阿二的技艺是不可能扎出一个结实耐用的竹筏的,没多长时间,竹筏就散了,见状,张生叹息地摇了摇头,帮助阿二重新做了一个。

慢慢地,洪水退了,他们的家园却被洪水冲垮了。这时,张生会造房子的技艺又派上了大用场,张生为自己的家人修建了一座漂亮而结实的新房子,一家人高高兴兴地住进了新家。而阿二什么都不会,只能给自己的妻儿搭一间草棚栖身。

这就是好学者与懒学者的区别。付出经历和时间去学习,去留心其他人的长处,多学一些,就是给自己多增加一些资本。

善于向他人学习,关键在“善于”。所谓“善于”,就是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

聪明的人都知道,虚心向他人学习可以使自己获益匪浅,即使是毫不相关的领域都有可能激发创新的灵感。盖瑞·哈默与C·K·普哈拉在《竞争大未来》一书中也说过:“想取得领先地位的公司,必须与最先进的顾客、新技术开发者及供应商合作无间,向他们学习,而且不能有地域之见。”

向他人学习包括很多内容,几乎囊括整个外部环境,从同行竞争对手到不沾边的其他企业,从顾客、供应商到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企业管理专家到街头摆摊儿的小贩,都可以成为自己学习的对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机会几乎俯仰皆是。其中,向同行企业学习与向顾客学习是两种主要的途径。

由于是同行,它们在对行业、环境的判断以及经商技巧等方面都有很多“共同语言”;向同行学习的形式很多,最普遍的方式就是从旁细心观察,观察对方的长处和优点,在对比自己的不足,实在不行,也可以上前请教,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乐于回答他人向自己请教的问题的。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日本、美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钟表业迅速崛起,在竞争对手的“挤兑”下,“钟表王国”——瑞士的王冠只有辉煌的余晖。

为扭转衰落,瑞士7家银行联手投资10亿瑞士法郎,买下国内两家最大的钟表集团AUSAG、SSIH的98%的股票,并将这两大集团合并,于1983年5月组建为阿斯钟表康采恩——瑞士钟表业的“大本营”,聘请汤姆克担任总经理。

汤姆克在担任埃塔钟表零件公司总经理前后,就奔走呼号:瑞士钟表业如不大力发展电子技术,将会丧失“钟表王国”的地位。他还带领公司进行技术创新,使全国钟表业保持兴旺发达的走势。

汤姆克虚心学习对手的长处,追赶进而领导石英表与电子表的新技术潮流。

汤姆克沉重地讲:“瑞士钟表业衰落的一条重要原因,不是别的,是对为自己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机械表特别珍爱,不容许加以否定;而对自己首创的电子表新技术视若儿戏,迟迟不愿意推上生产线,而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的钟表厂商则敏锐地认识到电子表和石英表的未来前景,抢先一步,走在了我们前面。我们是被自己打败的”。

汤姆克带领员工很快推出了一批新式石英表,其中最具竞争力的就是薄型斯沃奇(swatch)表——被誉为振兴瑞士钟表业的“旗手”。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最先进的设置,如机器操作等,因而性能稳定性很高,生产成本却相当低,每只售价才30美元。该表问世后,销量扶摇直上。

汤姆克看准时机,再一次出手,这个时候,他已不满足于“斯沃奇”表畅销欧洲、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市场,他要“师夷制夷”,进占石英表和电子表市场的“领头羊”——日本和美国。经过精心策划和广告促销,薄型“斯沃奇”表首批出口美国400万只,一下子就被抢购一空;接着又进军日本,在那里开设日本瑞士钟表公司,1986年时以每只7000日元的价格,畅销于日本市场。

瑞士人又一次看到了瑞士表在世界强劲的走势。

除了向同行学习外,商人还可以向顾客学习。顾客是产品的终端使用者,他们可以为厂家提供大量丰富的信息。与顾客交谈总是能激发学习,因为顾客是使用产品的专家。顾客可以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产品的使用情况、对产品服务的反馈意见、不同产品的优劣以及对产品的改进意见等等,这些信息都是对你的生意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顾客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靠的。因为顾客缺乏远见,他们有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要求,或者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专门深入地仔细地去观察,努力捕捉顾客潜在的需要,引导顾客的需要,不能满足于简单满足顾客的需要。

无论是谁,都有优点、长处,也都有缺点、短处,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会有进步。向别人学习很重要,在很多生活细节中可以发现,时时刻刻都有学习的机会。不是学不到,只是错过了学的机会。向别人学习并不丢脸,丢脸的是自己不明白却装得很懂的样子,不屑去问别人。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每个人就拥有了两种思想。”

每个人都有一个宝库,人与人之间交流多了,宝库的共享也就成为可能。无论是经验、智慧和教训,学习其他商人一切可以作为借鉴的东西。善借外智,才能思路开阔;善借外力,才能攀上高峰。否则,结果只能有一个: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