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商道:《道德经》的经商智慧
7983600000012

第12章 最重要是心态平和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水有利于万物,却不和万物相争。

佛门有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苏东坡听后面红耳赤。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以一味求胜的心态去经商,那么我们就会四处树敌,到处碰壁,陷入互相残杀的战场。如果我们能运用自己的智慧,以慈悲、友爱的心态去经商,那么我们的经商生活就会充满勃勃生机。

一味求胜的人,失去了很多快乐。这种人不论是赚钱还是亏本,都绝对不是赢家,因为他已把自己本应享有轻松、自在、喜悦、安详的内在幸福快乐输了进去。如果经商赚钱不能增加人生生活的幸福快乐,那我们赚到钱又有什么用呢?又何必苦苦经商呢?

大志是市场卖菜的小贩,同时他也是有名的有德之人,他不但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同时,也赢得了很多同行的敬重。

一天,一位老人来到大志的身边,说:“对面阿三的菠菜很好。”大志回答说:“是啊,我也看到了,他的菠菜真得很好,不知道他从哪里上的货,下次我问一问他。”老人又说:“隔壁小方今天的香菇很不错。”大志又说:“是啊,她很会保护自己的菜,不像我,总是让菜很快的干掉了。”老人赞许地点了头说:“你的人品很好,所以我相信你不会欺骗顾客,这样吧,我有一家还算不小得饭店,我们订下长期合作关系,以后所有的蔬菜都由你提供,怎么样?”大志顿时喜出望外。

大志是有德之人,他不诋毁同行,反而说同行的好话,乍看之下,似乎大志显得有些愚笨,然而事实的结果却显示了大志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老子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这个道理。

老子在《道德经》的五千言中曾经多次提到过水,他把水作为人格的最高显示。老子认为,人与人的接触,很像水与水的交融,嫉妒心、猜疑心、戒备心和贪心等等都会将清水搅浑。所以老子提倡,高境界的人生要像水一样,平和清静,能够走到人的内心深处,从而得到人心。

作为一名商人,不要因为自己是做小本生意而在大老板面前抬不起头来,也不要因为自己拥有亿万家产而不可一世,更不能因事业有成而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奢侈腐化而乐极生悲。

在对待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上,我们不能把对手看成是自己事业发展的障碍,树为敌人互相攻击,而是应该把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看做是激励自己上进的动力。看到别人生意兴隆,不要生嗔恨、嫉妒之念,自己的生意一时不景气也绝不慌乱、自卑,要沉着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根源,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不断完善自己的经营策略,让更多的人喜欢接受自己的服务,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取得事业上的真正成功。

同时,我们应该真正懂得“得道多助”的道理,运用自己的智慧化敌对为友爱。化干戈为玉帛,并用自己真诚守信这一高尚人格在客户和同行中树立起自己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不断赢得越来越多人的信任。这样,即使你在商场中偶尔遇到困难,也会因朋友多、路子广而可以把大困难化小,小困难化了,因此,事业就可以得到稳步发展。

毫无疑问,经商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赚得金钱,但会赚钱的人却不能是金钱的奴隶。因此,心态平和,还在于要求商家有一颗平常心,不能在利益面前过于贪婪。

农夫和商人在街上寻找财物。他们发现了一大堆未被烧焦的羊毛,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

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布匹,农夫将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选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布匹,贪婪的商人将农夫所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统统拣起来,重负让他气喘吁吁、缓慢前行。

走了不远,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银质的餐具,农夫将布匹扔掉,拣了些较好的银器背上,商人却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压得他无法弯腰而作罢。

突降大雨,饥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地摔倒在泥泞当中,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迎着凉爽的雨回家了,他变卖了银餐具,生活富足起来。

做事首先要量力而行,同样,做生意也不会每个人都能成为霍英东;立志官场,也不是谁都能做国家主席。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

在变幻莫测的商场中,做生意要量力而行,量力而出,千万不可一味逞强。要根据自己本身现有的实力去办事,根据自己现有的财力确定项目。有许多人做生意总想做几千万、上亿元的大生意。但最终也只能是一种想象而已。商界变化无穷,经营者要稳扎稳打,否则易出现危机四伏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