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商道:《道德经》的经商智慧
7983600000013

第13章 无私成就其私

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正因为他们具备无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观上成就自己。

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得以长久存在,人们也因为“无私”方能成就其个人理想。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和“利己”是统一的,利他最终必然自动转化为利己。

在西方的《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行善的基督徒临终时,想求上帝允许他看看天堂与地狱有什么区别。于是天使就先带他到地狱去参观。到了地狱,他见到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

“地狱看起来还不错嘛”,这位基督徒心中暗想。一会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饿鬼一拥而入,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双几米长的筷子。可是由于筷子太长,最后每个人都只能夹得到却吃不到,很是悲惨。

到了天堂,同样的餐桌和佳肴,只是进天堂的人穿的比较整洁,每个人也同样拿着一双几米长的筷子。“这不是和地狱一样”,基督徒心中嘀咕。开饭了,但见这些人同样也用长筷子夹菜,可惟一不同的是,这些人并不是给自己吃,而是给对面的人吃,所以每个人吃得都很愉快。

做事先做人,一个人要想做成大事,一定要努力达到一种“无私”的境界。否则,如果你太在意自身,一心只顾自我经营,锱铢必较,反而你什么也得不到。你的私心很容易成为众人眼中的笑柄,自然也就什么事都做不成。

例如,在与人打交道时,要想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一定要在平时多交往和联络。没事相求时也要想到与朋友交流一下思想、道一声问候。在这种交往、联络过程中我们更强调真心和坦诚,而不是一种形式和纯利用的商业化关系。

如果你只是出于商业目的而刻意去培养友谊,或者纯粹把它作为促进自身事业的一种手段,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你与你周围的人关系良好,你对别人也友善热情,但别人一旦发现你的意图之后,就不会把你当作真正的朋友。在你经营失败或遇到灾难的时候,那些表面的朋友都会一个个离开你,原因就是你平时不是真心待别人,而是在利用别人,从未不求回报地帮助过别人。如果想交到真正的朋友,建立牢固的人脉关系,还必须努力培养一些高尚的品质,宽宏大量、发自内心深处的友善和施恩不图报的乐于助人的精神。

许多人最初的成功时,都归功于自己的乐于助人。美国前总统林肯在这方面就有突出的表现。他乐于助人,他在任何场合都能与别人打成一片。他在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亨恩顿先生说:“在林肯先生的住所住满了人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床让给别人,然后他自己就到店里的柜台上睡,卷一卷布当作枕头。似乎谁有困难都会想到向他求助。”他的这种品质就像一块磁石,可以吸引别人的目光,吸引别人的心。

如果你是怀着一颗诚恳的心与别人交往,不图回报地去帮助别人,虽然忘掉了自我,忘掉了提供帮助和友爱能给你带来的好处,但是,正如著名企业家吉田所说:“播种善的人也会得到善,善会循环给我们,让善不停地循环,大家都得到善的恩惠。”

所以不要老是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应该想我能够给予别人什么,付出什么样的服务与价值来让对方先获得好处。当你能持续这么做,并且大量帮助别人获得价值的时候,也就是你成功的时候了。因为那些获得你帮助的人会慢慢累积成一股庞大的力量,回馈给你所需要的帮助与支持。有人说,社会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存在,它能一直都保持公平,给予就会被给予。如果你作为一家企业的经营者,尽管获利是你经营企业的目的,但如果你愿意施恩不图回报地提供部分免费或超低价好商品给顾客,你获得的收益就可能远远大于你施予别人所带来的损失。

日本名古屋有一家叫做“加它”、因制造咖啡用新奶酪而闻名的制酪公司。这里的社长日比孝吉先生十分乐善好施,无论是什么都免费或超低价供给。

一种无味大蒜是由一个拥有此项开发技术的人推销到日比先生这儿的。据说日比先生自己试过后感觉很好,于是就买下了这项技术,然后让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来的研究人员对其效能进行研究。原来这种特别方法制成的无味大蒜中含有一种叫“阿霍安”的物质,它能净化血液,除了对预防癌症有效之外,还有利于白内障、高血压、哮喘等病的治疗。

有一次,一个朋友来要点儿过年用的咖啡。“那么,这个也给你,一起用着试试看”。日比先生顺手将无味大蒜也给了这位朋友一些。没想到这成了一个开端。据说到现在为止,这种无味大蒜已经派发给了全国25000余人。

结果,有感谢信寄来:“这种无味大蒜效果惊人。”其中还有人写信来联系道:“哪怕只付邮费呢?”“不能白白接受啊!”

这正是有趣之处。对后者,日比先生进行了劝服:“那样的话,就请多多使用本公司的产品,或帮助宣传一下‘加它’的产品就行了。”

派发给25000余人,简单算算,这需要多少经费呢?每年竟然要超过25亿日元。

但是,自从派发这种无味大蒜以后,公司的营业额迅猛增长,1994年年收入超过了700亿日元。日比先生说想把派送给无味大蒜的人数增加到10万人,考虑一下,据说成本花费达到100亿日元,“可是,那个时候公司的营业额也会达到3000亿日元吧”。

虽然都知道提供这种服务可以吸引顾客增多,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又有几个呢?

日比先生说过:“给予就会被给予。报恩方式可以促进公司发展,我只是对此做了一下实践而已。”

当然,你对别人的帮助应落到实处,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有行动,并彻底帮助他人解决实际的困难,让你付出的帮助能真正起到实效。比如有一位盲人在大街上着急地用拐杖敲着地面,是在说他不知道该怎么走了。好心的你走上去,想帮助他,告诉他左边是北,右边是南,他其实仍然分不清楚,他需要你拉着他的手,带着他走一段路。

毛泽东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要做到无私地、诚恳地、不存半点回报地帮助别人已经很难做到,如果要持之以恒地帮助别人就更难了。所以,无私地、始终如一地帮助别人,一直是受到社会普遍尊敬的优良品质。如果你能达到这种境界,能够毫无私心地帮助别人,并且坚持不懈地帮助别人,这将会为你的人脉添加一个重要砝码,赢得朋友、赢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