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上帝没空来救你——心灵自救手册
7983000000031

第31章 别让孤僻主导你

有的人孤独不是由外在的原因造成,而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太孤僻,他们本来就讨厌跟人交往,喜欢独处,因此很容易陷入孤独之中。这样的人如果想改变处境,就先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孤僻心理是因缺乏与人交流而产生的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性格孤僻的人不愿与他人接触,待人冷漠,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心理,猜疑心较强,容易神经过敏,办事喜欢独来独往,这就免不了为孤独、寂寞和空虚所困扰。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生活着两个富人。其中一个生活作风极其腐朽,另外一个刚好相反,生活非常节俭,每天吃的都是干面包和萝卜,并且对宗教很虔诚,整天在家里研究宗教和哲学。

一天,那个荒淫无度的富人死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全镇的人都为他哀悼,到他墓地去祭拜的人络绎不绝。当他的棺材被放进墓穴时,四处都是哭泣、哀叹声。据镇上最老的人回忆,当地的圣人去世时,人们也没有这样悲哀。

正巧第二天,那个生活节俭的富人也死了。可是,他死后,除了他的家人之外,根本没有一个人为他的去世感到悲哀。他的葬礼上,只有几个人在场,显得非常冷清。

这样的现象正好让一个到镇上来的陌生人发现了,他对此迷惑不解,就问镇上的人:“请向我解释一下这个镇如此奇怪的行为吧!为什么居然尊敬一个荒淫无耻的人,而冷落一个圣人?”

被问的人回答说:“昨天下葬的那个富人,虽然他是个色鬼、酒鬼,却是镇上最大的布施者。这个人的性格随和、开朗,喜欢跟人交朋友,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为他的去世感到悲哀的原因。”

陌生人还是不明白:“那么你们为什么要冷落一个圣人呢?”

居民回答道:“今天死去的那个富人对我们一点用都没有!他成天都吃干面包和萝卜,吝啬得要死,没有一个商人能从他身上赚到一文钱,也没有一个人能得到他的好处,他是一个人活着。你说说,这样孤僻的人死了,还有谁会想念他呢?”

如果一个人不向这个世界打开自己的心灵,他就很难获得他人的友谊和关爱,自然只能孤独一生了。

孤僻的人容易产生孤独感,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中心观念比较重,总是对外界事物和身边人群表现得淡漠寡趣,难于合群;考虑问题趋向于抽象,思绪比较紊乱;行动上整日忙得焦头烂额,显得紧张而又急迫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十分强烈的抗拒感;喜欢把自己锁在一个狭小封闭的角落里,因而十分孤寂。

改变孤僻性格,化解孤独,需要培养自己的合群性。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瞎子和一个跛子,被大火围在一座楼房里,危在旦夕,很多人都以为他们只有坐以待毙了。但身体健全的瞎子和眼睛完好的跛子,却聪明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身体”,瞎子背起跛子,跛子指路,终于从大火中死里逃生。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瞎”或“跛”,生活中需要互相帮衬。你有一份思想,我有一份思想,交换一下,各自就有两份思想。你也在孤独,我也在孤独,通过交流,就变得都不孤独了。

具体来说,化解孤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树立交往意识

阅读一些交往方面的书籍,学习交往技巧,同时多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逐步培养自己开朗的性格。

要敢于与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要有与人交友的愿望。这有助于孤僻者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丰富知识经验,获得友谊与身心健康,自然也会重树他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2)完善个人的品质

性格孤僻的人,一般兴趣狭窄,甚至有点清高孤傲,难以融入集体。要努力克服孤傲的心理,增加心理透明度,以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人交往,吸纳别人的长处,体验、享受人际交往的快乐。

(3)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孤僻者一般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要么总认为自己不如人,怕被别人讥讽、嘲笑、拒绝,因而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以保护那脆弱的自尊心;要么自命不凡,认为不屑于和别人交往。他们需要正确地认识别人和自己,多与别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增进朋友间的了解与友谊。要认识孤僻的危害,敞开闭锁的心扉,追求人生的乐趣。

(4)培养健康情趣

健康的生活情趣可以有效地消除孤僻心理。利用闲暇潜心钻研一门学问,或写写日记、听听音乐、练练书法,或种草养花、养宠物等,都有利于消除孤僻。切忌一个人发呆,精神空虚,百无聊赖。

(5)增强事业心

一个有所爱、有所追求的人不会孤寂,一个为事业忙碌的人也不会孤僻。因为有了强烈的事业心,有了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的精神,孤僻自然会被驱除。

别被孤僻吞噬了,努力做回正常的自己。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生活尤其是人际交往,人的性格会扭曲变形,这是十分可怕的。所以罗姆说:“人之最根本的需要是克服分离,挣脱自己给自己创造的牢狱。”

心灵的呼救

摆脱孤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勇敢地突破自己,从孤僻中摆脱出来。别把自己锁在一个狭小封闭的角落里,多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和交流,外面的世界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