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压力,有目共睹。做不完的事情,始终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胸口,让人觉得堵得慌。世界卫生组织称工作压力是“世界范围的流行病”。
工作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两个: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许多外部环境因素会导致工作压力,如工作进度、工作速度、工作保障等。但是,没有两个人会在同一环境下,对同一工作做出同样的反应,因为个人因素也会导致工作压力。面对同样的工作任务,那些过分担心自己工作的人压力更大。
有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住在楼下的人被楼上一只掉在地板上的鞋子所惊动,那种声音虽然搅得他烦躁不安,可是真正令他焦虑的却是不知道另一只鞋什么时候会掉在地板上。为了那只迟迟没有落地的鞋子,他惶恐地等待了一整夜。
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这样,往往是高悬在半空中的鞭子才给人以更大的压力,真正打在身上也不过如此而已,是我们过分担心,自己把自己吓着了。
在当今职场,“在太短的时间内有太多事情要做”和“不得不迫使自己跟上新科技或本领域的发展”已成为职场人士最主要的工作压力。“白天拼命工作,业余时间拼命学习”的现象就是这种压力作用下的产物。
怎么办?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清华大学组织的一次培训课上,老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台下的学员:“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呢?”
有人说是半斤,有人说是一斤,老师却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谁都可以;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进医院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越觉得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着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到最后就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它,如此我们才能拿得更久。所以各位应该将承担的压力在某段时间适时地放下,并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能承担得更久。”
这位老师讲得很有道理,不失为应对压力的一个好办法。
有的时候,看看自己手里的日程表,难免就会烦闷起来,就像看到了一张银行催要还款的客户通知书。怎样克服这种烦闷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呢?
(1)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简单地说,就是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人生准备实现哪些目标。这些看似与具体压力无关的东西其实对我们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每个人应该保证自己的目标切实可行,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只能增加自己的压力。
如果压力是由自己的实力不够,对实现目标感到力不从心所致,那么,疏解压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去了解、掌握情况,并且设法提升自身的能力。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途径充实自己,一旦“会了”、“熟了”、“清楚了”,压力自然就会减轻、消除。
(2)不要成为时间的奴隶
工作压力的产生往往与对时间的紧迫感密切相关。解决这种紧迫感的根本办法是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时间安排上,应权衡各种事情的轻重缓急,然后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要学会“弹钢琴”。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把重要但不一定紧急的事放到首位,防患于未然。对将要进行的工作,制定一些短期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
(3)不要独自承担所有压力
压力过大时,应寻求主管的帮助,不要一个人把所有压力勉强承担下来;必要时,应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如采取向家人、朋友倾诉,以及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疏解压力。
(4)今日任务今日毕
压力很多时候来自对未来的焦虑和担心。应对这样压力,头脑中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观望遥远的将来,而是去做手边实实在的事,因为为明日做好准备的最佳办法,就是集中精力把今天的工作做好。
(5)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与同事建立有益的、愉快的合作关系;与老板建立有效的、支持性的关系,理解老板的问题并让老板也理解你的问题,了解自己和老板在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多给别人微笑,不要板着脸,好像总有人欠你钱一样。
(6)享受业余生活
重视业余生活,不要总是想着工作,每天应安排一定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多与家人、朋友在一起。
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来。
(7)用“暴力”来减压
“随身带个小皮球,郁闷时偷偷捏一捏。”美国一个专为男性白领排忧解难的服务网站这样建议。随身携带一个网球、小橡皮球或是什么别的,遇到压力过大需要宣泄的时候就偷偷地挤一挤、捏一捏,显然要比掐同事的脖子,在众人面前歇斯底里地撕废纸、捶桌子要好得多。据说,在法国有一家“减压餐馆”,用餐客人可以任意掀翻桌子、摔断椅子。北京一家外企办事处的办公室角落里也堆着各式各样的流氓兔,专供员工们拳打脚踢。当然,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和手段来宣泄、排解压力,必须以不危害他人和妨碍公共秩序为前提。
心灵的呼救
面对压力,能不能承受与疏解,关键在于你自己的心态与应对的方法。因为个性、经历的不同,每个人的解压方式也有所不同,但都需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