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上帝没空来救你——心灵自救手册
7983000000020

第20章 给自己一份平静

我们为何浮躁烦恼?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心太不平静了,我们缺乏定力,缺乏一份宁静。

当烦恼丛生、思绪飘忽不定的时候,内心怎么会感到快乐呢?

有一个人为了逃离人世间的尔虞我诈,独自来到了森林里,举步漫游,好不自在。

突然,一只饥饿的老虎出现在他的面前。老虎大吼一声就扑了上来。他立刻用平生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逃命,但是饿极了的老虎穷追不舍。他拼了命一直跑,最后被老虎逼到了断崖边。站在悬崖边上,他想:“与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还不如跳下悬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他闭上眼纵身跳下悬崖。非常幸运,他卡在了一棵长在断崖边的桃树上,树上结满了粉红色的桃子。

正在庆幸的时候,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一声巨大的吼声,顺着声音往崖底望去,原来有一只凶猛的母狮子正抬头瞪着他。狮子的声音使他两股战栗,但转念一想:“狮子与老虎是相同的猛兽,被谁吃掉,都是一样的。”当他刚稍放下心,又听见了一阵细小轻微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黑一白两只老鼠,它们正用力地咬着桃树的树干。他先是一阵惊慌,但立刻又放下心来:“被老鼠咬断树干跌死,总比被狮子吃掉的好。”

情绪稍稍平复之后,他感到肚子有点饿,便摘了一个大桃吃起来。他觉得一辈子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桃子。他挪了挪屁股。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枝丫躺下来休息,心想:“既然迟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觉。”不一会儿工夫,他就在树上沉沉地睡去了。

睡醒之后,他发现黑、白老鼠不见了,狮子也不见了。他顺着树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悬崖。啊,老虎也不见了,他终于脱离险境了。

原来就在他睡着的时候,霸道的老虎看到蠢蠢欲动的狮子,感到十分恼火,便大吼一声,扑向了崖下的狮子。老虎与狮子展开激烈的搏斗,双双送了性命。黑、白老鼠听到老虎的吼声,也惊慌逃逸了。

这个人深知,生命中最坏的遭遇就是死亡,此时自己的最佳选择就是安然地享受树上甜美的果子,然后安心地睡上一个好觉。天要塌下来了,谁也挡不住,过分担心和忧愁,又有什么用呢?

在喧嚣的生活中,当你感到疲惫、烦恼或被某个问题困扰时,你不妨静静地独处一会儿,让身心放松,默默地冥想,或者什么也不想。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很有益处的修身养性的方法,也是一种开启智慧和灵感的有效方法。

心灵世界的孤独与迷惘、矛盾与痛苦、失落与压抑、焦虑与恐惧等,是现代人心灵上面临的最大问题,许多所谓暂时的快乐仅仅停留在痛苦烦乱的人生表象上,而现代人最需要的恰恰是跳出这些表象的一颗宁静的心。

一位国王发布了这样一条告示:如果哪位画家可以画出最能代表平静祥和意境的画,就能得到一大笔赏金。

告示一出,许多作品被送到国王面前,其中有黄昏的森林、宁静的河流、沾有几滴露水的玫瑰花瓣、天空高挂的彩虹……最后入围的只有两件作品。

第一幅作品画的是:平静的湖面,映着周围的高山,以及蓝天白云。湖左边的角落里有一间小屋,小屋开着一扇窗户,烟囱里的炊烟袅袅升起。不难想象,那里有人在准备晚餐。

第二幅作品画的是:一座怪岩嶙峋、尖锐孤傲的山峰,天空漆黑,闪电纵横,一幅暴雨急风的景象。但如果你仔细看,可以看到险峻的岩石缝中有一鸟窝。尽管天地间一片狂风暴雨,小鸟却在窝里静静地睡觉。

国王把奖金颁发给了第二幅画的作者。他解释说,宁静祥和,并不是在无噪声、无污染、无人烟的地方才找得到;它是一种感觉。宁静的真谛只有一个——就算身处躁动的社会也能维持心中的一片清澄。

尘嚣世界,人人皆望清静。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每天所经历的事情,其心情体验各有不同,有喜有忧,有乐有悲。这时,就需要有一颗平静的心。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应该在内心给自己建造一座恬静的房子,以便把那些烦躁的思绪、焦虑的心情、繁杂的生活,都放到里面去。

只要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或者让浮躁在平静面前遁形,我们就一定能找到幸福和快乐。

心灵的呼救

平静是浮躁的过滤器。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唯有如此,你的内心才会真正感到幸福和快乐,你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我们常被外界的刺激搅得心神不宁,甚至坐卧不安,那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一颗宁静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