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7977300000140

第140章 山中与裴迪秀才书——王维

题解

这篇《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是王维归去罔川别墅途中写给好友裴迪,邀其同游的一封信。

原文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经,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译文

近腊月边,气候和暖舒适,旧居蓝田很值得游览一番。您正在温习经书,实在不敢轻率地打扰您,就来到蓝田山中,在感配寺里休息,与山里的僧人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往北走,渡过深绿色的灞河水,便见清亮的月光映着城郊。趁着月夜登上华子冈,辋谷的水水波荡漾,映在水面的月光随之上下波动;草木脱落,似有寒意的山林中露出点点灯火,在树林里闪闪烁烁忽明忽灭;深远的巷子里传来清冷的狗叫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有如猛豹吓人;山村里不时传来夜间舂谷的声音,与寺院里稀疏的钟声交错相间。此时独自静坐,僮仆已安然入睡。这时我多半回忆的都是往日和您在辋川携手赋诗、在狭窄的小路漫步、在清清的流水旁对坐的情形了。

等到仲春时节,草木滋蔓生长,满山春色可供观赏,修鱼在水面轻快地游玩,白鸥在高空振翅翻飞,露珠沾湿了水边青青的草地,麦田里清晨传来野鸡的鸣叫,这样的时刻已为期不远了,您能跟我一同游玩吗?要不是您天性清高脱俗的话,我怎能以这样的闲事来邀请您呢?然而这其中有深深的意趣呵!不要忘记了。就着驮黄柏的人前往之便托带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山中人王维告白。

赏读

王维向被称为隐者,他自己也以隐者自居。而此文则恰似一幅古代士代夫的归山夜行图。

文章从自己迫不及待地于冬末进山写起。一个“近”一个“辄便”反映出作者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写归山途中的所见所闻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夜涉灞水”,“清月映郭”是静景。而华子冈所见,则完全是动景。除了以上视觉上的感受之外,作者还描摹了听觉上的感受,于是,狗吠声、舂米声、钟声,与月光、水波、灯火交织在一起,更加衬托出冬夜山中特有的幽静和清冷。

以上是作者所见到的寒山实景,而其后描写的山中春景则是作者的想象,作者期待着春日来临时,那草木蔓发、鯈鱼出水、白鸥展翼、露湿青草、野雉鸣田的欢快活泼,充满生机的小居环境,俨然一幅理想中的桃花源,特别是“是中有深趣矣,无忽”更加与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对收信对象裴迪,信中时时涉及却穿插自然,不露痕迹,丝毫不影响文中的景物氛围,反而更加显示出作者与之相交的知己情谊。苏轼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其散文中的诗情画意,由此文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