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毛泽东健康之道
7954100000012

第12章 打乒乓球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除了游泳,另一项为毛泽东喜爱的项目是打乒乓球。

毛泽东打乒乓球,最早可追溯到延安时期,那时条件简陋,球拍是一块光木板,没有胶面。住进中南海后,毛泽东每周总要打两三次乒乓球,一般都在睡觉前打,借以缓和一天紧张的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神经兴奋。

外巡各地时,毛泽东也喜欢打乒乓球,在他常住的几个地方,如北戴河、武汉东湖、杭州西湖等地都备有乒乓球室。

60年代,韶山滴水洞别墅中,也有一间乒乓球室。1966年6月,毛泽东在此住了十天,深居简出,筹划大计,其间惟一的运动项目便是打乒乓球。

毛泽东打乒乓球有个特点,在打之前,衣袋里装上满满两袋子球,陪打的工作人员也装满两袋子,掉在地上就不捡了,这样既可避免捡球的麻烦,又可保持运动的连续性,他们往往是直到把袋里的球打完,才重新拾球开始。

毛泽东在延安时是直握球拍,后来改成横握球拍。有时扣上一个好球,他高兴得会笑上老半天。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毛泽东甚至还用自己喜爱的运动进行过外交活动。

1971年3月21日,由毛泽东决定派出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抵达日本名古屋,准备参加于28日开幕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代表团一离开北京,毛泽东就对护士长吴旭君说:“你每天要把各通讯社对于我们派出去的代表团的反应逐条地给我。”

3 月 22 日这一天,毛泽东翻来覆去在床上三四个小时睡不着。清晨,他急切地将吴旭君找来,要他报告《参考消息》上一些有关世乒赛的大事。

有一次,《参考消息》里有条消息,大意是说4月4日,美国队3号选手格伦·科恩去馆场练球,出来之后找不到车,结果上了中国队的汽车。科恩吃惊地看着一车中国人,有些尴尬地说:“我知道我的帽子、头发、衣服让人看了好笑。”

科恩是嬉皮士,留有长发。这时中国乒乓球队队员庄则栋站起来,说:“我们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直是友好的,今天你来我们车上,我们大家都很高兴。我代表同行的中国运动员欢迎你。为表达感情,我送你一件礼物。”

于是,庄则栋把一幅一尺多长的杭州织锦送给了科恩。科恩非常高兴,想回赠什么,可发现什么也没带。

这时,中美关系还是十分紧张,庄则栋此举可以说是相当勇敢的。就这么一个花絮,毛泽东听了眼睛一亮,立即叫吴旭君把这条消息念了两遍。听完后,他满脸笑容地说:“这个庄则栋,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4月6日这一天,世乒赛行将结束,毛泽东把一份中国外交部和体委联合起草的《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给吴旭君看。文件上周恩来已经圈阅,并批下“拟同意”。毛泽东也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圈。这说明大局已定,意见一致,不邀请美国队访华。随后,毛泽东嘱咐吴旭君将文件退给外交部。

但那些天,吴旭君总发现毛泽东心事重重。文件退走后的当天晚上11点多,毛泽东在安眠药的作用下昏昏欲睡,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但他突然用低沉而含糊的声音叫吴旭君给外交部王海容打电话:“邀请美国队访华。”

毛泽东曾说吃过安眠药后讲的话不算数,吴旭君生怕犯错,壮起胆子问:“主席,白天退给外交部的文件不是已经办完了吗?你亲自圈阅的,不邀请美国队访华,怎么现在又提出邀请呢?你都吃过安眠药了,你说的话算数吗?”

毛泽东把手一挥:“算!赶快办,不然来不及了。”

吴旭君打电话告诉王海容后,王海容说:“哎呀!现在都快12点了,说不定有些国家的代表团已经提前走了,美国队走没走还不知道呢!得赶快想办法抓住他们,我马上办。”

第二天,毛泽东醒来后,吴旭君再次问起他说的话是否算数,得到确证后,吴旭君笑着说:“唉,主席,你可真行。你的决定突然转了个180度。你睡了一个好觉,吓得我一夜却没睡着。”

毛泽东咯咯地笑出声来,说:“你这个人呀,已经为中国办了件大事,可是自己还不知道呢!”

事后,毛泽东说:“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我是从大局考虑的。这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心愿。人民的友好往来是势不可挡的。你看庄则栋与科恩的接触极其自然。他们之间没有往事的纠葛,不存在什么恩恩怨怨的问题,即使有某种顾虑和猜疑也是长期以来人为的。中国人,中国共产党人到底是不是像他们所宣传的三头六臂、青面獠牙那样凶神恶煞,可以请他们来看看嘛。不请别人怎么好意思来啊?又没有外交关系。眼见为实嘛。年轻人容易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底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了20多年,还是有吸引力的。”

1971 年 4 月,美国乒乓球队如约访华,这对中美两国人民都是一个有力的暗示,中美关系开始发生历史性的转折了。

这就是有名的“乒乓外交”。

同年7月,基辛格这位神秘的西方客人踏上了中国的国土,与周恩来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为尼克松访华铺平了道路。

中美之间经历长期的对峙后,终于迎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蜜月”时期。历史的进程常常是微妙的,事物的偶然性有时会引出必然的重要结果。

在五彩缤纷的国际舞台上,只有巨人的慧眼才能捕捉似乎平凡但实际上是十分关键的瞬间。毛泽东用小球推动大球,为他的乒乓球运动画上了一个惊叹号。他没有高超的球技,但却真正领悟到了乒乓球运动的一种真谛:健康的运动还得有正常的思维。

这就是毛泽东健身的方略。

毛泽东到了晚年,保健医生徐涛看到他办公时间太长,休息时间太少,活动量太少,便弄了副案子来,经常拉主席打乒乓球。但是,由于工作太忙碌,徐涛拉十次,毛泽东也只能参加一两次。

毛泽东由于打乒乓球时横握拍,动作像初学的人那样不灵活,并且年纪大了,打乒乓球时,他渐渐难以协调。无论对方打来什么球,他一律推上一板,这样,空板或出界的时候很多。

尽管徐涛拉毛泽东打乒乓球,但是,毛泽东因为年纪太大了,很难解决眼快手巧步子灵活的问题。徐涛担心毛泽东因动作不协调摔跤,便不再硬拉他打乒乓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