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地苍黄
7952500000007

第7章 风琴

最是花红叶绿时,桑蚕满架胖盈枝。

此君一出东风软,织吐人间不尽丝。

——竹枝词:《廿四节气·立夏》

村庄的春季,大部分时间淹没在大片大片盛开的油菜花中间。

开满油菜花的田野,是乡村孩子们的乐土。玩疯了的时候,就在花野里撒开脚丫子放肆奔跑——

或许是因了油菜花的摇曳起伏如同大海里的一张一张小舢板而奔跑。

或许是因了飘移的云朵如同往阳光灿烂的花野晾晒一张一张大床单而奔跑。

或许是因了跟在屁股后面的黄狗黑狗,有时受到某种召唤或指令,有时什么也不为,狺狺低吠着在田塍上无缘无故奔跑而奔跑。

油菜花开的日子,是蜜蜂采花酿蜜的黄金时期。

游弋在花海的蜂群,来来去去,如同一股股音乐风,一朵朵积雨云,嗡嗡嗡,嗡嗡嗡,忽远忽近,飞飞停停。野孩子们会屏声敛气,轻轻绕开,生怕惊扰了它们。

只因为蜂群好听的声音,让他们自然而然想起小学校的风琴。

村庄的孩子们,实在是太热爱太热爱他们小学校的风琴了啊!

小学校建在村庄后侧的山冈上。

村里一位后来考取了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名叫丁丁,一直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听到小学校飘出风琴声时的情景——

那天,早晨的阳光温凉而明媚,一副清露未消的样子。

俄尔洒过来一阵太阳雨,静静的山冈上嫣然渗出一抹彩虹,清鲜得如同刚刚从水里抡出来的一截嫩藕。

倏忽,正在田野打猪草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丁丁微微一惊,接下来只知道撒腿往彩虹方向猛跑。正在田塍上狎玩的狗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狺狺吠着跟在后面,箭直往彩虹下面撵去。

阳光迎面泼来,往小丁丁身上涂抹着跳荡的暖色。

脚下是松软、柔润的泥土,迎风起舞的斑鸠菜与三月艾。

小丁丁离彩虹近一点,彩虹就往后退一点。

小丁丁离彩虹再近一点,彩虹就再往后退一点。

他一口气跑上彩虹隆起的山冈。就在发现彩虹好比温度计上的红色水银柱,呈抛物线泻向另一座山冈的当儿,呀的一声轻叫,小丁丁听到了——听到了飘然而至的风琴声!

喧哗的天空旋即变宁静起来。

喧哗的花野旋即变宁静起来。

喧哗的山冈旋即变宁静起来。

喧哗的少年旋即变宁静起来。

宁静充满耳鼓。现实世界渐次离他远去。

眼前全是令他着魔的琴声,琴声,琴声!

这位名叫丁丁的乡村少年,凭着对音乐的倾慕和一份天生的感悟,

彻头彻尾地、全身心地沉浸到由琴声氤氲出来的音乐境界中去了。

山青花欲燃的晨光。乌蓝乌蓝的云块。玻璃一般透明的山风。以及村庄,田园,树林,河流,炊烟,水车,稻草人,青草,花冠,水珠盈盈的红草莓,伏在瓜叶上湿了薄翅的萤火虫,脆声呼唤的红嘴鸟,水墨一般的小蝌蚪,如同一小块一小块积雨云飘忽在一朵朵花轮上的蜂群……无不浸浴在销魂夺魄的虹光虹影和令人着魔的琴声里,溶解般地纷纷战栗着,仿佛波动摇荡成澄明清澈的液体。

乡村少年丁丁于是一任思绪浸渍于春水茫茫的温凉之中。

身子里隐隐约约有什么东西在注入、在扩张。身子里隐隐约约又有什么东西在驱遣、在隐匿。

不知不觉中,躯体渐渐变得轻如薄雾起来……

满世界满天空闪烁而透明,流溢四散着音乐的芬芳与光芒!

后来成了音乐学院高材生的丁丁,心里最清楚当年他对音乐的这份悟性,某种意义上全是缘于那一部令人着魔的风琴,缘于将一部风琴弹得让人着魔的风琴老师。是这位美丽素洁的女音乐老师,用一部栗黄色风琴完成了乡村少年丁丁的音乐启蒙和情感启蒙。

小学校拥有一部栗黄色风琴,弹风琴的女老师又年轻又美丽,无疑是村庄引为自豪的事情。

村上的人们都习惯叫她“风琴老师”。

风琴老师不仅弹风琴的声音好听,而且弹风琴的样子也好看。那姿势,那神情,那琴声导引下小学生们朗朗歌唱的场景,始终是挂在人们心中的一幅美妙无比的画图。女老师那十个纤细修长的手指,以及十个手指如鱼儿一般游走于黑白相间的琴键间的那份优雅与优美,一直令村上的女子们为之着迷,并叹息不已。

乡村少年丁丁时常望着栗黄色风琴出神。

栗黄色风琴静静摆放的时候,把盖板揭开,一溜排列整齐的白色琴键,就好比一条一条胖胖的春蚕,静静卧在叶子上面。而只要风琴老师往栗黄色风琴前一坐,一条条的胖蚕先是在风琴老师手指的调拨下缓缓蠕动,渐渐地,胖蚕不再是胖蚕了,胖蚕变成了溪涧里一种名叫银鱼的小鱼,柳叶一般长短,模样俊秀可人,结队出行时,抑或静如处子,抑或倏忽远逝,身子在阳光下映照出银白色光泽……风琴老师的手指下,洄游着一小群一小群银鱼儿,聆听之际,全是在溪流之间尽情嬉戏的感觉。

——往石缝缝摸鱼儿虾儿啊;

——把浅处的小蝌蚪小心翼翼捧进空墨水瓶啊;

——红嘴鸟嗞嗞嗞掠过水面啊;

——如同小石片小瓦片贴着水面飞出老远老远的水漂儿,引发出一阵阵的啧啧惊讶啊;

——阳光下,一朵一朵云彩在水底的天空飘荡啊;

——岸边花丛,一群群蜂儿振动翅膀,在水底的天空寻寻觅觅地飞翔啊……

不上课的时候,风琴老师也习惯通过风琴倾诉心情。在音乐中思念,追梦,怀想光阴的故事……

于是思念把夕阳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把远山的呼唤拉得好长好长。

于是村庄成了一支唱在嘴边的童谣,总有人听,也总有人和。

于是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细又长,田野小河边盛开着红莓花。

于是年轻的岁月当中写满欢笑和哭泣,纯真而执著,只要你倾心去听就会听得到。……

久而久之,村庄的人们习惯了在风琴老师的琴声中迎来朝霞,习惯了枕着风琴老师的琴声进入梦乡。

习惯得如同山岭上到时候就会有白云飘荡。

习惯得如同木屋子到时候就会有炊烟升起。

每当风琴声从坐落在山冈上的小学校上空往四处流散,绵绵袅袅地波向山野,绵绵袅袅地灌进一扇扇柴门和一个个窗棂的时候,村民们心里觉得格外踏实,格外舒坦。

风琴已不知不觉融入村庄,成为村庄生活的一部分了。

(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这一年,立夏刚过,张着血盆大口的一场龙卷风,裹挟着一场劈头盖脸的大冰雹,如飞蝗,如箭镞,饕餮般席卷而至。

被雹块击中的大水牯的弯角,脆崩崩折断!

小学校操场边的几棵大古树,齐刷刷拔起!

稍稍回过神,发现山冈上的小学校,转眼工夫给龙卷风和冰雹弄得面目全非的时候,村里人叹道,幸亏是星期天,学校放假,要不然怎么得了!

这当儿,乡村少年丁丁一边哭,一边没命地朝小学校方向狂奔。

有人锐声喊道:丁丁一定是寻风琴老师去了!

轰的一下,众人不要命地奔小学校而去。

风琴老师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是在县城的孤儿院长大的。星期天和节假日,学生、教师走光了,她一个人住校。

她说学校就是她的家。

这当儿,小丁丁一路踩着湿渍渍的泥巴,踩着骨碌碌的冰雹蛋,跌跌摔摔地一口气跑上小山冈。如同一条失魂落魄的狗,一边慌不择路地四处乱窜,一边打着哭腔锐声呼喊:

老——师——

当他在一派狼藉的废墟中找到仍然活着的风琴老师时,哇的一声

栗黄色风琴静静摆放的时候,把盖板揭开,一溜排列整齐的白色琴键,就好比一条一条胖胖的春蚕,静静卧在叶子上面。

哭了。任谁也阻挡不住地哭了。

哭得很放肆,很痛快,嗓门哭岔了也毫不在乎。

风琴老师边给小丁丁擦眼泪,边柔声哄他:丁丁不哭。丁丁不哭。你看老师不是好好的吗!

看着风琴老师一边笑着哄人,一边泪花闪闪的样子,乡村少年丁丁觉得特别心疼又特别受用。在她软声软语的哄劝中,小丁丁一边继续哭着,一边卖力地帮着翻找那架栗黄色风琴。直到发现身子背后男女老少站了一大堆——

他的哭声才渐渐变成了哽咽。

几个大男人以最快的速度把风琴翻找了出来,打扫干净。

经风琴老师一试,幸好没被砸坏。

面对一张张憨厚的脸膛,充满感激的风琴老师端坐在风琴前,弹起了她最心爱的乐曲。

喊惯了号子和山歌的庄稼汉子,说不出风琴老师所弹乐曲的妙处所在。

一辈子喂猪、打狗、奶娃娃的乡下女人,也说不出风琴老师所弹乐曲的妙处所在。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从心底喜欢这个漂亮文静的风琴老师弹琴。或者说,这并不妨碍他们从心底喜欢这个弹琴的漂亮文静的风琴老师。

在他们看来,风琴弹奏什么曲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一个招人喜欢和怜爱的姑娘坐在风琴跟前——

咿咿呀呀。嗡嗡嘤嘤。

听得人心里舒坦,顺当,踏实,安详。

有这,就够了。

嗡嗡,嗡嗡,悠扬的风琴声从小学校上空飘向四野。

村庄的大人和小孩一个一个循着风琴声,踩着尚未融解的冰雹,陆陆续续来到山冈上的小学校。

如同挤满池沼的虾米,将风琴和风琴老师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