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牛刀说: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
7871800000020

第20章 CPI数据与全球经济体纵横谈

在全球,CPI是各大经济体用于测度通胀率的主要指数。而在中国,如果我们仅仅依据CPI数据来判定通胀,往往会产生误判。

中国的CPI被严重低估。在宏观经济学上,CPI一直占据教科书的重要篇章,可以说其重要性仅次于GDP。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不仅对CPI缺少敬畏,也缺少质疑。

理论上说,CPI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这种理性的表述,告诉了我们CPI在经济体中的功效,但是,仅凭这个定义,完全不能将CPI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也不能指导我们在资本市场的操作。

2011年CPI的权重被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整为:

1. 食品 31.79%

2. 烟酒及用品 3.49%

3. 居住 17.22%

4. 交通通讯 9.95%

5.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9.64%

6. 衣着 8.52%

7.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5.64%

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3.75%

在这里,有必要作出解释的是,在居住部分当中,新加进了房价。而从2011年开始,中国房价基本开始停止上涨,每个月的上涨只有0.2%至0.8%,这就拉低了CPI的涨幅。

美国的CPI一直都很平稳

美国的经济学家对CPI的研究不如中国经济学家这么注重。但是,这不能说明美国不重视CPI。而是因为近十年来,CPI始终成为不了全球热点。不仅只是美国,包括欧洲和很多其他国家,也都是这样,因为他们的CPI一直都很平稳。

仅举美国为例。CPI一直被当做消费物价指数,与通胀率相关相等。因此,每当美国公布CPI时,都将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2011年8月18日,当美国公布上月CPI涨幅超过0.5%时,引起美国股市狂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503.03点,报10,907.18点,跌幅4.4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30.56点,报2,380.92点,跌幅5.20%; 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55.46点,报1,138.43点,跌幅4.65%。因为美国CPI很少上涨,除非在经济高速增长时。因此,这次突然上涨0.5%,再加上全球债务问题,才对资本市场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在美国,构成CPI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类,其中包括食品、烟酒和饮品、居住、服装、交通通信、医疗保健个人用品、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CPI住宅的权重中,一直将房价当做权重较大的一块,随着房价在市场上的影响大小决定权重比例;而中国在2011年之前只把房租计入CPI,而没有把房价计入住宅类数据,才造成过去CPI一直被低估。这是中美两国CPI最大的不同。

在美国,CPI由劳工部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美国劳动部每月定期发布全球通胀率数据,并提供给联合国有关部门参考,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宏观经济数据之一。 因此,我们在做CPI研究时,应该充分认识到,CPI是一个滞后的数据,不具备前瞻性,因此,在做经济趋势分析时,经济学家常常将CPI的数据作为货币政策可能在中短期内发生何种变化的参考指数之一。

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但是,30年来,中国CPI起起落落,表明中国经济起伏很大。也就是说,你赚了一辈子的钱,有可能一下就不见了。所以,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客观地说,更适合作为我们一时一地的参考。

十多年来,欧美国家的GDP增长一直在2%~4%之间左右波动,CPI也同样在0%~3%的范围内变化。一般情况下,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连美国发生如此巨大的次贷危机,CPI也稳如泰山,丝毫不动。所以说,美国的经济学家没有几个人去研究CPI的变化,因为它根本就不会产生大的变化。这是社会稳定的最大象征。

中国的CPI只是食品价格指数

很多人想不通,中国的房价为什么在CPI跌入低谷时开始上涨,而在CPI升到高峰值时开始下跌。从理论上来说,不动产在通胀时期,有保值的功能;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开始贬值。中国的不动产的价值其实是反向的,房价往往在CPI低峰值开始上涨,而在CPI到达高峰值时开始下降。

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土地是由政府控制的。在CPI低峰值时,政府需要依赖土地财富拉动经济增长,就不顾一切大力开放土地市场,而开放土地市场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就是货币政策宽松化,也就是以货币贬值的方式,造成了财富迅速增长的假象,迫使投资人买房保值,从而拉动房价暴涨。而在CPI到达高峰值时,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就被迫打压房价,正所谓盛极必衰,房价上涨太厉害了,必然要暴跌。随后的经济形势才会是CPI回归常态阶段。

我们在上面已经讲了,中国的CPI,大众在决策时只能将其作为参考,再加上中国从2008年以后再也不公布通胀率,所以,我们对通胀程度的判断,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M2的增长情况,一个是CPI。否则,便会被CPI的假象所迷惑。

那么,中国的CPI究竟和通胀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从技术层面来说,目前中国的CPI在调查取样上采取的是定点抽样方式,由于所定的点太少,以致无法反映出CPI的真实水平,不具备整体性的宏观效应。

在CPI权重的设置上,除了食品类和医疗保健、个人用品类,其他类消费基本不存在价格上涨的因素。住宅类板块,在2011年以前的几年,房价上涨最猛的时候,房价没有计入;在2011年房价被管制后,没有上涨的可能时,反而将房价计入CPI,并将权重增大到17%;本来房租在住宅类板块中权重最大,房价一计入,房租权重减轻,所以,住宅类指数无法影响CPI。

这样的变动,导致现在中国的CPI其实只是食品价格指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消费指数,根本不可能测度整体通胀率。

这也是为什么当月的CPI我一猜就准的主要原因。

巴西对CPI有着深深的敬畏

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际。

为什么巴西的CPI低于中国,但是,巴西总统罗塞夫却将利率一提再提,至今已经提高到了6.75%,远远高于中国的3.75%?仔细考量两国经济,结论只有一条,中国现行的经济制度落后美国200年,比巴西落后50年。

对CPI,巴西有着深深的敬畏。

巴西在20年前,随着CPI指数的大幅波动,国内经济波动较大,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负利率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收益,通货紧缩阴影重现。这样一种令人担忧的经济环境,让巴西吃足了苦头。因此,巴西经济学界和政府决策机构,一起来关注CPI,找出了一条解决CPI的通道——那就是,决不允许再出现负利率现象。

罗塞夫在竞选时提出,决不允许CPI高于利率,决不允许再出现负利率,决不允许通胀伤害巴西经济,蚕食民众财富。

罗塞夫当总统后,尽管CPI达到4.7%,但是,一直是温和通胀,因为老百姓的存款利率达到6.75%,始终有收益。这样的通胀在经济增长时期,属于良性通胀,因为城乡居民存款收益没有减少,说明货币没有贬值。

中国不同,CPI达到6.4%时,利率才被迫加到3.75%,负利率水平高达2.65%。对比之下,巴西、印度、俄罗斯出现的是经济增长时期的良性通胀,而中国出现的是恶性通胀。

中国的通胀率到底是多少?

美国劳工部从2010年开始就不再公布中国的通胀率。这件事引起了国际社会普遍而持久的关注,外界开始猜测:因为美国劳工部测度各国通胀率,主要对应的利率、汇率和各国货币对应黄金的价格,用这种模式测度通胀才能公平测度全球的通胀。几十年来,美国劳工部从来没有停止公布某一国的通胀率,为什么停止了公布中国的通胀率?

很快全球经济学界就出现几种猜测:一种是中国通胀率达到27.6%,吓呆了美国劳工部,因为20年来,除了津巴布韦,没有哪个国家达到过这么高的通胀率。

另一种猜测是不管中国通胀率究竟多高,反正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当时中国官方的CPI数据不到3%,双方得出的结论无法磨合,美国不确定自己判断的准确性,因此不敢公布。

这两种猜测都是有理由的,但是,理由不代表现实。现实是,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猜测终归是猜测,时至今日,美国劳工部也没有公开解释停止公布中国通胀率的原因,事实就是没有再公布中国的通胀率。实际的真相,从中国M2的飞速增长,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中国的通胀率绝非只有六点几,而是数倍于六点几。

问题摆在这里。中国从不提通胀率,CPI又存在诸多问题,而在资本市场又不得不了解确切的通胀率,这就要考验我们自己的智慧。

美国劳工部的CPI数据模型资料,我们还没有拿到,但是,这个数据模型是建立在汇率、黄金价格、对应本国货币有关数据的基础上的。如果采取这套数据模型提供的方案来测算中国的通胀率,我们2010年的数据就会与外媒报道的不谋而合。

走进菜市场,家庭主妇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认同什么6.5%的CPI的。2011年7月,猪肉涨了5元钱,比较起来,涨幅是33%,其他相应的肉食全面涨价,青菜类上涨幅度也不会低于30%。CPI至少为两位数以上才符合市民的真实感受。更为可耻的是,进入2011年以来,每当CPI数据一公布,立即就有一些经济学家们预测,CPI已经见顶,下个月就会出现拐点。结果呢?每月都在上涨。

之所以发生这些误判,是因为大家没有对M2进行细致分析。一年释放出本不应该发出的货币10万多亿,哪里是一两年的价格上涨所能消化的。按现在这个速度,十年也消化不了这么多货币。

造成大多数人对市场产生误判的主要原因,就是官方没有公布真正的通胀率。很多国家所参照的CPI,在中国只是食品消费指数,不能代表通胀率。

民间是很难测度CPI真正涨幅的,但是,市民的真切感受摆在那儿。实际上人民币贬值幅度巨大,公众已经感到一种切肤之痛,却又无可奈何。一天中午,我路过一家烟酒茶店,顺便买上一条中南海香烟,准备带回上海。碰到店主正和一位顾客为一盒茶叶砍价。店主开价200元,顾客砍回100元;店主于是让步,开价150元;顾客见有松动,又咬住100元。两人于是130元、120元来回几个回合,争得面红耳赤。最后顾客说:“200就200,这钱不好使。”顾客走后,店主一脸茫然,望着我苦笑,边笑边说:“这钱真没用。”

唯一清醒的是外国人,他们不断地寻找真相,寻找解决办法。

2011年8月11日,人民币巨幅升值,告别6.4元,走进6.3元的时代,综合本年度前8个月的数据来看,人民币已经升值3.3%。中国人去美国消费更加便宜了,这将极大地推动美国的内需。美国劳工部宣布:在截至2011年8月6日的一周中,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39.5万。经济学家对此的平均预期为40.5万,可见美国的失业人口不断在减少,表明美国经济正在复苏。

人民币升值是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国一致的要求。汇率从8.2元一直升值到6.3元,下一个阶段性目标,是突破6元。能否见底,现在还不知道。

只是我们应该知道,人民币一定出了问题,而这种问题损害了中国国内所有持币人的利益,而对外部的升值,将吸引人民币换成美元在国际上消费,以拉动全球经济增长,而给中国本土留下通胀。奇怪的是,在中国人消费的美元区,经济一片繁荣,物价长期稳定。看透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知道,国内的CPI为什么会被长期低估,为什么中国不宣布通胀率。

一团烂账,永远无法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