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牛刀说: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
7871800000019

第19章 PMI值得膜拜吗?

尽管PMI是宏观经济态势的先行指标,但是,不代表整个宏观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之所以这样提醒大家,是因为PMI不能涵盖所有的资本市场,不能解决商品的估值问题。在我们预判大势时,PMI提供的是关于经济的周期性规律的命题——繁荣、衰退、调整、复苏,周而复始,万象更新。

从人类有了经济以来,就不曾有过任何一个经济体可以永远繁荣,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永动机,所谓的永远高增长,是一个伪命题。增长的时期越长,衰退的时期就会延续越久,繁荣就越会变得不可预期。应对危机,面对衰退,是我们这个时代全球各国都逃不脱的重任。

而PMI有助于我们认识目前的危机。

要想透彻地研究我们中国的情况,首先是要研究美国的PMI,其次才是中国的PMI。全球其他国家的PMI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不过,从投资理财的实践角度来说,PMI尽管是风向标,可以帮助我们近观经济的变化,远看时局的发展,但一定要运用得当,才能化险为夷,出奇制胜。

例子我就不多讲了。我的经验是,针对不同的投资品种,研究不同的市场,采用不同的方法。数据,只是一种工具,能工巧匠使用这种工具时,可以做一手绝活,制造出巧夺天工的作品;而技术不熟练的人使用起来,也许只能生产出废品。

日积月累,我们才能成为超级大师。

唯有勤劳刻苦,才能铸就盖世奇才。

在资本市场上,赢,靠的是对常识的充分尊重,以及从内心深处对经济规律充满敬畏,在我们按动每一个按键之前,想好了,别按错。

我与CPI的不解之缘,起于2007年。

那时,为了研究房价走势,必须要了解居民消费能力,看看房价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看看我们现在城乡居民的消费状态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要搞清楚全社会购买力究竟如何。

这么一捣鼓,就发现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模型的建立和运行,不仅缺乏内在的缜密和逻辑,也不符合一个大型经济体所需要的宏伟架构和科学合理的布局,而只是对美国CPI的简单克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日益错综复杂,将来,这个数据有可能导致许多经济界人士和投资理财的居民对经济形势产生严重误判。

在日积月累之中,我养成了每月在CPI数据发布前,自己先按照一种逻辑推测CPI涨幅的习惯,而且,每测必准。2011年国家统计局修改了CPI的权重,降低了其他权重,提高了居住类权重,但是,统计局每月的数据要衔接以前的数据,这样就必然会在数据上搞平衡。

于是,从2011年4月份的CPI数据开始,我开始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正式公布之前,提前两天发布我的CPI数据。我4月份的预测数据与官方公布数据完全吻合,引起了微博上的一片哗然和惊叹。

2011年5月份,我又如法炮制,提前两天推出我的CPI数据,又几乎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模一样。

CPI,成为中国社会的咒语。

那么,我们将如何向市场传达中国CPI的正确信息,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全社会购买力呢?

解构这个数据模型,还原中国经济真实状态,成了我的一项重大使命。

在这一章,我将重点讲解全球CPI状态和中国CPI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分享我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和研究,来指导我们的投资理财,找寻资产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