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财务管理精华读本
7849700000003

第3章 现代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今天的1美元大于明天的1美元,手中之雀胜过空中之鹰,这对每一个企业家来说,都是千真万确的,他们最清楚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

——詹姆斯·西梅尔

核心理念

1.现代财务管理中的时间价值

1.1时间价值的概念

时间价值在西方通常称之为货币的时间价值,国内的有些教科书中也称为货币时间价值,但更多的则采用资金时间价值这个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取决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这是时间价值的量的规定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投资项目的资金利润率有高有低,由于竞争的存在,各部门的投资利润率必将趋于平均化,保证每个企业的投资项目至少要取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否则,就会投资于其他项目或其他行业,由此,时间价值也就成为评价投资项目优劣的基本标准。

资金时间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绝对数表现形式,称时间价值额,它是资金在周转使用中产生的真实增值额;另一种是相对数表现形式,称时间价值率,是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由于时间价值率常以利率的形式表现,故人们常将它与一般利率相等同,实际上二者的差别是明显的,一般利率包含有风险因素和通货膨胀因素,而时间价值则不包含。

1.2时间价值的相关术语

(1)现值

是指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数额的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也即资金在其运动起点的价值,在商业上俗称“本金”。

(2)终值

是指一定数额的资金经过一段时期后的价值,也即资金在其运动终点的价值,在商业上俗称“本利和”。

(3)单利法

指计算利息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应付而未付的利息不计算利息。目前我国银行采用这种方法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

(4)复利法

指计算利息时,把上期的利息并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即“利滚利”。西方国家一般采用这种方法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

(5)年金

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折旧、租金、保险金、等额分期付款、等额分期收款以及零存整取或整存零取储蓄存款等都是年金问题。

年金有多种形式,根据第一次收到或付出钱的时间不同和延续时间长短,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普通年金(后付年金),即在每期期末收到或付出的年金。

②即付年金(先付年金),即在每期期初收到或付出的年金。

③永续年金(终身年金),无限期收入或付出的年金。

1.3资金时间价值的作用

资金时间价值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时间价值是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基本依据

因为时间价值是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后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作为投资方案至少应取得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水平,否则,该项目就是不成功的。由此,以时间价值作为尺度对投资项目的资金利润率进行衡量,就成为评价投资方案的基本依据。如果投资方案的资金利润率低于时间价值,则该方案经济效益状况不佳。如果投资方案的资金利润率高于或等于时间价值,则该方案的经济效益良好,方案可行。

(2)时间价值是评价企业收益的尺度

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组织,其主要财务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不断增进股东财富。为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去实现预期的收益,而评判这些资源是否有效使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收益水平,这个预期的收益水平应以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为标准。由此,时间价值就成为评价企业收益的基本尺度。

2.现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报酬

2.1风险报酬的概念

1.风险及其种类

风险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概念,其定义和计量也有很多争议。但是,风险广泛存在于各种财务活动中,并且对企业实现其财务目标有重要影响,使得人们无法回避和忽视。

(1)风险的概念

如果企业的一项行动有多种可能的结果,其将来的财务后果是不肯定的,就叫做有风险。如果这项行动只有一种后果,就叫没有风险。一般说来,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例如,现在将一笔款项存入银行,可以确知一年后将得到的本利和,几乎没有风险,但这种投资报酬也很低,很难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组织经营活动会遇到各种风险,如公司筹资过程中遇到的股票发行失败风险,对外进行证券投资过程中的股价暴跌风险等。

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但是,严格说来,风险与不确定性又有区别。风险是指事前知道所有可能结果,以及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而不确定性则是指事前不知道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或者说虽然知道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但不知道其出现的概率。但是,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两者很难区分,风险问题的概率往往不能准确知道,不确定问题也可以估计一个概率,因此在实务领域对风险和不确定性问题不作区分,都视为“风险”问题对待,把风险理解为可测定概率的不确定性。

(2)风险的种类

①从个别投资主体的角度看,风险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所引起的风险。如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战争等。因为这些因素影响到所有公司,所以不可能通过多角化投资分散风险,因此市场风险又称作系统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

公司特有风险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如工人罢工、新产品开发失败、某投资项目决策失误等。这类风险是随机发生的,仅影响与之相关的公司,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用有利事件抵消不利事件,从而分散风险。这类风险称可分散风险。

②从公司本身来看,风险又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它是任何商业活动都有的,也叫商业风险。经营风险主要由市场销售因素、生产成本因素、生产技术因素等引起,经营风险使企业的报酬变得不确定。

财务风险是指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是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也叫筹资风险。如果不借钱,企业全部使用股东的资本,那么该企业只有经营风险,没有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只是加大了经营风险。

2.风险报酬的概念

一般而言,人们都力求回避风险。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进行风险性投资呢?这是因为冒风险可以得到额外的收益。投资者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要求获得的超过货币时间价值的那部分报酬,称为投资的风险价值、或风险报酬、风险收益。

风险报酬通常有绝对数和相对数两种表示方法。在财务管理中,为便于不同投资额风险报酬大小的比较,通常用相对数加以计量。

2.2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人们从事风险活动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期望值)会发生偏离,这种偏离可能是负的(即低于期望值),也可能是正的(即高于期望值),因此,风险意味着危险和机遇并存。一方面冒风险可能蒙受损失,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会取得成功,获取风险报酬。并且风险越大,失败后的损失也越大,成功后的风险报酬也越大。正因为巨大风险的背后隐藏着高额回报的可能,这就成了人们甘冒风险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一种动力。由于风险与收益的并存性,使人们愿意去从事各种风险活动。但对不同的投资人来说,由于他们对待风险与报酬关系的态度不同,各自对风险与报酬的选择侧重点各不相同,敢于冒风险者,他们更看重高风险背后的高收益,而对风险极度反感者,他们更注重降低风险,而轻看风险报酬。

风险和报酬的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各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是不同的,在投资报酬率相同的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风险小的投资,结果竞争使其风险增加,报酬率下降。最终,高风险的项目必须有高报酬,否则就没有人投资;低报酬的项目必须风险很低,否则也没有人投资。风险和报酬的这种关系,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企业拿投资人的钱去做生意,最终投资人要承担风险,因此他们要求期望的报酬率与其风险相适应。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所要求得到的投资报酬率(即期望投资报酬率)应是时间价值(即无风险报酬率)与风险报酬率之和。即:

期望投资报酬率=时间价值率+风险报酬率

其中一部分是无风险报酬率(即时间价值率),如购买国家发行的公债,到期连本带利肯定可以收回。这个无风险报酬率,可以吸引公众储蓄,是最低的社会平均报酬率。另一部分是风险报酬率,它与风险大小有关,风险越大则要求的报酬率越高,是风险的函数。

假设风险和风险报酬率成正比,则有:

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斜率×风险程度

其中的风险程度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等计量。风险报酬斜率取决于全体投资者的风险回避态度,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来测定。如果大家都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小,风险溢价不大;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冒险,风险报酬斜率就越大,风险附加率也比较大。

理论精华

1.价值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1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1.单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1)单利终值的计算

单利终值是指一定量资金若干期后按单利法计算时间价值的本利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S=P+I=P×(1+i×N)

式中:S——本利和;P——现值(本金);I——利息;I=P×i×N;i——利率;N——期数。

“例1”将1000元存入银行,年利息率为12%,3年后单利的终值应为:

S=1000×(1+12%×3)

=1360(元)

(2)单利现值的计算

单利现值是指以后时间收到或付出资金按单利法计算贴现的现在价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P=S×1

1+i×N

式中有关字母含义同上。

“例2”3年后将收到的1000元,若年利率为12%,其现在值应为:

P=1000×1

1+12%×3

=735.29(元)

2.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1)复利终值的计算

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资金若干期后按复利法计算时间价值的本利和。其一般计算公式如下:

FVnPV(1+i)n

式中:FVn——复利终值;PV——复利现值;i——利息率;n——期数。

在上述公式中,(1+i)n叫复利终值系数,也叫1元的复利终值。

(1+i)n一般不必自行计算,可从“复利终值表”中查得。

“例3”将1000元存入银行,若年利率为12%,3年后其复利终值是多少?

FV3=1000×(1+12%)3

=1405(元)

(2)复利现值的计算

复利现值是以后时间收到或付出资金按复利现值计算贴现的现在价值。复利现值计算是复利终值计算的逆运算。将终值换算为现值叫贴现,贴现时的利率叫贴现率。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PV=FVn×1

(1+i)n

上述公式中字母的意义同前,其中1

(1+i)n叫复利现值系数或贴现系数,也叫1元的复利现值,一般不用计算,可从书后“复利现值表”中查得。

“例4”希望3年后收到1000元,年贴现率为12%,按复利计算现在应存入多少钱?

PV=1000×1

(1+12%)3

=712(元)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复利的计息期不一定总是一年,也可以是半年、季度、月份等。当利息在一年内要计息几次时,给出的年利率叫做名义利率,而把相当于一年计息一次的利率称为实际利率。

“例5”某人购买1000元债券,券面利率为12%,每季计息一次,问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多少?一年后终值为多少?

该例中,名义利率为12%,由于每季度计息一次,即季度利率为(12%÷4)=3%,一年要计息四次,则:

FV=1000×(1+3%)4

=1000×1.126

=1126

该例中的终值相当于一年计息一次的利率为i,这个i就是实际利率,即

1000×(1+i)1126(元)

i12.6%

也就是说,年利率为12%、每季计息一次与年利率为12.6%、一年计息一次的效果是等同的。

假设名义利率为r,一年计息m次,实际利率为i,那么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是:

(1+i)1+r

mm

i1+r

mm-1

3.年金的计算

年金是和复利相联系的,年金的终值、现值都以复利的终值、现值为基础进行计算。下面仅介绍常用的几种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1)普通年金

普通年金又叫后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年金。普通年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最为常见。

①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普通年金终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计算普通年金的终值,实际上就是求复利终值的总计金额。为便于说明,我们采用下列符号:

A——每次收付款项的数额,即年金数额;i——利息率;n——计息期数;Vn——年金终值。

VnA×(1+i)0+A×(1+i)+……+A×(1+i)n-2+A×(1+i)n-1

=A×[(1+i)0+(1+i)1+……+(1+i)n-2+(1+i)n-1]

=A∑n

t1(1+i)t-1

=A×(1+i)n-1

i

上式中(1+i)n-1

i叫年金终值系数,可以在“年金终值表”中查得。

“例6”每年年末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为10%,第5年末年金的终值为多少?

V=1000×(1+10%)5-1

10%

=6105(元)

②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普通年金现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如果我们采用V0为年金现值符号,其他符号同年金终值。

V0=A×1

(1+i)+A×1

(1+i)1+A×1

(1+i)2+……+A×1

(1+i)n-2+A×1

(1+i)n-1+A×1

(1+i)n

=A×∑n

t11

(1+i)t

=A×(1+i)n-1

i×(1+i)n

上式中(1+i)n-1

i×(1+i)n称为“年金现值系数”,可从“年金现值表”中查得。

“例7”已知年利率为10%,每年年末支付1000元,5年付清,相当于现在一次付清多少钱?

V0=1000×(1+10%)5-1

10%×(1+10%)5

=3791(元)

(2)预付年金

预付年金又称为即付年金,是指在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年金。预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的区别在于付款时间的不同。

①预付年金终值的计算。预付年金终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预付年金的终值的计算可在普通年金终值的基础上进行。

n期预付年金与n期普通年金的付款(或收款)次数相同,但由于付款(或收款)时间不同,n期预付年金终值比n期普通年金终值多计算一期利息。故可以先求出n期普通年金终值后再乘以(1+i),便可求出n期预付年金的终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Vn=A×∑n

t1(1+i)t-1×(1+i)

=A×(1+i)n-1

i×(1+i)

根据n期即付年金与n期普通年金的关系还可推出另一公式。n期即付年金与n+1期普通年金的计息期相同,但比n+1期普通年金少付一次款,因此,只须将n+1期普通年金终值减去一个付款额A,即为n期即付年金的终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Vn=A×∑n+1

t1(1+i)t-1-A

=A×[∑n+1

t1(1+i)t-1-1]

=A×(1+i)n-1-1

i-1

“例8”如果每年年初存入银行1000元,存款利率为10%,第5年末其终值为多少?

V5=1000×(1+10%)5-1

10%×(1+10%)

=6715(元)

或V5=1000×(1+10%)5+1-1

10%-1

=6715(元)

②预付年金现值的计算。预付年金的现值是一定期间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同预付年金终值计算一样,预付年金现值的计算也可以在计算普通年金现值的基础上进行。n期预付年金现值与n期普通年金现值之间关系:

n期普通年金现值比n期预付年金现值多贴现一期,故只要先计算出(n-1)期普通年金的现值,然后再乘以(1+i)即为预付年金的现值;或者先计算出(n-1)期普通年金的现值,然后再加上一期不需要贴现的付款A,也等于预付年金的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V0=A×∑n

t11

(1+i)t×(1+i)

=A×(1+i)n-1

i×(1+i)n×(1+i)

或V0=A×∑n-1

t11

(1+i)t+A

=A×∑n-1

t11

(1+i)t+1

=A×(1+i)n-1-1

i×(1+i)n-1+1

“例9”某公司5年内每年年初要支付2000元的一笔费用,如果年利率为10%,那么,这笔费用的现值为多少?

V0=2000×(1+10%)5-1

10%×(1+10%)5×(1+10%)

=8338(元)

或V0=2000×(1+10%)5-1-1

10%×(1+10%)5-1+1)

=8338(元)

(3)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递延年金的形式:

递延年金的现值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假定递延年金期内也有年金收付,故先求出(m+n)期的年金现值,可减去实际未支付的递延期(m)的年金现值。

②先把递延年金视为n期普通年金,求出递延期末的现值,然后再将此现值调整到第一期期初。

“例10”某人向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8%,协议规定前三年不用还本付息,但从第四年至第十年每年年末偿还本息40000元,问这笔贷款的现值为多少?

这是递延年金问题。从例中可知:A=40000元,i8%,m3,n7,求V0.

V0=A×(1+i)m+n-1

i×(1+i)m+n-A×(1+i)m-1

i×(1+i)m

=40000×(1+8%)3+7-1

8%×(1+8%)3+7-(1+8%)3-1

8%×(1+8%)3

=40000×(6.7101-2.5771)

=165320(元)

(4)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收付年金。永续年金没有终止的时间,因此也就没有终值。永续年金的现值可以通过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导出:

V0=A×(1+i)n-1

i×(1+i)n

=A×1

i-1

i×(1+i)n

当n→时,1

i×(1+i)n的极限为零,故上式可以写成

V0=A×1

i

“例11”某学校拟建立一项奖学基金,每年计划颁发100000元奖学金,若银行利率为8%,现在应存入多少钱?

V0=A×1

i

=100000×1

8%

=1250000(元)

4.资金时间价值计算中的两个特殊问题

(1)贴现率的测定

在前面计算终值和现值时,都假定利息是给定的。但在实际经济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在已知计息期数、终值和现值的情况下求贴现率(或利率)的问题。一般地讲,求贴现率可分两步进行:①求出换算系数;②根据换算系数和有关数表求贴现率(或利率)。

如果用F表示换算系数,那么根据上述有关公式,复利终值、复利现值、普通年金终值和普通年金现值的换算系数分别表示如下:

复利终值F=FVn

PV

复利现值F=PV

FVn

年金终值F=Vn

A

年金现值F=V0

A

“例12”某人用1万元购买债券,希望3年后可获得本利和为1.5万元,那么债券的利率应为多少?

这是求复利终值系数问题。

复利终值F=FV3

PV=15000

10000=1.5

查书后“复利终值系数表”:当利率为14%时,复利终值系数F为1.428,当利率为15%时,F为1.521.这说明债券利率在14%和15%之间,可用插值法确定如下:

利率

14%

15%X%?1%

复利终值系数(F)

1.482

1.5000.018

1.5210.039X

1=0.018

0.039X=0.46

则债券利率应为:14%+0.46%=14.46%

(2)非等额现金流量现值和终值的计算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每次收付都是相等的款项,那么我们很容易运用年金的有关公式来计算其终值和现值。但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企业更多面对的是每次收付的款项不相等的情况,财务管理中自然会产生如何计算这些非等额现金流量的现值或终值之和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分别将不同时期非等额的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或终值,然后相加求和。

假设:A0——第0年末的付款(或收入)

A1——第1年末的付款(或收入)

A2——第2年末的付款(或收入)

An——第n年末的付款(或收入)

则各期非等额付款(或收入)的总终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FVn=A0×(1+i)0+A1×(1+i)1+A2×(1+i)2+A3×(1+i)3+……+An-1×(1+i)n-1+An×(1+i)n

=∑n

toAt×(1+i)t

各期不等额付款(或收入)的总现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PV0=A01

(1+i)0+A11

(1+i)1+A21

(1+i)2+……+An-11

(1+i)n-1+An1

(1+i)n

=∑n

t1At1

(1+i)t

“例13”某人第一年初存入银行10000元,第二年初存入银行20000元,第三年初没存款,第四年初存入银行15000元,若银行存款利率为5%,问第四年末可取出多少钱?

FV0=15000×(1+5%)+20000×(1+5%)3+10000×(1+5%)4

=51070(元)

如果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出现非等额现金流量与年金混合的情况,能用年金公式计算的便用年金公式计算,不能用年金公式计算的部分便用复利公式计算,然后把他们加总,便得出年金和不等额现金流量混合情况下的终值或现值。

“例14”企业某投资项目的系列投资金额,求全部投资额的现值(贴现率为8%)是多少?

上例中,第一年、第二年的投资额不等,可用复利公式计算其现值,第三至六年,各年投资额相等,用年金公式计算其现值,但必须求出第三至六年年金的现值系数。

第三至六年年金现值系数=第六年年金现值系数-第二年年金现值系数

=4.632-1.783

=2.840

该项目投资的总现值计算如下:

PV0=10×1

(1+8%)+12×1

(1+8%)2+15×2.84

=67.392(万元)

1.2风险报酬的计算

下面结合实例说明风险报酬的计算。

1.确定概率分布

一个事件的概率是指这一事件可能发生的机会。通常把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1,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0,把一般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定为0~1之间的某个数值,概率的数值越大,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并给予一定的概率,列示在一起,就构成概率分布表。概率分布必须满足以下两个要求:

①所有概率(Pi)都在0和1之间,即0≤Pi≤1;

②所有结果的概率之和等于1,即∑n

i1Pi=1

“例15”某企业有两个投资方案,其未来的预期报酬率及发生的概率:

2.计算期望报酬率

期望报酬率是各种可能的报酬率按其概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

K=∑n

i1RiPi

式中:

K——期望报酬率

Ri——第i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

Pi——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n——可能结果的个数

根据上式,分别计算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

甲方案:

K甲=R1P1+R2P2+R3P3

=0.4×60%+0.4×20%+0.2×(-60%)

=20%

乙方案:

K乙=R1P1+R2P2+R3P3

=0.4×25%+0.4×20%+0.2×10%

=20%

两个方案的期望报酬率相同,但甲方案的预期报酬率的分散程度大,变动范围在-60%至60%之间,乙方案的预期报酬率的分散程度小,变动范围在10%至25%之间。显然,两个方案的风险不同,为衡量风险的大小,还要使用衡量概率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离差。

3.计算标准离差

标准离差是各种可能的报酬率偏离期望报酬率的综合差异,用来反映离散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a∑n

i1(Ki-K)2Pi

式中:a——期望报酬率的标准离差

标准离差越小,说明分散程度越小,其风险也就越小。

a甲=(60%-20%)2×0.4+(20%-20%)2×0.4+(-60%-20%)2×0.2

=43.82%

a乙(25%-20%)2×0.4+(20%-20%)2×0.4+(-10%-20%)2×0.2

=5.48%

显然甲方案的风险比乙方案的风险大。

4.计算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是反映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它是绝对数,所以只能用来比较期望报酬率相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对于期望报酬率不同的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的比较,应该用标准离差与期望报酬率的比值,即标准离差率。它的计算公式为:

V=a

K×100%

式中:V——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反之,风险越大。

V甲=a甲

k甲×100%

=43.82%

20%×100%

=129.1%

V乙=a乙

k乙×100%

=5.48%

20%×100%

=27.4%

甲方案的标准离差率大于乙方案,所以甲方案的风险要比乙方案的风险大。

5.计算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与风险程度有关,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其具体的关系为:

Rb=bV

式中:

Rb——风险报酬率

b——风险报酬系数

则投资总报酬率可表示为:

KRF+Rb=RF+bV

式中:

K——投资总报酬率

RF——无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就是加上通货膨胀贴水后的货币时间价值。一般把政府公债的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系数就是把标准离差率转化为风险报酬的一种系数或倍数,其确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根据以往同类项目加以确定。推算风险报酬系数,可以参照以往同类投资项目的历史资料确定。假设某公司想测算一投资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可知,此类项目投资总报酬率平均为15%左右,报酬率的标准离差率为50%,无风险报酬率为12%。则可以推算该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为:

bK-RF

V=15%-12%

50%×100%

②根据标准离差率与投资报酬之间的关系加以确定。假设某公司打算进行一项投资,想估算该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根据公司以往一系列投资项目的历史资料可知,最高报酬率为30%,其对应的最高标准离差率为200%,最低报酬率为8%,其对应的最低标准离差率为30%,根据标准离差率与投资报酬率之间的关系,根据高低点法,估算该公司的风险报酬系数为:

b=最高报酬率-最低报酬率

最高标准离差率-最低标准离差率×100%

=30%-8%

200%-30%

=12.94%

③由公司领导或公司组织专家确定。在缺乏充足、完整的历史资料的情况下,可由公司有关领导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加以确定,或组织有关专家讨论确定。

④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确定。

6.计算风险报酬

风险报酬计算方法有两种:

(1)根据总投资额与风险报酬率来计算

其公式为:

PR=C·Rb

式中:

PR——风险报酬

C——总投资额

接上面例题,假设甲、乙投资方案的总投资额均为100万元,则其风险报酬额分别为:

PR甲=100×43.82%=43.92(万元)

PR乙=100×2.74%=2.74(万元)

(2)根据投资报酬的有关报酬率的关系来计算

在不知项目的总投资额,而已知总的投资报酬额、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的情况下,风险报酬额的计算公式为:

PR=Pm×Rb

K=Pm×Rb

RF+Rb

式中:Pm——项目总报酬额

若本例中甲方案的总报酬额为180万元,无风险报酬率为6%,风险报酬率为15%,则该方案的风险报酬额为:

PR=Pm×Rb

RF+b

=180×15%

6%+15%

=128.57(万元)

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多角经营和多角筹资。

现代企业大多采用多角经营的方针,主要原因是它能分散风险。同时经营几个品种,它们景气程度不同,盈亏可以互补,减少风险。从统计学上可以证明,几种商品的利润率和风险是独立的或是不完全相关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总利润率的风险能够因多种经营而减少。

2.价值观念的精髓

2.1时间价值的实质

货币时间价值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其提出首先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管理学中,它表现的是资本的时间价值。静止的货币是不可能产生时间价值的,是不能增值的,只有货币转化为资本并运动起来,才会发生增值。

货币时间价值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概念,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呢?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很多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概念和方法,并非是资本主义经济所特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时代而必然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延续下来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有其存在的意义,货币时间价值概念就是如此。

在商品经济中,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运动表现为:

GWA(pm)……P……W′……G′

从G到G′表明货币的增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运动也是按这种循环进行的。我们习惯把社会主义再生产中运动着的价值称为资金,因此在我国也就将货币时间价值称为资金时间价值。

应该再次强调,社会再生产中货币增值的源泉并非货币本身,而是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人们从事生产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人的要素——劳动力,一个是物的要素——生产资料。人类生产的一般条件,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这也就是说,一方面,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构成生产力两个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另一方面,生产资料是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可能性的生产要素变为现实性的生产要素,从而产生出新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其结合的条件是要有转化为资金的货币,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支付劳动报酬。在这里转化为资金的货币只是使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的条件,它本身并不能产生剩余产品,不能自然增值。真正增值的源泉只能是真正创造新价值的劳动。

2.2风险的控制

尽管高风险可能带来高报酬,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因此,对企业的理财来讲,还要善于防范和控制风险。

(1)回避风险

企业在进行各项决策时,对风险大的投资方案尽量避免采纳,尽可能选择风险小或无风险的投资方案。

(2)控制风险

采取防止风险发生的保护性措施,以减少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并在风险出现后,限制其造成的损失程度。例如,以销定产可防止产品积压造成的经营风险;对信用不好的客户,不采用赊销办法可防止发生坏账损失。

(3)抵补风险

适当保留可用资财,以抵补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提取商品削价准备、坏账准备等风险准备金用于抵补可能发生的损失。

(4)转移风险

采用某种方式,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如办理财产保险,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5)分散风险

通过多元化经营和筹资方式多样化来分散风险。如证券投资采用组合投资法;同时生产经营多种产品;选择多种筹资方式和不同的筹资期限等。

就整个社会来说,风险是肯定存在的,问题只是谁来承担风险及承担多少。如果每个企业都回避风险,控制风险,都不肯承担风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就没人做,则会造成社会生产力发展迟缓,给每个企业的发展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市场经济之所以需要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就是因为它可以吸收社会资金投资于需要资金的企业,通过它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企业的经营不是在“理想环境”中做实验,企业的理财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财务管理环境一方面制约着企业经营活动,一方面也为其提供机会,关键的是看经营者怎样与环境“交流”。

——西奥多·乔费尔

核心理念

1.财务管理环境的基本概念

理财环境又称财务环境,是指对企业理财活动产生影响的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作用因素的总称。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环境就是存在于某系统之外,对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如果我们把企业财务行为当做一个系统,那么企业财务行为以外的对财务系统有影响的一切系统的总和,便构成了理财环境。如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经济法规的完善程度、市场供求状况、生产条件等,都对企业理财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均属于理财环境的组成内容。

企业开展理财活动,是在一定的理财环境下进行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理财活动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理财环境对企业理财活动具有制约作用,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只有充分了解、适应和利用理财环境,才能搞好理财工作。如企业欲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资金,必须熟悉和掌握有关证券法规并具备相应条件才能成功。另一方面,理财环境为企业理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机会,如政府允许部分国有企业将拖欠国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实行“债转股”,若企业能够抓住此机会,便有利于改善不合理的资本结构,缓解偿债压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经济系统处于各种既定的理财环境之中。理财环境是企业理财工作赖以生存的土壤,亦是企业开展理财活动的舞台,企业的理财活动只有适应外部环境,才能使企业这个经济系统在与外部的环境交换上达到良性循环,从而搞好企业的理财工作,顺利实现理财目标。

2.财务管理环境的类别

2.1企业外部理财环境

独立存在于企业外部的、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条件和因素,称为企业外部理财环境。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适应外部理财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妥善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的财务关系,善于把握企业外部的有利理财时机,才能把握好财务管理的主动权。

企业外部的理财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结构和资源环境、财政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等。

1.政治环境

企业理财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形势、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在企业外部理财环境中,政治环境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国家的政治形势与政策对企业有决定生存与兴衰的作用。国家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企业进行指导与控制,促使企业合理经营、合法理财。企业财务人员应学习和贯彻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利用政策给予企业的有利条件和时机,承担社会责任,搞好经营和理财。

2.经济结构和资源环境

经济结构是指企业所在地区的生产力布局情况。不同的经济结构类型关系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程度、范围、投资方向、资金来源和盈利水平等。资源环境是关系企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当地资源的丰富与贫乏,直接关系到企业原材料供应和产成品销售状况及工人的工资水平等。企业财务人员应当了解、熟悉当地的经济结构和资源环境,以利于制定合理的财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