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家灵通百变36招
7845500000014

第14章 见微知著,灵隙掘财

招术精解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从来都不缺少财富,所缺少的只不过是发现。“从易忽略处挖掘财富”是指中小企业经营者,要善于从别人容易忽略、不屑一顾的地方寻觅商机发掘财富,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避开竞争对手的锋芒,在夹缝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最终达到事业成功的目的。

理论透析

慧眼睿目:发现内隐机遇

机遇,按其表露程度可分为外显型和内隐型。外显型机遇具有表面化和易于捕捉的特性,一般属于提供性机遇;而内隐型机遇则具有潜在性、不易被人们发现而易被忽略的特徵,一般属创造性机遇。在通常情况下,机遇的表露程度越高,越明显,追逐的人就越多,对获得机遇效益的期望值就越高,追逐的方向和目标也就愈集中,从而形成一股宏大的目标流。与此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竞争和取得最后成功的难度。

聪明的经营者,往往有意避开外显型机遇的目标流,放弃众矢之的的第一目标,去捕捉被人们忽略的,由外显型机遇而带来的内隐的第二目标,以满足在机遇市场中人们的次生需求,达到“舍金求玉”的目的。因此避开众矢之的的外显目标,着力服务于目标流,从外显机遇中寻求内隐之机,人弃我取,独得其利。

在机遇性市场中,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往往来自多种需求,一般可分为主导需求和辅助需求,主导需求决定人们的购买行为。精明的经营者,就要善于对影响市场消费的诸因素进行分析,在诸多的需求中,抓住来自机遇本身的主导需求,在转瞬即逝的态势中,践以客观经营之“墨”,逐以市场需求之“本”,在市场竞争中,独霸称雄。

机遇的外显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众人逐鹿求利之中,往往内含着和外界机遇共有的衍生机遇。内依外而存在,外依内而发展,这种内隐机遇常常是通过为外显机遇服务中获得的。万事皆互相效力,为众人追膛的目标流服务,即是从更大利益上为自身服务。

法国著名文家莫泊桑说过:“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观看事物时,只习惯于回忆前人对它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分半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寻掘它。”

小产品开发,也可以从现有事物发掘中寻找出路。或对粗品进行深度加工,或对资源进行商品化处理,都是发掘挖潜的具体途径。但不管采用什么途径,都要求做到糊益求精,获得新的价值或附加价值。

这种发掘挖潜,实际上就是创新者以强烈的内心渴求对世界上原有事物进行再认识,再实践。这好比是掘开,别人虽然曾经掘过,但由于碰到了石头或掘得不够深,而没有发现水或水不多,当你决定继续对这口井进行挖掘时,只要搬掉井下的石头或一个劲地往下挖,挖掘到了别人没有达到的深度,就完全有可能找到涌泉和地下河,甚至会挖掘出一个“大金娃娃”来。

发掘挖潜,关键是要运用新的知识或从新的视角对原有事物进行审视、分析与处理,大胆地延伸和拓展前人或他人的思维轨迹,并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去实现新的设想。

化腐为奇,变废成宝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都会大量地产生废物。这些废弃物中,有许多东西只是一时找不到用场,或者说经济上不合算,技术上不可行,只好弃之不用。然而在废弃物中,毕竟有不少东西经过我们的创造性劳动是可以再变成新产品的,并能在美化环境和产生经济效益方面有所收获。例如,安微省巢湖市有个高级工程师汤从心,利用粉煤灰生产出高标号水泥,锻造的新工艺获得国家专利,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在沈阳肉类联合加工厂,过去猪血、肉渣当作垃圾也没法处理,天一热便引得满街臭气,几位工程师苦心研究了一年,用它生产出了一种可以和一级鱼粉相媲美的高蛋白饲料。

废物是一种财富,只是放错了位置而已。仅仅是因为我们延续了一种错误的习惯,废弃物作为资源与财富这个等式被搁置在一边了。

小产品开发者应当革新观念,把“放错了位置的财富”重新放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去。尤其在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思考更有积极的意义。

立足于观念革新,又依托新的技术,一定会在变废为宝方面想出新的点子,作出新的贡献。

试运用“废物出新法”考察一下我们随手扔掉的废纸,然后再运用上述出新法,你可以设计出许多创出新品的思路。

①制造再生纸。废纸再生,国外称之为“城市的森林”工业。据了解,利用1吨废纸可再生800千克新纸,并可节约木材4立米、纯碱400千克、电500千瓦时、水470吨,降低生产成本250~300元。

②生产树脂。日本王子造纸公司将废纸溶于苯酚中,用于生产树脂。

③制作家庭用具。新加坡等国利用废旧报纸、书刊卷成细圆条外裹塑胶纸,用于手工编织地毯、坐垫、提包、猫窝、门窜及茶几、书桌、床等家庭用品。

④制作人造板。捷克采用5层为纸加工合成树脂,在80℃温度下压制成胶合硬纸板,用于制作各种箱包。

⑤制造建筑材料。印度利用废纸、棉纱头、椰子纤维和沥青模压出隔热性能好、不透水、不易燃、耐腐蚀的沥青瓦楞板新型建筑材料。

⑥生产甲烷。瑞典伦道大学将废纸打成浆,加入厌氧微生物后置于反应炉内,使废纸纤维素、甲醇和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甲烷。

⑦改良土壤。美国阿拉马州采用废纸屑与鸡粪混合,用于改良部分农场土壤板结,并取得了理想效果。

⑧培育蘑菇。英国将废纸碎片用水浸泡72小时,除去印染物等杂质,再与切好的马樱丹按1:2的比例混合,在25℃温度的培养室经3~4天发育出菌苗,再将菌苗移至20℃的环境,20天后即可采菇。

⑨加工饲料。英将废纸切碎加入20%的盐酸煮沸2小时,使纤维素发生分解断裂,再加入一定的营养添加剂,按20%~40%的比例混入一般饲料中。用该饲料喂养牛、羊,比普通饲料喂养增重30%。

⑩制造酒精。美国能源部专家利用特制的发酵素用于破坏废纸里的纤维素,再经发酵从而转化为标准酒精。

因此,小产品经营者如果能抓住消费点,善于创点,相机而动,也可创造大财富。

案例及评析

案例1.捡来的生意

爱德华·包克小时候就沉浸在一种想法中:总有一天他要创办一份杂志。由于他树立了这个明确的目标,他就能够抓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因为这个机会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换了别人可能会不屑理睬,任其逝去。

事情是这样的:他看见一个人打开一包纸烟,从中抽出一张纸条,随即把它扔到地上。包克弯下腰,拾起这张纸条,看见上面印着一个著名女演员的照片。在这幅照片下面印有一句话: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很明显,烟草公司意在敦促买烟者收集一套照片。包克把这个纸片翻过来,看到它的背面竟然完全是空白的。

顿时,包克感到这儿蕴藏着一个发财的机会。他设想,如果把附在烟盒子里的印有照片的纸片充分利用起来,在它空白的那面印上照片上人物的小传,这种照片的收藏价值就可大大提高。于是,他赶到印刷这种纸烟附件的平板画公司,向公司的经理提出他的想法。这位经理感到这是个好主意,当即说道:“如果你给我写10位美国名人小传,每篇100字,我将每篇付给你10美元。”

于是,这就成了包克最早的写作任务。他的小传的需要量与日俱增,以致他不得不请人帮忙。不久,包克便请了5名新闻记者帮忙写作小传,以供应一些平板画印刷厂,生意竟然做得很红火。

评析:

人的心理所能设想和相信的东西,人就能用积极的心理态度去取得。如果你预想出别人易忽略的地方,你就会受到这种自我心理暗示的影响,帮助你从别人易忽略的地方发现商机,掘出财富。

案例2.垃圾时装,卖大价钱

垃圾跟时装挂上了钩,这听起来似天方夜谭,然而却是事实。在日本时装界,目前就已经兴起一种垃圾时装,不但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且售价也相当不俗。为了迎合当今世界正在兴起的环保潮流,日本服装行业特别推出了一种垃圾时装,并且一经上市,就被抢购,形成了热潮。

垃圾时装制作的所有原材料及各种辅料,均是从垃圾里回收而来的,比如破布、购物袋、废纸、破轮胎,等等。

无论是服装、鞋子还是帽子,都使用这些从垃圾里回收的材料制作,如软性饮料罐、瓶子、咖啡杯、纸盒,甚至还有纸尿片。

垃圾时装的主要消费对象,是环保倡导者及拥护者,一般顾客也有购买的。因为这种服装设计独特,富有艺术情趣,穿在身上十分舒适,又感受独特。

此外,在日本鞋业界,也有一种运动鞋完全百分之百地由垃圾回收材料制成。这种垃圾再生鞋,打破了传统的制鞋工艺,鞋底用来自汽车轮船上废橡胶的材料,鞋面则是用捡来的旧衣服和棉质帆布、废牛奶罐等提炼而成。后跟、鞋舌以及内衬,则采用纸尿片的碎料。鞋底的塑料衬垫则用潜水衣厂的垃圾碎料或者废沙发制成。就连鞋盒,也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硬纸做成的。

评析:

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环保产业发财致富,实属难得,当然,环保产业技术要求程度较高,要进行周祥的科学论证,若能获得社会和政府的支持,更是借得,东风好行船。

案例3.垃圾里长出摇钱树

在浙江仙居县,靠捡破烂发家的,不是一个人,而是5000多个。他们从垃圾里捡出的财富,最少的一个,每年收入也在万元以上。

废弃的X光片,过期的胶卷,失效的定影液,等等,这些东西,在常人眼里,分文不值,放在家中还占地方,积灰尘,干脆扔到垃圾堆里去。但是,浙江省仙居县的农民们,却独具慧眼,敢做敢为,专门从垃圾堆里捡这些含银的废物。

近10年来,仙居县农民每年从废物垃圾堆里回收的白银,数以吨计,他们用这些白银制成的餐具、饰物,畅销全国,甚至远销国外。如今,这个当年贫困多难的山区小县,已成为全中国最大的废银回收中心、集散中心。

目前,从事废品回收行业的农民,超过了5000人。他们走遍上海、北京、杭州、南昌、合肥等大城市,与当地几乎所有的医院、照相馆、图片社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业务联系,从他们手中回收的含银废物,达10种以上。

在仙居县,最早从事废银回收业务的是张光铜。他当年一贫如洗,依靠捡破烂发了家。如今,张光铜在仙居县城开办了一家拥有130多名职工的贵重金属实业公司,成为仙居县废银回收企业的大哥大。据保守估计,目前他的家产已超过5000万元。

在仙居县,废银回收和加工利用,已形成了一门新兴产业。每年,因这一行业而新增收的产值就达2亿多元。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废银回收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从事废银回收业的仙居农民,年收入最低的也超过了1万元。而家产超过50万元的,占半数以上。

评析:

从检破烂开始,到收购破料,到经营破烂,直到发展成一个可以发大财的行业。可见只要有高财商的脑袋和识钱财的眼珠及勤劳作的双手,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从无财处淘金。

案例4.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工厂

温州人是精明的,说中国最会经商的人在温州,一点也不过分。说中国最会无本生财的人在温州,也不过分。

温州人最善于无本生财,在这方面有许多生动诱人的例子。比如捡破烂,也捡得有特色,捡出了一家家工厂来。

有位姓李的温州老板,如今已家财8000多万元了。而当初,他曾一无所有,穷得连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当看到别人做生意,赚大钱,过上好日子时,他眼热了,但自己没有本钱,咋办呢?左思右想,毫无办法,他就到处走走、看看有没有出路。这一走,就走出了一条路来。

他发现,城里人开始讲究了,居室都布置得很好,清洁卫生每日都得做,比如拖地,用一块布抹很费时费事,如果改用棉质拖把,那就方便简单多了。制作棉拖把有何难呢?于是,他就四处去打听,看看能否弄些材料,结果,他在一家大棉纺厂的垃圾堆里,捡回了许多厂家丢弃的碎棉布条。他便利用它们,分理出来扎成各种拖把。拿到街上试销,每把还可卖到2元钱。对,就先干这个无本生意。于是,他便放手干开了,一年之后,他居然积蓄了500多元。

有了这500多元,他便考虑,怎样才能迅速致富呢?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利废这一行最有搞头,于是,他又改变了只制扎拖把的单一产品结构,东借西凑,弄了点资本,购买了缝纫机。他把捡来的破碎棉布中稍大的布块,拼缝成童衫童裤,细小的,便扎拖把。这样干了半年之后,赚了5000多元。

这时候,李老板的眼光放得更远了。

他瞄准市场上毛毯的热销这一点,专门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棉纺厂、化纤厂中收购各种边角料,花费本钱并不多,运回后,筛选分拣,那些大块的制作成童装,细小的,不再制作拖把,而是剥理成丝,纺成丝线,编织成为各种毛毯,或者挂毯。

比如童装,每件成本相当低廉,原材料连同人工及各项开支打进去,也不过3~4元,而大宗批发,一般都在10元以上。

那些用彩色化纤边角料编织成的毛毯,则色彩鲜艳,构图巧妙,又结实密匝,因此,深受用户欢迎。产品销往内地10多个省份。

尝到甜头后,李老板又扩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除了生产加工童装、毛毯之外,他还把业务扩展到饮食业上来。一年之后,他又开始涉足家电行业。当时,家电市场正在起步,李老板便率先行动,专营日本进口原装件产品,很快,便发了大财,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伊拉克同多国部队的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军方派人来中国订购裹尸毯,李先生又抢先一步,争来了这份生意,发了一次洋财。

每次回忆起他自己的白手起家道路时,他都很有感触。他说,没有本钱不要紧,地上就有金银财宝,去捡起它来吧。

评析: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依靠苦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代经营更需要头脑和感觉。丰富的知识,灵活的思考,速变的大脑,敏锐的直觉,丰富的想象——这些都是通向胜利的法宝,都是寻找别人忽略点的本钱。所以想要成功的每一个经营者都应当努力磨练头脑和感觉!

案例5.“冷门”背后有财源

北京医科大学两位毕业生分到了机关,一个月收入700元左右。一天到晚看看文件、报纸,干一些琐琐碎碎、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两位年轻人开始坐不住了。这样混一辈子能干成什么事情?受了高等教育又有什么用处?本单位许多中学毕业甚至小学毕业的人对付这样的工作也绰绰有余。再说,这样下去,每月700元工资,吃饭勉强够,以后结婚怎么办?于是两个人决定一起辞职,主动“下岗”了。下岗后干什么?一没经验,二没资金,三没关系,如果干大家都在干的事情,很难与别人竞争。有一天,这哥俩到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顽主》。在回家的路上,两人一直没有说话,突然,两人几乎是同时说:“咱们不能真的办一个三T(替)公司吗?”回到住处,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对这个想法进行了论证,认为我国城市第三产业不发达,有不少家务劳动需要社会专门机构提供服务。目前社会上有了搬家公司,室内装潢公司等,但还有许多事情没有人去做,成立一个专门为家庭提供服务的公司肯定有事情干,有钱赚。于是,他们在鼓楼旁边的一个小胡同内租了一间房,装了一部电话,在北京的一家报纸上登了广告,并在市内许多杆子上贴了告示。公司开张第一天,就接到十几个电话,有几个电话是退休干部,退休工人打来的,说他们住5层楼6层楼,不和儿女住在一起,或没有儿女,每个月换煤气非常困难,求人帮助,周围又没有熟人,问他们是否可以提供帮助。他们马上派人上门帮助解决,并在每月固定时间派人去,换一次煤气罐收费10元。目前,这一项业务,每月可收入2000元左右。

又过了几天,西郊海军大院来了一个电话,说他们家安装了一部抽油烟机,用了一年多,由于机内油垢积存太厚,目前已经转不动,自己动手又不会干,找人弄了一次,用洗衣粉、洗涤灵都洗不净,问他们有无办法。他们答应尽快解决,放下电话后,他们认为这种需求以后会很大,应做为重点发展。于是马上与化工科研部门联系,请他们研究专门洗抽油烟机的溶液,产品研制出来以后,由他们购买技术,组织生产。目前,他们一方面提供清洗抽油烟机的服务,清洗一台收费20元,同时生产清洗剂,这两项收入每月达十万元,经过两三年的发展,这个由两个人创办的家庭服务公司已拥有资产50万元,《北京晚报》专门采写了关于他们公司的通讯。

评析:

这个例子说明,抓住那些有市场需求,而目前又没有多少人干的“冷门”,可以马到成功。风险小,盈利大的冷门是刚下岗的朋友应选择的行当。

案例6.于忽略处淘金

有几位毕业工艺美术学院的员工下岗离开了原单位,成立了一个工业产品美术设计咨询公司。公司成立的第一笔交易也是从别人忽略的地方挖掘出来的。他们发现大街上许多年轻姑娘喜欢提一个印有大饭店名字或重要国际会议、外国商社名字的塑料提包。另外,他们还发现,中国人在逢年过节时,儿女要给父母送点东西,亲戚朋友之间来往时也要送点礼物。他们考虑,是否可以做一些印刷比较精美,上面或者印有各种吉祥话,如“祝你身体健康”,“友谊地久天长”等,或者印有国际会议、外国商社、大饭店名字的手提袋,人们在互相赠送礼物时可以买一只这样的提袋,连礼物一并送给别人,爱时髦的姑娘也愿意花5-6元钱买一只印有著名饭店、商社等名称的手提袋上街或上班。征询过宾馆、商店有关人员的意见,他们得到的回答是这种手提袋会有销路,于是他们将样品设计好,找企业商谈,把生产这种产品的主意及各种样品给企业,由企业生产,赢利后,企业得80%,他们得20%。在1992年春节,产品在市场上推出,两个月卖出十万只,获利20万元,他们分到4万元。几年来,他们不断设计出外观完全与原有产品不同的产品,与企业合作生产,分享利润。三年来,企业资产由5000元增加到15万元。

评析:

创业机会是无处不在的,只有那些善于动脑,处处留心,善于发现别人忽略点的经营者,才能抓到它,才能寻找到创业的突破口。

商海侠语

财富不会贴上标签等着你前来认领。敏于发现市场商机的蛛丝马迹,并在人所未察时加速产品开发,拾遗补缺,如此才能真正挖掘到财富的匿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