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家灵通百变36招
7845500000011

第11章 借船出海,招财进宝

招术精解

“借船出海,招财进宝”是指中小企业经营者在自身经济实力不足时,可以考虑“借船”:借得钱来,生产经营;赚回钱来,偿钱还债,一借一还之间,企业已发展壮大了自己,从而可以“出海”赚更多的钱。用这种方法能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筹集起巨额资金,迅速抓住机遇抢占市场,赚取超额利润。

理论透析

借得东风好行船

发展经济,从事企业经营,自己有资金当然是好事。但是,不管个人怎么富有,从事经营的企业都是资金不足的,即使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其发展经济所需的资金也同样有不足的问题。如香港李嘉诚,是香港屈指首富,但他在各地投资和经营,仍需要通过银行借支;又如号称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美国,其经济已如此发达,仍大肆举债。据说美国举债超过10万亿美元,是其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两倍多。

借债办企业、发展经济是当今通用的一种经营手法,在我国已广为流行了。如“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鸡生蛋”、“借才兴厂”等经验性语言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了,很多企业,很多地区就是靠“借”走上发展之路的。

“借”是必要和重要的,但善借更为重要。利用外资,举债办企业或经商、搞基础建设,必须事先做好可行性分析。对“借”来的债是否在约定的时间内有能力偿还?此外,所“借”来的力量是否可靠?是否符合我们使用?是否合算?自己“借”来的力量所投入的项目是否有前途和盈利?有借必有还,对“借”来的力量是否具有先进水平,与国内外同类比较是否有竞争性等等,都必须调查审核,绝不可饥不择食,要审时度势审慎而定。同样的道理,在投资创业中也可以适度地借一些开业资金,来发展壮大自己。

租赁资:借得资金为我所用

租赁筹资是企业进行长期资金筹措的一种方式。企业采取租赁的方式获得资金,即是“借船出海”的一个表现。

租赁是出租人(财产所有人)将其财产出租给承租人(财产使用人)使用,并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按期支付租金作为报酬的经济行为。企业一般都离不开使用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可以通过购买取得,也可以通过租赁而取得。目前,租赁已逐渐成为企业取得固定资产使用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市场经济越发达,租赁业务越兴旺。

租赁与银行信贷一样,是一种信用活动。租赁使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形成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租赁与银行信贷不同之处在于,银行信贷是一种纯粹的货币借贷活动,仅仅起到“融资”的作用。租赁则是以“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是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一种信用活动。对于出租人来说,出租财产等于向承租人发放了一笔贷款,收取的租金等于收回贷款的利息或本息。对于承租人来说,获得财产的使用权就等于获得资金的使用权,满足了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要,支付的租金等于支付贷款的利息或本息。因此,租赁是企业筹资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一条有效的融资渠道。

租赁主要有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类型。

1.经营租赁

经营租赁也称营业性租赁,是指以不转让租赁财产的所有权为前提的中短期租赁。在经营租赁中,出租人不仅提供资产的使用权,也提供重大的维修和财产保险等服务。承租人仅获得财产的使用权,而没有获得财产的所有权,承租人的权利是在租赁期内使用所租赁的财产,承租人的责任是按期支付租金、维护财产的安全完整、负担日常修理及维护费用,租赁期满时归还所租赁的财产。常见的租赁资产有房屋、交通工具和设备等。

经营租赁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租赁期限较短,经营租赁的期限一般不超过租赁资产寿命的50%。

二是租金仅包括资产占用费,经营租赁的租金是承租人支付给出租人的资产占用费,不包括购置成本和手续费,租金按租赁期限计算。

三是不转让资产所有权,承租人不拥有所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也不将其作为资产入账,租赁期满将资产归还给出租人;租赁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属于出租人。

四是不构成承租人的负债,除应付租金之外,资产的价值不作为承租人的负债处理。

2.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也称为筹资租赁、财务租赁和资本租赁等,它是一种以融资为主要目的的租赁方式。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在资产寿命的大部分时间内可以使用资产,出租人收取租金,但不提供保养、维修等服务。承租人在租赁期间内对资产拥有实际的控制权,租赁期满后资产通常归承租人所有。

融资租赁是长期筹资的一种形式,它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直接租赁

承租人直接向设备制造公司、租赁公司或金融公司等出租人承租所需要的资产,按合同支付租金。

(2)售后租回

承租人在出售某项资产以后,再从购买者(出租人)手中租回该项资产。售后租回一方面可以取得销售收入,另一方面又可继续使用该项资产。提供这种租赁服务的通常是租赁公司、金融机构等。实质上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向承租人发放贷款。

(3)借款租赁

借款租赁也称为第三方租赁、杠杆租赁。典型的杠杆租赁是出租人向贷款人借入租赁设备的购货款,购置设备出租给承租人。在这种情况下,承租人按合同支付租金,出租人同时又是借款人,出租人所得租金首先用于偿还贷款,剩余部分才构成投资收益。

融资租赁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租赁契约具有不可取消性,双方一经签订合同,不得随意取消,只有合同期满或双方协商同意才能中止合同。

二是租赁期限长,融资租赁的期限一般要超过租赁资产寿命的75%以上。

三是租金包括租赁资产的购置成本、利息和手续费等。

四是融资租赁的目的不仅为了获得租赁物的使用权,而且也是为了租赁物的所有权,租赁只不过是一种融资的手段而已。

五是融资租赁构成企业负债,在会计处理上,融资租赁作为长期负债处理,实质上相当于借款购入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同时形成承租人的固定资产和长期负债。承租人支付租金相当于分期偿还借款本息。

六是租赁物的维修、保险、管理等均由承租人负责。租赁物的风险和报酬属于承租人。

案例及评析

案例1.振华绸厂:“借鸡生蛋”,财达三江

振华绸厂的书记冯海清,以前是农村中的木工,厂长冯仁清以前是瓦工,副厂长章卫良则出身行伍,进了振华绸厂才开始学行销。今天,振华绸厂有“丝绸染整”、“服装制作”、“机械配件”三个分厂,员工有八百多人。但是十几年前刚开始,不但厂长是木工、瓦工,工人是农民,对丝绸一窍不通,而且开的是碾米厂。

振华绸厂的八百多名员工,八成是当地农民,只有两成是外地人,其中有的是挖来的技术人员。

振华绸厂踏入丝绒业,是因碾米厂生意不好,木工厂长冯海清胆子大,找上了上海丝织一厂,低价买下人家不要的四台织机,引进上海师傅,搞起丝绒来了。当时江苏没有丝绒业,正好补上这片空白,一步一步便发起来了。

他成功的八字真言是:“借鸡生蛋,借才生财。”

亏本的时候,向农业银行取得信用贷款,从上海进织机,来“借鸡生蛋”;而后,又从上海及各地找人才,来“借才生财”。以1992年为例,就在各大学的毕业生中找了外语、设计、行销人才,一共二十人。

振华绸厂在北京、沈阳、上海等地已设立二十多个据点,生产三大系列的五十多种产品,1991年销售额就达三千四百多万元人民币。

评析:

经营企业不开借,善借是充满智慧的重要经营手段之一。一个企业家、经营者“善借”,就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呼风唤雨推波助澜,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案例2.陆明:借钱“补船”,扬帆远航

1987年,春寒料峭,吴县染整总厂新任厂长陆明面对着凋敝破旧的厂房和厚厚的账本上一串的红色数字,愣住了。这个厂设备不齐备,且破旧不堪,很多道工序都要外加工,致使肥水外流,印什么亏什么。已经连续亏了5年了,一百多号人,连工资都发不出。

新厂长面对着众多疑虑重重的眼睛,毫不犹豫地发表就职演说:“我们这个厂是一条漏船运载着酒。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清醒,大家同心协力,马上‘补船’。”厂长简短的一番话,唤起了几近失望的工人们的一丝信心。

如何“补船”?陆明认识到,只有配齐整套印染设备,才能把生产搞上去,这是治本的第一步。可是完善整套生产设备需投资260万元,这钱哪儿去搞?借!借钱生财,只有这个办法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陆明以诚实和质朴赢得了苏州市印染厂和团县委的信任。苏州印染厂同意与他的厂横向联合,并借给氧漂机、722定型机、高温高压卷热机、整染机等一整套印染设备,价值上百万元。团县委的一批年轻人又帮助他借来80万元资金。陆明用这笔钱造了必要的生产厂房,安上了变压器、锅炉,工厂出现了生机,工人们的情绪开始沸腾了。光有设备还不行,还必须要有经营有道的人才来干事才能使企业起死回生。在用人这着棋上,陆明自有番见识:一个人只有在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时,才会创出成就,取得更大的成绩。在用人之前,虽然他已胸有成竹,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他还要征求工人本人的意见。厂里有个叫施坤元的工人,他机灵过人,并擅长交际,是个当供销员的料子。但是这人毛病也不少,平时自由散漫,还因赌博被罚过款。所以当陆明想让他当供销员时,很多人坚决反对,认为这样的人不宜重用。陆明耐心地劝说有意见的有关领导,他亮出自己用人的观点:他犯了错误,该罚就罚,该处分就处分,但是不能不让他发挥特长。千兵易得,一将难求,让他充分发挥才能也是将功补过为厂作贡献。

就这样,他硬是保举了一个有缺点的能人。当施坤元知道自己已调出来当供销员时,又激动又兴奋,这工作正符合他的兴趣和特长,士为知己者死,受聘后,他不顾身体不好,正发高烧,连夜去上海、山东等地为厂里接洽业务。正当陆明为订单不足犯愁时,突然两份电报送到他手上:

“上海外贸口岸已打开,承接染整业务800万元”。

“在山东某厂落实全国独家生产的富涤混纺坯布100万米。即请落实资金安排生产”。

两份电报的发报人都是施坤元。

“施坤元究竟在上海还是山东?立即与他电话联系!”陆明命令秘书。秘书打完电话后来汇报:“施坤元在山东,他谈完业务就被送进了医院,当时他正发高烧。”

陆明心里一阵激动,滚烫的泪一滴滴落到地上。

就这样,工厂接连开发了富春纺、华春纺、苏春纺三个市优产品,1988年,也就是陆明任厂长的第二年,这家厂的产值已达2700万元,综合效益170万元,外贸额从零猛增到600多万元。1989年,厂里又增添长线印染设备,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德国电光机……眼见着工厂起死回生后又快速发展,工人们激情高涨,全厂上下齐心协力,到1990年,年利润达到了600万元。

评析:

经营现化企业,借货是必要的手段。只要你拥有足够的经验和魄力,你就能以“借”呼风唤雨,大显身手。

案例3.詹姆斯·林:不投资也能赚大钱

1968年,LTV公司是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最热门的公司。该公司创立于1961年,仅仅7年的历史,LTV公司竟崛起激升为全美国最大的15家公司之一。该公司的普通股票由每股20美元涨到每股135美元。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白手起家、靠别人的钱致富的詹姆斯·林。他于1920年出生在一个油田工人家庭里,幼年丧母。由于艰辛的生活,使他幼小的心灵过早成熟。总认为自己长大了,能打天下。14岁那年,正念初中时,他就弃学偷偷的离开了家,开始了游荡的生活。几年的游荡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开启了他的智慧。

詹姆斯·林立事时,想的不是安逸生活,他想的是创一番事业。没有资金,把自己惟一的房子卖了,加上当兵时的积蓄共3000美元。用这些钱,开了家小电机工程行,起名为林记电气行。当时的财产只有一部旧汽车,一间租来的办公室和他本人。小电气行的业务只是外出承揽一些住宅电线架设,收益不大,林注意观察更大的市场,那就是办公楼和工业建筑的电气工程,但想挤进去,谈何容易。与大工程签合同,这也是詹姆斯·林梦寐以求的。他很勤劳,每天只睡很少几个小时的觉,时常半夜醒来,发现自己满脑子都是高明的想法——竞争。詹姆斯·林首先想到提从装修成本上寻找突破口,他买到了一些物美价廉的军用剩余的电线和其他物资,来降低成本增加自己利润。这样,承揽工程时,报价低于其他公司,就凭竞争力,拉到了一些非住宅工程合同。这是他在事业上第一次成功的突破。小电气行,也得以脱疑而出。到1955年,营业额已超过100万美元。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詹姆斯·林想进一步扩大业务,要办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电气行,去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在当时被认为是异想天开,不予理睬。他没有气馁,自己把林记电气行改为林氏电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并获准发行80万股普通股票。根据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股权的规定,允许他个人持有一半的股份。其余的一半40万股,以每股2.5美元公开上市,也就是说,如果股票全部售出,就可获得100万美元的现金收入。

这时有些金融界的人,正瞪着眼睛看林的笑话。此时,林想是如何把股票发行出去,他冥思苦想,要打破原来的股票发行办法,即找到一个方便有效、费用低廉的推销方法。

林和他朋友,出乎意料地出现在工业区博览会上,向来宾们散发公司将发行的股票传单。此举果然奏效,在很短时间内,他的40万股票全部售完,令那些保守的证券商们大吃一惊。林氏股份有限公司,有了自己的发展资金。公司及个人拥有了股权,建立起全新的高水准的市场信誉。詹姆斯·林不是见好就收,而是踌躇满志地计划建立一个企业王国。

首先以现金买下一家电机工程公司,使林氏公司扩充了1倍,公司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立刻看涨。林又以股票交易买下了一家电子公司,并改名为林氏电子公司;接着又买了一家叫阿提克的电子公司,将整个公司更名为林氏——阿提克电子公司。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一次股票交易里,他又获得了一家叫迪姆柯的电子与火箭公司的产权。又将公司第三次改为林·迪姆柯电子公司。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詹姆斯·林,独辟蹊径,在短短几年内买下了三家公司,此时的林,不在被人看做是一个小生意人,他的新崛起的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额扶摇直上。

林是个怀有远大抱负的人。在公司初具规模的情况下,他又在筹划购买飞机制造厂——干斯·伏特股份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有着悠久的飞机制造历史,伏特公司不甘心被别人吃掉,公司的经营者奋力吵闹,反抗林氏公司的收购。但林最终还是以股市上公开收购和跟现有的股东私下议价成交,取得伏特公司的大部分股权。1961年春天,他终于如愿以偿,兼并了伏特公司,第四次改名为林·迪姆柯·伏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LTV公司。

对詹姆斯·林来说,金钱不过是一个记录而已,他真正喜爱的还是冒险事业的本身。1965年,他把LTV公司分成了3个独立公司。每个公司发行自己的股票,母公司LTV企业公司大约拥有各子公司的75%-80%的股票。股票上市后,果然如林所预料的,在投资者抢购的情况下,这3家的股票价格激增,而使母公司的财产迅速地上升,它本身的股票也随之上涨。

最精彩的也就是林事业中最辉煌的壮举,吞并威尔逊公司。威尔逊公司工农业额每年10亿美元,比LTV公司大两倍,在当时美国来说算是一个庞然大物,不可侵犯的。但野心勃勃的詹姆斯·林,想要吞并它,采取的手段仍然是用股票做抵押。贷款8000万美元,在公开场合下,买了一部分威尔逊的股票,私下又用高价买了其余股东的股票。詹姆斯·林终于占有了威尔逊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份,并把8000万美元的债物记到威尔逊公司的账上,采取办法仍然是利用别人的钱赚钱的办法,把威尔逊公司分成3个股份有限公司,发售股票,三个股份公司发售股票所得款项已是够抵上8000万美元的债。詹姆斯·林不费吹灰之力,未动LTV公司一分钱就吞并了威尔逊公司,这真是华尔街精彩绝伦的手法。金融界对詹姆斯·林佩服的五体投地。

评析:

詹姆斯·林的投资智慧是他高财商的具体体现。投资成功与否在在于你有多少钱,而在于你财商的高低。财商高,小投资能获及大赢利。

案例4.借东家壶,赊西家酒

希尔顿是20世纪美国的前十大财阀,全球闻名的旅店大王,亿万财富的拥有者。但他在当初创业的时候只有区区5000美元。5000美元成就大业,难以想像吧?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拥有的存款也不止5000元。他的一些创业经历能为小老板提供很多的有借鉴的东西。1923年的一天,希尔顿在大街上转悠,当他发现整个繁华的达拉斯商业区竟无一家像样的旅店时,就突发奇想:我如果在这里建设一座高档次的旅店,生意准会兴隆。于是,他开始认真研究起来,最终发现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最适合做旅店用地。当时,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是一个叫老德米克的房地产商人。

希尔顿是个有了想法就会马上行动的人,他看中这块土地后,很快就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进行测算,建筑希尔顿那样的饭店(当时还只是希尔顿的一个想法或者说是一个希尔顿旅店概念)起码需要100万美元。当时,希尔顿的所有资产也不过10万美元,加上他的支持者们的钱,也不过30万美元,而这些钱当时只够买这块地皮的,至于建旅店的钱就一点着落也没有了。

怎么办?就在很多(都认为希尔顿要放弃的时候,他却出其不意地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希尔顿找到老德米克签订了买卖土的协议,土地出让费为30万美元)就在老德米克等着希顿如期付款的时候,希尔顿却改变了主意,他直接找到土地所有者老德米克说:“我想买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钱只够建造旅馆,所以我现在不想买你的地,只想租借你的地。”就在老德米克想发火,不想和希尔顿合作的时候,希尔顿非常“真诚”地接着说:“我的租期为9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你保留土地所有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你有权收回你的土地和土地上面的饭店。”老德米克听后,变怒为笑,心中嘀咕: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好事,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没有了,却换来了270万美元的未来收益和自己土地的所有权,还有可能包括土地上的饭店。于是,这笔交易就谈成了,希尔顿第一年只需支付给老德米克3万美元而不是30万美元。换言之,希尔顿实际是只用了3万美元就拿到了应该用30万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权。

虽然希尔顿省下了27万美元,但是与建造旅店需要100万美元相比还是“烧火棍打驴——差半截”呢。尽管土地这只“壶”还是老德米克的,但已经和他签定了90年的租赁合同,也不妨拿这只借来的“壶”去赊酒了。于是,希尔顿再一次找到老德米克说:“我想拥有以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的权利。”已经是利益共同体的老德米克没有办法不同意希尔顿的建议,否则连1美元也拿不到了。

有了土地使用权,希尔顿从银行顺利地获得了30万美元的贷款,再加上自己的7万美元(其余3万美元已经支付了土地当年的租金),共计37万美元。1924年5月,希尔顿开始了第一次真正的创业。但是,旅馆刚建造到一半,37万美元已经用得精光。如果没有资金继续注入,不仅自己的7万美元成了报废混凝土,而且老德米克的土地也将成为银行的财产。既然老德米克的损失要比自己还大,那么老德米克更应该关心这项事业的进展,更何况老德米克还那么有钱。想到这里,希尔顿又找到老德米克,如实地讲了建造旅馆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难,希望老德米克把这座建筑物接收过去,让他顺利完工,然后再租赁给希尔顿来经营,每年租金可以达到10万美元。被套牢的老德米克想想也只有这个办法,而且也不吃亏——自己拥有土地和土地上面的饭店,每年还有10万美元的租金,原来只值30万美元的土地,现在光年租金就涨到了10万美元。

希尔顿与老德米克又一次达成协议,老德米克补足剩余工程欠款,终于在1925年8月4日建成了以希尔顿名字命名的“达拉斯希尔顿”旅馆。其后的故事自然就不用再讲了。

评析:

借壶赊酒是创业者“扎钱”百用不殆的招数,借壶赊酒的成功者,可以说不胜枚举。其要义是把自己的利益实现和有实力的利益追求者捆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当然同时也把风险转嫁给了对方。大家从希尔顿借壶赊酒成就希尔顿旅店帝国的故事中能获及更多的启迪。

商海侠语

足不利,假车马可行千里;不能水,假舟楫可渡江河。人非生而有财,但能借力、借势、借人、借财,则同样可以发展自己,亦不失为谋财创富者一条最佳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