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期是指个体0~6岁时期,根据一般年龄特征发展的特点,婴幼儿期女孩的心理发展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婴儿期(0~1岁,亦称新生儿期);幼儿前期(1~3岁,亦称幼儿早期或先学前期);幼儿期(3~6岁,亦称学前期)。这一时期是儿童生理、心理飞速发展的时期,心理特征的发展尤其显著。
一、生理特征
婴儿期也称新生儿期,指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心理发展与神经系统发育是分不开的。新生儿脑重约390克,一岁时达900克。这一时期,婴儿脑重迅速增加。脑细胞体积增大,突触和神经纤维的数量、长度不断增加,且从各个方向向大脑皮层各层深入,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不断增多,为婴儿建立复杂的暂时性神经联系提供物质基础。
幼儿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技能继续发育。2.5~3岁时,脑重增至900~1011克,约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3.神经细胞体继续增大,神经纤维加长,髓鞘化过程迅速进行,大脑皮层的功能也不断发展、完善。最突出的特点是内抑制的发展,条件反射建立日益迅速而稳定,但此时皮层的抑制过程仍弱于兴奋过程。
幼儿脑重量随年龄的增长继续增加,6岁时达128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0%以上,神经纤维向各个方向分支、延长,形成广泛的、复杂的脑神经联系。神经纤维髓鞘化进一步发展,到此期末,髓鞘化过程基本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更加迅速和精确。据研究发现,5~6岁幼儿大脑皮层发育正处在出生后第一次显著加速期,幼儿大脑结构与功能发育已接近成熟水平。
幼儿的大脑皮层功能迅速发展,兴奋和抑制过程加强。兴奋的增强使幼儿的睡眠时间较前减少,觉醒时间延长,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去接触外界事物,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皮层的抑制过程加强表现在幼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分析外界复杂的事物。大约从4岁起,内抑制的发展更为迅速,但兴奋过程仍占优势,因此,幼儿还不能长时间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从事很精细的活动。
二、心理特征
婴儿离开母体呱呱落地,周围的人们对他或她的第一句论断很自然地会是:“是个男孩”或“是个女孩”,这时候,男女心理差异的生理基础已经形成。婴儿在心理特征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男孩的表现是什么?女孩的表现是什么?二者又有什么不同呢?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他们在某些方面确实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一)智力特征
女孩的某些智力因素发展比男孩开始得早,发展得快,形成了早期智力发展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首先,直觉行动思维发展领先。所谓直觉行动思维,即在直觉行动中进行的思维,一岁左右的儿童只能在具体的事物和行动中思维,根据事物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如颜色和声音的刺激进行,而不能在感知和动作之外思考。由于女孩对于颜色及色调知觉、对声音的辨别及定位优于男孩,因而这个时期女孩概括水平略优于男孩。一岁以后的概括主要是动作概括,女孩更容易掌握物体的具体操作,动作准确性较高,所以概括水平也略高于男孩。
其次,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领先。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以具体表象为材料的思维,它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和语言。孩子进入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这时,幼儿思维主要是凭借感性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由于女孩感受性高,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较丰富,所以这个阶段思维水平仍然高于男孩。
再次,言语能力发展领先。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一岁半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质变期,女孩开始说话的时间比男孩平均早2至4个月,言语表达能力较强。女孩的这种言语能力的领先,一直保持到青春发育前期。言语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女孩言语的早期发展使她们能较好地掌握一些概念,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人交流,而且使她们能较好地观察周围事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领会他人的意图,体察他人的情绪情感变化。
(二)情绪特征
在情绪方面,婴儿在第一年末开始明显表现出惧怕情绪。国外心理学家对5个月到2岁半儿童惧怕反应的研究,发现年幼时容易惧怕和害羞的男孩,稍年长后仍然如此,幼时不常表现惧怕的,稍大些也是如此。而女孩则不然,5个月到2岁半之间表现很不一致,有时恰好相反,即早期爱哭容易怕的女孩长大后可能完全不再有这些倾向。
情绪的性别差异在发怒表现上比较明显。美国心理学家古迪诺芙把孩子发怒表现规定在以下范围:无指向发泄,如踢腿、喘气、深呼吸、大喊。行动或口头反对,如不肯合作,不肯听话,不让人拉他的手,不让人抱。还击行为,如咬人、打人、向人喊叫。在2~5岁之间,无指向发泄行为有逐渐缓和的趋势,而还击行为逐渐增加,这说明随着年岁的增长,发怒的表现不再是无指向发泄,而是以攻击性形式表现出来。但与男孩对比,女孩的攻击破坏性行动比男孩少。
(三)性格特征
女性的性格特征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是随着女性生理成熟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孩提时代开始,甚至从婴儿降世起,通过社会文化、生活阶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作用,在父母、教师、朋友、同学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1.服饰装扮
父母亲影响性别的最明显方式之一是给女孩和男孩提供不同的服装、房间装饰以及玩具。大人通常喜欢将女孩打扮得整洁漂亮,戴头饰,穿粉红色衣服,男孩则穿蓝色衣服。在女孩的卧室里通常摆放布娃娃,男孩的房间则以动物为主题,摆设各种汽车模型和军事玩具。父母容易给孩子买具有性别典型性的玩具,而很少给孩子买跨性别的玩具。如果一个女孩提出要父母买手枪或机器人,父母通常给予拒绝,并告诉她,这不是女孩子玩的玩具。
2.角色期待
父母总是要求女孩“听话”、“文静”、“懂事”,女孩从小就被人看作是弱者,生怕被别人欺负,也因此更容易形成依赖的性格特征。
3.榜样学习
孩子在3~4岁时能够辨别性别,同时也知道自己的性别。女孩知道她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女人,但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个理想的女人,在她的生活中,母亲是权威的女性。因此,母亲的行为自然就成了女孩模仿的对象。母亲如果属于传统式妇女,她就自然会认为理想的女人应该是这样的。
三、心理社会发展
(一)性别自我概念
性别自我概念的一个成分是性别认同,即一个人是男是女的自我界定。这种认同是在2~3时发展起来的。性别定型始于生命早期,儿童对于具有性别典型特征的物品和活动的基本知识是在2岁时发展起来的。24个月的儿童就了解一些物品与女性有关,而一些物品与男性有关。到3岁时,他们能够表现出对玩具、服装、工作和活动的性别定型。例如,一般来说,这一年龄的男孩认为应该玩汽车、警察捉小偷,以父亲为榜样。而女孩应该玩布娃娃、过家家,以母亲为榜样。对于活动和职业的性别定型的认识在幼儿期迅速发展起来。
另外,幼儿期儿童表现出了对于人格特质的性别刻板定型的基本认识,如“爱哭”、“易受伤害”、“需要帮助”、“喜欢拥抱亲吻”等特点适用于女孩。而“打人”、“从竞争中获胜”、“勇敢”等被看作是男孩子的特点。
(二)性别分离
在2~3岁时,孩子们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一起玩,女孩在某种程度上比男孩更早地表现出这种偏好。在儿童时期,性别分离增加。美国心理学家迈克比(Eleanor Maccoby)等人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孩子4岁时与同性同伴玩耍的时间比与异性同伴玩耍的时间多3倍;而6岁时增长为11倍。
孩子们为什么要和同性一起玩耍呢?按照Eleanor Maccoby的观点,女孩回避男孩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她们不喜欢粗鲁的、攻击性的、男孩居支配地位的游戏方式;二是男孩不会理会女孩有礼貌的建议。另一种观点认为不是主动试图回避异性,而是反之,只是简单地喜欢同性伙伴。反过来,这可能是因为同性伙伴能够分享对性别典型玩具的偏爱。
四、常见心理问题与教育引导
(一)儿童多动症
1.症状表现
这一时期是多动症的高发期。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点是: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部分病例无活动过多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动作的精细程度与协调能力差,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多动的孩子从小就有比较明显的特征:通常比较难带,喂养困难,甚至在吃奶的时候也不安静;难以入睡,睡着以后很容易醒;手脚乱动,经常弄坏或打翻东西;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停留在一个事物上的时间极短,而且这种注意力分散是不自觉的,不能控制的;行为冲动,做游戏时,经常会突然搞破坏;情绪不稳定,会突然哭闹,但一会儿就感觉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总的来说,在注意与兴趣上,没有明显的兴趣爱好,注意力无论什么时候都很难集中;行为具有较强的冲动性,杂乱无章,缺乏明确的目的;行为不能分清场合,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调查显示,男孩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
2.原因
出现这种行为表现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生理原因。遗传、难产、早产、饮食不当、营养不均衡或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的大脑发育滞后和脑组织器质性损害。有害物质中毒如摄入含铅量过高的饮食(不一定达到铅中毒)可能导致多动。加工食品中防腐剂、染色剂等添加剂若食入过量,也可能导致多动。
第二,心理原因。不良的生长、学习环境和教育方法,可促使儿童多动症形成或症状加剧。早期智力开发过度或教育方法不当,给予孩子的压力远远超过孩子所能承受的程度,也会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此外,多动症与家庭气氛不和谐、父母生活习惯不良、对孩子关注不够等也有关。家长和老师对多动症儿童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过于溺爱或过分严格等都可能促使孩子的症状加重。
3.教育引导
对于多动症的孩子不仅要注意对其进行教育指导,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多动症孩子进行行为矫正。
第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但是要注意对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要循序渐进。比如,第一次5分钟,第二次10分钟,依次类推,逐渐提高孩子的注意稳定性。
第二,平时多鼓励孩子,不干扰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在鼓励孩子的时候,要坚持及时、具体的原则,表扬孩子的态度,而不只是表扬孩子的行为。还要给孩子自己活动的空间,不要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
第三,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其实,这也就是要站在赏识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孩子,多看孩子的优点,从小事上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不是抓住孩子犯的小错不放,因为这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影响到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第四,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整理家中环境,使之保持整洁安静,让孩子能安心做事,避免过多的干扰。如将难易程度不适合的玩具收起,将适合孩子操作的玩具摆放整齐。玩具不宜过多,因为五花八门的玩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第五,家人的配合。孩子玩耍时,家人说话的声音应该放低。孩子独自玩耍时,应该给予独处的空间,家人不要干涉。孩子希望家人陪伴时,应静静观察孩子,适时引导和协助,不要过多地要求和强迫,以避免分散他的注意力。
第六,行为矫正则需求助于心理医生。行为矫正是由治疗者针对患儿的症状设计治疗计划,通过针对性的训练程序减少患儿的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患儿可选用不同的方法,但是通过实验发现,正性强化是最有效的方法。当患儿一旦出现良好行为时就尽可能迅速地给予赞许或表扬(即“立即反馈”),这种反馈必须非常特别而明确,而且必须让患儿始终知道自己做得怎样及该如何去做,使其良好的行为得以持续。恰如其分的较多的反馈(即“频繁反馈”)对儿童多动行为的矫正效果较好。由于患儿对表扬的敏感性常低于正常儿童,为了调动其积极性,必要时可运用更为突出的奖励(即“突出反馈”),阳性强化物可以是(儿童爱吃的)食物、玩具、愉快的活动或是其较希望得到的某种特殊权利等。
(二)儿童孤独症
1.症状表现
与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一样,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儿童通常在三岁以前发病,三大障碍在儿童发育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征。
(1)社会交流障碍。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儿童婴儿期不喜欢拥抱,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总是独自玩耍,不与小朋友一起玩,不参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戏,通常不怕陌生人,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与父母亲似乎没有特别的情感。有需要时通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是并不能用手指指物,在运用身体语言方面也同样落后,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
(2)语言交流障碍。这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是语言缺乏交流性质,表现为重复刻板语言或自言自语,语言内容单调,有些语言内容奇怪难以理解,模仿言语和“鹦鹉语言”很常见,孩子的听力通常是正常的。
(3)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儿童一般都会表现出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例如转圈、玩弄开关、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别的音乐,但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往往在某一段时间有几种刻板行为,但并非一成不变。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在某些方面显得有较强的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内,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例如数字、年代等。对音乐特别感兴趣。
(5)感觉异常。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感觉异常,包括对某些声音的特别恐惧或喜好。有些表现为对某些视觉图像的恐惧,很多患儿不喜欢被人拥抱,痛觉迟钝也很常见。
(6)其他。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孤独症患儿中较为明显,常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此外,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行为在孤独症儿童中均可以看到,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地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2.原因
对于儿童孤独症“目前还存在许多未解开的谜团”,病因并不明确。但是目前的研究结果主要在生理方面。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孤独症同胞患病率为3%,远高于一般群体,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家族中即使没有同样的病人,也可以发现存在类似的认知功能缺陷,如语言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学习障碍、精神障碍和显著内向等,这些都表明孤独症的发病存在遗传学基础。在感染方面,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被认为可能与孤独症发病有关;孤独症与免疫系统异常也有关。
3.教育指导
第一,密切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看他的发育进程是否正常。最新研究表明,孤独症患儿的大脑从早期就开始出现发育异常现象。但是,儿科医生在给孩子进行例行体检时通常不测量头围,所以父母最好主动要求儿科医生进行此项检查。如果孩子头部的尺寸大于正常水平,父母也不要过于紧张,头部尺寸快速增大并不是诊断孤独症的标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就需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看他的发育进程是否正常。
第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尽管目前还没有治疗孤独症的良方,但悉心的照顾能够帮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包括眼神交流、拥抱和交谈等这些与周围环境交流的方式。孩子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就越有益。专家建议,孩子一旦被怀疑患有孤独症就应该每周接受25小时的治疗。
第三,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健康发育。通过游戏让孩子在比较轻松的气氛当中学习如何与人交流,培养对事物的兴趣等。
第四,其他方法还包括拥抱、家庭合作、药物治疗等。采取什么方法,完全取决于孩子——根据孩子的不同状况而定。可以让他上常规的学前班,在家长的陪同下做一些训练,也可以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或专家直接进行治疗。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治疗之前,应首先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