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校园德育建设指南
7823900000044

第44章 学校德育管理的程序与手段(1)

第一节德育管理的程序

德育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环节组成,按照一定的程序,抓住主要环节,实行阶段把关,使各方面的德育工作按计划协调地进行,以保证整体工作效益。德育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有:设置管理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检查,总结。有人分三个环节,将设置管理目标放在计划之中。

一、设置管理目标

(一)设置管理目标的意义

德育管理是为实现学校德育的总目的任务服务的。学校德育的目的任务是分阶段一步步实现的,每一阶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即为该阶段德育管理目标,通过这一个个具体管理目标的实现,最后完成学校德育总任务。设置一个良好的管理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表现在:1.有利于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目的性。

因第一阶段有明确的德育管理目标,这就对各项具体的德育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2.有利于对各方面的德育工作者提出统一的要求。

德育管理者要根据来自不同岗位德育工作者的具体情况提出要求。这种要求既要体现出每个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特点,又要体现出德育要求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的标准,就是管理目标。有了明确的管理目标,就便于对各方面的德育工作者提出统一的要求。

3.有利于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正确的适当的德育目标能使德育工作者方向明确,行动自觉,工作热情更高。

(二)设置管理目标的要求

设置一个良好的德育管理目标,既要实事求是,又要高瞻远瞩。就是说,既要使德育管理目标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照顾到工作及学生思想发展的连续性,又要考虑到新形势及学生思想发展的要求。既要从学校工作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又要能预见未来,使其既有现实性,又有超前性。这样的管理目标,既能使人们感到切实可行,又能使人们看到发展前景;既能具体地指导教师的工作,又能给教师以鼓舞,充分发挥目标的作用。在设置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发动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以提高管理目标的准确度和认同感。

二、制定实施计划

(一)制定实施计划的意义

管理目标确定以后,就要付诸实践,这就需要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作为集体行动的纲领,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没有计划,就谈不上科学管理。苏联别列兹经扬克说:“要做到合理安排学校全体教师,尤其是校长的工作和有目的的活动,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条件是要有一个明确而又经过周密思考的计划。”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要做到合理安排全校教师的德育工作,也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计划。制定一个科学的实施管理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作用有:1.有利于德育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计划安排好学校全面的德育工作及工作发展顺序,可使德育管理者及被管理者看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貌及其发展远景,从而有信心和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2.有利于协调学校各方面德育工作的步调。

统一的工作计划能使各方面的德育工作步伐整齐,互相配合。

3.有利于加强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根据管理计划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地进行工作,能够保证德育工作的系统化。系统化的德育工作是实现德育内容和目标序列化的保证。

(二)制定实施计划的要求

1.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既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接受能力出发,又要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教师的努力可以完成。

2.要有合理分工,将任务落实到人。

要结合全校各个部门的工作都有人进行合理分工,抽出具体任务,并要把任务落实到具体人,使各项工作都有人负责。

3.对各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即对各项德育工作完成时间、达到什么标准都要提出明确要求。

4.要充分发动群众,让他们参与制定计划。

制定管理计划,管理者要亲自动手,但要发动群众,让他们参与管理计划的制定工作。因为德育的管理计划是要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来完成,所以应该听取被管理者的意见,取得他们的认同。

三、检查

(一)检查的意义

德育管理计划制定以后,要促使各部门执行计划,就需要进行督促检查。检查种类多种多样,有平时检查、阶段检查、年终检查等。检查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可以对某一阶段的德育工作实行全面检查,也可以检查德育工作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内容。方式可以是口头或书面汇报,也可以是管理者亲自考察实际工作,或发动群众互相检查。不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要以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为原则。检查是实现德育管理计划的重要措施,是德育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有利于德育管理者及时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工作中的优缺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检查,尤其是发动群众的互相检查,有利于各个部门及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检查有利于修订和完善德育管理目标及实施计划。德育的管理目标及实施计划都是管理者事先主观设计出来的,它能否反映客观实际,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还需要在实践中验证。在实践中,要通过检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作必要的调整,使其逐渐完善。

(二)检查的要求

1.检查的目的要端正。

检查工作是为了促进工作,实现管理目标及实施计划,这一指导思想非常重要,它有利于被检查者与检查者的合作,使检查工作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检查者将检查的目的、内容、要求事先通知被检查者,使其有思想准备,而不宜搞突然袭击。

2.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肯定成绩。

有的领导人检查工作,只注意找缺点、漏洞,而不注意肯定成绩,这容易使被检查者不服气,或产生抵触情绪。其实,在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部门的德育工作都是有成绩的,应该充分给予肯定。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不足,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3.检查要以管理目标及实施计划的要求为依据。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主要是检查管理目标及实施计划实现的情况,而不能任意增加新的内容或提高标准、降低标准。临时增加新内容或提高标准,就会降低群众的工作成绩,挫伤群众的工作积极性;降低标准就会使群众感到原来的管理目标及实施计划是形式,没有实际意义,真正有用的是领导者的意志。这就容易使管理工作陷于无计划无目标的混乱状态。所以领导不能抛开原来的管理目标及实施计划而另搞一套检查标准。如果需要改变原来的管理目标及实施计划,应与群众先商量,并作适当修改,而不能作为临时性检查工作的标准。

四、总结

(一)总结的意义

总结是德育管理过程的终结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的任务是要对整个德育管理过程作出评价,找出成绩、经验及管理工作中的缺陷,为制定新的管理目标及实施方案提供依据,它对不断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反复地总结工作,才能积累工作经验,使管理工作逐步完善。整个德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就是通过设置管理目标、判定实施计划、检查、总结,再设置目标、制定计划、检查、总结……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而实现的。

(二)总结的要求

1.要以管理目标和实施计划的要求为标准总结工作。

总结要有一个评价是非的标准,否则总结就无法进行。这个标准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某些人的主观意志。这个客观标准就是管理目标及实施计划的具体要求。为使大家掌握统一的标准,在进行总结时,应让教师重视管理目标及实施计划,并依据同一标准衡量各方面的德育工作。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才能达到积累经验、提高水平、推动工作的目的。

2.总结的种类要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