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校园德育建设指南
7823900000020

第20章 德育的实施途径(1)

第一节德育的实施

一、教学中渗透

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其特点是“渗透”。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工作特点与实际,研究其“渗透”的方法与规律。

(一)找准育人“渗透点”

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寄寓于知识之“宅”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入其“宅”,才能悟得其“育人”之真谛,探寻到这些“潜”于知识“地下河流”中的“泉眼”——“育人点”,即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这就是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而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教书育人”必须既要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渗”入心田。育人的“渗透点”是在课题中,或在课文的重点词、句、段中的,但均属虽“隐”却“明”的“明点”。只要教师用心钻研教材,是不难发现的。还有育人“渗透点”则“溶”于知识之中,是彻头彻尾地“隐”而不见,教师须“潜心”地钻研教材,才能探寻到这些渗透点。

(二)把握好育人渗透“时机”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也是各学科思想教育之源。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必须从教材出发,才能觅到源头——“渗透点”。引出源远流长的“活水”。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一厢情愿来随意安排。也就是说施教者有了“渗透”这一明确的目标意识并以此为指向成功地挖掘到了“渗透点”还不行,还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的位置、层次、地位来安排教学过程,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

思想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知识教学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冲击”教学;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或敷衍了事,或“时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产生出1+1<2的负效应。教师的教学本领、艺术之所在就是如何依据“文路”(教材)顺应“学路”(学生)设计“教路”(教学),匠心独运地创设出“点”(渗透点)、“时”(渗透时机)、空(渗透(氛围”)最佳结合的“时机”,产生出1+1=2的正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发挥美育的特殊功能,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人的效果。

(三)掌握好育人渗透之“度”

如果说找准“渗透法”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那么把握好渗透的“时机”则是为了解决什么时间、怎样“突破”的问题。显然,教学中的“渗透点”与最佳“时机”的结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知识的教学与思想的教育两不误,还要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二者关系。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而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更具有特殊性。因为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又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了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等。这就要求教学中既不可偏颇任何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即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而又不“越”位。

综上所述,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确是至关重要,大有学问。选准“渗透点”是渗透的“重点”,把握好渗透“时机”是渗透的“难点”,掌握好渗透的“尺度”则是渗透的“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地”(学生)制宜,因“材”(教材)施教,寓“情”于教,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的主体效果。

二、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紧扣教材,注意渗透的自然性

德育渗透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这是“水滴石穿”的“滴水功”,不可生拉硬扯,像贴标签一样贴上去,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

各科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就不同,历史课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述和分析进行教育,如讲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讲詹天佑、冯如等爱国知识分子,讲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等,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激起振兴中华的志气和热忱;地理课主要通过对地理材料、数据的阐述分析来教育,讲工农业,用我国建国后的成就与解放时期对比,用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教育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语文课多为潜隐型,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注重以言感人,以情动人,潜移默化。如讲授《雨中登泰山》、《黄山游记》、《长江三日》、《难老泉》等课文,在学习和欣赏作者传神描写、精美语言的过程中,潜滋暗长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梅花岭记》等课文,通过对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情绪之体会,受到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强烈感染。

(三)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针对性

渗透德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是:比较开放、活跃、有进取精神,但部分学生受“以我为中心”的价值影响,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知受宠、被理解,不知爱人、理解人;成才期望高,却不愿做艰苦努力;不了解国情,盲目羡慕西方;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淡薄;不愿向教育者吐露自己的心声。教育者要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渗透德育时对症下药。如于是之的《幼学记事》包含的思想教育因素是较丰富的,有旧社会的黑暗与落后,有亲友扶贫济困的精神,有教师严谨执教的态度,有艰难环境中的乐观态度和刻苦求学的精神等等。在教学中尊师和刻苦求学精神既是课文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学中以此为渗透点最佳。当然要搞好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培养教师,提高教师德育能力也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效果,使青少年儿童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特别要警惕“政治冲击一切”的教训。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和,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生加硬联。德育渗透要像血液通过毛细血管送遍全身,不能额外进行注射。学科内容是载体,德育如糖溶于水变成糖水流入学生的心田。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自然而适度地开始教育活动。我们说德育无处不在,是就各种学科整体而言,并不是要求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具体内容上都要扯上几句思想教育的话,更不能抛开载体,额外来一段政治说教。

2.德育渗透必须是有意识的行动,成为教学目标和内容之一。只有有意识抓德育,学科教师才能发现和挖掘出德育因素,才能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教学渗透德育的规律,创造出符合国情的中国学科教学新模式。如果不转变观念,眼光还是盯在知识上,偶尔加上几句带政治色彩的话,那是不可能使德育真正到位的。只要大家有心、热心、诚心,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大有可为的。

3.德育渗透应该有计划性,逐渐形成序列。

在重视德育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到有计划性,不能完全靠随机,更不能想到了就来一点。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结构和体系,哪些内容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哪一方面联系较紧,哪些课文和章节能比较有机地结合某种教育,要详加研讨,订出德育计划,逐步形成该学科的德育序列。每讲到某部分就自觉又自然地实施了某项德育目标,使德育溶入教材,也像教学内容一样去完成,这样德育才算落到了实处。

4.德育渗透要注意效果。

渗透只是一种手段,教育和培养合格接班人才是目的,因此在学科德育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效果,不断修订完善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让学生接受,并且入脑入心。再好的设想如果收效不好也只是花架子。

第二节德育课教学

教学始终具有教育性,教育始终包含德育,这是几千年来学校德育的传统理念。但是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知识大量融入学校教育内容,学科教学开始与德育疏远,似乎成了专门实施智育的途径。于是,学校教育不得不另辟专门途径实施德育,这就是以德育课为中心的直接德育教学途径。

一、模仿学科教学的道德课

直接道德教学是指通过设置专门的道德课程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法国在1882年率先以法令形式把道德课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以解决学科教学与学校德育分裂所带来的问题。随后,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效仿,相继设立了“道德课”、“公民道德课”、“修身课”、“思想品德课”、“道德与社会关系课”、“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课”、“道德价值教育课”、“人格教育课”等。杜威把这条途径叫“直接的道德教学”或“关于道德观念的教学”,以区别于其他有德育功能但主要实施科学知识的教学。

我国在小学设有思想品德课,中学开设政治思想课,其中初中三个学年分别向学生讲授《公民》、《社会发展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三门课程;高中三个学年分别讲授《共产主义人生观》、《经济学常识》、《哲学常识》三门课程,并进行一定的普法常识教育。

二、道德课的优点和问题

在今天学校课程走向体系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单纯设立道德课进行直接道德教学有许多优点。

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自然科学和技术课程成为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导致学科教学日益智育化。单独设立道德课程可以使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时间上获得最低限度的保证。

2.单独设立道德课进行直接的道德教学,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这是其他课程教学所不及的。

3.如果道德课教学得法,道德课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道德价值和信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力,以及对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的敏感性。

但是,单独设立道德课程进行直接的道德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仍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

1.单独设立道德课进行道德教学,目的是加强道德教育,但往往导致一种理念和做法:把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提并论,实际上贬低了道德教育的地位。因为从理论上讲,学校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假设道德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那么,其他学科教学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承担和履行责任的能力。所以,道德教育应成为贯穿学校所有教育活动的线索。

2.学校德育领域非常宽泛,没有明确界限,很难限定在某一课程中运行。如果将德育限定于道德课程,就可能使教育者在思想和行动上不大注意发挥其他课程的德育功能,这实际上有可能降低德育的效果。

3.在实践上,道德课变成了关于道德知识的教学。与其说道德课是在实施德育,不如说是在实施智育。道德不仅仅是知识,用知识课教学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尤其是安排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道德教育,容易使知与行脱节。

第三节渗透的道德教育

所谓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指在各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即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品德逐步提升起来。

一、学科教学与德育

体现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和暗含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语文、历史等文科教材包含着大量的思想内容,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其他自然科学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劳技课程都暗含丰富的德育价值。

(一)历史课中的德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