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校园德育建设指南
7823900000021

第21章 德育的实施途径(2)

历史课是向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通过中国古、近现代史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勤劳、勇敢、智能、富有团结御敌精神、不屈不挠精神的优秀民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感情,使学生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意识。通过世界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对人类发展的决定作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历史的本质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语言文学中的德育价值

语文和外语课是传授语言文字的工具课,但语言文字总是负载着一定的思想内容,借助于语言课的内容所反映的社会政治思想观念、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风土人情等,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政治思想、品德修养和美德教育。

(三)地理课中的德育价值

中学开设地理课的目的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缘地理的知识,而且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地理教学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有效实施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四)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课程中的德育价值中小学开设的自然科学课程虽不带有阶级性、政治性,但都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因为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的,借助于这些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教育,也有助于结合中华文明和我们的祖先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创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体育课中的德育价值

体育课教学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奋勇拼搏、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争取集体荣誉的感情。

(六)美术、音乐课中的德育价值

美术、音乐课通过自然美、形象美、旋律美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趣味。

二、教育原则与德育

教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与中小学德育有密切关系的教育原则有以下几方面。

(一)方向性原则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提倡用共产主义理想和精神鼓励先进青年,同时也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性出发,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影响、教育全体学生。这一原则是根据德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基本规律制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学校德育的性质、目标和内容,也就决定了培养人的方向。

(二)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是指德育工作应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发挥整体教育作用。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具有长期性特点,再加上教育影响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在德育中必须坚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德育工作要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这一原则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因为严格要求能促使学生思想上产生定向矛盾斗争,热爱、尊重能使学生树立起自尊、自信的心理动力,增强矛盾对立方中积极一方的能量,最终战胜消极方面。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是指德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品德发展的实际提出教育要求,合理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这一原则是根据教育影响要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起作用这一基本原理提出的。

(五)争取教育优势的原则

是指德育工作要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成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其成为对学生的优势影响。这一原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内容决定的,也是由德育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六)实践锻炼原则

是指学校德育应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教育计划范围内的一切实际活动。这一原则是依据学生思想品德是在活动、交往中形成的规律提出来的。

三、教育方法与德育

在教育和教学中渗透德育影响,不但要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性传递教育者的价值取向,也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去提高德育效果。与中小学德育有密切关系的教育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说理疏导法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坚持以说服教育、榜样引导为主,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入手,启发他们的自觉性,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因素,引导他们不断前进。这种方法有讲解、报告、讨论、参观等许多具体方式。

(二)榜样示范法

是以他人的优良品质、模范行为、高尚思想和卓越成就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榜样示范法的特点在于把道德观点、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容易为学生领会和模仿。

(三)实践锻炼法

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对学生来说,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标志,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学生所获得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变为道德行动,才能对道德行为进行有目的的强化,借以形成牢固的行为习惯。具体包括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等。

(四)自我教育法

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下,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改正,形成良好品德行为的方法。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总是能将自己作为客观对象,通过个人的认识、实践以及外界的信息反馈,理智地分析自己的内心活动和言行,使自己更符合集体的要求。所以,自我教育水平是一个内部精神世界发展水平的标志,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自我教育法的方式有自我修养、自我批评和“慎独”等。

(五)行为评价法

是依据一定社会品德的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行为评价法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并对自己的进步有情感体验,从而引起学生增强巩固和发展优良品质的信心;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荣誉感、羞耻感、道义感,激励他们积极自我修养、长善救失,自觉捍卫学校和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评价法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奖励、惩罚等。

四、活动与德育

道德行为需要实际训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体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激发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为此,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实践第一的观念、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近年来,各地组织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如:“一日小主人”活动、“手拉手活动”、“丰羽行动”、社区服务、夏令营、军事训练等,都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是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组织。通过团队组织活动不仅能够发挥团员、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干部,锻炼每一个团员,促使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如各地共青团、少先队等团体广泛组织的“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手拉手互助”、“雏鹰行动”、青年志愿军者等活动,较好地把德育渗透在活动之中,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兴趣,具有潜移默化和滴水穿石的功效。

五、品德评价与德育

品德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的判断,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品德评价可以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思想品德发展现状,帮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品德表现,也能为学校正确评价学生提供依据。但是,由于传统的德育评价主要偏向于理性评价,不能综合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整体面貌。于是,许多学校创造了一种“中小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改变了过去只注重认知评价的片面做法,既重视终结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既看学生在校表现,也要看在家庭、社会上的综合表现,形成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的主体评价网络。

六、教育管理模式与德育

市场经济发展所形成的社会背景要求学校德育管理模式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式方式,而应纳入社会系统,形成全社会都支持、关心、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环境。

首先,学校要努力创造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德育条件。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同家长建立经常联系,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还要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学生家访提出具体要求。

其次,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场所。校外活动场所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校外教育场所,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教育基地”,如由教育部门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以及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馆,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再次,学校要主动“请进”校外教育资源。主动“请进”校外教育资源是开放管理环境下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策略。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请老前辈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请模范人物进行成材教育,请企业厂长、经理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请民警、交警进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

最后,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体实施德育。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给学校德育带来了全新的环境,在弥补传统德育方式局限性的同时,也对传统德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德育工作必须开辟新的途径和阵地。研究表明,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大众传媒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已远远超过道德教育和“政治课教学”。大众传媒已成为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第四大因素。而且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学生玩游戏机荒废学业的现象日益加重。互联网上的色情、暴力、国际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以及不符合我国实际的价值思想等信息垃圾,对未成年人的毒害不可低估。所以,我们要开辟新的德育途径,采取积极主动战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积极功能,限制消极影响,提高德育效果。

第四节生态德育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德育的功能局限于人与人的关系的协调方面,认为德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形成只限于那些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与品质。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革命的发展,人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扩展,随之出现的是人口、能源、环境等生态性危机,地球对维持人类生存的能量大大下降,人类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诚如100多年以前恩格斯指出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要警惕大自然因人类的盲目行动而做出的报复。解决这种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一方面,要依靠如生态学之类的科学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必须依靠道德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马克思、恩格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道德观念应当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肉体组织的观念”。因此,树立一种积极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观念,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迫切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哲学家施韦泽、英国哲学家莱昂波德首先提出了生态伦理学的问题,鉴于当代技术经济的破坏程度达到惊人的程度,强调必须限制或禁止某些行为,这种限制或禁止则要从生态科学以及道德意识领域去寻找其根据。由此,一些学者提出了“自然道德”、“生态良心”等概念,认为人类的“善”的概念应当扩展,“一种伦理理论如果不包括人与自然的规范,就不算是完善的伦理”。学校德育面临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的新危机,面临着道德、伦理学领域所发生的新的变化,必须扩展其功能领域,重视其生态性功能的发挥,以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伦理”的下一代。学校德育的生态功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

学校德育可以在受教育者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千百年来,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中存在的是一种“人类中心观”,学校所传播的也是这种观念,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这种观念更为突出。这种“人类中心观”认为,人类始终是自然界的主人和占有者,自然界的一切必然服从于人类的利益和需要,人类对自然拥有绝对的使用权和开发权,认为只要对人类有利,对其他存在物所采取的任何掠夺行为,都是合乎道德的。也就是说,人对待自然界一切非人类存在物的任何行为,都不存在道德问题,不受道德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