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校园德育建设指南
7823900000016

第16章 德育的方法(3)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是以苏联的伦理学为范本建立起来的,而苏联那时伦理学是以“规范性”为根本特征的。它把伦理学视为单纯的行为规范学,把道德理解为“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的总和”,把规范和社会约束作为道德的最本质特征。这种伦理思想“对于加强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力量以及统一整合社会道德价值观念有着积极特殊作用”。但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为过于强调道德的社会本质和整体性价值意义,而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内在主体性。因而致使这种伦理学所提供的一些道德规范缺乏主体内化的理论力量而置于宏观形式化、外在约束性地位,不易为个体所自觉认同与接纳。在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地位问题上,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例如,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在论述德育过程、原则、方法时,主要是着眼于教师的活动,很少揭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形成思想品德的作用。基于这种对道德本质的理解,道德教育便缺乏对人的关注,只注重外在价值与功能,并建立起一套强制性的、规范性的道德教育方法。反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今天的德育理论仍然未突破苏联的框架,反映出我们目前德育方法论中的传统痕迹。

三、现代德育方法论的建构

人类的道德活动总是基于经济活动之上并为经济活动所制约。如果说封建的自然经济给予政治与道德领域的影响是等级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那么商品经济要求人们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与自由的雇佣劳动者。这实质上是要求人们摆脱封建宗法共同性的束缚与统治,它要求给予人们以平等与自由,使人们摆脱以“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从另一个方面看,由于商品经济引起的广泛交流冲破了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与地域局限,给各个单独的个人造成了无比丰富的社会关系,催化着个性的丰富和人性的发展。这一经济过程在社会方面的反映就是“人格的普遍提高”,人类的主体性活动呈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这样说,任何一种社会经济类型在何种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等物质基础的增长和发展,也就同样程度地促进人类道德的进步。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市场经济本质上与商品经济一样都是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突出个体的价值。人的主体性,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上。因此,市场经济在为人的独立、平等与自由的关系创造现实基础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道德观念的转变,也带来了道德教育改革、进步、发展的良好契机。因为市场经济造就的是多样性的社会,大大拓宽了人们的生活空间。而知识的信息化,价值的多元化,促进了政治的民主化,使学生的自觉性、自我意识必然增强。因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就需要变革,把“教”的单向运动变成“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关注“学”的主体性,甚至以“学”为教学的主体,因为这种变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个性、主体性的重视。

应该说,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注与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道德教育内部自身发展所使然。现代社会完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社会文化体系,使受教育者面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的选择,要使他们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显得越来越困难。这就引发了人们对价值教育的关注,即对价值的选择及判断能力的重视。因为,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受教育者既要解决自身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认知关系,又要解决自身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的行为往往更多地受价值判断的支配。1928-1930年,美国心理学家哈特肖恩和梅就诚实、服务、利他主义及自我控制等品质对1万多名8~16岁的少年儿童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们认为:少年儿童的道德行为由于情景性质的不同而有不同,说教式的道德教学对道德品格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这就是著名的“品格教育研究”。它对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影响极大,并为新的道德教育观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价值教育、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被提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出现了价值澄清模式、价值分析模式、体谅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等。它们都强调在多元、多变的社会形势下加强学生自主意识、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参与实践精神的塑造,帮助学生对各种价值观审慎思考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理智的选择并鼓励他们亲自实践。总之,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重视教育对象在道德教育中的自主能动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概而言之,无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还是从人的完善发展的需要出发,道德教育都应该从只注重迫使受教育者接受、服从具体的道德规则,转移到重视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上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现代德育方法论正是要以此来指导来建构。它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道德价值应当是有用的,与他们生活有关并能指导他们的生活,有助于解决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就是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意识,而德育的方式方法必须是基于理性的。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对学习者自由、自治的尊重,体现自律道德教育精神。它要求行为者主体自我立法、自我调节、自觉践行,而不是依附于某种抽象的道德法典,或受外在标准和外部力量的支配,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道德价值。总之,现代德育方法论是与培养自主人格、独立思维能力、批判性意识联系在一起,以促进自律、发展理解能力、增强批判意识、尊重真理、热爱知识为特征的。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在道德教育方法的运用上就既不会是灌输或注入,也不会是塑造或培养,而是启发和构建。如,以说服教育为例,不仅要向学生说明道理,使其遵守,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让其自觉地进行选择或抉择。把教师的疏导和学生的自觉选择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所以,同样是说服,要使限制性说服与开放性说服有机结合起来;同样是行为训练,要把遵守与选择两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以达成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第四节德育方法实例

一、平等对话中的德育

(一)对话在德育教育中不仅体现出游戏功能,更体现了一种融合对话绝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说话。从广义上讲,说话包含着对话;说话最完美的表现形式是对话。这是由于在对话中,存在着对真理的辩证揭示。对话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见解。对话即是辩证法,对话就是修辞学,通过这种修辞学,人旨在达到善和幸福,而非获得一种对话的技巧和技术;对话是一种认识方式,是对话主体双方从各自理解的前结构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对话是一种游戏,我们使用的语言不过是人们玩的一种游戏,对语言游戏只能描述或显示出来,而不能解释或说明。把对话运用于德育中,我们有必要对对话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基于以上理解,笔者认为,所谓对话,是指主体双方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为中介,以交往、沟通、意义为实践旨趣,促进主体双方取得更大视界融合的一种交往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话不同于说话、独白。它是对话主体双方在平等基础上所进行的思想交流活动。

(二)平等对话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石

教育界有句很流行的话:“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凡是教育工作者都清楚这句话的含义,那就是我们和孩子始终应是平等的,新课程改革中亦十分强调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只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对话才能奏响和谐的乐章,亦将成为有效对话的基石。

回顾我们用过的一些教育方法,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总结道:“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拥有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的、甚至是跪着的灵魂。”想来无视学生人格的做法该为我们所摒弃了,建立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必修功课。

学会尊重每个孩子,就必然要从学会“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做起。冰心说过:“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和孩子在一起,是何等的幸福。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师必须蹲下来与孩子对话,这就是说老师在对话中平等地对待对方,在德育对话中,虽然教师知之甚多,但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教师不是使学生心悦诚服地理解德育内容,而只是一味地压迫、强制学生接受德育知识,学生即使知道这些知识,他们也不愿意将之运用于德育实践;不平等的德育对话,就意味着一种主体性对另一种主体性的压抑,最终这两种主体性都丧失了合理性。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德育内容,并将之运用于实际,需要加强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对话中,师生之间必须保持平等的师生关系,双方互相承认、互相赋予平等和尊重,否则,教师所获得的信息将会是被歪曲的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之下,很可能讲出一些违背自己意图的话语,这就会使师生之间的德育对话导入歧途。师生之间的德育对话,一方面,每个人必须有参加和继续交往的均等机遇;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必须有做出判断、劝告、解释及辩护挑战的均等机会。教师应始终把学生当作独特的人而接纳和肯定。我们应该知道:“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案例:接纳与尊重学生

尊重与接纳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能力的体现。当一个教师真正地在爱一个学生的时候,也是他对学生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有最大相信的时候。教师的爱与教师对学生的接纳是紧密相连的。

记得去年某班有一个学生。只因他生下来就有残疾,讲话吐字不清,有时讲话的同时嘴角还不停地流口水;走路不稳,同学不小心一碰就会跌跟头;左右手都有残疾,写字很吃力,甚至有时写出来的字令老师无法看懂。刚开始,班主任对这位同学生也很反感。因为他毕竟还是个男生,经常还会惹是生非,再加上他腿脚不便,吐字不清,有时看见他讲话时的模样还令人恶心,更不用说班上同学对他的看法。有一次,班主任和他妈妈交流,知道他残疾的原因,并知道他妈妈为了他辞去了工作,专心陪他学习,教他写字,直到六年级了还帮他穿衣,喂他吃饭,其他同学一个小时的作业,他却要经常作三个小时,写完作业时,已累得满头大汗……听到他的这些事情,班主任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于是班主任从班集体着手,因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一个同学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利用班队活动讲故事的形式,把此同学的事情说给同学们听。看到同学们当时的表情,班主任知道同学们被感动了,大家给了他长时间的掌声。接着,班主任帮他调整了位置,安排他与班上一位优秀的学生坐,因为以前班上没有一个同学愿意与他同桌。他写字的时候,浑身用劲,整个桌子都在晃动,这位同学听了他的事情,一直与他同桌到毕业,并给了他很大帮助。由于生理上的残疾也给他大脑发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语、数、外成绩都很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开始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商量,请家长带他去检查智商,后来考虑到,如果这样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就这样,他与正常的学生一样,读完小学毕业。每次他取得一点点进步,班主任都在班上表扬、鼓励。在成绩报告单中我写到:你是位坚强的学生,你虽然生理上有残疾,可你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老师和全班同学都为你骄傲和自豪,继续努力,你会成功的。看到这样的评语,他的学习更努力了,与同学的矛盾也渐渐少了。最后毕业时数学考试取得92分的好成绩,英语和语文也取得良好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

通过这个学生的事例,我们认为教师要相信学生,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教师要帮助学生,虽然学生有残疾,但是老师仍然接纳他,尊重他,使学生受到鼓舞。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接纳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