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护理学实训指导
7737500000034

第34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功能发生短暂的障碍,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局灶症状和体征,大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在24h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

一、心理社会评估

患者可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颈椎疾病等病史。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喜吃过甜、过咸的食物,不喜欢运动。对疾病的预后、转归无正确认识,有些人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不能积极就医。有些人过分担忧,害怕有朝一日瘫痪、失语。

二、护理问题

(1)恐惧:担心疾病反复发作及预后。

(2)潜在并发症:脑卒中。

(3)焦虑与突然发病,担心不能正常工作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眩晕、复视、共济失调有关。

三、护理措施

(1)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顾虑,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身体,加强功能运动。

(2)饮食,给予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饮食,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

(3)用药护理,在用抗凝药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患者出现全身出血点及青紫斑,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积极治疗。

(4)告诉患者,该病如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预后较好。

(5)让已治愈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

四、健康指导

(1)告诉患者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归。

(2)教育患者本病应以预防为主,要控制血压,不易过低或过高。如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颈椎疾病时,应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

(3)告知患者避免头颈过剧转动的一些活动。

(4)教育患者戒烟、酒,宜进低脂、低糖的饮食,并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

(5)按医嘱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等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

(6)嘱患者每天晨起服500~1000mL的温开水,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7)告知患者如出现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眼睛发黑、肢体发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8)向患者解释,未经治疗的TIA,约1/3以后发展为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常见的类型,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病因,血栓形成使颅内或颅外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其供血区脑局部缺血、缺氧、梗死,引起局限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一、心理社会评估

患者往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病史,大多身体肥胖,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有些患者精神长期处于紧张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如工作环境、家庭不和睦、意外事件、人际关系不良等。个别老年中风患者,病程长、预后较差,与亲人间的亲密感减退,有时甚至没有安全感及家庭的温暖,但绝大多数患者能正确面对现实,在社会、家庭及各个支持系统的帮助下,进行积极的治疗与康复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有些患者、家属、亲友要面临长期、完全改变的生活方式,有时会出现危机反应,个人、家庭应付能力下降。对自己生活的能力和生存的价值丧失信心。生活质量的下降使个别患者出现沮丧、抑郁、愤怒等情绪反应。由于失语症,患者有社交退缩,个别患者有情绪不稳定、混乱、健忘以及挫折感。

二、护理问题

(1)躯体移动障碍与脑梗死压迫神经细胞和椎体束有关。

(2)生活自理缺陷与偏瘫、认知障碍、体力不支有关。

(3)语言沟通障碍与脑梗死部位、范围有关。

(4)吞咽困难与神经肌肉损伤有关。

三、护理措施

(1)功能训练

1)给患者讲解早期活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变形而失去正常功能。

2)每2~3h翻身一次,以免瘫痪的一侧长期受压而形成褥疮,翻身时做一些主动或被动活动锻炼,逐渐增加肢体活动量,强度适中。

3)教会患者及家属锻炼和翻身技巧,训练患者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时注意力要集中。

(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如有吞咽困难,饮水反呛时,可予糊状流质或半流汁喂食,必要时予鼻饲。

(3)用药护理

1)静脉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宜慢,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

2)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有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等,应注意观察。

3)用溶栓、抗凝药物时严格注意药物剂量,有无出血倾向。

(4)心理护理:因偏瘫失语常常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血压升高,病情加重。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开导患者。家属配合给予患者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或组织病友之间养身经验的交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2)以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宜,忌烟、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积极治疗,以减少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3)老年人晨间睡醒时不要急于起床,最好安静10min后缓缓起床,以防体位性低血压致脑血栓形成。

(4)平时适度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嘱患者晨起饮温开水500mL,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按医嘱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以达到抗凝作用。

【脑栓塞】

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血流中异常的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中断而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

一、心理社会评估

参见“脑血栓形成”。

二、护理问题

(1)躯体移动障碍与脑梗死压迫神经细胞和椎体束有关。

(2)焦虑与偏瘫、失语影响工作、生活有关。

(3)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昏迷或吞咽困难而不能进食,致营养缺乏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与脑梗死部位、范围有关。

(5)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偏瘫、意识障碍、长期卧床有关。

三、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如有吞咽困难,饮水反呛时,可予糊状流质或半流汁喂食,必要时予鼻饲。

(2)生活护理:协助卧床患者完成日常生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服、床单,每2~3h翻身一次,以免瘫痪的一侧长期受压而形成褥疮,翻身时做一些主动或被动活动锻炼,逐渐增加肢体活动量,强度适中。

(3)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再次出现偏瘫或原有症状加重等,应考虑是否是梗死灶扩大及合并颅内出血,立即报告医师。同时应观察全身情况,及早发现是否有栓子脱落引起栓塞,如肠系膜上静脉栓塞后,可出现腹痛。有肢体血运障碍时,皮肤肿胀、发绀,并可导致功能障碍。久服阿司匹林作抗凝治疗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或溃疡病。

(4)功能训练:

1)给患者讲解早期活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变形而失去正常功能。

2)教会患者及家属锻炼和翻身技巧,训练患者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时注意力要集中。

(5)用药护理:静脉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宜慢,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有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等,应注意观察;用溶栓、抗凝药物时严格注意药物剂量,有无出血倾向。

(6)心理护理:因偏瘫失语常常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开导患者。要求家属配合治疗,并给予患者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健康指导

参见“脑血栓形成”。

【脑出血】

脑出血或称脑溢血,系指自发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一、心理社会评估

参见“脑血栓形成。”

二、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与脑出血有关。

(2)潜在并发症:脑疝。

(3)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

三、护理措施

(1)急性期要保持安静,尽量减少搬动,最好就地治疗,集中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动作轻柔,以免加重出血。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各种刺激。除进食、排泄外,其他活动需严格禁止。应将头位抬高30°。

(3)发病3d后,如神志仍不清楚,不能进食者,应鼻饲流质。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

发病后最初4h,每小时测血压、脉搏,观察神志、呼吸、瞳孔,接着的8h每2h测一次,以后每4h测一次,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直至病情稳定。如剧烈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不规则、瞳孔改变、意识障碍加重等,脑疝先兆一旦出现,应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5)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窒息。

(6)用药护理

1)遵医嘱使用止血、降低颅内压等药物,注意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

2)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以防止脑疝形成是急性期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立即使用脱水药,20%甘露醇2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每日2~3次。也可用10%甘油500mL静脉滴注,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给予脱水、降颅内压的药。输入后4h内尿量少于200mL,要慎用或停用,检查肾脏情况。为减少和防止使用甘露醇损害肾功能,可改为每次静滴20%甘露醇100mL,并用呋塞米交替注射,以减少甘露醇用量。注意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3)控制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下降过低,以防减少脑灌流,加重脑水肿,一般主张维持血压在脑出血前原有水平或20/12kPa(150/90mmHg)左右。收缩压超过26.6kPa(200mmHg)时,可适当给予降压药物,常用利血平0.5~1mg,肌肉注射。

4)止血药和凝血药:虽然一般认为脑内动脉出血难以药物制止,但对点状出血、渗血,特别是合并消化道出血时,止血药和凝血药的应用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5)抗菌药物:脑出血初期除非并发感染,一般不需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如昏迷时间较长,虽已重视护理但仍难免有部分患者并发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应及时发现并尽可能查明致病菌,以利于抗菌药物的正确选用。

(7)主要是加强瘫痪肢体的被动与主动运动锻炼,配合物理疗法、针灸疗法,以促进功能恢复,失语者积极进行言语训练。

(8)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定时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形成。

(9)消化道出血见“上消化道出血”一节。

四、健康指导

参见“脑血栓形成”。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系颅内出血的一种类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先天性动脉瘤破裂等原因,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外伤或脑内出血,血液进入脑室系统至蛛网膜下腔引起。本文讨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心理社会评估

患者通常有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病史。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遇事易激动。

多为壮年,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故心理压力更大。余参见“脑血栓形成”。

二、护理问题

(1)头痛与蛛网膜下腔出血致颅内压增高有关。

(2)潜在并发症:脑疝。

(3)焦虑与突发疾病而造成头痛、卧床休息有关。

(4)恐惧与病情稳定后做DSA检查及手术有关。

(5)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

三、护理措施

(1)耐心向患者解释头痛的原因,避免各种诱因,严格绝对卧床休息(出血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4~6周),在此期间一切可能引起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应尽量避免,包括用力排便、喷嚏、情绪激动等以保证充分的休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冥想等。应用足量的止痛、安定和镇静剂,以保持患者安静休息。

(3)避免剧烈活动和用力排便,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免诱发再出血。

(4)用药护理:

1)按医嘱使用脱水剂、止血药。使用甘露醇脱水时,要注意滴速,切勿漏入组织,以防组织中毒坏死。在使用抗血纤溶芳酸时,静脉滴注缓慢,以免导致血压下降。

2)防止出血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缺血性神经损伤,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头晕、头痛、胃肠不适、皮肤发红、多汗、心动缓或过速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失眠、不安、激动、易激惹等中枢神经系统应。调节控制好输液速度,应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及肘报告医生处理。

四、健康指导

(1)女性患者一两年内应避免妊娠及分娩。

(2)使患者明白再次出血的危害性。配合医生及早做好脑血管造影或必要时手术治疗。

(3)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养成良好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