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起,中国开始推进渐进式改革,旨在推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许多研究都表明,随着渐进式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使得产品、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成为可能,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与上述观点不同,许多学者却认为,在现行财政体制等一系列制度安排条件下,不同省份、地区之间为了抢夺要素资源和产品市场,倾向于采取贸易壁垒或经济封锁等政府干预的方式,从而使得国内市场处于分割状态。代表性的研究如Young(2000)认为,1987年到1997年的渐进式改革,在本质上来看其实是中央集权经济向多个地方政府统治的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会利用双轨制改革所产生的机会进行寻租,从而造成新的扭曲。利用加总的分地区数据,他还发现改革以来各地的产业结构趋于同质化,因而推论各地区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效率损失。
市场的分割会导致要素市场扭曲,而扭曲的要素价格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和产业选择,会导致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这不仅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和实现区域统筹发展,而且对中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和谐发展都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研究要素市场扭曲与产业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进一步凸现。本章重点旨在对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效率损失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章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节是文献综述;第二节是对要素市场扭曲和技术效率损失内在机理的一个简单理论分析;第三节是对产业组合技术效率损失测度方法的介绍;第四节是变量与数据的说明及实证分析的结果;第五节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第一节文献综述
技术效率是企业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关系的一种度量,它的经济学含义在于保持产出不变时,能够使投入节约多少;或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能够使产出增加多少。作为理解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方面,技术效率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技术效率的研究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应归功于Farrel(1957),在此之后技术效率的研究开始拥有了统一的分析框架,并产生了大批有价值的文献(Afriat,1972;1982;Coelli,1996,等)。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效率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文献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对技术效率变动趋势的研究。Fan(1996)通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对中国农业的研究表明,在1965年至1985年期间,中国农业的技术效率呈现出一种快速提高的趋势。同样以中国农业为例,Kalirajan(1996)则运用可变系数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技术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70-1978年中国农业的技术效率整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1978-1984年技术效率提升明显,但在1984-1987年又出现了下降趋势。
郑京海等(2002)对1980-1994年中国国有企业的研究表明,在此期间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赵伟等(2005)的研究也表明,1985-1995年技术效率上升的幅度开始减缓,而在1995-2000年却出现了一个衰退过程。
第二个方面是对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研究。一是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影响技术效率的研究文献,基本上是围绕产权制度展开的。Lin(1992),Fan(1996),Kalirajan等(1996)的研究都认为,1978年后农村家庭生产责任制度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计划经济时代土地集体所有导致的激励不足和监督问题,从而使得技术效率得到快速提高。而姚洋(1998,2001)、刘小玄(2000)等的研究则对所有制与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一致认为,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具有更高的技术效率。二是市场分割因素。市场分割是影响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郑毓盛等(2003)的研究认为,地方分权是形成地方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而地方市场分割又导致中国各个地区生产中存在着严重的技术非效率问题。沿着郑毓盛等(2003)的工作,刘培林(2005)、宋湛(2005)及朱顺林(2005)分别以制造业和化学工业为例,对市场分割导致的技术效率损失进行了实证分析。三是其他因素。姚洋(1998,2001)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R&D也对企业的技术效率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大企业比小企业的技术效率更高;公共机构的R&D对企业的技术效率有负的影响,而企业的R&D则对技术效率有正的效应。刘小玄(2000)、颜鹏飞(2004)的研究还表明,人力资本和控制层级因素也会对技术效率产生影响。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我们发现,虽然许多文献对市场因素和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且也都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结论,但仍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对市场分割因素如何导致技术效率损失的内在作用机制没有给予系统的分析。二是上述研究中所采用的数据还存在着改进的余地,比如郑毓盛等(2003)的研究使用的是各地区的总量数据,而朱顺林(2005)则是仅以化工行业为样本进行分析的。使用宏观数据会导致严重的信息损失,而以个别行业为研究对象又使结论缺乏代表性。虽然刘培林(2005)和宋湛(2005)在数据上有所改进,但由于文章中使用的是2000年全国各个地区制造业的截面数据,所以它不能对产业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刻画。三是上述研究都是假设所有生产决策单位在最优规模上进行的,而事实上由于不完全竞争、资金约束等问题的存在,决策单位并不会在最优规模上进行生产,而是会存在一定的规模效率损失问题,所以在研究模型上也存在着改进的余地。
扭曲的要素价格结构不能真实地反映要素资源本身的稀缺程度,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和产业选择,并直接导致效率的损失(林毅夫,2004);而且,由于技术效率是相对的,它会随着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姚洋,1998)。所以在以下部分,我们将使用1999-2005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制造业数据,对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效率损失进行研究,并试图在以下方面作出拓展:一是对要素市场扭曲导致技术效率损失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以弥补过去研究在这方面的欠缺与不足;二是通过引入可变规模报酬(Variable Returnsto Scale,VRS)的DEA模型对规模效率损失进行研究;三是运用1999-2005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制造业数据对产业技术效率损失进行实证测度,从而对要素市场扭曲与技术效率损失的关系进行动态考察。
第二节要素市场扭曲与产业效率:内在机理
在竞争条件下,要素或产品的均衡价格结构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从供给角度来看,它反映了要素或产品的相对成本或机会成本,从而保证了供给者自身利润最大化;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均衡价格反映要素或产品对消费者的相对效用,从而保证了需求方的效用最大化。作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的生产决策是对市场价格信号的一种反映,它的技术和产业选择主要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禀赋的相对价格结构。
只有当国民经济的结构真实地反映了上述要素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时,企业才能够根据比较优势选择自己的产业和技术。当各个企业都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技术选择时,就会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相反,当企业在错误的价格信号作用下进行技术和产业选择时,将会导致资源的配置扭曲和经济效率的损失。为了对要素市场扭曲和技术效率损失的内在机理有更明了的理解,下面我们借助图形进行分析。
曲线I表示的是等产量线,曲线I上的各点代表生产既定数量的某一产品的各种可能技术或所需要的不同的资本和劳动的组合。
N,N1,M和M1是等成本线,等成本线的斜率代表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在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不存在扭曲时,一个资本价格相对昂贵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经济中,企业的理性选择是在A点生产,因为这样可以使企业在生产既定数量产出时的技术成本最低。而当劳动力价格出现上升时,采用B点所代表的技术成本最低。现在假设存在外部制度约束使得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出现扭曲,则企业将可能在B点进行生产并导致其生产成本上升,在给定的产出条件下无法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从而存在一定的技术效率损失。上述的讨论可以扩展到生产许多不同产品的整个产业之中,以及拥有不同产业的经济中去。符合经济效率的产业结构表现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适宜的生产组合在点E处,即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没有扭曲的相对价格线的切点上,生产OY0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OX0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假设由于外部体制约束导致了要素市场出现扭曲,并使得资本成为一种相对低廉的要素,则经济主体就会倾向于以资本替代劳动来发展产值高、能耗大的重工业项目,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扭曲和技术效率的损失。产业结构的扭曲将会使实际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从原来的CEAD缩小到受限制的Y1AD,形成的产品组合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A点,相应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出为OY1,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出为OX1。事实上,在制度约束条件下,社会生产并不会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进行,而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进行,如图中所示的P点。
如果生产是在P点进行,那么图中的AP之间的距离表示的是技术非效率,它的意思是无需额外的要素投入就可以使产出增加。
第三节产业组合技术效率分解模型
本节首先引入VRS(Variable Returnsto Scale)的DEA模型,然后对产业组合技术效率、产业组合纯技术效率、产业组合规模效率及产业组合结构效率给予定义分析,最后推导出一个产业组合技术效率的分解模型。
一、生产前沿和技术效率水平确定
对技术效率的测度,在这方面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Farrel(1957)和Afriat(1972)。在他们的研究中,技术效率的测度是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联系的。所谓生产可能性边界,它既可以指一定的要素投入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也可以表示为给定产出所需要的最小投入。不同的要素投入对应不同的产出,所有产出所形成的曲线便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在生产前沿上进行生产。当生产企业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下进行生产时,便会产生技术效率的损失。对于技术效率的测度,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参数方法;另一种是非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最先由Farrel和Afriat提出,后来Fare等(1985),以及Coelli(1996)又进行了发展和完善。该方法首先是根据样本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构造一个生产可能性集合,然后来考察单个企业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距离,从而对其技术效率水平进行测度。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的,就是技术有效率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下的,表明存在着技术的非效率问题,而且距离前沿边界的距离越大,说明技术效率越低。非参数方法的优点是无需估计企业的生产函数形式,从而避免了函数形式错误设定导致的偏误问题。在下面的研究中,我们将采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非参数前沿效率分析方法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损失进行实证分析。
DEA方法最先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1978)提出,它主要是通过运用线性规划方法来构建一个非参数前沿,从而可以对相对于前沿面的效率进行计算测度。并且,按照研究的角度不同,DEA方法又可以分为基于投入(Input‐oriented)和基于产出(Output‐oriented)两种。
二、产业组合技术效率测度分解
在对生产前沿和技术效率进行确定之后,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是对产业组合技术效率进行分解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