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供应链管理
7733200000038

第38章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6)

从2000年初开始的约一年半的时间中,戴尔的CPC系统已经拥有约3300名内部用户、120家供应商,管理了约25万个料件号以及2万份文档。通过内部及与供应商的协作,工程变更的效率大大提高,工程变更管理的人力物力节约了30%,平均工程变更管理时间缩短了50%。戴尔平均每月要处理4000多个工程变更指令,涉及2万多个料件,而“产品数据校验器”每月能捕捉超过8500个错误,大大提高了导入ERP的产品数据准确性,提高了往复修改的效率。

我们可以看到戴尔的CPC建设注重的是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与戴尔相比,惠普大概在产品的推陈出新上更胜一筹。惠普在打印机市场上长盛不衰的一个秘诀就是对市场技术趋势的把握,因此,惠普的CPC建设的特点是深入了在设计阶段的协同和集成。

作为业界领袖,惠普的激光打印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喷墨打印机的占有率也有40%,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并且,惠普的打印事业部在2000年初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打印机业务发展越来越大,IPS内部的各个研发和设计组织越来越复杂并相对独立,而且设计合作伙伴、供应商、外包制造商也越发展越大,导致产品数据信息形成了很多孤岛,沟通不畅,在某些销售区域,惠普的竞争对手往往能够领先推出更加便宜的产品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惠普首先在打印机事业部导入CPC系统。在总裁卡莉的亲自倡议下,惠普在2000年底启动了被称为企业产品开发管理(ePDM)的计划,目标是使产品应市周期缩短一半,产品的售后质保成本降低一半(这个目标是希望通过CPC提高设计质量,以及快速贯彻工程变更以及时纠正设计偏差)。ePDM计划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整合惠普内部过去的种种PDM系统,建立统一的产品设计平台;二是在整个企业以及合作伙伴间实施技术状态管理CMII规范;三是建立以CPC思想为指导的跨企业的协同环境。

打印机的设计和制造涉及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软件、硬件、固件、电路、机械设计、外形设计等等,属于较复杂的髙科技制造。惠普的激光打印机主要管理中心在爱达荷州的首府博依西,网卡管理中心在加州的罗丝维尔,附件管理中心在墨西哥,三个地点分别有数个软件、硬件、ASICS实验室以及产品开发中心,生产则是外包给一家日本的工厂,惠普过去对该系统在管理上做了较好的整合,例如产品生命周期、工程变更以及新产品导入等,各中心与工厂已经做到了数据库对接级的联系。而喷墨打印机的管理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在加拿大、亚太地区、爱尔兰等地有不同的生产、研发、销售的系统、体系和流程,因此,喷墨打印机系统是惠普实施CPC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惠普努力通过这个CPC系统的建立来整合这两条产品线的研发资源和研发平台。

在2001年前,与全球大多数大型企业一样,惠普的产品信息管理面临很大挑战:

①企业的信息重用困难。例如,有一次,美国的设计部门将设计的模块的数码模型文件传到中国的供应商处,几个月后,由于惠普的内部生产线出现调整,需要做工艺更改,然而原来的设计文档在公司内部和中国的供应商处就都找不到了。②信息一致性差。以物料清单为例,过去温哥华喷墨打印机工厂的一份生产物料清单需要在几个生产或设计系统之间进行“拷贝——修改——校验——粘贴”,一些重要信息就在信息的反复复制和转换中出现偏差或丢失。③工程变更慢且缺乏一致性。很多工程变更由于市场需求的急迫,多是在事后进行记录。据统计,一家北美的桌面喷墨打印机工厂5%的工艺变更没有记录,只有约20%的工程变更执行履行了完备的审批流程;由于一条生产线未经正式审批流程就作变更,造成生产的1.1万个墨盒在几个月后不能在另一条生产线上被正常组装到整机上。面对这样的挑战,惠普通过在企业内外全面实施CMII的管理规范,建立了供应商、设计合作伙伴和公司内部各工厂、设计部门协同工作的统一信息平台,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

惠普在实践中发现,定义企业的通用的产品技术形态管理(又称配置管理)标准和业务流程是实现CPC的最大挑战,惠普最后选择了实施CMII标准。CMII是国际技术形态管理协会(ICM)定义的关于配置管理的一套规范。它被称作是“企业业务信息的基础构架”。CMII提供了一整套产品定义以及在整个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从概念设计到淘汰)内工程更改管理的规范,为企业内部复杂的组织机构间、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共享以及重用产品知识提供了可能;通过配置管理,控制了记录产品信息的文档与构成产品部件的部件之间正确的逻辑关系,保证产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CMII还规定了不同权限的变更管理职能设置,根据变更的影响度,选择变更地快速路径或完全路径。CMII标准最早发源于美国海军舰船、空军飞机以及宇航等大型复杂制造项目,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制造企业引入这套标准作为管理跨企业的产品数据的规范。

在CPC系统方面,惠普采用了PTC公司的Windchill软件作为平台。如图7‐9所示,系统全面实现了CMII的标准工作流,建立了机械、电子工程、固件、软件等各个职能设计团队的协作工作空间(Workspace)和设计数据库。在同一数据库的基础上,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结构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产品的工程版本升级的情况下,各部件的技术状态保持一致性,并且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和ERP系统建立物料清单方面的联系和映射。

到2002年6月,ePDM系统展开到了惠普的其他部门,包括商用和家用产品事业部等,系统总用户超过1500人,包括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波多黎各、新加坡等地的惠普工程设计部门以及生产厂。惠普过去分散的十几个工程数据管理系统、产品结构管理系统以及文档管理系统都向这个统一的系统进行了数据迁移。惠普在中国、日本、新加坡、墨西哥的几十家合同制造商也能通过互联网在这个系统上共享工程文档、图纸以及BOM的信息,跟踪工程变更情况。实施这个CPC系统,惠普公司收到了切实的效益。

以工程变更单(CO)执行为例,过去,惠普每年处理大约5万次,实施本系统后,这个数字减少了约20%,而且平均完成周期由34天减少到18天,每项CO执行的人力成本节约40%,仅此一项每年为惠普带来的收益超过1400万美元。

案例问题:

1.戴尔和惠普公司为什么要实行CPC?

2.戴尔和惠普公司实行CPC有什么不同?

3.实行CPC后对戴尔和惠普公司有带来了什么?

4.国内企业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思考题

1.信息技术对于供应链管理有哪些影响?

2.目前在供应链管理中有哪些热门的信息技术?

3.什么叫商务智能?它在供应链管理中有哪些应用?

4.请简要分析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商务智能之间的关系。

5.结合中国国情,思考哪些热门技术可能会在中国流行起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