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供应链管理
7733200000037

第37章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5)

EAI技术的体系一般为集线器/星形结构。所有应用程序都连接到中央集线器上。集线器提供集中的服务,各个接口或适配器为每个应用程序集成点提供服务。适配器用来将中央集线器与特定资源(如关系数据库或Java应用程序等)进行集成,以实现信息的传输或对特定资源进程的调用。随着技术领域的广泛拓展,一些新的EAI产品正在出现,这些EAI产品将带有能支持多种类型资源的适配器。这些资源包括应用程序包(如SAPR/3、Baan、People Soft、Siebel、Vantive等)、过去建立在中央主机技术基础上的应用软件(如CICS、DB2、COBOL等)、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QLServer等)、混合信息和更多的信息资源类型。

7.6.2企业应用集成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商务环境促使企业将自己的资源同外部资源集成起来,以更好地响应客户的需求,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这种跨组织的集成使得跨组织流程趋于频繁,跨组织流程间结合深度加强。从产生的原因来看,一方面是因为产品生产复杂、顾客需求各异,导致单一企业难以独立完成,需要研发人员、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之间的紧密结合、实时互动,这些活动需要以相应的跨组织流程加以规范、组织,跨组织流程成为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运营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分工合作,企业可以将主要的资源集中于其最擅长的核心业务运营,使核心业务能力更加专业化,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与其他企业组成跨组织业务流程,目的是提高整体效益。市场条件动态变化特征导致了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动态性。合作关系能够快速建立与解除是企业成功运作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且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集成的系统应使各节点企业很方便地访问到自己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这使得集成的信息系统要有很强的可适应性(可重构、可重用和可扩充性)。通过EAI对供应链上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共享能够解决以下问题:

1.组织结构

供应链管理不仅要求消除明显的、无效率的、不创造价值的活动,而且旨在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使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活动作业流水化,消除流程间的不连续,减少拖延和浪费现象,提高绩效。企业需要重新设计企业中的生产活动和流程,使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和目标与供应链的目标一致。这些都要求运营模式的改变,如面向流程特性等。信息系统必须支持这种改变。

2.互可操作性

供应链管理涉及企业内多个部门以及跨组织的多个企业,为了保证供应链内信息的一致性及有效利用,企业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保证系统信息传输的畅通,保证不会有因信息系统平台的差异或数据类型不匹配等原因而无法合作的情况出现。保证互可操作性是信息系统集成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3.变化管理

鉴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动态性,信息系统的集成要保证系统不会成为企业开拓新业务的障碍。市场需求千变万化,集成的信息系统必须能够支持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要求。这些都要求信息系统具有柔性和适应新业务的能力。同样,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集成的信息系统要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以消除因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系统局部的淘汰所造成的影响,或利用还可利用的一些旧的系统的某部分功能的能力。

4.安全性

必须指出,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既是合作者,又是独立的竞争者。各成员企业间既有相互间共享信息的义务,也有保护自己私有信息的权利。供应链各成员企业面临着在共享信息和私有信息中权衡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对不同的供应链上的不同的合作者的情况都是不相同的。信息系统必须保证企业的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安全性问题在供应链上各合作的节点企业之间显得更为突出。

案例分析

Dell和HP的协同产品商务

最近两年协同产品商务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在企业应用领域已经成为继供应链管理以及企业应用集成以后最重要的热点。从目前实际状况来看,部分企业由于具有非常强的导入CPC的动力,因而走在了CPC实施的前列。这样的企业往往具有如下共同特征:供应链体系较长,企业的资产分布相对比较离散,供应商对产品的市场成功起到了相当的决定作用,而且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还处于一种动态变动的状态。这些企业希望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以更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更快地提供定制产品,能够相互交流以及在动态基础上与大量参与者协作,使公司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方法更具有创新性。电子和汽车等高科技制造企业正是这些行业的代表。

惠普公司和戴尔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制造公司素以供应链管理闻名,这两家公司的经验被收入了几乎所有供应链管理的教材。其实,它们的协同产品商务应用也开创全球先河,与供应链管理相辅相成,优化了整个供应链的新产品交付过程。由于这两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各有不同,因而CPC的实施过程在近似的技术框架下又各有侧重。

2000年初,随着业务的增长,戴尔电脑公司认识到企业内集中式信息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数据共享问题,特别是影响面贯穿整个供应链的工程变更管理。在此之前,戴尔内部开发了一套产品定义、BOM管理、文档管理及支持工程变更管理的系统。但是,对于一家每个季度销售400万台个人电脑的公司来说,从供应商到全球的各个生产点,监控和管理产品开发以及生产启动越来越复杂,这对产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反应时间的一点点缩短和物料的一处小小节约就能带来巨大效益。因此,戴尔的CPC系统目标是:

①使工程变更在戴尔全球的供应商及制造点间保持一致。

②保证产品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③缩短工程变更的响应时间。

④提高跨应用的产品数据的自动重用度,减少重复的手工输入。

⑤在投入生产前自动检查产品数据的错误,减少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的负担。

戴尔的CPC的重点是在Internet的基础上,协同全球运营部门以及供应商的文档管理、BOM创建、产品技术状态管理以及工程变更管理。尽管戴尔意识到支持不同企业的不同工作流类型非常重要,但是,戴尔并没有急于尝试将不同的工作流进行统一,而是尽可能顺畅各个流程接口。

戴尔的CPC基础构架。称作e‐Hub的应用门户以及基于Internet的文件服务器构成了访问和共享安全电子文档的主干。产品数据校验器检查产品是否符合制造条件,并且提供与全球生产点的ERP系统的物料和产品结构的信息接口和与复杂产品的销售配置器之间的接口,后者按照产品配件的工程技术属性,能够自动按销售订单进行产品配置,从而做到了真正的按订单生产。戴尔选用的CPC软件是Ag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