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7711100000031

第31章 家庭(3)

对事件的定义

等级模式成长模式

事件A以一种线性的、因果效应的方式引发事件B。做某件事情只存在唯一正确的方法,只有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才知道这个方法是什么。人们否认他们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以便接受来自权威的看法。诸如“它本来就是这样”和“这是清楚明白的”这样的想法,导致了操纵的产生,并封闭了原创性和发现精神。任何事件都是很多变量和事件叠加的结果。A=B+C+D……每件事往往存在许多种解决方式,而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标准来选择恰当的方法。人们超越事情的表象来理解它所处的情境,以及许多对它产生作用的因素。反复的思考和系统的方法(行动—反应—交互作用)将会导致实用性、新发现、信息、秩序和联结的产生。

对改变的态度

等级模式成长模式

要获得安全感就需要维持当前的状态。人们认为改变是不正常的和讨厌的,他们因此反对和排斥它。熟悉的东西要比舒适的东西更具有价值,即使代价是痛苦的。人害怕未知的东西。人们只用对和错来评判改变。

面对变化的未来时,人们感到恐惧和焦虑。安全感来自于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信心。人们认为改变是持续、至关重要和不可避免的,他们因此欢迎与期待改变。人们将不舒服或是痛苦看作是需要改变的信号。进入未知的领域对人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人们为发现新的选择和资源而欢呼雀跃。遭遇变化的未来时,人们会体验到兴奋、连接和爱的感受。

家庭沟通:有些话,还是要说(互动模式)

健康的家庭里,沟通是透明的、直接的、核对的、一致的,不健康的家庭里的沟通则是隐晦的、猜测的、不核对的、不一致的。“妈妈,我是从哪来的?”这是一个在中国比较典型的问题,性是很多家庭里的禁忌话题,沟通就是很含蓄的。一个不知所措的妈妈会马上被触动禁忌,猜测着孩子想问的就是性问题,也不核对,然后叽叽歪歪讲了一大堆。直到最后听到孩子说:“我同学都说他们是从广州来的、从厦门来的,我是从哪来的呢?”

一个能够敞开沟通,能够核对的妈妈则会直接问:“你想知道什么呢?”或者“你怎么想知道这个问题呢?”

夫妻吵完架后,如果有一个人哭了,通常会是妻子,这时候孩子就会去关心她,问怎么了。妈妈则常会说:没小孩子的事,不关你的事,小孩子别管,等等。这时候的孩子就会猜测是跟自己有关,是自己不好而惹他们生气了。这时候的孩子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可是他也不会说。

在夫妻的吵架里,他们通常用指责表达着爱,实际上可能是委屈、担心或者其他,但是表达出来却成了伤害,他们之间也不沟通。在这个家庭的三角关系里,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遮掩着沟通,猜测着对方的意图。

有时候家庭成员会限制于规则,不知道该怎么说,或者认为其他人“应该”都知道。

萨提亚认为,在功能不良的家庭里,沟通主要有这些不健康的现象。

间接和模糊的沟通,而且很少得到澄清。功能不良的交流者谈到一个体验时,可能说得不完整,歪曲或者进行了不恰当的概括。如我们上面的两个例子。

扣帽子。把看到的某个现象用某个形容词扣到他人身上。孩子忘记了做某件事或错了一道题是个现象,家长可能给他扣上一顶“你是个粗心的人”的帽子。夫妻中一位周末在家看电视,另一位可能给他扣上“你是一个不上进的人”的帽子。妈妈多说了很多话,丈夫或孩子会给她扣上“唠叨”的帽子。

将某人行为的一个部分等同于整个沟通过程。某成员说了10句话,听的人可能就抓住了敏感的一句不放,忽略了其他信息,然后对全过程进行了否定。例如当一个人在沟通的时候看向别处时,另一个人会抓住这一点信息,觉得他没有注意自己,并忽略掉他所说的话,进而感到受伤。唠叨是妈妈的一面,其他人可能因为她这个特点而否定了她的全部。

夫妻间理念不一致且不协调。妈妈这样要求孩子,爸爸那样要求孩子,两个人的教育理念不一样,孩子就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做。在他身上就会种下两个小人,相互在脑子里吵架,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后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叛逆,我谁的也不听。

超理智。如果沟通不加上感情和爱,沟通常常是无效的。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有理无爱,只会伤害关系,加重冷漠。理论过多、情感匮乏,是家庭沟通中应该尽量避免的现象。

第二节家庭规条

你有家庭规条吗?

家家有个紧箍咒,那是家庭规条对你的捆绑。为什么有些人在工作中受到极大的不公也不敢有所怒颜?因为父母从小告诉他不应该顶撞长辈,不应该抵抗权威。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悲伤至极也哭不出来?因为父母从小告诉他应该坚强,不应该掉眼泪。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偏执地想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近乎完美?因为他只要不完美父母就会生气。……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接收从长辈那传承下来的家庭规条,这些规条虽然穿着隐形的外衣,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教育、惩罚、指责、生气等方式传给我们,然后我们把这些“应该”和“不应该”再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

当从小就根深蒂固的家庭规条和自己独立的原则与价值观相撞时,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我们会习惯性地选择前者。

家庭规条就是家庭系统中成员要遵循的规定。萨提亚认为了解家庭运作的规条比了解家庭的结构更重要。如果你对家庭规条没有什么概念,你可以试着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或者在你现有或原生家庭里思考:

对你看到和听到的事,你能说什么?

你能够对谁说?你又不能对谁说?

如果你对某个人对某件事表示不赞成,你将如何做?

如果某人对你的某件事不赞成,你又如何做?

当对某些事不清楚时,你会提出疑问吗?你如何提出你的疑问?

你的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

如果你的家庭不允许自由、一致地表达自己,不能彼此尊重、开放,不能坚持人人平等,那必然有一些家庭规条在限制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流通。

在我们18岁以前,原生家庭是我们学习关于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最重要场所。在我们的家庭里,我们学习到应该有哪些重要的坚持及应该有什么行为。

家庭规条存在的最初,是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不能去河边玩耍,不能偷懒,不能调皮捣蛋等,这在一定范围内保护了孩子的成长。但是随着我们长大,这些规条强制的信息却依然没有被拿掉,当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和意志力的时候,却依然被禁止着,成为了我们成长的阻碍。

规条有显性的与隐性的。显性的就是在家庭里通过教育、规定等形式要求明确遵守的,也就是父母教会我们的“人应该……”。有的则是隐性的,就是谁都不说,却默默遵守的潜规则,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摸索出来的行事风格,如果不遵守,就没有爱。

显性的规条容易被觉察和处理,隐性的则比较难且对我们影响非常大。萨提亚工作坊里会处理很多隐性的家庭规条,通过不断呈现和总结来让成员意识到。其中隐性的规条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哪些是我们不能做的,哪些是我们必须做的。有时候这两者也被称为“禁止令”和“驱迫令”,这是对孩子的军规,孩子不遵守的时候通常都会遭到我们有意无意的惩罚。

包括萨提亚在内的很多家庭治疗师、心理学者在总结“禁止令”和“驱迫令”。笔者认为许宜铭先生在《重塑心灵》里列举了父母对我们生命的影响和家庭规条对我们的冲击是比较完善的,特借用许宜铭先生的概念和总结来看萨提亚所描绘的家庭规条。

禁止令

禁止令即不能做什么,什么是不可以的。当某行为成为禁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卡在那里,僵化不能流通。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有表达自己的强烈需求,然而我们的需求却被遭到禁止,因而我们渐渐失去了自己。在内心深处,我们有几个比较深的禁止令,它们是:

不要存在

不要存在会让我们感觉不到活在这个世上,觉得活着没有一点意义,觉得自己本来就是多余的。父母曾用冷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孩子,或者是父母忙,或者是曾经对孩子的存在表示过排斥,他们给孩子最大的伤害就是漠视,不值得,不重要。

当然,也有人在反抗的过程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长大后一有被忽视的感觉就会非常敏感,拼命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是最棒的!我是最中心的!他们通过各种占有和努力来拼命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其背后则恰恰是脆弱和无助。

有存在感的人从来不需要通过证明来表明自己的存在,因为别人看得见或者是看不见他的存在,一点都不影响他的自我价值。因此他受得了寂寞,耐得住喧闹,宠辱不惊,风轻云淡。

不要做自己

自己是不重要的,别人是重要的,环境是重要的。社会和他人认为好的才是好。不要表达自己,那会很自私。不能有自己的要求,那会失去别人的关心。不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想法,一切都要顺从大环境才是对的。很多优秀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他们做到了世人眼里的成功,却只想叛逆疯狂一次。对于他们来说,认同自己,证明自己,做自己,都是困难的,那意味着冒险和失去现在的安全。

这个禁止令来自于父母从小对孩子的不认同和不同频的期待。或许他们想生男孩而你是女孩,或许他们喜欢女孩而你却是男孩,他们就会按照他们的期待把你培养成另一个性别。或许他们喜欢稳定的工作,就会忽略你音乐美术的爱好,把你培养成他们要的那样。他们按他们理想中的孩子的标准培养了你,而忽视了真实的你的特点和需求。他们的本质是出于爱意,希望你选择一个好的方向,但是却忽视了真实的你。

试图反抗的人会走到另一个极端:我就是这样的人,怎么了,我愿意!

能够做自己,就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的需求,知道满足自己而不是依赖别人,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能够自己爱自己。

不要亲近

亲近对有些人来说是件奢侈的事情,他习惯了独来独往,习惯了表面儒雅内心冷漠,他没有办法和别人走近,没有办法建立情感上的亲密连接,更没有办法无条件信任一个人。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亲密对他来说都是困难的。一旦他感觉到走得有些近了的时候,就会本能地排斥或恐惧,肢体上的亲密也会让他很紧张。

在等级制度的家庭里,冷漠有时候是种惯性。家庭成员之间不会有拥抱,不能走到彼此心里去。家更像是完成某个任务的团体,而不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常常没有表情,更谈不上带着爱。他们也不会拥抱孩子,不会陪着孩子一起玩,不会一起做游戏,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各自做着各自的事。仿佛父母的任务就是给孩子钱,把他养大就好了。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从来不知道陪伴是种什么感觉,亲近和拥抱的感觉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我可以做很多事,但只有我自己做。

一个健康的人具有正常的情感需求,能够在感情里全然付出、信任、寄托与依赖,并且能相互给予亲密感。

不要归属

无论到哪都没有找到过归属感。在公司,在班级,在团队,总感觉自己格格不入,从来不曾真正属于这个地方。即使结婚了,也经常感觉到身边的人熟悉却陌生。常常感觉自己就是宇宙中渺小的一粟,流浪和漂泊感成为生命的主题曲。家,那是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了。我有长大的地方,但我不曾有家。我后来有住的地方,但我不曾体验过家的温暖。

家是爱的象征,如果在家里感觉不到足够的爱,我们就常常感觉不到家的存在。而在家里,最让我们失去爱的感觉的不是父母的忙碌让爱少了,而是爱不公平了。感觉父母对家里其他孩子偏心,就感觉他们其实不爱自己,甚至在成长过程中会被哪个孩子排挤,于是几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或者确是被送走寄养,很少留在父母身边,在寄养的地方也不敢肆意,那里对别人的爱会比给自己的多,而且要比父母陌生许多。

在感觉到爱很陌生或不公的时候,归属感就会失去。长大后,用爱融入环境和集体,从集体中感受爱,这些都是困难的。

从更深层次来说,失去归属,其实是与父母的爱失去连接。

不要长大

不要长大就是不要思考,不要成熟,不要独立。喜欢有所依赖,喜欢别人给做决定,遇到事情喜欢推掉责任,喜欢让别人领导。一有压力就退化到孩子状态,像个孩子一样,会委屈,无奈,撒娇,甚至嘟嘴。很多事情都希望别人为他负责,替他做好。似乎生来别人就欠他什么,应该为他做。

很多人在还小的时候,父母就阻止他们长大。父母需要让孩子需要他们,这样父母就会有价值感,可以把孩子留在身边。父母会为他们做很多,不仅是事情,更是为他们做决定,审核,把关。为他们安排好各种事情,这样的孩子只要按照父母设定的路子走就好了。包括选什么专业、找什么样的对象等。孩子长大对于这样的父母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因为长大意味着要离巢,要自己生活,不再需要他们。

小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有时候会觉得不长大才可爱,不要长大,才能得到所有人的关心、呵护与照顾。

一个成熟的成年人的基本能力就是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决定,能够承担。他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最终还是要自己决定,并照顾好自己的内心,不做受害者,不做依赖者,平等、独立、和睦地与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