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7711100000032

第32章 家庭(4)

不要像个孩子

这并不与上一条禁止令冲突,它们完全可以同时存在于你身上。不要长大是要你不要像成年人一样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决定,不要像个孩子则是要求你不要具有孩子的特性,天真、活泼、自由、贪玩、任性、只想着自己。

每个人都有颗柔软的心,内在都有一个小孩,都希望被照顾。当这部分被放大成为全部的时候,就成了不要长大;当这部分被忽视和否定的时候就成了不要像个孩子,于是我们像截肢一样截掉了自己的一部分。不要像个孩子的人会表现的过于独立,喜欢照顾人,常常拒绝别人的照顾和帮助,什么都喜欢自己扛,仿佛自己就是一个世界,就是顶着天一样。

这种人很独立,很要强,很懂得体贴和照顾人,却难以快乐。

当他们小的时候,父母就常教育“不要像个小孩一样”,不许胡闹,不许任性,不许委屈,不许哭,要照顾弟弟妹妹,要独立坚强,要懂事,要顾家。他们童年所有的快乐都被剥夺了,被当成大人一样使用,完成需要完成的家庭任务,照顾其他人的感受,唯独不能像孩子一样快乐活着。

他们长大后就不能再体验到快乐。人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童年。人学会快乐也是在童年,那时候单纯、易满足、没有责任、没有压力,那时候有一毛钱就能乐半天。如果那时候快乐的权利被剥夺,长大后就很难再体验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只感觉到无尽的任务、责任和压力。同时,也难以和小孩相处,因为他们排斥掉了自己内心小孩的一面,就难以和小孩子产生连接。

不要健康

爱,我所欲也;健康,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兼得,舍健康而取爱也。

心对身的影响,远远超出人们的认知,一个一心想生病的人,是绝对可以生病的。生病的好处有很多,最大的好处就是成为弱者可以有人疼有人关心,可以不干活,可以有借口,总之可以得到爱。

有的小孩子喜欢生病,生病的时候父母就不骂他,而且还关心他,给好吃的,让他歇着,不用去上学。慢慢的孩子就学会了,一旦不想上学或感觉到被冷漠对待的时候,就用生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后就会建立条件反射,缺爱或无力的信号一刺激,马上就生病了。并在潜意识建立这样一个连接:我是健康的,就没人爱我;我是不健康的,才会被人爱。

然后他就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生病。

不要正常

不要说你很正常,有时候只有不正常,你才能被听得见。老虎不发威,就总被人当作hello kitty。发威,就是不要正常,你会歇斯底里、暴怒、发疯、情绪化、无厘头等,以此获得关注。也只有这时候你的命令才会被执行,你的话才能被听到。只有不正常才能被看见,那只好不要正常了。

小孩子就是这样,当他好好跟父母说话的时候,父母不会在意他,只有他大哭大闹大吼大叫的时候,父母才会停下手中的事满足他。

正常情况下说话别人不当回事的时候,可以换种方式一致性表达:“这对我很重要”“请重视一下”,暴怒可以暂时获得关注,但同时带来的却是伤害和疏离。

也有的孩子装可怜的时候妈妈就不再指责他。一旦他正常的时候没做到,就会被指责。相反自己把情况恶化,把自己的状态恶化的时候,妈妈会反过来安慰他。他也就学会了:我不该坚强,我要把自己弄得非常可怜。

不要成功

如果做了,没有最优秀的结果,那就是你的责任。但是如果没做,自然没结果,却不是你的责任,因为你没做,不是你不行。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到关键的那一步的时候,总是会失败?你越是担心出问题,就越是会出问题。你宁愿不做,也不要失败。

有些人从小就害怕责任,失败的责任。失败对他们来说太正常了,人活着就是为了失败的,相反成功了却是奇迹。对于自己,成功一直都是不值得的,那是别人家的事情。很多人嚷嚷着要成功,却不敢成功。在最后那关键一刻,总能把自己弄失败。

这就要从什么是成功和失败说起。考了99分,全班第二,是成功吗?在很多家长眼里,你不是最优秀的,所以你是失败的。家长的要求,孩子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所以他们的印象里只有失败。即使他们从80分进步到99分十分高兴,觉得自己有成就感,想象父母要表扬的时候,得到的还是责备:真不小心。既然成功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还要去努力,反正都是失败。

失败就在潜意识里等同于自己了。成就感,太奢侈了。

害怕成功的人有两种应对:我故意失败或者故意放弃,以认同内心那个失败的我。我把目标定得很高不可能达到,如此失败了就不是我的责任了。

只是,你在玩谁呢?

不要重要

毕淑敏写下《我很重要》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警示:你是重要的吗?

你敢大声说出“我很重要”吗?我想你会跟她一样,感到毛骨发凉,仿佛向全世界宣布了你很自私一样。

伴侣很重要,父母很重要,朋友很重要,所有人都很重要,唯独你不重要。想要的从来不敢主动要,在领导等权威面前从来不敢发表意见,遇到重任习惯推脱说“我不行”,怕打扰到别人,怕影响别人,觉得说了也白说,都是因为你不重要。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人忽视,最无所谓的一个人。

很多父母喜欢说自己的孩子是“丑小鸭”,很少表扬他,很少认可他,从小就教育他要尊重长辈,善待他人,谦虚自己。凡事不要出头,不要逞强。于是孩子从小就会害怕成为焦点,那意味着危险和无法承担。

可是,在萨提亚眼里,你是独一无二的。少了你,谁能复制?

不要思考

脑子不转,反应不过来,没想到,懵了,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情境你熟悉吗?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你是习惯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还是习惯说“让我想想,看看有什么新招”?

大脑暂时性空白会把你整个人抽离掉,让你在问题面前十分安全,你很好地完成了打岔。新点子、新可能、创意、出路?算了吧,你只想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

当你还小的时候,你还对很多事情好奇,有很多新意,你对着黑板上的圆说:这像个脑袋。老师说:错了,这是个圆!标准答案让人放弃了思考。比标准答案更让人不能思考的则是父母的禁止,小孩子不要问,小孩子不要管,要爱护玩具不要乱拆,不要问那么无聊的问题。于是小孩子就知道了有一个怎么猜都猜不到的正确答案,然后等待着有人公布。不仅是习题,我们要做的事情也只有一个答案,被子该这么叠,遇到人应该这么说,事应该这么做……

于是迷茫。

可是问题不仅有一个答案,而且思路不需要对错。如果1000个脑袋思考的答案只有1个,那是只有1个脑袋在思考。答案会成为一种禁锢。而你,不会也不能有自己的思考,只等待着命运公布标准答案。

不要感觉

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能讲理的人,他们有说不完的道理,却很少有自己的感受。你问他感受是什么,他能说出生气有12种,并且给你细数《黄帝内经》是怎么研究情绪的。

我不问应该的,我只想问,你的感受是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承认自己的感受是困难的,因为他们只知道“应该”,而不知道感受,应该不生气,然后忽视生气的感觉。身体上有所痛痒的时候,常常觉察不到或者一忍就过去了,从来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感觉。有了情绪的时候不会去关注,依然用强劲的大脑去思考。

“不要哭”“不许发火”“不能伤心”等否定感受的规条从小就被灌进了我们的身体,因此我们就学会了不要去感受真正的感受,只去感受应该的特定的感受:人应该快乐、和蔼。

驱迫令

驱迫令就是我们必须做的,驱动着我们做的。有些事在最初的时候做了是好事,但是一旦强迫的时候,就会成为家庭规条而变为束缚,影响人的自由发展。

快一点!

如果你是一个节约时间的人或者性情急躁的人,你对这个驱迫令就一点都不陌生。磨蹭、磨叽、拖延、浪费时间,这些简直是无法接受的,那是在浪费生命!是慢性自杀!

妈妈们对这个驱迫令就更习以为常了,做什么都要求孩子快一点,生怕落后。从早上起床洗刷,到出门,到放学回家,哪个动作都要快一点。写作业要快一点,学习要快一点。后来,说话也就很快了……

长大后,就很容易焦虑、焦躁,甚至浮躁、狂躁。静不下来,从容不下来,停不下来。

努力一点!

人活着就是为了成功,成功就要不停奋斗。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想成功吗?那就努力吧,比别人更勤奋、更努力3倍、5倍、10倍!然后,然后你就成了奋斗的机器。

努力的结果是你可能成功了,但是却不能停下来享受成功的喜悦。因为你知道,山外有山,你需要设定下个目标,更努力!

我们从小就是这么被逼着努力的。自由、玩耍、懈怠、无所谓,那会被打屁股,会被骂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长大后,也就是,活着,就要努力奋斗。

要坚强!

你喜欢励志吗?励志能让你坚强。不是真的让你坚强,而是强迫你坚强。因为真正的坚强是水的能屈能伸,强迫的坚强却是钢,只能向前不能后退。你从来不允许自己失败,也不需要别人帮助,不需要安慰,你是金刚不坏之身,是打不倒的。

因为你从小就学会了脆弱是可耻的,学会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学会了“你不坚强,谁替你扛”。

只是我们不是钢,硬扛总会出问题的。为什么一定要扛,为什么一定要自己扛,这都是规条,从家庭里带来的规条。要知道求助是可以的,放弃也是可以的。

坚强是懂得爱自己,适可而止,积极寻求外援,而不是硬撑。

要完美!

不要说你无所谓,不追求完美,那是你没把注意力放到你在意的事上。我见过一个平时大大咧咧的人挑选鼠标竟能挑上1个小时!你的完美表现在,想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好,什么事都想做好,不允许犯错误,不允许失败。

这来自于小时候外界的挑剔和苛求,我们总不能让家长满意,我们只被要求100分而非68分。对于我们来说,68分就等于0分,因为那不完美。

完美的结果就是习得性无助,如果我可能失败,那我宁愿不尝试。刘翔在跨栏受伤的时候就是完美在作祟:如果刘翔不能完美跑第一,那刘翔宁愿让自己受伤而不跑!

哪有事情可以100%做到100%,完美是一种疾病,60%的可能性完成60%的任务,你就已经成功了。

讨好别人!

在萨提亚沟通姿态的调查研究中,惯以讨好的人占50%!取悦别人,怕别人生气,想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很可能已经成为了我们功能不良的习惯。

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们:养育你不容易,我为你做了这么多,都是因为你才不跟你爸爸离婚,等等,然后接下来就要求我们孝顺她,要听话,要为她的情绪负责。

我们在潜意识里已经内化了“别人不开心了,我也无法开心”。或许你很懂得照顾别人,只是,你需要先照顾好自己。

禁止令和驱迫令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并非每个家庭都有,但也许不止这些。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内化的规条。这些规条被延伸出来,还有很多具体的规条,如“不许生气”“要对人友善”“要努力挣钱”等。我们列举的禁止令和驱迫令,只是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可能的规条的概括。

家庭规条的转化

规条设立的意义也是家族为了尽快让孩子完成社会化,按照社会规则做事,融入社会系统,因此每个规条都有其基本目的和智慧。问题仅仅在于当规条僵化的时候,显得过于强制和限制人性。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拿掉规条,而是把它智慧的一面用出来,让规条为人服务。

家庭规条转化的方法见上一章观点的转化,这也是一种观点。

第三节影响轮:重要他人的影响

重要他人的影响

你还记得你的小时候吗?

谁曾经给你力量,让你以他为榜样?

谁曾经给你安慰,温暖过你的脆弱心房?

谁曾经让你害怕,种下了不可修复的创伤?

谁又曾经出现于你的生活,给过你一生不能泯灭的重要影响?

当你想起的时候,会有怎样一种记忆,不断在你的脑海里流淌?

从出生到童年,从童年到少年,又到今天,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过很多人和事影响过我们,给予我们力量,曾让我们痛哭,给予我们希望,或曾让我们感到无比恐慌。但无论经历过什么,此刻,我们已长大。曾经都已成为过往,被封存在记忆的匣子里,偶尔想起,更多遗忘。

影响却没有一分钟在减淡。

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事在时间上成为了过往,在我们的心灵上却烙下了持续存在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依旧发生着作用,像曾经钉进心里的钉子一样。

那些给过我们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我们人格形成的人和物,就是我们的重要他人。重要他人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W.Mills)提出,重要他人可能是:

父母长辈

兄弟姐妹

老师同学

萍水相逢的路人

重要的朋友

想象中的玩伴

宠物或玩具

心目中真实或虚构的英雄

重要他人的影响有些是正向的,他们给过你资源,带给你希望,让你成长过。在你的一生中,你无数次想感激他们。也有一些,给过你负面的东西,让你委屈、害怕、受伤,同样让你一直记得。也可能,有些人既给过你正向的,又给过你负向的,但他们都曾经是你的支持网。其实他们都是你的资源,在你长大的过程里,越多的人影响过你,你就有越多越丰富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