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7711100000030

第30章 家庭(2)

“听话”在中国的家庭中是最常见的词了。一旦孩子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权威的父母就拿爱来要挟孩子:你要听话,不然我就不爱你,至少我不让你感觉到爱。这时候的孩子只能牺牲自己的意志力,满足父母的要求。这时候的父母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为自己的期待负责,这显然是一种界限的缺失。听话的孩子成长的代价也非常大:因为父母都安排,自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得十分依赖。

过高的要求也是如此。“盼子成龙,盼女成凤”,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期待孩子优秀成为了一种强制性的要求,那父母就超越了界限,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标准来活出父母的人生。这时候的父母对孩子的期待非常高,希望他能优秀,对他百般挑剔,让他考满分。孩子只成了一个执行命令的机器。

有期待是没问题的,但是家长也要学会为自己的期待负责,而不是把它强加给孩子。对孩子有期待,同时也要尊重他的决定,尊重他的能力,他有他的权利和自由,无论他的行为符合与不符合你的期待,他都是值得和应该被你爱的。

过度干涉和保护

爱孩子太多的妈妈如果没有要求孩子,就一定在替孩子活着,也就是为孩子做了很多,仿佛自己在活孩子的人生一样。曾经有一个4岁的孩子出现过大面积烫伤,他在从暖瓶里倒水的时候烫了自己,他从来都不知道暖瓶里的水是烫的,他一直都以为水只有温水这一种状态。也曾经有清华大学的学生每学期携带200双袜子上学,因为自己不会洗。这些悲剧都是因为父母为孩子做了太多,剥夺了他学习、成长和自立的机会。

爱是没问题的,溺爱就会出问题。溺爱淡化了父母与孩子的界限,孩子和父母都区分不出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对方的事,他们在生活上成了一体,本来属于孩子该发展的能力或该做的事,都由父母代理完成了。

过度保护也是如此,这不能做,那不能去,冒险就等于危险,孩子的人生就被限制在父母可视的安全范围内。这时候的保护,已经成为了监控,让孩子失去了该有的探索和发展。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无能与依赖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把孩子该做的事还给孩子,就是界限。你可以指导,可以陪他一起做,但是不能替代。

序位的颠倒

在生物学上,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但是在心理上,依然如此吗?

在爱的问题上,有些父母会要求孩子来爱他们,满足他们。

不成熟的父母的行为常常像小孩子一样,有的会发脾气,闹别扭,反锁上门等,等着孩子来安慰,要求孩子照顾他的情绪。那些会和孩子抢电视看、抢食物吃的父母也是如此。妈妈们常有的言论就是“家里有两个男孩子,一个儿子,一个丈夫”。

有的会依赖孩子做决定,很多事情自己无法决定的时候就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希望孩子可以为自己做某个决定,虽然有时候看起来是种尊重,实际上可能是父母自身没有意见而把责任推给孩子。要不要去拜访那个令人讨厌的亲戚,妈妈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单亲妈妈要嫁给哪个男人,妈妈会听从孩子的意见等。家长如果没有自己的主见,就会依赖于孩子掌权。家长可以让孩子表达意见作为参考,但是不能自己失去主见而依赖孩子。

有的家长自身就是软弱的,更是期待孩子来照顾。在孩子稍大点的时候就让孩子养家,挣钱给他花等。在孩子小的时候则想让他打扫卫生、料理家务等。锻炼孩子的出发点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是自己不想做,要求孩子来照顾家,这个起心动念就会被孩子感受到,他会接收到“我要照顾家,照顾爸爸妈妈”的信号。

有的家长则带着恐惧来抚养孩子,害怕孩子将来不孝顺他。于是总是带着试探去抚养:希望孩子表达心意,经常询问他将来会不会孝顺,问孩子长大了会不会挣钱给他花,当孩子过节没有回家就会感到失落等,特别害怕孩子真的离开了他。这些都是在要求孩子照顾到家长的情绪。孝顺不是要求出来的,要求只是索取,索取的原型就是孩子向妈妈索取。

谁是谁的妈妈、爸爸呢?

序位颠倒,也是界限混乱的一种。

过度疏离

父母对孩子放任自流则会让关系过度疏离,让孩子感觉不到爱,怎么努力都无法引起父母的关注。父母可能过于忙工作,可能不喜欢孩子的出生,可能过于相信孩子,他们跟孩子的关系在情感上是疏离的,不能给到孩子正向情感支持,让孩子从小就感觉自己是多余的,是没人爱的。

这是界限的缺失的另一面,在孩子与父母间界限过大,形如路人。

把家庭的还给家庭:价值感的传染

父母明明是爱孩子的,这从来不需要质疑。自古以来,对于母爱及父爱的颂歌从未少过。爱,从来都不需要怀疑。只是,爱的心为什么成就了非爱的行为?为什么爱着爱着就成了伤害?

这是父母自己本身的缺失。

首先是父母本身价值感过低。

在小孩子眼里,父母是没有任何过错的神,是这个世界的标准。但是在世界眼里,父母却是有脆弱有无奈的人,父母本身也是人而非神,也有价值感低的时候。当父母价值感的瓶子匮乏的时候,就会从伴侣和孩子身上索取,而孩子是最容易控制的人,因此就会被排在第一位。控制是人们从他人身上索取价值感的一个重要途径。你要听我的,这样我就是有价值的。通过不断否定孩子,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是懂的。

当父母无法通过在其他地方获取价值感的时候,就会把精力倾注于孩子。通过为孩子做事,来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是个好家长。我能给他做饭,能给他洗衣服,能照顾他,我并不是一个无能和无所事事的人。

当孩子失去自己的标准,就会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他无论做什么都感觉不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他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是对的。他习惯把价值感建立在父母身上,以为只有他们高兴自己才是有价值的,只有父母喜欢的事情才是对的。长大后就会建立投射,只有别人高兴满意,自己才是有价值的——讨好的姿态就是这样形成的。

等级系统还是平等系统?

家庭是一个系统,是大自然众多系统中的一个。作为系统,就有它运行的法则和规律。你的家是按照什么规律来运行的呢?

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秦认为,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单位,它的整体功能运行如何,常常取决于其结构的正常或健康与否。所谓家庭系统的结构,通俗地讲就是一种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常规,是家庭里多年来形成的那些一致的、重复出现的、长期存在的习惯和规律。这包括运行的法则,即家庭规条,在家庭里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规矩。我们在下节单独介绍。也包括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角色、权利、智能,也就是等级顺序,谁的权力大。

萨提亚在评估家庭系统时,首先会评估它的开放或封闭的程度,也就是说这个系统在秩序和顺序上有多死板或有多灵活。

在萨提亚的描述下,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可以被归为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一个封闭的系统,本质上是等级制的,建立在威胁与奖励的模式基础上。也就是说,有权力的人会奖励他们认为积极的行为,而用惩罚威胁他们认为消极的行为。萨提亚认为,一个封闭的系统总会有规则,规则的背后总会有某种惩罚。一个开放的系统,则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允许改变发生,尊重人的价值。

在封闭的家庭系统里,人们的选择受制于僵化的结构。僵化的系统规则决定了人们的选择。因此,一个生活在封闭家庭系统里的孩子必须寻找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并适应它,而不是让结构来适应自己。孩子在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时就会基于什么是适合系统的来做选择,而不是根据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来做选择。

如果父亲在家里的权力非常大,孩子就必须牺牲自己的意志、意见、想法而听从于父亲,以此适应家庭系统。母亲如果非常脆弱,经常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无能,孩子就要牺牲自己的脆弱、童年,来承担起家里重要的角色。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并且不允许孩子过问,孩子就会学会对任何事情都不闻不问,牺牲表达的权利来适应家庭系统。如果家庭对孩子要求不能哭、不能脆弱、不能说谎等,孩子就会牺牲真实的自己来顺从家庭要求。

在等级模式里,存在着固有的法则,是一种支配与服从式的安排。人们按家庭系统的规则办事,系统规则为人们应该如何思考、感受、看、期待、需要、存在和行为做了隐性的和显性的规定,这些规定我们会在家庭规条里详细探讨。没有遵守规定的人就会遭到有权力的人的惩罚。在封闭的家庭系统里,成员的能量被用来维持结构的现状,而没有办法用来使成员获得成长。

因此,在等级里,关系就是谁在上、谁在下;通过人的角色来定义人,人的角色决定了地位。例如有的家庭规定爸爸是大的,爸爸就会掌握家庭的所有对错,用线性因果模式解释事件,决定是谁的错误。封闭系统抗拒任何破坏等级结构的变化。

从等级模式看,家庭里的关系建立在支配与服从的基础上,即有的人处于强势状态支配,有的人处于劣势状态服从。处于劣势的人会对自我的界定依赖于强势人的规条而定,他们都按别人的期待生活,如果达不到别人的期待就会感到焦虑,认为自己什么事都无法做对,觉得自己很糟,看轻、忽视自己的感受,逐渐失去自我认同。比如父母会对孩子期待很高,要求他一定活得优秀,这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只有优秀才是存在的,如果不优秀自己就什么都不是。

在等级模式中,人们彼此控制,但感到孤立、恐惧、愤怒、怨恨及不信任。

成长模式的系统是开放的,在成长模式的家庭里,没有固定的结构,允许改变发生,坚持人人平等,人人自由,拥有表达自己和选择的权利。

萨提亚把开放的家庭系统称为“种子或功能良好的模式”,系统的能量用于成长,而不需要致力于维持结构。

在开放的家庭系统里,人比规则重要,成员们相互尊重彼此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先入为主就去判断。如当孩子不想去上学,家长首先是关心人,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去上学,而不是先下结论——又偷懒不好好学习;丈夫很晚没有回家,妻子会首先关心人是否安全,而不是用固有的观点认为丈夫又出去鬼混了。在事件发生时,他们先关心的是感受。当孩子打破花瓶时,会先关心孩子有没有被吓着,感觉怎么样,而不是上来就指责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在开放的系统里,规则不是僵化的,而是有弹性的,成员们接受改变并欢迎改变,允许各种可能性发生。在开放式的家庭系统里,家庭结构会以一种弹性的方式不断调整,以适应孩子的出生和成长。不能生气对我来说可能是个规条,但是我允许我的孩子不遵循这个规条。

在成长模式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平等的。大人们会犯错,孩子同样会犯错,他们对于错误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先关心人、后关心事上。这时候的家长不是威权的,而是一个与孩子平等的人,孩子完全有权利表达自己,提出自己的要求。他可以对家庭里某个事情感到生气,可以对父母某个态度感到委屈,这些感受都可以表达。在成长的模式里,家长也会相信孩子,并愿意让他长大,脱离自己,允许他与自己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萨提亚成长模式的一个信念就是,所有人都具有从善和爱中获得完整性的潜力。伴随着爱,人们发现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差异,构成了该模式最重要的部分。

在评估一个人背后的家庭动力时,萨提亚从四个方面去评估人与其所成长的家庭属于哪个系统:

对关系的定义(我们怎么知觉两个人的关系)

等级模式成长模式

人们具有不平等的价值。人们要么支配对方,要么服从对方。角色与地位常常与自我认同发生混淆。角色通常意味着优越感和权力,或是劣势地位和无能力。

权势和服从。

人们拥有超越他人的力量,但是却会感到孤立、恐惧、愤怒、怨恨以及不信任。人们具有平等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角色和地位与身份截然不同。角色仅仅意味着在某一时刻的某一段特殊关系中的作用。平等表现在:人际平等、彼此联系、个人兴趣,以及对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接纳上。人们感受到爱、自我拥有、对他人的尊重、表达的自由,以及自我确认。

对人的定义

等级模式成长模式

人们需要去服从和顺应那些“应该怎么做的规定”,以此让自己在生理上和情感上存活下来,并被别人所接纳。

人生来就具有邪恶的潜能。

人们被期望能够像别人一样去思考、感受和行动,并通过竞争、评价、顺从和模仿来达到外部标准。

人们忽视或否认他们的感受和彼此间的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且有能力通过来自内部的力量和自我确定来定义他自己。

人们生来就具有精神基础和崇高性,而它们也证明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力。

整合与尊重、相似与差异,人们通过合作、观察和分享,发现真正的彼此而欢喜雀跃。

人们可以清晰明白地表达感受,并接纳彼此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