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志异
7710100000041

第41章 新时期川剧聊斋戏的发展与成就(3)

二甲进士人称羡,放出朝来七品官。

吏部尚书垂青眼,要我入赘配姻5。

我不答应估倒干,他的官大我扳不弯。

那日金榜题名,吏部尚书王大人备帖相召,要我入赘他府。人传,王家小姐其貌不扬,兼之娇生惯养,性情乖张,因此二十已过,尚未字人。我本想应承下来,又怕难于侍候,终生受累;我要是拒绝,那吏部又是我的顶头上司,把他惹冒了火,我这一顶乌纱帽就要除脱。我这么低头一想,尚书大人就以为我答应下来,丫环院子一起上前,七手八脚给我簪花披彩,搀出新人,按倒我就拜堂,一碗生米就煮成了熟饭。我这一辈子的终身大事,就这样马马虎虎、撇撇脱脱地定下来了且喜她外刚内柔,貌严心慧,只要我处处打个让手,夫妻倒也相安无事。

仅此一番介绍,胡图县令的身世、人品、个性,观众也就大致清楚了,而他在后来的破案过程以及调整夫妻关系上所显示出来的足智多谋与灵活应变,更充分展示了这个七品芝麻官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以及惩恶扬善、为民伸冤的勇气与智慧,使全剧始终充溢着喜剧气氛。

小说原着中并没有夫人一角,川剧中增加的县令夫人不但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一个颇有个性特征的典型形象,而且在推进戏剧情节、制造喜剧效果方面,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夫人一出场就不同凡响,她念道:

乖乖巧巧一千金,天生,婷婷袅袅体态轻,嫁个丈夫才七品,他处处让我八九分,歪浑(音运俦灶),该我歪浑②。

如此良好的自我感觉,使这位20多岁才出嫁的老姑娘做出许多出格之事:她要求在公堂案桌旁多摆一把椅子,以便她跟老爷一起升堂问案。老爷认为这样做有点不妥,夫人答道:“花木兰可以从军,佘太君可以挂帅,武则天还可以当皇帝。夫人陪你升一下堂,理一下事,难道都不行吗?”老爷无言对答,只好任随其便。坐在公堂上,夫人越发“摆不正位置”,总是抢着发言,把严肃的审案过程搅和成了四川人摆龙门阵的茶馆,喜剧情节也由此而生。夫人虽然性格张扬,心地却很善良,她心直口快,难免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一些“馊主意”,好在胡图县令智谋过人,善于从夫人的“馊主意”中发现闪光点,因势利导解决破案中的难题。二人真可谓天生一对,珠联璧合。比如,要定胡成的杀人罪,却找不到被杀者何甲的人头,胡图欲以夹棍逼供,夫人劝道:“他杀人必然心慌意乱,不晓得把脑壳丢到何处,何不给他一个期限,让其寻头归案。”接着夫人见何甲妻哭得实在伤心,不由也掉下泪来,表示一旦案结,“我8给你牵红线,重做新妇把家安”。胡图就此计上心头,顺水推舟,想出了谁8出一百两银子为何母养老,何妻就嫁给谁的计谋,引诱谋妻杀夫者自动上钩,破了这桩离奇的无头井尸案。

倪国桢于1983年写出了“胡图断案之二”的《古琴案》,同年由重庆市川剧院二团搬上舞台,立刻在重庆市引起轰动,1984年获四川省优秀创作奖、演出奖。

此剧与《聊斋志异·局诈》有一定的渊4关系。全剧共远场:《惊琴》《逼琴》《劫琴》《审琴》《献琴》《还琴》。剧情梗概为:范乐师在京城教坊任职,妻女留淄川家中。范家有稀世古琴名“响泉”,秘不示人。女儿雅音在家从道长习琴艺,一日在京城王爷府当差的表兄赵玉来报,王爷为夺响泉古琴,将姨父打入大牢,请以琴换人。雅音女秉承父志,拒不交琴,赵玉言公务在身,匆忙离去。道长目睹此事,告辞范家,携雅音馈赠之财物重庆市川剧院演出《古琴案》剧照,赵人愚饰县官,李珠蓉饰夫人。

离去。堂兄范仁嗜赌成性,来到范家借债,从丫头口中得知家中藏有古琴,遂起偷盗之心。夜晚,有蒙面大盗来范家杀死家仆,杀伤丫头,盗走一面古琴。范仁随后来到后花0,发现被杀家仆,却被误为盗贼抓进县衙。县令胡图正欲审案,京城王爷府张总管到来,言教坊范乐师偷盗王爷响泉古琴,现转移回家,特命县衙查抄范家,不料范家古琴被盗,虽然盗贼被捉,古琴却下落不明。

胡图暗中查访,冥思苦想两全之策,使计拿获赵玉,搜出古琴一面,劝说雅音自8写下把琴交给胡图的文约,遂将假琴交张总管回王爷府复命;赵玉因杀人之罪被打入死牢。胡图待丫头伤愈,命其持雅音手书到深山找到道长,取回响泉古琴交还雅音。

原着故事情节比较简单,说的是一道人花三年时间骗去友人珍贵古琴之事,并无破案的内容。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编撰出离奇曲折、扣人心弦的胡图破案故事。较之《井尸案》,该剧的情节更为复杂,为夺得响泉古琴,王府分别派出赵玉、管家,兵分两路到范家,赵玉先是诱骗,以琴救人,后是夜晚杀人偷琴;管家则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到范家明火执仗地抢琴;范仁专程到范家偷琴,不料被当作偷盗杀人犯做了替罪羊。面对狡诈伪善的赵玉,不可一世的王府管家,以及误作杀人犯被关押的范仁,胡图巧妙斡旋,将盗走古琴的赵玉绳之以法,以假琴支走了惹不起的王府管家,惩罚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范仁,将响泉古琴物归原主,还保全了自己的官位。直到剧终,胡图县令以一段长达远0多句的唱段交代了破案过程,至此,不但观众豁然释疑,被蒙在鼓里的剧中人也才明白个中原委。既能清楚地交代戏剧过程,又能将“包袱”埋藏如此之深,这是倪国桢推理剧明显高于他人之处。

原来范家共有两面古琴,得知范乐师京城罹罪,雅音暗中将响泉古琴交道长带走,赵玉深夜盗走另一古琴,误以为是响泉,意欲以此讨好王爷。胡图审问丫头,得知道长与范家关系非同一般,由此推断响泉古琴为道长藏匿,故以雅音手书知会道长,物归原主。

作为“胡图断案之三”的《婚变案》与《聊斋志异》无关,此不赘述。

倪国桢的戏剧创作在语言运用上具有俏皮、趋时和性格化、地方化的特点,一些台词、唱段看似平淡无奇,不加雕饰,读来却颇令人回味。他采用重庆方言词汇为剧本的基本语汇,尤其善于把当时流行的方言俗语吸收到台词之中,以博得观众的喜好。

这在地方戏的创作当中,应当是一条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请看《古琴案》第五场《献琴》,当胡图县令从赵玉行囊中搜出被盗的假古琴之后,在王府管家的虎视眈眈之下,他必须寻找一个既能以假乱真、又能搪塞王爷、保全自己的万全之策。所幸管家和夫人都未识破这是一面假古琴,他支开了管家,不料夫人见琴又心里痒痒起来:

夫人:老爷这面古琴何不该断给我!

胡图:哦,夫人喜欢?

夫人:喜欢得要命!

胡图:(背白)难怪大家都在争嘛。(转面)既是夫人喜欢收下就是了。

夫人:嘻嘻,怪不得人家都说你是清官,对我这么亲,亲热得很啰!

胡图:我的个天,清官就是弄个清哪?

夫人:是讪,自家人都不亲,对外人还亲哪?

胡图:对嘛,对嘛,夫人留下古琴,好到却好,只是那范家依教哇?

夫人:照不到闲,我不要,王爷还不是要抢走,反正范家得不成。

胡图:对对对,夫人言之有理。不过王爷那里如何交代?管家还守在那里哟。

夫人:这有了,把我那面琴拿给张总管带回去交差,该好喂?

胡图:哦,(眉眼)夫人是说,来一个以假乱真?

夫人:对头。你想嘛,范家祖传古琴,王爷又没见过,有琴交差就行了噻!

胡图:咦,看不出来,夫人做掉包生意还有点内行。

夫人:老实给你说,做这种事情夫人虽是头回,但我老汉(方言:父亲)是做惯了的,我见得多。

胡图:原来是祖传手段,失敬,失敬!不过夫人那个琴是二两银子买的,一眼就看得出是个跛罗货,王爷觉察,那还得了?

夫人:这这便如何是好?

胡图:算了嘛,还是要讲点天理良心,把古琴还给范家算了。

夫人:要得。范家母女可怜巴沙的,祖传文物被夺,少不得又要寻死觅活。

最后,夫人又想出了叫小姐自8把古琴献给王府的“高招”,“上可遂王8,下可安我心”。胡图也顺水推舟,不但以假琴支走了王府管家,还以此骗得小姐“献琴”手书,让丫头从深山道人处取回了祖传古琴,物归原主。这些台词中多采用重庆方言,如“依教”即同意、归顺之意;“照不到闲”即管不了那么多闲事;“跛罗货”即破烂货;“可怜巴沙”即非常可怜。这些方言用在地方戏中生动活泼,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段对话看似直白平实,却采用了谐音、隐喻、潜台词多种修辞手法,以及误会、欲擒故纵的表现方法,把剧情发展的背景交代得起伏跌宕,妙趣横生,还表现了夫人嘴硬心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的本性。从这些细微之处,可以看到作者的艺术才华。

在数千个川剧剧目中,以推理剧命名的当以“胡图断案”

为首创。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

曾在民间广泛流传,“公案戏”形成了传统戏曲剧目中的一个类别,并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包括《胭脂配》之类的剧目,基本上没有脱离“公案戏”的范畴。推理剧的出现,为川剧开辟出一种新的创作理念,首先从思维模式上突破了传统“公案戏”的窠臼,把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放在了首要位置,塑造了胡图这样一个其貌不扬、大智若愚的崭新形象,在戏剧结构上也不拘一格,融形象与思辨于一体,在川剧的创作构思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五、对戏曲聊斋戏未来发展的思考

《聊斋志异》及其数量众多、流播全国的戏曲聊斋戏剧目,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也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艺术的杰出贡献。综观戏曲聊斋戏形成发展的历史,它走过了一条由少到多、由雅到俗、由案头到场上、由传统到现代的道路,为中国戏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存。20世纪聊斋戏兴衰起伏的发展历程,与整个中国戏曲曲折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尤其是20世纪后期,在民主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各地方剧种聊斋戏剧目的创作呈现空前活跃的态势,川剧、越剧、京剧、梆子戏以及山东地方剧种聊斋戏的创作尤为活跃,如拍摄成电影的越剧《胭脂》曾经一度风靡全国,川剧新编的《井尸案》《古琴案》先后被十多个剧种移植上演,显示出极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根据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戏曲自身的发展规律,谨就戏曲聊斋戏的发展前景及其理论研究、学科构建等问题作如下思考:

其一,21世纪初的中国充满着生机,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科学进步、思想活跃,团结奋斗建设小康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对人和生命的关爱,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逐渐形成举国上下一致的社会共识。《聊斋志异》中所描绘的那种人与自然造物灵犀相通、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在科学昌明的新时代,一定能够在新的层面上唤起观众的心灵共鸣。

其二,在国门开放和西方文化强势传播的新形势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与输出,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亦成为社会舆论持久关注的热点。从中央到地方的文化主管部门,开始以法律法规形式制定并实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政策,这在客观上为戏曲等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造就了良好的环境。

其三,《聊斋志异》所蕴涵的文学艺术价值仍有广阔的开发空间。仅以拥有最多数量聊斋戏剧目的川剧而论,130出聊斋戏剧目所涉及的聊斋故事还不到70个,就《聊斋志异》400多篇故事而言,尚不及全书故事的七分之一,《聊斋志异》这个文化艺术资4宝库还有待戏曲作家的深入开掘。在经过新的文化艺术市场的检验之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重新被确认为衡量艺术作品的标准,而传统聊斋戏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这便为其在未来演出市场中赢得新的市场分额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四,随着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蒲学”与戏曲学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术界、艺术界人士的重视,以《聊斋志异》与戏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书籍、论文以及剧目汇编等数十年来已形成相当规模和丰厚的学术、艺术积累。这对于今后戏曲聊斋戏的创作实践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艺术借鉴。

作为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文本形态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一种固态的文化遗存(当然人们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研究会有所更新),而以聊斋故事为题材重新创作的戏曲及其他舞台艺术形式却会常演常新,不断焕发出艺术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