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志异
7710100000029

第29章 聊斋戏江湖本的类别与文化特征(3)

旧时的戏班大都是以演出为谋生手段,每日不间断的演出需要大量的剧目来维持,《聊斋志异》中大量情节曲折、事件离奇、形象怪异、性格鲜明的传奇故事,恰好为戏班编演新戏、应付日常演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川剧艺人习惯于戏曲启承转合的结构,因此,在改编聊斋故事时,自然会有意无意地套用戏曲剧目所常用的结构模式。通过大量聊斋戏手抄本的比较,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开场的基本模式:书生登场自报家门,述说自己将外出游学或赶考、或访友问亲、或踏青寻药等,然后请出高堂、妻子,说明5由,最后告别家人出门上路。如《乌鸦配·赴考》

王佐唱:“草堂把话表,娘子听根苗。双亲早亡故,为夫把家操,文章无价宝,去把文武操,今要去赴考,阳关送故交。”然后夫妻话别。又如《聂政坟》开场,书生王斯仁道:“学生淮庆潞州人氏,双亲早故,单传独脉,配妻秦氏,能知三从,夫妻和好,如鼓琴瑟。生坐破寒窗,自料诗才不及,有心向外探访明师,圈点文章,还须对娘子明言。娘子走来!”一般情况而言,同父母、妻子交代完家务琐事,一场戏便结束。《秋月配》《汝南寺》《封三娘》《玉鼠配》《仙人岛》《花姑子》《冬梅花》《巧娘配》等都有类似的开头,只是叙事内容各有不同罢了。当然,有的剧目其聊斋故事原着如《婴宁》便是如此,但大部分是在改编为川剧时才加上了这样一个模式化的开场。这是艺人编演剧目最常见的一种开场方式。

2.故事情节的拼凑嫁接

戏剧情节设置的随意性,在艺人编演的大幕戏中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艺人们为适应演出之需,有时故意将一些短小的故事扩展为大幕戏或者上下本戏,其办法通常是将其他戏剧故事中的一些情节稍加改动后,嫁接到聊斋戏故事中。这样的嫁接虽然延长了演出时间,但这些嫁接的部分与原故事缺乏有机联系,粘合的痕迹难以弥合,影响了戏剧的完整性、艺术性。如传统戏《一指媒》《聂政坟》《乌鸦配》等都有这类情况。

传统戏《聂政坟》事出《聊斋志异·聂政》,现存手抄本共9场,剧情发展有两条线:一是聂政灵魂打抱不平救王斯仁妻;二是荆轲受辱、挑战聂政一事。这两条线互不交叉,并存于一个剧目中:一日,要离、专诸、聂政、荆轲四侠士之灵魂、阴魂、神魂、鬼魂在阴曹相遇,相互炫自己当年行刺的英雄之举。因荆轲刺杀秦王未遂,故招致三人指责,荆轲愤愤而去。书生王斯仁学而无功名,辞别妻子王秦氏外出游学,会友拜师。清明节,淮庆王与李至大夫外出踏青,遇上坟的王秦氏,将其抢入府中。

游学归家的王斯仁请求归还其妻,反被殴打。王斯仁哭拜于侠客聂政坟前,求其显灵搭救。聂政灵魂上殿斥责淮庆王,淮庆王醒悟,释放王秦氏及所有被抢民女,立志做一个有道之王。荆轲因遭到三人指责心怀不满,回到坟茔召集阴兵,杀向聂政坟,又被打败。此时,玉皇大帝下旨,聂政被玉帝封为正扶神,要离、专诸封为副扶神,荆轲封为山神。

聊斋故事《聂政》主要讲聂政为民女报仇、迫使淮庆王改恶向善的故事。故事后面有异史氏发表议论,谈及野史中有关于荆轲灵魂不容左伯桃葬于己旁,结果自己的坟墓被左之好友羊角哀挖掘之事,批评荆轲活不成名,死不仗义,不如聂政之贤德,死后还打抱不平,惩戒荒淫之徒。

川剧传统戏有一出《义全交》,即述羊角哀与左伯桃故事:

风雪途中,左为羊解衣活友,自己冻死。左死后葬于荆轲墓旁,荆轲滋扰左墓,羊杀身往救之。根据《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这出戏中的一些内容被搬到《聂政坟》中,拼凑成一出大幕戏。由于二者间没有直接联系,前后两部分故事游离,虽然增加了戏剧故事的容量,但未能糅合成一个整体。

关于此戏,川剧界还有另一种看法,认为此剧的离奇组合是有意为之。从其产生的背景来看,清代末期,中华大地激荡着反满复汉、推翻帝制的潮流,统治阶级的高压、民族矛盾的激化,促使人们寄希望于刺客的壮举,因此对历史上舍生取义的刺客给予高度赞扬。要离、专诸、聂政、荆轲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刺客,但以封建忠孝仁义的观念来衡量,聂政行刺既成功又成仁,而荆轲虽成仁却不成功,还连累了他人,显然有高下之分,故而蒲松龄对其发表了那一番议论。将这两个故事组合在一起,也许有宣传对比之意,希望出现更多的聂政,以自己的牺牲换取民族的新生。此说也不无道理。该剧文辞通顺,要离、专诸、聂政、荆轲四人唱述自己壮烈的身世言简意赅,通俗生动,非一般艺人口述本可比。可以看出,此抄本经过了文人的加工整理。

传统戏《桂香阁》(何春山口述本)中有这样一段戏,书生冯金赶考途中来到谢国恩府第请求留宿,谢将冯金安排在桂香阁住下读书。谢家书童谢兴带冯金往桂香阁途中,二人一路调侃:

谢兴:横起一笔认啥子?

冯金:一嘛。

谢兴:噫,你当真是个读书人,一字都认得到。再给它添一画短的,读啥子?

冯金:二嘛。

谢兴:二字也认得。再添一画,认嘛。

冯金:你糟蹋人,一二三都要盘人吗?

谢兴:不忙,从中拖下来,认嘛!

冯金:王字嘛。

谢兴:弄个圈来把它圈到,拿笔来乱杵些点点,又认啥子嘛?

冯金:你那个不叫字。

谢兴:这个叫王麻子跳井!

川剧传统折子戏《花田写扇》是着名表演艺术家陈书舫的代表剧目,其中卖字画的书生边吉与小姐的丫环春莺有一段完全一样的对话,所不同者,只是一为书生与书童,一为书生与丫环而已。这种在不同剧目中相同情节互相借用的情况,是艺人编演剧目时常用的一种简便而实用的办法,其作用主要在于延长演出时间,或者增加剧场效果。

3.演出场面的相互吸纳

川剧艺人将一些短小的故事扩展为一出中型戏甚至大幕戏,也常常采用另一种办法,就是吸纳传统戏中一些固定的演出场面,以弥补戏剧故事较为简单的弱点。

《聊斋志异》有《阿纤》一篇,传统戏《玉鼠配》吸纳了其中的一些情节;而传统戏《东楼配》又吸收了《玉鼠配》的一些情节,变成另外一出独立剧目,其内容在第七章已有介绍。

该剧第十二场为阎王审案,开场提示“上鬼排朝”,亦即川剧表现阴曹地府的一种固定程式,出场的有阎王、判官、无常、小鬼、鸡脚神、牛头、夜叉,及地狱中形形色色的鬼怪。

牛头:(唱)[刁梆子]吾当镇守铁风殿。

夜叉:(唱)阎王问案我站班。

判官:(唱)判官打开生死卷。

小鬼:(唱)小鬼拿链把人拴。

阎王:[课课子]适才朝罢灵霄殿,转来又朝觉皇山。吾在途中接一案,碰上二鬼来喊冤:纳川无故把命捐,田氏告到柳纳川。吾当差去二鬼判,未曾回府来交签。

上二阴差

阴一:(唱)小人交票,阴二:(唱)又交差。

阎王:(唱)吾当命你去拿一案,阴一:(唱)原告?被告?

阴二:(唱)都带全。

一般来说,川剧中的鬼排朝基本上就是出现这些角色,它们登台都有这样一个自报家门的程式,根据不同剧目的要求其台词随时可以调整,以达到介绍出场角色姓名、身份及剧情进展之目的。这些程式化的表演在有关阴曹地府的戏中都可以通用,搬至这出戏中,一个主要目的是扩展演出规模,增强舞台视觉效果。

又如根据聊斋故事《考弊司》改编的《夜叉院》中有《大审鬼王》一场,其主要内容是阎王升殿审讯欺诈鬼魂、勒索钱财的鬼王,同样也有“鬼排朝”场面出现。

《乌鸦配》也是一出艺人编演的剧目。此剧事出《聊斋志异·竹青》,在川剧中有不同的演出路子,各有特点。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存手抄本剧本不全,剧词较粗糙,戏剧关目有拼凑之嫌。书生王佐告别妻子何氏赴京赶考,中途遇贼人打抢,潦倒街头,被圣母发现。圣母观其头上红云笼罩,知其将来有状元之命,遂将三女竹青许配之。是日,夫妻二人乘船欲往西湖一游,王佐忽然看见妻子何氏与表兄鲁九在另一只船上,状似谈情说爱,不由怒火中烧。竹青化作一只大乌鸦,带领一群乌鸦飞到何氏船头。鲁九拿弓箭射伤竹青,竹青以金丹疗伤,决意报仇。剧本至此完结,但内容却未完。第一场为大排朝,开场上皇帝及八个文臣武将,自报家门,唱叙历史故事,虽然构成了一场戏的内容,却与后面的剧情无甚关联,显然是从别的戏中搬用过来,系典型的艺人条纲本。

另有董少舒(艺名玉婷婷)的演出路子,也有吸收其他剧目演出场面的情况。但与前面版本比较,却又另辟蹊径:王佐赶考,遇风浪船沉而亡,魂至鸦神庙。乌鸦竹青每日外出觅食,并为王佐伺食疗伤,日久生情。鸦神发现二人关系密切,拷问竹青,告之人鸟之间不能成婚。竹青坦言二人之情,鸦神为之感动,送给王佐一件羽衣,王与竹青比翼双飞,成为一对飞禽佳偶。鸦神知王佐阳寿未尽,脱其衣,让其还魂赴考。王佐高中,封官外放,途经鸦神庙,焚香祭祀,寻找竹青不得。是夜,竹青给王佐托梦,告知二人姻5已尽,从此分别。此剧是一出表演性强的剧目,剧中有众乌鸦搭鹊桥的场面,与《鹊桥配》中的搭鹊桥的表演一致,是该剧的一大特色。

4.人物形象的神怪色彩

《聊斋志异》在向川剧的转化中,特别是在艺人编演的聊斋戏中,一些剧目的神怪色彩被进一步强化,这也许与清末民初四川民众中普遍存在的神鬼崇拜意识有关。四川自古巫风盛行,尤其是在广袤的乡村,直至20世纪上半叶,举行庆坛等仪式以驱祟避灾、祈求丰年的情况仍然十分普遍。这种风气反映在聊斋戏中,则是夸大神灵鬼怪的作用,或者将一些人物或情节赋予神怪力量,从而增加剧目的传奇性。

《聊斋志异·申氏》是一个志怪故事:书生申洪都夫妻常为家贫而吵闹,妻气言要夫偷盗,不然自己将为娼。夫无奈,一日躲藏于僻静地欲行窃,见一身材魁梧汉子逾墙进入亢翁院子,至天明方越墙而出。申趁其脚未站稳,当腰一棒,大汉扑地,变成一只大乌龟。亢翁非常感激,原来亢家女儿及丫头为妖所害。亢翁曾对人言,谁能除妖,酬谢三百两银子。申某拿着三百两谢银回到家中,妻子见状以为他真的去偷盗了,不8为贼妻,欲上吊。申某告知其真情,妻转怒为喜,从此被称为不食俸禄而拥有资财的“素封”人家。

川剧据此改编之大幕戏,名《龟中5》又名《斩龟尾》,其神怪色彩浓郁,改编增加的内容主要有三:其一,书生申洪都埋头读书,家无隔夜之粮,妻子丁氏为此常与之吵闹,一日竟将丈夫赶出家门。申洪都穷愁无奈,欲上吊自尽。北方真武大帝将申洪都救下,赐与宝剑、灵符,告其到高粱地藏身,诛除强盗。其二,千年蟒蛇、金甲鲤鱼、乌龟精外出游玩,构成了颇为生动的一场戏,其中蟒蛇、鲤鱼与全剧关联不多,全为乌龟精作陪衬而设。其三,申洪都斩下龟尾,亢1外践约将女儿翠蛾嫁与申洪都。丁氏得知此事,十分后悔,来到亢家认错。申初9其恶行不予理睬,翠蛾贤惠理让,自甘为小,尊丁氏为大。

原着中没有真武解救申某并增其宝剑、灵符内容,这一改动为申某赋予了神力;而千年蟒蛇、金甲鲤鱼、乌龟精的出现,一是交代乌龟精的由来,二是增加舞台看点,可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其结尾的改编则有落套之嫌。

又如《双魂报》(又名《绿娥配》),据《聊斋志异·姚安》改编,是川剧中一出比较着名的剧目。绿娥姑娘在房前刺绣,被出门收账的姚安看见,爱其貌美而流连顾盼,绿娥母见之,甚为中意。媒人王老汉受刘家之托到绿娥家说亲,绿娥母竟说要姚安那样的才嫁,哪怕做妾都行。王老汉向姚安说起绿娥之事,姚言道已有妻室,王老汉开玩笑说,你把妻子杀了就可以娶绿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