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生(家庭健康生活)
7680000000034

第34章 家庭常见疾病(33)

(3)体内激素失调。胰岛中有3种以上的细胞分泌不同的激素,B(β)细胞分泌胰岛素,A(α)细胞分泌胰升血糖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制素,在正常情况下这3种激素互相制约,互相刺激,组成了人体内糖代谢的调节功能。这个功能失调就会发生糖尿病,不仅会出现胰岛素不足,同时还可能出现胰升血糖素增多,两者共同引起糖尿病的生化改变。有研究表明,只有胰岛素缺乏,一般不会发生高血糖,当胰升血糖素升高时,血糖才升高。糖尿病人血浆中胰升血糖素比正常人高。胰升血糖素可促使脂肪分解,使酮体生成加强而发生酮中毒。

2.疾病特点:

(1)儿童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也就是平日所说的Ⅰ型糖尿病。特点是发病较急,常由感染或饮食不当等而引起。

(2)病儿常可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表现,即儿童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但需注意的是,儿童糖尿病并不一定都出现多食,部分病儿常可出现食欲正常或减退,体重减轻或消瘦较快、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等。如果出现多饮多尿,又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或腹痛等症状时,很可能是发生了酮症酸中毒。对此家长应提高警惕。

(3)婴幼儿患糖尿病时,多饮多尿症状一般不易被发现,有时出现夜尿增多,突然发生遗尿,但这些表现多被家长忽视,不能及时就医。因此,病儿会很快发生脱水和酮症酸中毒,出现呼吸深长、有酮味,以及神志不清或昏迷。

(4)糖尿病儿多伴有呼吸道感染,如发热、咳嗽;皮肤感染如疖肿、痈或皮肤破溃后长时间不愈合;有时出现口腔、牙周反复发炎;女孩还可出现阴道瘙痒等。

(5)对糖尿病控制不好时,孩子可出现病程长而影响生长发育,出现身矮、智力发育迟缓;晚期可有白内障、视力减退、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双目失明;还可出现肾脏的异常改变,如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部分病儿可出现肝脏肿大或谷丙转氨酶升高。发生的原因是对糖尿病控制不好而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或因饮食过多及胰岛素用量过大,使肝糖原合成过多。

3.区别要点:

典型病例有“三多”症状(多饮、多尿、多食)。诊断儿童糖尿病一般不难,但由于病儿表达能力差,家长在观察孩子又不仔细时,常可造成误诊。为了及时发现糖尿病患儿,对出现以下情况的孩子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1)三多症状仅有一多者,特别是有消瘦、口渴或遗尿症状。

(2)孩子经常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反复患疖肿,皮肤破溃后长时间不能愈合,或经常出现口腔、牙龈发炎时。

(3)饭后出现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低血糖表现。

(4)父母双方或一方有糖尿病者,应注意遗传因素。

(5)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代谢性酸中毒或伴有感染史,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查尿糖,如尿糖阳性,应进一步查血糖,如空腹血糖大于120~140毫克/100毫升(6.8~7.8毫摩/升);或任何时候血糖均达到200毫克/100毫升(11.1毫摩/升),就可诊断为糖尿病;如不能肯定为糖尿病时,应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

(6)在识别糖尿病时应与其他原因造成的糖尿相区别。

①乳糖尿、果糖尿或戊糖尿等非葡萄糖性糖尿。以上糖尿都不会出现“三多症状”,而且血糖和糖耐量试验都正常。所以区别并不困难。

②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本病是因肠道吸收糖类速度加快或肾糖或降低而使尿中出现葡萄糖,在尿检时其血糖和糖耐量试验都正常。所以很易区别。

③婴儿时期暂时性糖尿。本病的特点是婴儿在患急性感染性疾病时,由于发热、呕吐、腹痛,可出现有尿糖、尿酮体及血糖增高。但经过补液等一般处理或给少量普通胰岛素(2~4单位)就能很快恢复正常。对于这类病儿应注意进行糖耐量试验,以排除糖尿病。

(7)儿童肥胖型糖尿病。在儿童中很少见,特点是血中胰岛紊浓度偏高,与成人肥胖型糖尿病相似。儿童单纯性肥胖型糖尿病偶有糖耐量减低和血中胰岛素增高者,但在消瘦后则可恢复正常。

(8)尿崩症。本病特点是烦渴、多饮、多尿。但其血糖正常,尿糖阴性。

4.家庭治疗:

儿童糖尿病多为胰岛素依赖型,需要进行终身治疗,一般是急性期和出现并发症时须住院治疗,其他大部分时间要在家治疗,因此,家长和病儿都应学会运用以下治疗知识,以便病儿能平安度过自己的一生。

(1)饮食疗法。病儿的饮食原则是,应适合病儿的年龄、生长发育和活动情况;饮食种类应随家庭饮食习惯而定。目前对饮食控制主张在适当限制的原则下,灵活掌握,以满足病的要求。对碳水化物的摄入量,应采取中度限制。病儿每日所需要的热能按以下公式计算:

①病儿每日所需热量=1000+(年龄×70或100)(1卡=4.18焦耳),一般不加每日尿中丢失的糖,以免引起肥胖。

②3岁以下的病儿括号内数字用100乘年龄计算。

③10岁以上的病儿括号内数字用70乘年龄计算。

④热量来源分布。碳水化物占50%、蛋白质占20%、脂肪占30%,3岁以下的病儿蛋白质应占的多些。脂肪要不饱和脂肪,避免肥肉和动物油。将病儿的食物最好分为一日3餐并给2~3次点心,以防止血糖波动过大。每当病儿游戏或运动时,应给少量加餐,给碳水化物20克即可,如牛奶加饼干4块,活动多时也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⑤为便于掌握饮食疗法,现将普通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列于表3-5。

表3—5普通食物中营养成分含量

食物(100克)碳水化物(克)蛋白质(克)脂肪(克)大米7681米饭272.80.5小麦粉75102面条577.41.4馒头496.10.2玉米738.54.3黄253818豆腐干7198豆腐351鸡蛋(1个)无43瘦猪肉无1729牛肉2010植物油无无100蔬菜(各瓜果除外)3±1±无

(2)胰岛素治疗。

①胰岛素的应用方法。一般采用普通胰岛素,按每千克体重计算给药。对新诊断为糖尿病的患儿,首次用量为每千克体重0.25~0.5单位,然后医生会根据尿糖调解用量。方法是记录尿糖4次及上段尿糖定性、尿量及定期测定24小时尿糖定量,以上尿糖的检查比反复测血糖更能反映血糖的控制情况。由于儿童糖尿病具有一日间血糖波动较大的特点,所以开始时每日在3餐前半小时各注射1次普通胰岛素,病情严重者需要在睡前注射时应加餐。

通常根据前一日上午第一段尿糖及午餐前尿糖,调整次日早餐前胰岛素药量或调整早餐饮食;根据前一日晚餐后一段尿糖及睡前尿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药量或调整晚餐饮食。根据前一日午餐前及下午3时尿糖,调整早餐前中效胰岛素(珠蛋白胰岛素)的药量。调整后的维持量仍应根据进食、活动以及感染等情况稍加调整。如病情有变化时,家长应积极协助医生查找原因,重新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②注射胰岛素的部位。一般常用皮下注射,选择上臂前外侧、前内侧、大腿内侧、前侧及腹部等处。由于需要长时间注射给药,所以对上述注射部位要有计划按顺序进行轮换注射,每针可间隔2厘米,每一部位可排成3~4行,在1个月内不要在同一部位注射2次。因为多次在同一部位注射,可发生皮下硬结或萎缩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3)应用胰岛素和饮食疗法时,家长应做好下述工作。由于儿童糖尿病对胰岛素、饮食、活动、情绪等都很敏感,所以病情波动大,家长要做到灵活应用胰岛素,合理调配病儿的饮食,还应注意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①要及时发现慢性胰岛素过量。据国内文献记载,慢性胰岛素过量在儿童糖尿病中属于最常见的并发症,常由于慢性胰岛素过量,出现不明显的低血糖之后又发生高血糖。低血糖多在睡眠中清晨之前发生,如果此时胰岛素不适当减量,就会在低血糖之后又发生高血糖。病儿表现为持久的轻度酮症或有轻度酸中毒,清晨病儿的尿糖常为++++,糖尿病的症状也不能控制,有的还可出现肝脏肿大、高脂血症、体重增加、肥胖等。因此,对于青春前期病儿,每日每千克体重胰岛素用量大于1单位,或青春期病儿每日每千克体重胰岛素用量大于1.5单位,病情仍不能控制者,首先应考虑是此症。对此家长应及时带病儿去医院检查。

②要注意慢性胰岛紊用量不足。长时间的胰岛素用量不足,会使病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糖尿病的症状不消失,24小时尿糖定量可超过100毫克,病儿生长缓慢或停滞,医学上称其为“糖尿病侏儒症”。同时可出现肝脏肿大、高血糖、高血脂并且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对此应及时调整饮食和增加胰岛素用量,这样才能使病情好转,生长发育增快。但应注意的是,慢性胰岛素不足与慢性胰岛素过量单从临床表现上一般不好区别,胰岛素的用量是重要的参考条件,应结合对病儿的密切观察和尿糖的结果进行区别。

③要注意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反应。轻者病儿可出现心慌、出汗、饥饿等;重者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病儿出现复视、视力减退、头晕、抽风以及昏迷等。对此家长应及时给病儿糖水、糖果、牛奶或食物,如不缓解应及时送医院静注葡萄糖溶液。

④要注意胰岛素过敏反应。少数病程较久的病儿可出现胰岛素过敏反应,如注射部位出现红肿、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呼吸困难、紫癜,但很少引起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多见于停药数周后又再次用药时,反应常在继续应用胰岛素的过程中自行消失。对反应持续不退者,采取换另一药厂制品的措施常可使反应消除。对于过敏反应严重,但又必需使用胰岛素者,可用脱敏疗法。先用1/1000单位胰岛素皮下注射,如无局部和全身明显反应,可每15~30分钟重复注射胰岛素1次,每次用量加倍,直到需要量,或者改用纯胰岛素制品,也可避免过敏反应。

⑤要注意胰岛素耐药反应。个别病儿对胰岛素耐药,表现为在无酮症中毒的情况下,每日每千克体重超2个单位,2日以上还不能好转,经检查又不是慢性胰岛素过量,对此应考虑是胰岛素耐药反应。对此应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小剂量皮质激素,数日后酌情减量。

(4)中医中药。儿童糖尿病中医称其为“消渴”,可根据以下病证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①上消(肺热津伤)。特点是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撷量多或伴有遗尿,舌尖边红,舌苔薄黄,脉洪数或细数。治疗时,应选用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功效的方药。黄连3克,天花粉6~9克,鲜藕15~20克,生地6~9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加适量人乳和蜂蜜,分2次服。

②中消(胃热炽盛)。特点是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脉滑实有力,治疗时,应选用具有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功效的方药。黄连3克,栀子5克,生石膏15克,生地6~9克,知母6克,麦冬9克,牛膝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③下消。可分为肾阴虚和阴阳两虚,肾阴虚的特点是,尿频量多,浊如膏脂,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时,应选用具有滋阴补肾,润燥止渴功效的方药,如六味地黄丸,儿童每次口服6~9克,日服2次,3岁以内小儿每次3克,日服2次;阴阳两虚的特点是,小便频数,混浊如米汤,甚至一饮水即排尿,咽干舌燥,面容憔悴,形体消瘦,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无力。治疗时,应选用具有温阳、滋肾、固涩功效的方药,如金匮肾气丸,儿童每次6~9克,3克以内小儿每次3克,日服2次。

(5)验方。

①猪胰脏1具,洗净切碎煮熟,加入蜂蜜500克,熬成膏,每欢15克,日服2次。

②生萝卜洗净切碎挤汁服,或取汁煮粥食,可经常食用。

5.家庭护理: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大多数病人都需要在家中治疗,因此家长对病儿的良好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家长应向病人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使病儿自觉遵守饮食控制和各种药物治疗措施。

(2)家长应学会尿糖定性试验,每日详细记录化验结果、进食情况、用药反应及病情变化等,以便随时调整食谱及治疗方案。对有条件的家庭应买血糖检测仪,以便随时观测血糖。

(3)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儿,家长应学会胰岛素注射法,计算和调准胰岛素剂量,按医嘱准时准量给药。在注射给药时,应掌握无菌注射法,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以防发生感染。

(4)做好口腔及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感染。常用温盐水或复方焉酸水含漱,防止口腔黏膜和牙龈发炎、溃烂。经常给病儿洗澡,保持病儿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发生疖肿。

(5)合理安排病儿的生活,根据病情制定好病儿的活动量和活动形式,内容应丰富多彩以调节情绪、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巩固疗效。另外因为糖尿病人外伤后创口不易愈合,并容易发生感染而使病情加重,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注意安全,减少外伤。

(6)参照饮食疗法合理控制和安排病儿的饮食,这对控制病情有重要意义。

①讲清饮食与治疗的关系,使病儿能自觉的照安排的饮食进餐;不可私下自行加餐,包括零食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