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赫鲁晓夫的冷战:一个美国对手的内幕故事
7597900000068

第68章 铁环(3)

克里姆林宫早就料到这个问题。甚至在赫鲁晓夫回到莫斯科之前,米高扬和葛罗米柯就拟定了一个反制措施。如果西方对东德实施经济制裁,他们建议,东德要中断所有从西柏林到西德的非军事运输以实施报复。“这对从西柏林得到工业产品的西德企业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却不会影响西柏林的工业生产或食品供应”。而7月29日克格勃头子谢列平则建议采取另一项措施,即在世界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分散美国及其盟国的注意力和军队的行动,以便在签订和平条约、解决西柏林问题期间束缚其手脚”。谢列平尤其主张要支持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以分散华盛顿的注意力。

这些建议如果被接受,那将标志着赫鲁晓夫与美国在第三世界的竞争会发生重大转折。截至目前,克里姆林宫还没有发动任何民族解放运动,只是通过政治颠覆的方式而勉强支持那些倾向以武装斗争来建立社会主义的革命者。克格勃其中的一个建议是,和古巴及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合作,来支持整个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自身也将被扩大,以便它争取一个可靠的机会来推翻尼加拉瓜独裁者安纳斯塔西奥·索摩查。

8月1日,赫鲁晓夫和主席团接受了克格勃的建议,即通过在拉丁美洲“制造一个动乱的温床”,以分散美国的注意力。这并不是一个有关第三世界的新思维,只不过想孤注一掷以动摇美国在柏林危机中的决心。赫鲁晓夫随时都会得到拉丁美洲计划进展的情况。谢列平向他报告,克格勃正在给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筹措一笔适当的经费,并通过三个秘密联系人向这场运动施加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克格勃交给民族解放阵线1万美元用于购买武器,并暗中在墨西哥城招募了12个尼加拉瓜学生,以便训练他们展开反对索摩查的行动。

赫鲁晓夫关心的主要还是柏林局势。8月3日,他会见乌布利希,讨论了柏林局势。赫鲁晓夫不愿纵容乌布利希的失败主义情绪,他刻意隐瞒了克里姆林宫收到的来自东德的紧急计划。相反,赫鲁晓夫只是建议,一旦筑起柏林墙,苏联人和东德人将发表联合公报,并宣布为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才修筑这道柏林墙。当乌布利希问道,在柏林墙修建之前,要告诉东德的老百姓哪些事,以阻止对经济问题产生的恐慌情绪,赫鲁晓夫并不同意他的看法。预计有许多人会冲向边界出口,赫鲁晓夫告诉东德领导人,在柏林墙建起来之前,制造恐慌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公众一些事情。“我们的做法应该和当年引进新货币体系一样。”赫鲁晓夫说道,他指的是1950年代初苏联如何突然采用东德马克的事。他想悄无声息地建起柏林墙,让它成为既成事实。

赫鲁晓夫继续就如何关闭边界谈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他想悄悄把这道墙建起来,但也建议在东西德边界附近的苏军部队后方部署坦克,旨在向西方政府发出信号,他们并不想在欧洲和美国民众中制造战争恐怖氛围。他不想让公众产生歇斯底里的情绪,只是以此来阻止华盛顿、波恩、巴黎和伦敦干涉关闭边界的行动。乌布利希担心这些措施还不够,“或许你的部队还需要增援”,他说道。赫鲁晓夫并不这样想:“这将引起德国人的消极反应,这么做只是展示势力,它并没有任何明确意义。”

赫鲁晓夫再次问及修建柏林墙需要多长时间,乌布利希现在认为,这道铁环可以在两周内建成,而不是先前估计的8天时间。对莫斯科来说,这太好了。那一刻,赫鲁晓夫显得很慷慨,他向德国人保证,决定开始这个行动的最佳时机取决于民主德国。无论何时作出决定,莫斯科都将做好准备。“这个时间定在1961年8月13日,”赫鲁晓夫后来回忆道,“我们相互开玩笑说,在西方13号注定不是一个吉利日子。我开玩笑说,对我们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来说,这一天确实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8月13日是星期天,在周末来启动这个行动计划很有意义,那时没有几个东德人会在西柏林上班。

尽管有潘科夫斯基的成功渗透,还有约翰·麦克伊恩近期对莫斯科的访问,但肯尼迪政府一点也不知晓赫鲁晓夫的这个计划。克里姆林宫对柏林计划采取了极其严格的保密措施,甚至不惜得罪其卫星国。莫斯科不向好打听消息的波兰领导人哥穆尔卡透露一丝风声,后者总在询问即将召开的华沙条约成员国会议议程。柏林墙行动方案在莫斯科也严格保密。柏林墙建成后要在世界范围内发动一场宣传战役,给克格勃和其他部委有关这次宣传战役的指示也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发出。

在给克里姆林宫的一封信中,乌布利希甚至坚持,要对这次行动采取更为严格的保密措施。他或许还记得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的报告很快就传到西方这件事,他不想让苏联政府为访问莫斯科的各国代表团准备任何可能会泄密的材料。“联系到这次会议,”他写道,“我们将为兄弟党的代表们准备那些可以发表的会议材料。”

8月3日,华沙条约组织的代表们相聚莫斯科,将召开一次为期3天的会议以讨论西柏林问题。赫鲁晓夫在讲话中就柏林墙的修建和预料中的国际紧张局势给全体代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没有一个人能保证不会发生战争。”他告诉代表。尽管他预料西方不会发动进攻,但是还是向他的同志们建议道,集团应该“加强我们的国防,加强我们的军队……同志们,我们必须显示出我们的意志和决心,(否则他们)将会说我们在虚张声势,那将会给我们施加更大压力。”赫鲁晓夫和乌布利希在8月4日都发表了讲话,讲话都提到,西方极有可能对东德实施经济制裁。莫斯科和东柏林希望,如果实施制裁,波兰人、匈牙利人和捷克人将能找到一个减少东德经济压力的办法。

会议于8月5日结束,赫鲁晓夫和乌布利希取得了部分胜利。社会主义盟友们对修建柏林墙的行动在道义上给予慷慨的支持。条约组织通过一项决议案,支持关闭边界。然而,每个东欧国家的领导人也都提醒克里姆林宫,他们能向东德提供的经济援助非常有限,他们自己的经济状况也不好。

会议结束后,乌布利希立即返回柏林,开始对一周后可能要关闭的边界做许多必要的准备工作。8月7日,星期一,他向东德政治局委员通报了莫斯科的会议情况和在8月12~13日关闭边界的决定。8月9日,星期三,他向苏联人保证,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将于周六完成,并提供了周末行动方案的时间表。

通过苏联驻东德大使,乌布利希向赫鲁晓夫展示了其计划,即如何在8月12~13夜间将消息泄漏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8月12日关闭边界的最后时刻,他将邀请东德政府正式的内阁成员(部长会议)到他在柏林郊外的乡间别墅。午夜时分将召集他们开会,批准华沙组织要求关闭边界的决议案。因为这个机构是个橡皮图章,此时东德警察将沿边界线布置,并开始布设铁丝网。作为“演习”的一部分,铁丝网事先将被分发给警察。90分钟后,如果一切都按计划进行,那么一个封闭边界的官方声明将被发往东德的新闻机构,以向全世界发布。

8月10日,赫鲁晓夫收到乌布利希的报告。同一天,克里姆林宫宣布,前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伊万·科涅夫元帅将就任驻德苏军总司令。科涅夫曾在反希特勒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乌布利希此前曾提出,在紧张局势到来之前要让东德民众做好心理准备,赫鲁晓夫正在回应乌布利希的这一要求。选择一位像科涅夫一样的英雄来驻守柏林,这表示,莫斯科直接介入了将在柏林发生的事情。

这位新任总司令抵达柏林的时间略早于赫鲁晓夫声明的发表。科涅夫有着像公牛一般矮壮结实的身材,有着一双乌克兰农民的手和一张乌克兰农民的脸。这让指派与新任司令联系的西方联络官吃了一惊,他对此感到很有趣。美国、英国和法国在东柏林的外交官已被邀请参加伊万·伊格纳季耶维奇·雅库鲍夫斯基中将、苏军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在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召开的会议。当他们抵达时,站在雅库鲍夫斯基旁边的就是身材矮小的科涅夫。“先生们,我叫科涅夫,”他说道,眼里闪过一丝光芒,“你们或许已经听说过我了。”在这场聚会上,总司令只能面带笑容。

任命科涅夫是唯一一项公开的行动。事后,任何一个西方情报人员都能指出,它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将有大事发生。然而,与此同时,这项任命通过后,白宫,甚至五角大楼都没有任何人怀疑过,赫鲁晓夫正在改变其战术。

很快,科涅夫就会见了乌布利希,他让自己相信,东德人确实已经做好准备工作。根据7月制定的计划,整个行动期间,苏联武装部队将按兵不动,除非西方国家挑衅。发给苏联主席团的计划并没有提及,在8月初,如果行动刚开始,美国在柏林的司令部要考验东德警察的行动,苏军将采取什么措施。在和乌布利希的会见中,科涅夫强调两点:首先,行动一定要迅速;其次,西柏林居民不应受此次行动的影响,可以自由进出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