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楼梦新说
7597300000005

第5章 匠心独运 含蕴丰富——也说《红楼梦》的命名艺术(2)

薛宝钗,“宝钗”二字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诗句“宝钗何日不生尘”。宝钗即金钗,钗是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饰品,通常以“金钗”和“荆钗”代称富贵之族和布衣人家的女孩。宝钗生于皇商之家,故取名与珍宝和女性饰品相关。她出身于“丰年好大雪”的“薛”家,“薛”与“雪”谐音。而这“雪”正象征着宝钗的性格特征,隐含着宝钗的命运结局。她漂亮美丽,其“雪白一段酥臂”让宝玉艳羡不已;其“雪”一样冷的性格,又使得她对被迫自杀的金钏儿、尤三姐表现得格外冷漠。而她健康丰腴的身体又偏偏从娘胎里就带来一股热毒,需要吃一种药,叫“冷香丸”;她住的闺房也和别的姑娘们不一样,感觉“像雪洞一般”,所以宝钗被人称为“冷美人”,“冷”是她性格的基本特征。她名“宝钗”,也就是说她是“裙钗”中之“宝”,有才有貌,端庄贤淑。但小说后文写宝玉与香菱引旧诗句“敲断玉钗红烛冷”、“宝钗无日不生尘”来解宝钗,再加上她“金簪雪里埋”判词的暗示,就预示了薛宝钗的悲剧命运。明高启《梅花》诗云:“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林黛玉、薛宝钗之名似与此诗有关。《终身误》曲子唱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王熙凤,凤为雄性,古有“凤求凰”之典,故其名含女中丈夫之意。第五十四回女先儿说王忠膝下有一位公子名叫王熙凤。凤姐小名叫凤哥儿,且“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秦可卿也说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第十三回)只可惜这位生于封建“末世”的“凡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再说王熙凤的这个“凤”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鸟部·凤字条”云:“凤,神鸟也。……见则天下大安宁。”意谓“凤”是一种“神鸟”,它出现(“见”同“现”)天下就会“大安宁”。而王熙凤的判词首句却说:“凡鸟偏从末世来”。联系起来分析,这句话似有以下含义:“凤”本为“神鸟”,而作者却故意用“拆字法”将它释为“凡鸟”,似对王熙凤之“才”含有讽意;不仅王熙凤的“才”是很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贾府已经处于封建社会之“末世”,所以不管王熙凤怎样“经营”,也挽救不了贾府不断衰败的命运;“神鸟”出现则“天下大安宁”,那么,“凡鸟”出现呢,自然天下就会“大不安宁”了。

3.利用谐音,隐括遭遇,暗伏结局的命名

李纨,字宫裁。对于这个名字,解盦居士在《石头记臆说》中这样解释说:“李纨者,守礼完人也。字曰宫裁者,作者自谓秉公裁定者也。”李纨谐音“礼完”,即死守封建礼节之完人。作者给她的判词是“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是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首句写李纨与贾珠在人生最美好的“桃李春风”的青春年华结婚生子后,就一切都“完”了,“李”、“完”,暗点李纨之名。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下儿子贾兰后,丈夫贾珠不到20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和幸福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完蛋了。作者对她完全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来约束、锁拷自己,贞节自守,老年风光,母以子贵,是不屑一顾的、否定的,认为这“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是“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悲剧。又,《说文解字》云:“纨,素也。从丝,丸声。”“纨”是一种丝织品、一种细绢,这个名字的含义不正好体现了她“只以纺绩井臼为要”、“陪侍小姑等针黹”的生活内容吗?生活的遭遇如此,生活的内容如此,“理”所当“完”。虽然最终“母以子贵”,自己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夫妻恩情在镜里,富贵功名在梦里。失去了“美韶华”,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实在是“枉与他人作笑谈”!虽“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最后入了曹雪芹为她安排的“薄命司”册子,这才真正“完”了!她“字曰宫裁”,意指她担任大观园海棠诗社的“掌坛”时,以“社长”的身份“秉公裁定”园里女儿们的诗作之优劣:评白海棠诗时,她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待到评菊花诗时,她又说:“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人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梦菊’第三,——题目新,诗意新,立意更新了,只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表现了像她名字一样的公正和率直,同时,也表现了她文学鉴赏的水平和识见。

宝玉称尤氏姐妹“真真一对尤物”,《读花人论赞》曰:“人之美者曰尤,然不曰美人,而曰尤物,其为不祥可知矣。”尤二、尤三姐妹俩终脱不了“尤物”成为贾珍、贾琏之流的玩物,而最终落得悲惨的结局:一吞金自杀,一饮剑自刎。巧姐是贾琏与王熙凤的独生女儿,因生在农历七月初七,凤姐认为日子不好,故借庄稼人刘姥姥之寿,请她为大姐儿取名。刘姥姥便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为大姐儿取名为“巧姐”,以取“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之意,一切都从这“巧”字上生。刘姥姥进贾府时,她带板儿到探春房中,巧姐与板儿互换柚子、佛手,脂砚斋在此批曰:“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庚辰本)这说明,巧姐与板儿有“缘”,最终二人将结为夫妻。再说,巧姐与板儿,这名字亦似为“一对儿”:巧对板,民间游戏有“七巧板”。又脂批云:“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贾府衰亡后,巧姐遇难,是刘姥姥将其救出,巧姐最后嫁给板儿为妻。巧,既是幸运,又是巧合。

贾府里其他众多小人物的命名也大多利用谐音取名,幽默风趣,颇有意味。如贾府里的老仆焦大者,谐音“骄傲自大”也。因他是贾府的功臣,贾府的老祖先就是他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所以他“骄傲自大”。同时,焦大者,犹“大焦”也,看着贾府儿孙一代不如一代,他非常焦心忧虑。甄士隐谐音“真事隐”;贾雨村谐音“假语存”;甄士隐之女仆娇杏,“偶因一着错”而成为贾雨村之妾、之妻,实侥幸也;甄士隐之女甄英莲,谐音“真应怜”;甄府之仆霍启,谐音“祸起”;冯渊谐音“逢冤”;贾府的清客相公詹光,谐音“沾光”;单聘仁,谐音“善骗人”;卜固修,谐音“不顾羞”;贾芸的舅舅卜世仁,谐音“不是人”;晴雯的表哥吴贵,谐音“乌龟”;石呆子,谐音“实呆子”;秦业,谐音“秦孽”;秦可卿,谐音“情可轻”;秦钟,谐音“情种”:秦氏一家三口的取名实际上暗示了贾府内部“情”的泛滥,这也是贾府败落的一大内部原因。

4.贾府中丫鬟的名字往往隐含着主人的身份、性格、志趣或爱好

贾府里的四位小姐身为豪门闺秀,均有较高的修养、不俗的诗才和高雅的情趣,所以她们的首席丫鬟分别为“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名字高雅脱俗。“琴棋书画”四字,这既符合主人大家小姐的风范,也符合主人的志趣性情,这样的取名情趣盎然,艺术而美丽。故脂批云:“贾家四钗之环,暗以琴棋书画列名,省力之甚,醒目之甚,却是俗中不俗之处。”(甲戌本,第七回)贾母身边丫头名鸳鸯、鹦哥、珍珠、琥珀,薛姨妈的丫头则叫同喜、同贵,都很俗气,符合主人性格身份。宝玉丫头名袭人、晴雯、麝月、秋纹、春燕,符合怡红公子温柔之乡的境况。大丫头花袭人,服侍贾母时名“珍珠”,又名“蕊珠”,符合贾母高个性;服侍宝玉时,宝玉因古诗有“花气袭人知昼暖”,改名“袭人”,本姓花,花一样的容貌,花一样的馨香,花容迷人,花气袭人,符合怡红公子的性情。且唐诗人卢照邻有诗“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裙”,袭人曾侍候贾母,也侍候过湘云,后来又侍候宝玉,最后嫁于蒋玉菡,这“飞来飞去”恰是袭人的性格特征及其归宿的形象描绘。晴雯是书中光彩照人的形象,她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前句藏了一个“晴”字(霁,雨雪停止,天放晴),后句藏了一个“雯”字(雯,云呈彩色),晴雯品格如光风霁月,而其命运却有似“彩云易散”。黛玉有紫鹃、雪雁,宝钗有莺儿、文杏。紫鹃系鹦哥改名,令人想起“泪血染成红杜鹃”之句,雪雁为“雪中之雁”,含命运不济、不合时宜之意。雁为候鸟,冬天飞南方过冬,呆在雪里,有什么活路?二人作潇湘妃子的侍女,名字最恰当不过。至于莺儿,本姓黄,唐诗人金昌绪有诗“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黄莺原是惊“梦”之鸟,宝钗与宝玉之“金玉良缘”原本就是一场梦,正当宝钗沉浸在“金玉良缘”美梦中的时候,黛玉之死犹如“黄莺”惊梦,梦醒时分,便是断肠之时。丈夫出家为僧,自己孤凄独守空房。最可怜的是香菱,名字几经改易(由英莲而香菱,由香菱而秋菱),正概括了她不幸命运的变迁:元宵节由家仆霍启抱去观灯,不料丢失被拐,从富家小姐沦落为呆霸王之侍妾,进而被悍妇夏金桂迫害致死,真是堪怜堪伤。故“英莲”即“应怜”,“秋菱”即“秋零”(死于寒冷之秋)。而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香菱”之名本为宝钗所取,但薛蟠之妻夏家金桂却认为“菱”没有香气,这个名字“不通”,立逼香菱改名为“秋菱”。香菱心中不服,第八十六回曾写香菱为自己的名字辩解说:“不独菱花,就是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相反,夏金桂的名字才不通之至,请问“夏天”有什么“金桂”来着?这真是绝妙的自我讽刺!

5.人物命名或与别的人物相对,或与自身的含义或自身的命运相反

人物的命名,有时成双配对,相映成趣。如宝玉的四个书童,焙铭对锄药,双瑞对寿儿;宝玉的八个丫头,晴雯对绮霰,麝月对檀云,袭人对媚人,秋纹对碧痕。贾母的丫环,也是这样,第三回:“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甲戌本脂批云:“前鹦哥已伏下一鸳鸯,今珍珠又伏下一琥珀矣。”鹦哥对鸳鸯,珍珠对琥珀。后来,贾母将鹦哥给了黛玉,改名为紫鹃与黛玉带来的丫环雪雁成对。有时人物的命名与人名自身的含义相反,反其意而用之。如王熙凤的丫头叫善姐,名字“善”,实不善,她奉凤姐之命去折磨尤二姐,害得尤二姐吞金自杀,表现出很“恶”的个性。赵姨娘的丫头叫小鹊。名字悦耳动听,俗有喜鹊报喜之说,然而她一次向怡红院报了一则消息,就致使怡红院一片恐慌,贾宝玉惊怕不已,不得不卧床装病,小鹊不是报喜而是报忧。有时人物的命名与人物自身的命运相反,如贾母的丫环鸳鸯,名叫鸳鸯本应夫妻和满,成双成对。然而鸳鸯的命运却刚好相反,荣府大老爷贾赦看上了鸳鸯,要纳她为妾,她誓死抗婚:“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聘的娶我去作大老婆,我也不能去。”待贾母归天,鸳鸯自知逃不出贾赦等人魔掌而上吊。名“鸳鸯”实不鸳鸯,本应成双成对,她却孤独一身,且连性命也难保。贾赦,名赦,字恩侯。但他不但不施恩于人,反而成日欺男霸女,成为霸财之恶狼(强占石呆子二十把古扇),好色之厉鬼(逼鸳鸯为妾)。取名贾赦,“假赦”即未赦,言终获罪服刑,故其妻名邢(刑)夫人。贾瑞,字天祥。瑞,本义是吉祥、祥瑞。天祥,意即上天都保佑着他吉祥如意、长寿平安。然而,他却是个色中饿鬼,“没人伦的混帐东西”,终因在梦中和凤姐多次云雨,最后精尽力竭而死。

还有,或者以禽鸟、昆虫和小动物命名,诸如莺儿、紫鹃、鸳鸯、雪雁、春雁、鹦哥、绣鸾、小鹊、小蝉、粉蝶儿、小螺儿、宝蟾等;或者以花草树木来命名,如莲花、佳蕙、文杏、绣桔、秋桐等;或者以珍贵的物品命名,如金钏、玉钏、琥珀、珍珠、瑞珠、宝珠等。至于宝玉的众多小厮的名字,如焙茗、扫红、锄药、引泉、扫花、挑云、伴鹤,都是动宾结构,茗、药、泉、花、云、鹤等物,各加上一动词,意境全出。焙茗以后改为茗烟,就又与另一小厮墨雨成为一对。与此相反,贾琏、王熙凤的几个小厮的名字又别是一番情调:兴儿、旺儿、庆儿、隆儿,自成系列,单音字,表示喜庆,与贾府的衰败相映成趣,字很通俗,符合贾琏王熙凤的文化修养。

另外,《红楼梦》地名、物名的命名也颇富深意,颇有意趣。如石头所生之地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情根)峰,“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警幻仙姑所居之处叫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隐寓“势利”、“人情”、“糊涂”之意,铁槛寺、馒头庵则寓意生死界限与坟墓,范成大有诗云:“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茶名“千红一窟(哭)”,酒名“万艳同杯(悲)”,隐指书中女子皆为悲剧。

总之,《红楼梦》命名艺术十分高超,尤其是人物的命名,方法多样,含蕴丰富,情趣盎然,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