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宁夏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理论与实践
7584600000046

第46章 宁夏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典型经营案例(2)

中粮项目的实施在石嘴山市重大项目建设史上创造了项目落地最快、资金到位最快、建设速度最快的“中粮速度”,在石嘴山市农业发展史上创造了大型企业主导、土地集约化经营、农业现代化管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中粮模式”。尤其是在项目建设中,“中粮人”充分展示了敢于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勇于争先的“中粮精神”。中粮项目的建成,加快了惠农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带动了惠农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推进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了村级两委班子的服务职能。

两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引进中粮这项重大举措对惠农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不单单是引进一家大型企业,造就了一个新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引进了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极大地开阔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视野,促使我们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来看问题、想出路和干事情,也使我们看到了到破解“三农”问题的契机和突破口。自治区原任党委书记陈建国同志到中粮屯河惠农区公司视察时指出,破解宁夏“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中粮模式、中粮速度。纵观中粮公司二年来在石嘴山市惠农区的运作情况,集中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中粮集团的农业经营理念是直接瞄准国际终端消费市场,以市场需求确定生产计划,以产品质量开拓市场,用工业理念管理农业,在原料基地建设和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始终严格按照国际食品认证标准执行生产。原料基地种植前就制定出了详细的生产技术实施方案,并经过专家组的多次反复论证,生产中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从选地、整地、起垄、施肥、土壤封闭、覆膜、移栽、灌水等一系列环节均有严格规范的操作要求,尤其是对病虫草害的防治,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之以物理和化学防治,有效控制了病虫草害的危害,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施用,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

二、科学的生产技术措施

(一)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生产所应用品种为中粮屯河近年来培育和引进当前国内外的优良品种,有屯河8、9、45、48号,石番15号,美国亨氏公司的1100、3402等,还有日本的两种。从2009和2010年测产情况看平均亩产达5吨,最高9吨。

(二)根据企业加工能力合理安排原料生产布局。

根据工厂的日加工量,精心安排了早、中、晚熟三大类品种,并将移栽期拉大,从4月28日开始至5月底,既保证了工厂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转,也避免了番茄红熟过于集中,工厂处理不及时引起的烂果现象。

(三)调整种植模式,推行宽幅稀植

本地番茄种植采用110厘米垄距,垄面宽60厘米,种植两行,株距33厘米,亩保苗4500多株的传统模式。按传统模式种植番茄,进入7~8月份高温季节,田间密闭通风透光差,如遇连阴雨或暴雨,田间湿度加大,以番茄晚疫病为主的各类病害最易暴发流行;同时一般番茄株型展开在100厘米左右,60厘米垄面无法容纳挂果后的番茄植株,致使植株倒伏,果实大部集中在垄沟内,如遇雨后田间长时积水,极易引起大量臭果。2007年6~7月份,惠农区连续20余天的连阴雨,致使7月中旬全区番茄晚疫病暴发流行。2008年7~8月份的三场暴雨致使惠农区番茄臭果率达3成以上。中粮公司采用的宽幅稀植模式,垄距150厘米,垄面100厘米,株距40厘米,行距40厘米,亩保苗2300~2500穴,一穴单株。宽幅稀植增加了通风透光,降低了田间湿度,宽大的垄面,避免了垄沟密闭,达到了有效预防病害发生和臭果的目的。

(四)培育大龄苗,实施育苗移栽

为确保番茄种植成功,提高成活率和抗逆性,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每年安排育苗200棚近亿株,平均苗龄55天,严格进行种子、育苗基质、穴盘和大棚内消毒,认真组织育苗、练苗,苗子进田前认真检查,发现病苗立即销毁,做到病苗、弱苗不到田,由此使移栽苗亩均成活率和保苗率达到了95%以上。

(五)应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中耕和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逆性

根据专家组提供的施肥配方和技术要求,中粮公司积极应用配方施肥技术,所有田块全部施用配方肥,杜绝了氮肥超标,实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在田间管理上做到合理灌溉,严禁大水漫灌,及时中耕除草,有效预防了番茄各类病害的发生,提高了番茄品质和产量。

(六)采用药剂土壤封闭防草

覆膜前运用“金都尔”(48%异丙甲草胺)或“施田补”(33%二甲戊乐灵乳油)进行垄面和沟内1500倍液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将杂草扼杀在萌芽状态。

(七)引进滴灌设备,积极发展现代化节水灌溉农业

虽然番茄基地建设获得成功,但在生产中也存在着番茄生长发育时期受制于灌水不及时而引起的落花落果、脐腐病和早衰现象,加之黄河来水资源逐年减少,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为了探索适用于引黄灌区番茄生产中的节水灌溉技术,2010年中粮公司引进新疆成套滴灌设备,在尾闸镇和平村选择了2000亩番茄进行示范应用。建设1300立方米沉沙池一个,泵房一个,主管道18公里,支管道4.4公里,地面垄中铺设毛细滴灌带,总投资100万元,以主要设备应用30年计,滴灌带每年更换,折合每年每亩成本70元。

该套节水灌溉体系的原理是先将黄河水在沉沙池中进行自然沉降,然后将澄清的水进行沙石和过滤网两层过滤,再通过泵房加压打入管道直至毛细管带进行滴灌。应用的栽培模式均为宽垄育苗移栽,分双行和单行两种,亩保苗2500株,番茄全生育期共滴灌8次,每次灌水30立方米,共用水240立方米,比陆地灌溉(4次,每次每亩60立方米,加损耗60立方米,共120立方米水计,共用480立方米水)每亩节水240立方米,2000亩共节水48万立方米。除了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外,该套技术体系还实现了番茄生产上的水肥及水药一体化作业,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番茄生产成本。

三、高效的田间作业手段

(一)高度重视对农机手和劳务人员的技术培训

中粮公司利用冬季农闲季节对农机手和劳务经纪人进行多轮培训和综合考试,实行执证上岗,生产作业开始前组织劳务人员开展技术竞赛,不断提高农机手、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人员的生产操作技能,确保了各项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使起垄、栽苗、灌水、果实采摘等各项农事作业质量显著提高。

(二)大型农机具在大面积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

两年来,中粮屯河惠农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公司积极引进和应用大型配套农机具进行规模化生产,种植的大面积番茄等农作物,从整地、起垄、施肥、打药、覆膜、中耕、追肥到采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功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充分显示了用先进农机具装备起来的现代化农业的巨大优势。

(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

2009年7月7日突降暴雨,降雨量达53毫米,田间严重积水,中粮屯河公司迅速组织人力,动用数十台水泵,一天时间内将4.8万亩番茄田中积水全部排完,然后动用高性能机动喷雾器在3天内完成了全部番茄的防病药剂喷施。由于手段先进,管理高效,防灾救灾措施及时到位,避免了大面积番茄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将农业自然灾害损失控制到了最低水平。

四、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要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二是要用现代技术支撑农业,三是要用现代理念经营农业。两年来中粮集团为石嘴山市惠农区农业生产注入了大量的现代化大型农机具,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病虫害防治及农作物收获全部运用大型机械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充分展示了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的巨大威力;高垄深沟、育苗移栽、膜内化学除草、宽幅稀植、节水灌溉、无公害管理等大批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组装配套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和科学化,充分展示了科学技术的作用;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管理农业,用快捷高效的现代信息服务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农业的经营水平和效益,充分展示了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价值。

“中粮模式”“中粮速度”及“中粮经验”为惠农区、石嘴山市、甚至整个宁夏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了典范,通过中粮模式,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看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希望。

(二)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企业,其番茄酱生产占到全世界销量的四分之一。中粮集团把中粮屯河惠农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原料基地建设做为中粮屯河惠农番茄制品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从种植到加工实行无缝对接;把科技作为第一要素,从品种选择到栽培种植全面运用现代技术;把质量作为第一追求,从田间到餐桌按照国际标准严格监控;把市场作为第一取向,从生产到销售面向世界消费,彻底打破了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格局,从根本上改变了惠农区长期以来农业规模小、经营散、实力弱的落后局面,走出了一条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钮带,企业化运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带动了石嘴山市惠农区以番茄种植为主的蔬菜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中粮集团一次性流转土地6.8万亩,使惠农区3600户11500余名农民离开土地,拓宽了增收渠道。中粮集团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后,每亩地支付租金550元,比农民正常年份土地经营收入高150元左右,仅此一项,全区农民人均实现增收100元。同时,土地流转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走出了土地,走进企业,走向城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农民务工时间实现了由短期季节性向长期稳定性转变,收入方式实现了由单一的务农收入向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产业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多元化方向的转变。根据自治区农调队实地调查测算,由于中粮项目的引进和实施,2009年,惠农区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3个乡镇、10个行政村3600户11517个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达2000元,带动惠农区全区农民人均增收442元,拉动全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8个百分点。

(四)带动了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兴起

中粮屯河惠农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番茄基地建设中,主要依靠本地现有大型动力机具配挂中粮公司作业机具进行作业,带动了惠农区农机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据统计,中粮屯河惠农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公司每年需要开展20万亩次的农事机械化作业,本地新成立了4家农机合作社承担完成这些作业任务,使农机具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合作社的收入也明显增加。同时,中粮公司在番茄生产种植过程中,特别是季节性较强的种苗移栽和头茬果实采摘还需要大量的劳务用工,由此催生了劳务和植保社会化服务等专业合作社的兴起。

(五)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集中

中粮公司有偿流转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后,大部分农民逐步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由农民向市民转变,改善了居住环境,共享城市资源。同时,进城农民在企业、城镇服务领域寻求就业,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增强了工业发展活力。城镇居住人口不断增加,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服务业发展。近两年,惠农区在城区、红果子镇、尾闸镇开工实施农民安居工程,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集中居住,新建的1200套农民安居住房被进城农民抢购一空。

(六)推动了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存在的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充分显现出来。为此,惠农区党委、政府把加快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在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增加农村各项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投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解决农村贫困孤寡老人住房、减轻农民负担等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惠农区制定实施了以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七)巩固了党的基层政权

中粮番茄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依靠基地内村级基层组织,聘用村书记、村委会主任负责基地具体生产,带领农民进入中粮基地打工赚钱,将村级两委班子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干部在农村和农民中的威信,保障了党的基层政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