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宁夏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理论与实践
7584600000043

第43章 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原则及措施(5)

2.促进三次产业联动,以产业大发展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大提升。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发达的城乡一体化产业格局,就不会有真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我们要放眼全国和西部地区,立足宁夏的区位优势,把握宁夏的资源特色,顺应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整体推进宁夏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以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为大企业、大集团配套的民营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为城乡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创业和就业岗位,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要以提升产业化水平为核心,促进农业内部第一、第二、第三产的相互融合,提高农业自身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市场、培训和保障体系。要注重实用实效,重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技能的培训。对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创业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扶持。

3.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公共服务水平。要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网络,不断扩大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城乡居民保险和保障水平。

(八)加强党的领导,搞好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管理

土地既是国家的根基,也是农业的根本和农民的依托。土地政策和农业经营制度是促进国家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助推器和稳定器。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涉及范围广,牵扯因素多,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影响大,意义和作用深远,是一项政策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农业农村发展方式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入和保持农业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在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群众路线,遵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要立足宁夏各地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管理,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要切实保障和保护农民的权益;要积极协调处理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善于总结推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好经验好做法。

二、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具体工作措施

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破解当前我区土地资源要素制约、实现农业产业提升的现实需要。在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过程中,政府、农民、规模经营者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面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具体来说,政府、农民、规模经营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政府方面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把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今后一个阶段深化农村改革的焦点,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因此,要把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摆上重点议事日程。首先,要解决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上来。通过深入贯彻学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政策,使各级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掌握政策,转变观念,促进流转;其次是要建立相关组织。建议在县(区)、乡(镇)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在村级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站,加强工作指导和综合协调。推进土地流转工作重点在乡(镇)一级,关键在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因此,要明确职能、强化责任,建立灵活、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乡(镇)、村两级组织及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土地流转工作取得实效。县(区)农村土地流转指导中心可围绕健全土地流转服务网络运行及管理、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解决各乡(镇)土地流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开展工作,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乡(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制定本乡(镇)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规划,指导、监督土地流转执行情况,建立耕地信息库,指导有条件的村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站。

2.大力加强农民观念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农民流转土地,鼓励农民进入非农领域发展,或从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要加强农民观念教育,帮助他们认识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特征和今后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破除“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的传统保守思想,改变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模式,引导他们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融入现代生活;二是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消除群众疑虑,积极引导农民改变粗放经营模式,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土地流转,转让耕地使用权,通过从事工业和服务业,或者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实现发家致富。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模式,依靠乡村干部、种田大户、龙头企业、村级合作组织、引进客商等模式带动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各乡(镇)及农业部门要及时发现和挖掘典型,通过现场会议、宣传报道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要宣传土地流转对推进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义和作用。

用身边的人、身边的典型事例教育广大农民,使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激发广大农民自愿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四是要加强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在非农领域就业的本领。统筹协调各级人事、劳动就业、教育、农牧、团委、妇联以及职业教育等部门和社会团体,整合人力资源、场地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县(区)级为主建立联合培训制度,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农民技能培训学校,共同承担农民培训工作。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在培训机构的选定上,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面向社会通过市场运作招标选择,选拔具有培训资质,培训能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培训机构。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共同承担培训经费,减轻农民培训费用。在培训内容的确定上,根据用人单位及社会用工的需求量,在尊重农民择业愿意的前提下,由培训机构按照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自主安置就业的原则分门别类进行培训,形成一种“用人单位定人、政府部门组织、培训机构主办、农民就业方便”的良性培训机制;五是要树立先进典型,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政府各级部门要与乡村两级密切配合,把农村中那些流转大户、劳务输出组织者、创业致富的典型人物和工作成绩突出的基层组织树立为先进,给予奖励,大力宣传,发挥先进的带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农村发展、关心农民生产生活的良好氛围。尤其要把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加大农村人口转移工作炒热叫响,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以此鼓励、带动和引导农民走出家门,跳出农门,创业兴家,进入非农领域就业增收。

3.继续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拓宽农民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增收空间。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新型工业体系,使更多的企业和资金进入本地,增加就业岗位;同时要加大投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扩充城镇容量,用市场经济手段和优异的投资环境吸引生产要素进入城镇,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用高出农村的收入来吸引农民。加大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用舒适的环境来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为经商和务工农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使他们进的来、留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