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宁夏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理论与实践
7584600000028

第28章 宁夏农业土地所有制沿革及农业生产力发展史(6)

(三)1961年~1966年

1961年,农业开始进入了三年调整时期。主要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要求全社会支持农业,国家给予资金扶持,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在农村强调按劳分配,恢复自留地制度,允许社员饲养家禽家畜,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等,强调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合理安排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这些调整尽管是在农业集体化生产下的简单调整,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至少解决了农民吃不上饭的问题。然而从根本上讲,国家执行的还是坚持农业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把任何改变集体生产经营方式看做是农民落后性的表现,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否定了在集体所有制下依靠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四)1966年~1978年

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做法被当做资本主义的东西予以否定和批判,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阶级斗争被看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灵丹妙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从城市到农村,全社会近乎疯狂地沉浸在“红宝书”营造的精神世界里,农业生产连年下降。宁夏在1966年到1978年的13年间,农业生产总值有6年呈负增长,3年低速增长。从70年代开始,宁夏由过去的粮食调出区变成粮食调入区,昔日的“塞上江南”名存实亡,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处于崩溃的边缘。当然,从1958年到1978年整个人民公社时期,由于实行集体生产经营方式,形式单一,政令畅通,使得农业技术改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首先,许多以前无法实施的农业工程开工建设,组织农民大兵团运动治理大江大河,新建水库、开挖渠道、兴修农田水利,植树造林、防沙治沙,修建道路、发展交通等,这些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零售价格,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实行增产不增税,把增产的部分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稳定和保护了农业发展。

第三,是发展农业科学教育和农村教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业科研教育网络和技术推广体系。

第四,是生产了大批农业机械。这一时期,宁夏新建了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结束了宁夏灌区无坝引水的历史,保障了近300万亩农田的灌溉。整修了原有的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等20多条约1000公里的旧干渠,新开挖了西干渠、跃进渠和东干渠,建设了180多座机灌站。整修和新挖了30多条总长达700多公里的排水干、支沟,配套建设了70多座机电排水站,排水面积达223万亩,形成了宁夏灌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排水系统,新建机耕条田的面积约占水地面积的一半。

这一时期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春小麦品种“阿勃”“墨卡”“墨沙”等代替了“碧玉”,水稻公交8号、12号推广应用,玉米开始了南繁育种,水稻卷秧育苗移栽技术广泛推广,飞机防治蚜虫和粘虫开始试用,化肥开始在生产中应用。尽管推广了这些技术,但由于农民缺乏生产劳动和运用先进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力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三节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农业农村生产力发展及土地经营(使用)状况

一、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业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决定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联产承包在实践上由少到多、由小及大、由浅入深,在理论上由否定到争论到倡导,逐步成为我国农村最主要的生产经营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业农村各项生产要素,推动了农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实行统分结合,家庭承包、自主经营、利益独立、按劳分配的经营体制后,赋予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使被捆绑在人民公社体制上的、僵化的劳动力,变成活跃在经济建设中的自主的劳动力,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力,不仅保障了农民的经济利益,也为农民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农业农村生产力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想方设法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精耕细作并获得了自己所期望的丰收,短时间内就实现了粮食的自给,并且有了余粮。197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22.51亿亩,粮食总产为3047.65亿公斤,农业增加值为1027.5亿元。到200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23.02亿亩,仅比1978年增加0.51亿亩,但粮食总产却达到了5016.03亿公斤,比1978年增加1968.38亿公斤,增长65%;农业增加值为28627.0亿元,比1978年增加27599.5亿元,增了近28倍,十二亿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与此同时,部分农民开始进城务工,离开农村到城镇创业或者工作,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农民工由此诞生。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1.45亿人,在本乡镇从业0.84亿人,庞大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三是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全国农村从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由于劳动力的解放,使农民不但成为农业土地的承担者,而且也成为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发展的参与者,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援。

(二)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观

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到2007年,全国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38%。据统计,全国农机总动力1978年为11750万千瓦,2007年增加到了76590万千瓦,增长了5.5倍;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分别从1978年的55.7万台、1.9万台提高到2007年的206.3万台和63.4万台。农田机械化耕作、农作物机播、机收面积逐年增加,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作物机械作业面积大幅提高,2008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45%,比1978年提高了24.8个百分点。二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十年来,水利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54万座,水库总库容6345亿立方米,堤防28.4万公里,水利工程年实际供水能力达到6591亿立方米。1978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6.74亿亩,到2007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8.48亿亩,增长了25.8%,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到6.17亿亩,机电排灌面积增加到了5.66亿亩。

(三)农作物种类、品种及农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蛋奶畜禽和水产品,在总量、种类和品种上都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主要农产品已经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模式运行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已由过去的“以粮为纲”转向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开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农产品种类极大丰富,品质结构大为改善,由单纯追求数量的增加,逐步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逐年提高。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72.3%、61.6%、47.1%和70.3%,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品种不断更新。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格局已逐步形成,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地区的小麦、花生带,长江流域的油菜带,新疆的棉花产业带。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龙头企业建基地等经营形式不断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乡、专业村,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

(四)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及推广成绩显著

三十年来,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巨大进步使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跃上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27%提高到现在48%,主要农作物品种经历了3次大规模更换,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转基因抗虫棉等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一场新的革命。近10年来,已有1459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级试验、审定并推广应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年更换率达到12%~13%,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生产能力。

超级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油菜等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得到研发和推广应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成绩显著,在粮食作物栽培方面,先后推广了水稻抛秧、旱育稀植、免耕栽培、地膜覆盖技术等10多项重大技术。据初步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7年,这些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62.4亿亩,平均亩增产47公斤,亩节本增效90元,总增产粮食2923亿公斤,总节本增效5600多亿元;在园艺作物栽培方面,由我国独创的日光温室节能栽培技术,攻克了北方冬春蔬菜生产技术难关,能使北方在-10℃~-20℃的严寒条件下不加温生产喜温蔬菜,使北方居民告别了冬春新鲜蔬菜短缺的历史,实现了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夙愿;在经济作物栽培方面,已累计推广地膜覆盖栽培、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双低油菜高产保优栽培、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等16项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30亿亩,实现纯增收1200多亿元。

化肥的大量使用,为农作物的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统计显示,1978年,全国农田化肥使用折合纯量仅为884万吨,1979年折合纯量为1086.3万吨,其中氮肥折合纯量为825.9万吨、磷肥折合纯量为223.5万吨、钾肥为31.6万吨,2007年化肥折合纯量为5107.8万吨,较1979年增加了近5倍,其中氮肥折合纯量为2297.2万吨、磷肥折合纯量为773万吨、钾肥为533.6万吨。在施肥总量增加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根据各种作物的需肥规律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制定施肥方案,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使肥料的利用率显著提高,科学施肥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植保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应急抗灾能力逐渐增强。30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对重大病虫灾害发生流行规律与防治技术的研究,我国植保减灾水平明显提高。在病虫测报方面,重大病虫长、中、短期预报的准确率分别达到85%、90%和95%以上;重大病虫防控通过综合采用农业、物理、生化等技术手段,植保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我国幅员辽阔,气象条件千差万别,每年总有一些地方遭受暴雨、风雪和霜冻等自然灾害,每一次受灾地区的基层农技人员总是率先投身抗灾一线,开展科技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发放技术资料,培训农民,千方百计地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为国家和农民尽可能多的挽回损失。农业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五)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加快

目前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经突破5014.5万亩(含小拱棚),全国人均占有设施蔬菜面积25平米,总面积居世界前列,已成为设施园艺大国。种植的作物也有蔬菜扩大到了水果、花卉和苗木,许多地方已经实现了工厂化育苗、专业化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农业之路,通过设施农业,实现生态化管理,走高科技农业的道路,促进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二、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农业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夏紧紧结合当地区情,坚持山川共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各地陆续开始改革,到1983年宁夏全部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农业土地经营模式,这一举措不但使新形势下的农村生产关系得以调整,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而且使位于西部干旱带上的宁夏生态面貌大为改观,整个农村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