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宁夏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理论与实践
7584600000018

第18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理论及政策法律依据(4)

第六节农业现代化理论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由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逐步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现代化农业。农业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具有动态性、区域性、世界性、时代性和整体性,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其重点是以农业机械化为支撑,以生产技术科学化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为经营方式,以农业信息化为重要手段,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为基本保证,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必由之路。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是用先进机具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经营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

从广义的角度讲,农业现代化是个系统工程,他由许多小系统构成,其中既包括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也包括农村经济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他们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目前仍面临着诸如农业从业人员多、农户经营土地规模小、农业机械化作业率低、先进技术推广速度慢、经营管理滞后、农民增收难度大等许多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业现代化,是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受国情和诸多不利历史条件的限制,党在领导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不能全盘照搬别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又必须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此,党在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在探索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创新成果,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以市场为导向是我国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深刻变革;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已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并将继续推进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目标迈进。

分析宁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践和效果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五点。

一是依法、自愿流转了承包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农民在取得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的同时,普遍进入二、三产业就业,收入大幅度增加。他们在城市置办房产,安家落户,逐步融入了市民的行列,既实现了个人增收致富的目的,又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体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支持和促进。

二是农村中的种田能手、各类组织、企业等经营主体从进城农民手中有偿取得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后,经营种植土地的规模得到扩大,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他们对先进机具、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及经营信息的渴求愿望迫切,他们积极学习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努力掌握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主动了解和把握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信息,自觉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使先进机具和科学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充分的配套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充分体现了用先进机具装备农业、用先进技术支撑农业、用先进理念经营农业、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农民和用现代信息服务农业的农业现代化核心要求,也为工业化发展中的农机制造业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为城镇化发展中城镇居民提供了更加丰富优质的农副产品供应。

三是由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衍生的土地规模经营带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农业,使农业投入渠道实现了多元化。土地规模经营实现了农业投入集约化,有利于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完全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客观要求。例如中粮集团落户石嘴山市惠农区后,仅2008年底到2009年就为惠农区注入农业发展资金6亿元,2010年又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规模经营条件下主要依靠各类农业机械完成田间农事作业,有利于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模式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完全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对实现“两高一优”农业的需要。

五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在维护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权,保护承包者的承包权和受益权的前提下,为搞活土地使用权而对生产要素实行的调配,属于农业中的改革创新举措,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要不断探索实践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

总之,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符合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实践探索。

第七节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把城市和农村做为一个整体谋划,促进各类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转化利用,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共同发展。由于农业的分散性特点和工业的集聚性特点,农村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城市经济活动则以工业和其它非农产业为主。这种城乡间的产业分工,构成了国民经济地域分布的基本格局。因为人们无法改变农业的分散性,因而也就无法改变城乡间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但是,城乡间的产业分工只是一种经济分工,而不是自给自足的产业隔离。从现代社会的总体特征看,城乡间因农业与工业的内在联系也存在广泛的经济联系。居住在城市的人们需要农村提供农产品和自然环境,生活在乡村的人则需要城市提供的工业品和城市文明。由于城市具有集聚效应,能够汇集、组合更多的产业、经济、社会和政治要素,所以使城市的发展往往快于农村,由此导致了城乡之间的显著差别,有时甚至产生城乡之间的严重对立。然而,城乡之间的对立并不是永恒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对立的城乡关系既不利于城市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村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工业化的相继实现,整个社会在经济、技术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为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农业的支持,农业的现代化也迫切需要现代工业的武装,由此使城乡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城乡差距已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城乡一体化已成为国家现代化的一项基本标志和内容。由此可见,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城乡差别不断缩小甚至消失,城乡经济及社会逐步融为一体。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途径有哪些呢?由于城市在资源配置和经济上优于农村,所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心就应该是加快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和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转移。从实现城乡一体化意义上讲,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前提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能够为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渠道和稳定的增收空间。实现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工业和实现农村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由于农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如果农业生产条件和手段得不到改善,落后的农业就无法与先进的城市经济实现一体化。同时,生产条件和手段改善的本身就是消除差别的重要内容,如果农民总是头顶烈日、脚踩泥土进行农事操作,城乡差别就很难消除。所以,改善生产条件,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武装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兴办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村工业不仅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把工业理念和工业文明引入广大农村,因而能够提高农村综合经济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我国及宁夏目前农村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工业主要包括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乡镇及村办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它非农服务性产业。

加快农村工业化会使非农产业在农村形成集聚点。生产资源和要素向这些集聚点流动的结果,会使这些集聚点逐步形成新的城镇。人口不断向城市和城镇集中,会使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这就是所谓的农村城镇化。由于城乡差别的表现是农村落后于城镇,所以农村城镇化就成为消除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

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即:增加对农村的投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兴办农村医疗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等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做为根本要求,提出要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服务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加快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和加快推进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措施,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做为党的工作重点。这既是对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布署,也是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实现一部分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二、三产业转移;二是在农村兴办农村工业,依靠工业的集聚效应带动小城镇发展,由此吸纳一部分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在小城镇发展;三是留下一部分农民继续经营农业,通过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和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和效益。实施上述三条途径的最终目的是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别,达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从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实践效果看,一部分农民通过有偿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实现转移性收入后,解除了土地的束缚和后顾之忧,他们进入城镇在二、三产业领域就业后取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并逐步融入了产业工人和市民的行列,由此直接享受到了城市的现代文明成果;另一部分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农民在农村兴办起不同规模的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村工业,既实现了自己的进一步致富增收梦,也吸纳接收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还带动了当地主导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销售,开辟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还有一部分种田能手通过转包、租赁等方式从离开土地的农民手中有偿获得了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由此使自己经营种植土地的规模得到了扩大,在规模经营条件下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成果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经营水平,依靠土地规模经营也实现了增收致富的目的。由此来看,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完全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内涵和本质要求。

第八节农村土地资源经营理论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条件和根基。人类消耗的大部分能量来自于土地上生产的农产品和依靠土地上生长的植物而生产的畜、禽产品。因此,土地不仅是农业,而且也是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耕地总量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据统计分析,1995年与1957年相比,全国净减少耕地2.535亿亩,平均每年减少666万亩。据国土资源部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耕地面积已由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7年的18.26亿亩。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可开垦荒地资源有限,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现有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土地资源经营理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点课题。作为农村经营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经营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根据农村土地资源经营理论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要在搞好农村土地资源调查、农村土地资源经济分析、农村土地资源评价和制定农村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基础上,采取三条途径提高农村土地综合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