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简介
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分为继发性腹膜炎和原发性腹膜炎两大类。按累及的范围可分为弥漫性腹膜炎和局限性腹膜炎。
疾病解析
【病因】
1.继发性腹膜炎。腹腔内脏器破裂、穿孔、炎症或手术污染所引起的腹膜炎。
2.原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病源,多因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双球菌经血运、淋巴、肠壁或女性生殖系进入腹腔而引起的腹膜炎。
恶心、呕吐为急性腹膜炎最早出现的症状。
【临床表现】
1.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状,腹痛呈持续性,比较剧烈,常难以忍受,在深呼吸、咳嗽、转动体位时加重。
2.恶心、呕吐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3.体温与脉搏。因穿孔、破裂造成的突发性腹膜炎,早期体温正常,以后逐渐升高。
4.感染中毒。常有高热、大汗、口干、脉快、呼吸浅快等全身中毒表现。腹膜炎后期可出现全身衰竭、严重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休克。
5.腹部体征。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明显腹胀,腹胀加剧表示病情加重。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是腹膜炎的主要体征,称腹膜刺派往征。
6.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可出现中毒颗粒。腹部X线检查,胃肠道穿孔时多数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肠麻痹时可见大小肠普遍胀气或多个液气平面。患者应采取积极措,清除病粒,消除引起腹膜炎的病因。腹腔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抽出的液体应观察其颜色,浑浊度和气味,作细菌培养、涂片及淀粉酶测定。
【治疗原则】
应采取积极措,清除病粒,消除引起腹膜炎的病因,清理或引流腹腔,促进腹腔脓性渗出液尽快局限、吸收。治疗方法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绝大多数采用手术治疗。
对原发性腹膜炎,盆腔器官感染引起的腹炎经治疗有效、炎症已有局限趋势、病因不明而病情不重、全身情况较好、腹腔积液不多,腹胀不明显,无休克者,可在严密观察并做好术前准备的情况下进行非手术治疗。
当腹膜炎病情严重或经非手术(一般不超过12小时)治疗无效,应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腹膜炎的病因,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采用彻底切除病灶或行单纯腹腔引流。手术时应尽可能清除腹腔内脓液、食物残渣、粪便或异物等,可用大量温等渗盐水冲洗腹腔。常于腹腔原发病灶附近及膈下、盆腔底部等处放置烟卷引流、硅胶管或双套管引流,减少腹腔残余脓肿的发生。
【护理】
1.术前护理
在治疗前,应该解除患者和家属思想顾虑,使其配合治疗。
(1)观察要点:①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休克的表现。②定时询问腹痛和检查腹部体征,以判断病情的变化。若病情突然加重应报告医师:存病情观察或非手术治疗期间出现手术指征时,应考虑手术处理。③注意辅助检查结果提示的有关情况。④监测尿量,记录液体出入量。⑤注意腹腔脓肿或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2)心理护理: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解除思想顾虑,使其配合治疗。
(3)体位:在无休克情况下,宜取半卧位,以利腹腔内渗出液、脓液等积聚在盆腔,使炎症局限。因为盆腔腹膜吸收能力比上腹部差,可减少毒素的吸收,并可防止膈下脓肿。半卧位时膈肌可免受压迫,有利呼吸和循环的改善。
(4)禁食:可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有利于控制感染的扩散。必须待肠功能恢复后,才可开始进食。
在饮食方面,应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有利于控制感染的扩散。
(5)胃肠减压:可减轻胃肠道内积气、积液,减少胃肠内容物继续漏入腹腔,有利于减轻腹胀、炎症局限、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和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是腹膜炎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6)输液:腹膜炎时,腹腔内有大量液体渗出,加之呕吐,不仅丧失水、电解质,也丧失了大量的血浆。应根据临床表现和血生化测定、中心静脉压等监测,输入适量的晶体液和胶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输血浆或全血,以维持血容量。注意静脉输液通道的通畅。
(7)应用抗生素:一般在腹膜炎确定后即给予抗生素。继发性腹膜炎,尤其是急性阑尾炎穿孔、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膜炎,由于需氧菌与厌氧菌感染混合存在,常以联合用药为主。用药时应注意给药的途径及配伍禁忌等。
(8)监测:除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腹部体征变化外,对休克患者还应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血气分析。
对诊断未明确者,严禁使用麻醉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
(9)对诊断未明确者,严禁使用麻醉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
2.术后护理
(1)掌握病情:详细了解手术经过、麻醉情况、腹腔内炎症情况、引流管放置的部位及引流状况。
(2)体位:全麻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时误吸。全麻清醒后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如血压、脉搏平稳,可改为半卧位,以利腹腔引流,减轻腹胀。鼓励及早翻身、活动,预防肠粘连。
(3)生命体征观察: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变化。
(4)禁食和胃肠减压:术后禁食2~3天后,肠蠕动功能恢复后,可拔除胃管,进流质饮食,如无腹胀、腹痛、呕吐等不适,过2~3天后再改半流质。对行胃肠道切除吻合术者,进食时间酌情推迟。
(5)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术前因腹腔内大量液体丧失,常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术后应补充足够水、电解质、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必要时输血浆或全血,以补充机体高代谢和修复的需要。
手术后应该继续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减轻和防止腹腔残余感染。
(6)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减轻和防止腹腔残余感染。
(7)腹腔引流护理:及时接通并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不要受压、扭曲,定期挤捏引流管道以防血块或脓块堵塞。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如色泽鲜红,说明有继发性出血,应及时处理。若引流液突然减少,患者感腹胀、伴发热,应及时检查引流管腔有无堵塞,若有堵塞可选用生理盐水冲洗。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可用凡士林纱布或氧化锌软膏保护局部皮肤。定期更换引流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如一般情况好,腹部症状体征减轻,引流液明显减少,色清淡,即可考虑拔管。
(8)注意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应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全身中毒症状及腹部的变化,观察有无大便次数增多、尿频或排尿困难、下腹坠胀、里急后重等表现。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1.平时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2.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3.可适当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
4.出院后仍需注意体温及腹痛情况,如发生突然腹痛并逐渐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