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简介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慢性滑膜炎为基本病变的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小关节为主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也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最终关节软骨和骨组织破坏,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疾病解析
【临床表现】
好发于任何年龄,女性多于男性,常以缓慢而隐匿方式起病。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体重下降等症状,以后逐渐出现典型的关节症状,少数则有较急剧的起病史,在数天内出现多个关节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发于任何年龄,女性多于男性,常以缓慢而隐匿方式起病。
1.关节表现。晨僵,关节肿胀疼痛(部位以腕、掌、指近端关节,其次是趾、膝、踝、肘、肩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时轻时重)关节压痛,关节畸形(多见于晚期)。
2.关节外表现。发热,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肺间质性病变,肺结节样改变,胸水,心包炎,间质性肾炎,胃肠道表现上腹不适,胃痛,恶心,纳差,甚至黑便。
3.实验室检查。有轻至重度贫血,血沉快,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示关节改变。
【治疗原则】
减轻和消除关节炎引起的症状,控制疾病的发展,尽可能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促进已受累关节的修复。
【护理】
1.减轻疼痛
(1)观察关节疼痛的强度及关节肿胀、畸形的程度,评估并明确引起疼痛加重的因素。
(2)急性期卧床休息,限制受累关节活动,保持关节的功能位。如膝关节下可放一枕头,但不能绝对卧床休息,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减轻关节畸形,防止肌肉萎缩,肌肉活动有助于水肿液被淋巴管吸收。
膝关节受累患者不能绝对卧床休息,应尽早下床活动,减轻关节畸形,防止肌肉萎缩。
如仅有手指小关节受累,可做一些工艺制作的训练,如受累关节多,可参照以下运动疗法:①握拳: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双手伸出,掌心相对,开始握拳,尽最大可能使手指握拢。由慢到快,重复30~50次。②转腕:患者双手自然伸出,放松各指关节,使两手腕关节由左向右转动20~50次。③转颈:患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微屈膝,身体直立,颈先向左旋转,转到最大限度。再向右转,动作要慢,幅度要达到要求,并争取增加活动度,每个方向做30~50次。④打拳:患者取站位,两手握拳,拳心向上,屈肘于体侧,先左臂用拳向前方打出,注意小臂带动大臂,收回,再出右拳。重复30~50次。⑤挺胸:患者取站位头后伸,胸部尽量挺起。同时两上臂稍外展并尽力后伸,背部肌肉用力夹紧,以便用力挺胸达到最大幅度。挺胸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动作缓慢,呼吸深长,重复30~50次。⑥伸腰:患者取站位,双手托宜多食足量蛋白质、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有贫血者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
腰,尽力做后伸动作,包括髋部活动,动作要慢,呼吸深长,重复30~50次。⑦旋腰:患者取站位,双手叉腰,上身先向右旋转,一转一回,幅度一次比一次大,然后向右旋转,重复30~50次。
(3)运动松弛疗法:如听音乐或游戏,使精神放松,分散注意力。
(4)减轻疼痛的强度:理疗,热敷,按摩等。
2.饮食。宜多食足量蛋白质、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有贫血者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
3.病情观察
(I)观察晨僵关节及受累关节,记录晨僵、关节肿胀的时间及程度。
(2)观察有无血管炎性的改变导致的多系统症状,如剧烈腹痛可能有肠紊乱,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现情况均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心脏受累伴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时应及时心电监护,注意血压、脉搏变化。
4.常用药物及用药注意事项
发现身体关节不适,应及时就医,以防止病情恶化。
(1)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乙酰水杨酸4~6g/d,分4次服,为减轻胃肠道反应,饭后服用或服肠溶片,有消化道溃疡者慎用,也可用芬必得300~600mg,每日2次,扶他林25~50mg,每日2次。
(2)免疫抑制药:最常用甲氨蝶呤7.5~15mg,每日1次,口服数周有效,其不良反应有肝毒性,骨髓抑制或口腔溃疡等。
(3)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次数不宜过多,及免损伤软骨及加重腹泻。
(4)青霉胺:用药中应注意有无皮疹、恶心、呕吐、蛋白尿、粒细胞减少等。
5.加强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本病突出改变为关节致残性炎症,病程漫长,病情轻重差异大,轻者生活自理,重者则失去生活能力,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一方面协助患者积极治疗和功能锻炼;另一方面,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愉快的心情面对生活。
1.教会患者及家属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局部热敷,热水浴,温泉浴等。
2.避免感染、寒冷、潮湿、过劳等各种诱因,注意保暖。
3.强调休息和治疗性锻炼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计划的进行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残废。
4.根据病情,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