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教育改革情势的发展,使人们对创新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进一步认识。将创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纳入到教育目的范畴已成为世界性的共识。这种扩大了的教育概念目的就是能够使每个人都能发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努力挖掘出教育及个人的潜在的智慧财富。这种新的教育认识要求整个教育的领域,全部的教育过程都要体现创新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也持有相同见解。
在知识迅速澎胀的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如果还只是做些局部的仅限于小范围,小动作的发明或创造,反映到学校也仅是些小手工、小制作类的改进倡导的内容,就落伍了。信息社会所指的创新、创新素质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即人们生活的全部方面都要求创新。具体是:从创新的领域而言,包括专业创新、职业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管理创新、生活创新等。对这些大家都容易理解,且这类文章较多,我们要言不赘。现只以生活创新为例,一个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是会为自己不断创造生活的,拥有健康的心理,“适者生存”,“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便是最好的写照。创新从类型上分为发现型创新和建构型创新。发现型创新就是指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业已存在的各种关系的选择和发现的创新。比如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居里夫人发现镭都属于发现型创新。建构型创新就是指人们利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已知材料和关系构造(组合)出新产品或新关系的创新。比如鲁迅塑造阿Q的典型形象,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均属此类创新。从层次上说,创新从层次上可分成类创新和真创新。类创新就是指人们的创新成果仅具有个人价值而不具备社会价值。例如经过独立思考学生想出一种新解题方法,对整个人类来说不具备创造价值。真创造就是指不管是个人还是对人类来说都具有价值的创造。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属于真创新。类创造的日积月累往往产生真创造。从指向性维度来讲,分成指向客体的创新和自我创新;从构成成分上说,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行为;从培养途径上来讲,包括家庭创新、学校创新和社会创新;从创新参与度上来讲,包括全员的创新,即创新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参与的创新。
概括起来,创新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有领域维度创新、类型维度创新、层次维度创新、指向性维度创新、成分维度创新、参与维度创新等几个方面。只有全方位、多维度的创新才能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目标。
将创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涵于教育目的,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创新素质教育体现,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又一进步性选择,也是目前世界教育改革的情势使然。
创新素质教育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创新素质教育的原则包涵在教育原则的大范畴之内,但又体现创新素质教育的规律。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本体主导性原则
本体主导性原则是指在创新素质教育中应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能让其学生参与到教育与教学活动中,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一)学生应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主体
对主体的标定会直接关系到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教育史上,有关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以及双主体(即学生与教师均为主体)的争论一直存在。历史证明,只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发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习主动性,树立创新素质。具体方法:
1.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它是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提出教育要求,使教育的实施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真正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2.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帮助他们正确运用这些并健康发展。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主体的学生可以选择教师、教材、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作为主人的学生要有学习的权力,他们应有选择教材、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权力;教师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运用这种权力。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通讯设施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的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仅仅靠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不够的。因此,学生有更大主动选择性,他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教师、教材以及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3.注意学生存在个别差异。创新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张扬个性的教育。个别差异包括遗传素质的水平差异类型差异,所处的差异文化群体、年纪差异、性别差异等。创新素质教育本身就是表现个性的教育根据个别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充分显现学生的创造个性,并发扬光大。
(二)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传统教育理论中,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的主导,教学活动中的一切均由教师决定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环节的落实,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学生的任务是学,两者的界限分明。而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师生之间的知识差在不断缩小,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到其中,并且从简单参与向复杂参与,从课堂参与到课外参与,从少数参与到全体参与,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同样,教师在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创造的,进而更好地增进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本体主导性原则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就是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学生的广泛参与,起主导作用。
知识亲得性原则
所谓知识亲得性原则是指在营造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定情境让学习者能独立思考,尝试处理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用大脑亲自获得知识。这是培养创新素质必不可少的过程。好些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正是凭借着这种钻研精神,才在荆棘丛生、人迹罕至的险峰中领略到人间胜境。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坚持这种精神。在教学和教育中坚持知识亲得性原则具体做法:
(一)对已有定论的知识和规范敢于质疑,再次思考
传统教育中,人们视已有定论的知识和规范为经典,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这些,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获知的过程。创新素质教育则是对已有知识的接受的一个认真的自我思考过程。要敢于对权威定论进行质疑,对权威理论学习,是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过程中勇于重新思索。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不确定性问题要大胆假设、猜测
尽管中小学是以传授学生确定性问题为主,但总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会相应增多。不确定性问题要求学生必须要进行深入的思考,答案也不是惟一的。因此在创新素质教育中要鼓励学生对不确定性问题大胆地进行猜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三)充分利用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素质
勇于思索的探究精神来源于好奇心,好奇心是人进行探索的最原始、最持久的动力。每个人的好奇心各不相同,教师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知识亲得性原则提倡在创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营造一定情境让学习者有一个独立思考、尝试处理问题的过程。即必须为学生提供用大脑亲自获得知识的过程。对定论的东西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敢于假设,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是创造性品质的体现。
不断进行实践活动的原则
不断进行实践活动的原则是指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在丰富多彩的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中去达到,去完成。人类的所有创造成果都是通过改造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得以完成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创造就无从谈起。依据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观点,活动引发意识、个性,他写过一专题为《活动、意识、个性》的著作。总之,活动在人的心理成长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实践是人类作用于客观现实的主要形式,活动是把客观现实内化为心理世界的桥梁和中介,人类实践通过活动而实现了主客观的有机统一。人类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认识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关系和联系,有效地认识了客观规律,从而有效地利用这些规律构建出满足人类需要的创造性产品。具体做法:
(一)抓好学龄特征典型活动
抓好学龄特征进行典型活动,是指教育者要针对年龄和年级的不同,尤其是要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进行典型活动。例如学前儿童的游戏是典型活动,若此时不关注儿童游戏活动,而过度重视学习活动,就会破坏儿童的天性,影响到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及情绪、性格的健康发展,这是以后难以弥补的。中学阶段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活动。活动就是必须有活动主体,它必须是活动从始至终的参与者。那种灌输式的教学和教育是违背活动性原则的。依照活动性原则,课堂教学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有活动的机会,即都有手脑并用和互相交往的机会,通过活动使学生充分利用感觉累积丰富的表象,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实践活动要手脑并用
手脑并用是开发智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通过活动和劳动,将107名“智力发展极端迟缓”的学生培养成完全合格的正常人,有些学生还成为机械师和技术骨干。他认为: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那么产生这些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不能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也就是说,他离开‘事实’就不能进行思考”。所以他提倡通过活动或劳动为学生提供“最能看见事物间的关系和互相联系的机会”,由于在活动或劳动中事物间的关系或联系是以直观形态显现出来的。他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信号在每一瞬间多次从手传到脑,又从脑传到手,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教导脑”。双手动作时,会同时开发人脑中那些特殊的、最积极、最具备有创造性的区域,反之这些区域将处于休眼状态,那会对学生的智力背景造成非常可悲的后果。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除了组织课外活动外,更应贯彻活动性原则,将课堂变成学生手脑并用的活动之堂。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不断进行实践活动的原则的主要思想内涵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学龄特点开展典型活动,并做到手脑并用。
畅通性原则
畅通性原则是指在创新素质教育中必须构建一种内外部进行充分信息交流的自组织系统。依据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的看法,可划分为三种系统:一种是只仅有内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而与外界不存在任何信息与能量交换的全封闭系统;另一种是与外界仅只有单向交流的半封闭或半开放系统;再有一种是能够与外界及时进行互相交换信息与能量的开放系统。传统教育所创证的是一个封闭和半封闭系统。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富有创造力的灵敏而活跃的思想封闭的空间里活动,画地为牢,壁垒森严,绝无越狱的可能性。”提倡单向灌输,缺少师生间的互动与双向交流。教师、书本是学生惟一的信息来源。这一观念在现代社会早已是过去完成式。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开放社会,教育也必须建构一个开放系统,使系统内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能够及时地进行信息的相互交流,坚持畅通性原则的具体方法:
(一)保障教育系统内部信息畅通
不拥有充分的知识,就难以达到对自身知识视野、人类知识视野的超越。因此就必须确保教育系统内部各种有效信息的充分交流。尤其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的双向和双向交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系统内部的各种信息资源,因此,必须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沟通关系,教师为学生创设平等交流的情境,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拓展自由空间,能够自由展示自己的潜能和个性。
(二)确保教育系统与社会交流的信息畅通
现代社会促使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及时与外界保持互动、进行交流,才能不断地获取新信息、利用新信息,借他山之石,以攻己玉。因此,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促进这种交流。学校要创造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条件。只有在一个开放系统中,学生才能最充分地获取信息,在多维参照系中判断、思考,实现创新素质的提高。
畅通性原则就是强调在创新素质教育中保持交流信息的畅通性。这种信息是指内、外全包括的全信息。
跳出仿效局限的原则
所谓跳出仿效局限的原则是指在创新素质教育中并非不能仿效,而是将仿效只作为创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仿效是为了更好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