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圣明的君主并不忙碌于归依的人,而是想方设法促使人们归依。
强迫出来的笑不会快乐,强迫出来的哭不会悲哀,强令只可成就小事,而不能成就大业。
瓦罐中的积水黄了,蚊虫就会聚集,因为有酸味。光是水,就不可能招来它们。
用猫勾引老鼠,用冰勾引苍蝇,用心再妙,也不会如愿。
用臭鱼驱除苍蝇,苍蝇反而愈多,不可禁止,这是由于:方法不当所致。桀纣以暴政想安定局面,结果惩罚再重,刑法再严,又有什么用呢?
大寒到了,人们追求温暖;酷暑临头,人们趋向清凉。所以,人们没有固定的去处。有利可图,人们就会蜂涌而至;无利可图,人们自然就要离开。
要想做天子,对此不能不有清醒的认识。
要想作天子,他所显示给人民的,不可不与那些被民众痛恨的君主有所区别。如果没有什么区别,即使强令,民众也不会趋附。民众不趋附,就不可能成就王业了。暴君高兴的时候,就是人民绝望的时候。
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害遍天下民众,因而不能获得贤名。关龙逢、王子比干以死指出其君的过错,也不可能给其君带来好的名声。
名声本来就不是可以由什么人给予的,它只能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
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面年寿得长焉。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
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躁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
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
精气之集也,必有人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复明。精气之来也,因轻而扬之,因走而行之,因美而良之,因长而养之,因智而明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揭为聋,处目则为衊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府,处足则为痿为蹶。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口必甘味,饮必小咽,端直无戾。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于中?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故占之人贱之也,为其末也。[译文]大自然产生出阴阳、寒暑、燥湿,以及季节和万物的变化,没有无益之处,也没有无害之处。
圣人洞察阴阳变化的有宜之处,辨别万物的有利之处,以便利于生命。因而他们精神安泰寿命得以长久。所谬长久,不是说寿命本来短而使它延长,而是能够享尽天年。尽天年的关键在于避开各种危害。
怎样才叫避开危害?大甜、大酸、大苦、大辣、大咸,这五种东西吃得过多,生命就要受到危害;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这五种东西不断地干扰精神,生命就要受到危害过冷、过热、过燥、过湿、过多的风、过多的雨、过多的雾,这七种东西经常侵袭身体,生命就要受到危害。
所以,凡养生,没有比懂得这个根本更重要的了;懂得了这个根本,疾病就无从产生了。
精气的聚集,必有所托。聚在飞禽上,化为飞翔;聚在走兽上,化为奔走;聚在珠玉上,化为精美;聚在树木上,化为繁茂;聚在圣人身上,化为聪明睿智。精气到来,附着在轻盈的东西上就使它飞翔,附着在跑动的东西上就使它行走,附着在美好的东西上就使它优良,附着在生长的东西上就使它繁茂,附着在智慧的人身上就使它聪明。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缘于运动。
人的形体精气也是这样。形体不活动,精气就不会流畅;精气不流畅,气则郁结。气郁结在头部就会致肿、中风,郁结在耳部就致聋,郁结在眼部就会视物不清、致盲,郁结在鼻部就会造成鼻塞、窒息,郁结在腹部就会造成腹胀、积水,郁结在足部就会造成肌肉萎缩、致瘸。
凡饮食,不要贪吃过于肥腻的东西,不要饮烈酒,因为它是病的祸首。饮食能因时而宜,身体必然不会染疾。
饮食的原则,不饥不饱,可以使五脏安适。食物一定要可口,情绪一定要平和。饮食一定小口下咽,坐要端正,不。要歪斜。如今世上流行某些巫术,不但去不了病,反而使病来得更多。这就像射箭的人,射不中箭靶,不从自身找毛病,反而去挪动靶位,这对中靶能有什么宜处?
用开水止沸,沸越不能止;撤去下面的火,则自然会止。
巫医与药品只能用于驱鬼治病。古人轻视这些,是因为它们对养生起不了大的作用。心得而听得,听得而事得。事得而功名得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
可取,身将先取。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
故反其道而身善矣,行义则人善矣。乐备君道,而百官已治矣,万民已利矣。勿身督听,利身平静,胜天顺性。顺性则聪明寿长,平静则业进乐乡,督听则奸塞不皇。故上失其道,则边侵于敌,内失其行,名声堕于外。是故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商周之国谋失于脑,令困于彼。
故心得而听得,听得而事得,事得而功名得。
五帝先道而后德,故德莫盛焉;三王先教而后杀,故事莫功焉;五伯先事而后兵,故兵莫疆焉。
当今之世,巧谋施行,诈术递用,攻战不休,亡国辱主愈众,所事者末也。
夏启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启相与:"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两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不出于门户而天下治者,其唯知反于己身者乎!
[译文]光想着得天下,不可能能得;得到天下的前题,首先必须得到自身。
成就事业的基础,在于先要修养好自身,珍惜生命。吐故纳新,肌理就会通顺,精气就会增长,邪气就会除去,就会尽享天年。
过去,先代圣王修养好自身,随之也就打下了天下;治理好自身,天下随之也就得到了太平。所以,回音的出现,不在于音量,而在于产生音量的声音;影子的产生,不在于影子本身,而在于产生影子的物体;天下治理得好坏,不在于天下,而在于掌握天下者的自身修养程度。
不背离道,自身就可以达到完善;奉行义,就会受到人们的敬重;遵循君主应当遵循的准则,百官就能尽职尽责,万民就能由此受益。
不自以为是就会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修养自身就会做到心态平静,遵从天道就会顺应天性。
顺应天性就会聪明长寿,心态平静就会事业发展兴旺,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杜绝奸邪,不至迷惑。
所以,君主失于君道,边境就会遭到敌人的侵犯;在内丧失德行,就会臭名远扬。
因此,百仞高松,根受伤了,枝叶就会干枯。商周两代,君主在治理上失策,结果最终陷于困境。
所以,心有所得,听就会有所得;听有所得,政事就会处理得当;政事处理得当,功名自然就能成就。
五帝先道后德,所以在这方面没有比他们做得更好的了。三皇先教后罚,所以在功业上没有比他们更出色的了。五霸先治理好内部,后再对外征战,所以没有比五霸的军队更强大的了。
当今之世,各种诡计不断被实施,奸诈之术到处在使用,攻战不止,亡国蒙辱的君主越来越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所致力的是细枝末节。
夏启与有扈氏交战于甘泽,没有取胜。六卿请求再战,夏启说:"不行。我的土地不小,我的人民不少,战而不胜,是我德少、教化不良的结果啊!"
于是夏启睡不用两层席,吃不上两种菜,琴瑟不设,钟鼓不摆,子女不享受特权,亲近亲族,敬重长者,尊重贤人,任用能士。一年之后,有扈氏就归服了。
因此,想要战胜别人,必先战胜自己;想要评价别人,必先自我评价;想要了解别人,必先了解自己。
丘陵生成了,穴居的动物就有了安身之处;深渊形成丁,鱼鳖就有了安身之处;松柏茂盛了,过路的人就有树荫可歇息了。
自身得到完善的修养就会获得人心,自身失去起码的仁德就会失去人心。不出门户就能使天下实现大治,只有重视自身修养者才能做到啊主道约.君守近主道约,君守近。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其索之弥远者其推之弥疏,其求之弥疆者失之弥远。
何谓反诸己也?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做,而游意乎无穷之次,事心乎自然之涂,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
故知一,则应物变化,阔大渊深不可测也,德行昭美比于日月,不可息也;豪士时之远方来宾,不可塞也;意气宣通,无所束缚,不可收也。
故知知一,则复归于朴,嗜欲易足,取养节薄,不可得.也。离世自乐,中情洁白,不可量也。威不能惧,严不能恐,不可服也。故知知一,则可动作当务,与时周旋不可极也。举措以数取与遵理,不可惑也。言无遗者集肌肤,不可革也。谗人困穷,贤者遂兴,不可匿也。
故知知一,则若天地然,则何事之不胜?何物之不应?譬之若御者,反诸己,则车轻马利,致远复食而不倦。
昔上世之亡主,以罪为在人,故曰杀戮而不止,以至于亡而不悟。三代之兴王,以罪为在己,故日功而不衰,以至于王。
何谓求诸人?人同类而智殊,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所以乱也。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癖,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隐。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郭。
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
[译文]为主之道并不繁杂,君主应当信守的东西就在近旁。最高的境界产生于自身,一般的准则借鉴于别人。此道越向远处寻求,越会离它遥远,越费力气求它,越会远远地失去它。
什么叫产生于自身呢?看的听的适度,节制嗜欲,放弃算计,去除虚假,让意识逍遥于无限的广阔之中,让心处于安然不动的境界。像这样,就没有什么可以危害自己的生命的了。没有什么危害自己的生命,就能够知道事物的本质;知道事物的本质,就能够懂得事理的玄机。
所以,知道了这个道理,就能适应事物的变化,就能使自己的智慧博大精深不可测度,德行昭彰可比日月,不可熄灭。豪杰贤士就会不时自远方而归附,不可遏止;他们意气昂扬,聪明才智无所束缚而得以充分发挥。
所以,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会返朴归真,嗜欲容易满足,汲取有益自己的东西,节制无益于自己的东西,不会被什么^。控制;就会脱俗而自得其乐,内心纯洁,不可估测;就会威武不惧,严厉不恐,不可屈服。
所以,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会举止适宜,随着时势应酬不会陷入窘境;就会依照一定的路数举措,遵循一定的原则取舍,不会被什么迷惑;就会言无过失,感受真切而不可革除;就会坏人穷困,贤者显达而不会隐匿。
所以,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会像天地一样,什么事情不能胜任?什么东西不能应接?这就像驾驭马车的人,只要自己把握好自己的意志,就会车轻马快,即使跑很远的路,只要再吃点东西就不觉疲惫。
过去,古代亡国的君主,总认为罪在他人,所以每天杀戮不止,闹得亡国还不会醒悟。三代兴旺的君主,大都认为许多过错都缘于自身,所以每天勤政不懈,以至于成就王业。
什么叫向别人借鉴?人同类但智力不同,贤与不肖有别。人们都善于用花言巧语把自己伪装起来,这是昏君之所以往往被迷惑的缘故。
评定一个人的优劣,就要这样去审查:显达者,观察他对什么人比较尊重;尊贵者,观察他总是举荐什么人;富有者,观察他都雇用些什么人;听人言者,观察他的行动;闲居者,观察他喜好些什么;正在研读者,观察他鼓吹些什么;困窘者,观察他不接受些什么;贫贱者,观察他不肯做些什么。
让他高兴,以检验他的操守;让他快乐,以检验他的爱好;激怒他,以检验他的气节;恐吓他,以检验他的胆气;让他悲哀,以检验他的人品;让他困苦,以检验他的意志。
这八观六检,就是贤明的君主用以评定人优劣的方法。
平定一个人还必须从六戚四隐的角度有所考察。
什么叫六戚?即父、母、兄、弟、妻、子。
什么叫四隐?即朋友、故旧、邻居、亲信。
内察六戚四隐,外凭八观六验,这样人的情之真伪、贪鄙、美恶就可以完全知晓而无所遗漏了。夫以众者.
君人之大宝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虽不足,犹若有跖。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故学士日:辩议不可为。辩议而苟可为,是教也。教,大议也。辩议而不可为,是被褐而出衣锦而人。
戎人生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由是观之,吾未知亡国之主不可以为贤主也,其所生长者不可耳。故所生长不可不察也。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
凡之所以立,出乎众也。立已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不闻安居。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像齐王吃鸡,一定要吃几千个鸡爪而后满足,即使没有吃够,却仍像还有鸡爪可食一般。
事物本身都具有长处和短处。人也如此。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因此,善于吸取众人所长的人便能得到天下。不要看不起别人不能的地方,不要嫌弃别人不知的地方。总是看不起别人嫌弃别人,自己就会陷入困境。反之则是应该提倡的。即使桀、纣那样的暴君也有值得敬畏和可取之处,更何况贤人呢?
所以,有学问的人说,求学者不可使用辩议。可以使用l辩议的,只有施教者。施教需要充分辩议。求学者不使用辩议,就会像穿破衣出门着锦衣归来。
戎人生在戎地,长在戎地,而使用戎地的语言,自己却不知是跟谁学来的。楚人生在楚地,长在楚地,而使用楚地的语言,自己却不知是跟谁学来的。假使让楚人在戎地成{长,让戎人在楚地成长,那么楚人就说戎地的语言,戎人就说楚地的语言了。由此看来,我不相信亡国的君主不可能。成为贤明的君主,只不过是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不能让他们如此。因此,人们对于所处的环境不可不留意。
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却有纯白的皮衣,这是取之于众多狐皮制做而成。善于取众人之长处,是三皇五帝大立功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