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经济危机教你学理财
7549400000040

第40章 2008年——全方位的世界经济大败局(9)

2008年,在次贷金融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在全球金融系统中的超级大国地位已岌岌可危,美元的霸主地位似乎难以为继,可能风光不再。对美元抱有幻想的人们在恐慌中突然明白,美元并非是唯一可靠的货币。美元正在人们心中失去信心,面对新的全球货币趋向,市场已经开始从世界各地发出声音。新的货币战争已经拉开帷幕。

那么危机中的美元将走向何方?2009年3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称“工作流失,股票和房价缩水,信贷紧张,正影响着消费情绪和开支”;“疲弱的销售前景和难以获得信贷资金,导致企业纷纷削减库存和固定投资”;“贸易伙伴国的经济陷入衰退,美国出口骤降”。这些因素迫使“美联储将动用一切手段促进经济增长”。于是美联储在这天推出了一系列旨在调整政策重心的重大举措: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处在历史最低点——零至0.25%区间不变的同时,动用上万亿美元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相关债券。其中购买房产抵押债券及机构债券共计8500亿美元,未来6个月购买长期国债3000亿美元,以解冻信贷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经济复苏。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经济危机时期,美联储拥有无限发行货币、向任何人发放贷款的权力,无需国会批准。此前,美联储的放贷项目已使其资产规模从9000亿美元增加到1.8万亿美元。这次刺激经济的“大手笔”更是史无前例,舆论普遍使用“大胆”“争议”等词来形容美联储的这一“重大决策”,认为在“零利率”时期,美联储本质上是在通过“印钞票”来增加信贷供给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此也直言不讳,表示在即将失去降息空间时,只能充分发挥“印钞机”的功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复苏。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零利率”时期,美联储已正式采取通过购买债券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非传统干预方式”,这也反映出美国经济深度衰退的严重性。

2009年3月份,尽管美国经济出现一些利好消息,如市场对商业票据需求减少,消费者支出趋于稳定等,但美联储对经济复苏的预言仍十分谨慎,表示美国经济前景依然黯淡、失业率将继续攀升并会延续至2010年,同时美联储还担心美国可能面临通货紧缩现象。

美联储大规模经济刺激的措施,被一些乐观的经济学家称为“开闸放水”,即穷其所有把经济拉出下行漩涡。目前这一决定已促使金融市场产生好转迹象:投资者反应热情,纽约三大股指迅速上扬。有专家认为,如果这一措施能达到预期目标,加上即将启动的刺激消费和企业支出的项目进展顺利,美国经济明年将大大好转。

另一些经济学家则担心此举面临的诸多风险。鉴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膨胀至约两万亿美元,继续放贷无疑将导致美元贬值。而美元价值的稀释则会成为未来引发通胀的祸根。

此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美联储政策的长期效果,认为信贷紧张并不是市场流动性不足,即使美联储在以其历史上最快的速度造钱,金融机构出于担心仍不愿放贷,这些钱大多仍处于冬眠状态。美联储动作虽大,是否真正有效很难说。而且,该计划一旦启动,很快就将面临债券供给量急剧增加的压力。随着美国政府刺激经济计划开支的启动,美联储究竟要买多少债券才能降低国债收益率?从中长期看,如何避免因大量发行债券引发通胀的出现?这些目前都是未知数。而中国因手中握有7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更拥有以美元计的两万亿外汇储备,这次定然损失不少。

而且,美国这种以贬值提升竞争力及赖债,充分反映美国经济的自甘堕落,美国执全球金融、经济牛耳等地位均将受损。但美元的国际货币“一哥”角色相信还是不会改变的。

想要借势称雄的欧元

面对当前令人不安的金融局面,部分欧洲国家多次呼吁召开新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欧洲试图通过新一届布雷顿森林会议,重获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欧洲要想主导世界经济,势必要想方设法扩展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欲使欧元取得与美元平起平坐的地位。

欧元于1999年1月1日开始启动,但时逢美国经济持续高涨,欧洲和日本的资金源源不断流向美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强势美元”与“弱势欧元”的局面。2001年欧元对美元的比率,一直在1比0.85左右苦苦挣扎,有人把此时的欧元,称为一个“生不逢时的孤苦幽灵”。但从2002年7月15日起,欧元交上了好运。在那一天,欧元与美元打成了平手,汇率变成了1∶1。此后,美元汇率不断下滑,而欧元汇率却日益坚挺。现在,欧元区的经济规模与美国基本相当,欧元主要在欧洲及周边国家使用,在国际交易中约占五分之一的份额,欧元已经成为美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中,美元外汇储备占比从1999年的70.9%下降到2007年底的63.9%的同时,欧元占比却从1999年底的17.9%上升到了2007年底的26.5%。

不过,欧元发展势头虽然强劲,但要想取代美元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因为欧洲经济近年来一直增长乏力,现在又面临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另外,欧元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欧元是建立在超国家协议之上的,仅有成员国遵守承诺的道义约束,而迄今为止主要国际货币都是由国家信用刚性支持的。因此,欧元的前景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虽然目前欧元还不足以与美元平起平坐,但欧盟如能抓住此次金融危机的战略机遇,加快经济整合的步伐,进一步推进内部协调,欧元将有望在未来全球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亚元”未来不是梦

历史的发展往往超越人们当时的遐想。在经历数次货币联盟失败之后,欧元的运转已让欧盟享受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所带来的好处。欧元区的诞生,不仅改写了欧洲的历史,也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欧元不仅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使用武力统一诸多国家货币的先例,也给人们开启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像欧洲大陆这样一个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存在很大差异的区域都可以实现货币统一,其他地区为什么不可以仿效呢?

日益密切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催生了人们对亚洲未来共同货币——“亚元”的期待。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后,有不少学者甚至各国的财金官员,都认为亚洲地区应该创立“亚元”这种新的货币,寄希望借此稳定区域经济。而美国次贷危机的降临,使“亚元”呼声又趋高涨。

近年来,亚洲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也促使“亚元”诞生的前景越来越明朗。东盟各国和中、日、韩三国,在2000年5月签署了关于双边货币互换安排的《清迈协议》,这个协议使亚洲金融合作从构想变为现实。2003年6月,由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出资10亿美元设立的“亚洲债券基金”,为催生亚洲共同债券市场搭建了平台。次贷危机爆发后,2008年5月,东盟10国及中、日、韩三国财政部长,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表声明,宣布将共同出资800亿美元建立一个共同外汇基金,用以维持亚洲地区的货币稳定。同年10月,上述13国又进一步加紧磋商,决定争取在2009年上半年将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建立起来,同时成立一个区域性监管机构,以提高对本地区各经济体的监控力度。有专家认为,此次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建立的800亿美元储备库,也许会成为未来亚洲区域货币诞生的起点。

次贷危机过后,世界经济格局必将发生重大变化。美元虽然渐成明日黄花,但能够取代美元的新世界货币尚未出现。因此,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美元仍旧会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欧元将在国际贸易和外汇储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虽然“亚元”的诞生尚需较长的时日,但风物常宜放眼量,亚洲货币一体化符合越来越清晰的经济一体化潮流。

但总体来看“亚元”诞生尚需时日,不过,由于中国经济将会持续快速发展,在未来20至30年内,经济总量可能与美国、欧元区并驾齐驱,甚至可能超过这两个经济体。那么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将会加快就毫无疑问,人民币成为区域性关键货币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将最有可能形成以美元为主导,以欧元与人民币为欧亚两翼,再辅之以英镑、日元,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

中国百姓的应对危机之道——居安思危

虽然这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国家经济表面上一片繁荣,但在这些表象的下面却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中国的经济现状已经引起了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很多的人开始为中国的经济和自己的生活感到担忧。

古人云:居安思危。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态势,社会各方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忧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此曾表述的一个观点也让我们的印象深刻,他说“我曾经讲过,今年(2008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很多,因而决策困难。”

经济低迷看起来已影响到中国的每一个人:从社会底层的拾荒者一直到最富裕的社会精英。拾荒者为工业需求减缓导致废品价格下降而叹息,富人则看到他们的财富有一半消失,现在中国的亿万富翁人数已从66人锐减到24人。很多迹象显示金融动荡开始触及中国一度繁荣发展的经济,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迹象。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正常回调,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自然是普通小百姓。俗话说命苦不能怨政府,求人不如求自己,高筑墙,广积粮才是王道,生存才是最王道的自然法则,元气不伤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经济危机到来了,你准备好了吗?柴米油盐、水电油汽的轮番涨价和全面涨价,对富豪阶层的正常生活不构成任何影响,但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市民将要付出更多的财富以维持和原来一样的生活水准。作为普通人,无论眼前是通货膨胀,还是“结构性通货膨胀”,大家都得生存,都得踏踏实实挣钱,然后一张一张从口袋里往外掏。钱来得格外不易,人们当然很心疼。

物价一天一个价,真的是比天上的云变化的还要快。在这样的年头,人们怎能不倒吸一口冷气:猪肉涨价,改吃鸡肉;牛奶涨价,改喝酸奶甚至喝凉白开算了;大米涨价,我们能改吃什么,难道回到遭受自然灾害的年代,改吃米糠?

和平的年代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标,随之陪嫁的物价上涨,恐怕就不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了,更何况有很多人承担不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尤其是在中国,尤其是基本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

当政府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以阻止潜在危机时,互联网上也异常热闹。普通中国老百姓在网上热烈讨论、交换应对面前挑战的各种具有创造性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