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终于迎来了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黄金发展20年。虽然期间经历了1957年经济危机,但这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经济危机就像漂荡的幽灵,总在搜寻机会乘虚而入。由于美元不断贬值,进一步激化美、日、德之间的竞争。为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除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以外,各国制造企业纷纷开始向海外迁移,世界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全球范围的生产过剩加速到来,于是经济危机这个“魔王”再一次看到了重生的机会。
1973年,美国人第一次在和平时期遭遇了物质短缺,物价疯涨,使得同一年尼克松政府为价格管制而成立的物价委员会形同虚设。为应对食品价格猛涨,美国政府不顾一切地实施价格冻结,结果在市场上见不到牛肉等食品的踪影,一些生活必需品货架上空空如也。从1973年下半年至1974年,通货膨胀有增无减,美国人的生活成本持续上升。此时不巧又碰上石油危机,石油价格整整涨了4倍。结果,1974年全年,美国通货膨胀率超过12%,破了二战后的最高纪录。对于当时的美国人而言,残酷的不仅是节节攀升的物价,工作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1975年,美国的失业率攀升至二战以来的最高点,大批汽车厂商又面临着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倒闭浪潮。
在这次危机打击下,20世纪70年代末的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的高通胀、经济停滞和高失业率并存的难以解决的滞胀局面。正如没有一个医生现在能够告诉你根治癌症的办法,对停滞膨胀这个病症,经济专家们也没有能够就一种令人满意的医治办法达成一致意见,他们提出的对策都有很大的争议,而且许多对策产生的副作用比病症本身还要糟糕。于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大幅衰退,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经济危机让全球再次遭遇寒冷的冬天,人们也在为即将失去的工作、企业而烦心。
美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任何政府都不喜欢背财政赤字的包袱,它们渴望的是实现预算平衡。但在经济增长缓慢、市场萎靡的时候,以增加财政赤字为代价来支持经济持续发展,又不愧是一剂救市良方。
美国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在实行混合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实行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目的是对付经济萧条,其措施主要有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或同时并举。毫无疑问,财政赤字对缓解美国财政负担,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社会的闲散资源并未充分利用时,财政赤字可扩大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回升。在当时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条件下,美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扩张性赤字财政政策功不可没。但是,扩张性财政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其消极作用不应忽视,美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过高财政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批评。
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政府大力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增加刺激了投资,也就扩大了生产能力。60年代是美国企业设备更新的高潮期,企业现代化投资占全部厂房设备投资的60%-70%,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高达3.4%。好梦易醒,“黄金时期”总是短暂的。美国的赤字财政政策实际孕育着通货膨胀的种子,而现存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却没有以相同的比例增加,这必然要使经济产生一种通货膨胀缺口,进一步加深了当前的生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的逐渐加大,到1966年下半年即出现严重的生产过剩。只是由于侵越战争升级,军费开支猛增,才阻止了一场危机的到来,但代价是累计财政赤字高达604.5亿美元,再加上信贷扩张,为7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祸根。
20世纪70年代伊始,美国经济就开始进入衰退时期,一度还出现了贸易逆差,这使得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随着黄金储备的日益减少,美元贬值加剧,以往人人喜爱的“美金”沦落成人人都赚烫手的货币。大跌身价的美元在市场上失去了以往趾高气扬的架势,欧洲各国的商人看到美元都摇头摆手地说“NO!”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乞丐也在自己的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美元如同瘟疫般惨遭人们的拒绝。
1973年10月,在能源危机的冲击下,美国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也被称为继大萧条后的世界第二次经济危机爆发了。
危机年代里碰上高通胀的问题,情况也就变得尤其恶劣,百业萧条,原料价格上升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大部分中小企业举步维艰面临停工、半停工破产倒闭的危险,失业率大幅上升,工作没有保障,工资和福利会缩水减少,人们手里的钱也因为因通胀而变得不值钱。老百姓捂紧钱袋子不敢消费,除了基本的生活花销外,其他的消费市场开始萎靡,进一步加剧了萧条。
扩张性财政政策不宜长期使用,长期扩张积累的后果必然会导致更猛烈的经济危机的暴发。美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本是应对大危机的短期政策,但政府却不自觉的使之长期化,结果事与愿违,社会经济动荡不安,国家失去债务偿还能力,由此带来的金融崩溃危险愈演愈烈。
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964年,很多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都担心美国经济会在1965年陷入衰退,但随着越南战争的开始,他们的疑虑也渐渐消失了。当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和平时期的经济扩张正逐渐消退,越南战争的升级给了它以新生。迅速增加的军事开支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直接推动力,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并促进了私人消费和投资活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份报告认为,扩大了的防务支出使196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5%。
战争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促进就业,这在美国的历次战争中都有所体现。60年代早期,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很高,越战开始后即有显著下降,在1966-1969年间失业率都在4%以下。1965-1968年美国新产生了770万个工作机会,单单军事及国防工业就创造了240万个工作机会,占其中的32%,由此可见越战极大刺激了美国军工产业的发展。
战争是把双刃剑,它对经济的影响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得一方面。越南战争自然也不例外,它虽然暂时刺激了美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延缓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时间,但另一方面也留下了隐患,成为70年代经济危机和滞胀的重要潜在因素。
当时的美国民众热爱和平,坚决反对侵越战争,大家都希望在这太平安乐的日子里好好的发展经济。开始时,虽然国内的反战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谁能左右的了政府的决定?越南战争还是被引爆了。美国人民开始怀着愤怒的心情工作,经济自然也难以在这种反战情绪中健康发展。
在侵越战争中,高达35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消耗了大量的国民财富,占去了本来应投资发展科研和民用设备的更新资金,战时的巨额赤字和高额国债又给美国留下严重通货膨胀的后遗症。侵越战争的结果,使美国的经济由高峰开始走下坡路,美元霸主地位大大地摇,政府也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当时的总统尼克松哀叹:“美国已丧失了它在工业自由世界中很大一部分占压倒优势的经济力量”。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5.5万多人死亡,30多万人残废,损失了数千亿美元,这是一场徒劳无功,莫明其妙的“十字军战争(古代欧洲基督徒组成的军队征伐西亚地区异教徒的战争)”。
越南战争对美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有些方面的后果至今仍有所体现。但是,总体来说,越战虽对美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并未动摇其根本,并未对支配美国的经济、军事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构成有害的影响,而且其对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冲击要远远大于经济方面的影响。
石油涨价引起的危机
1973年10月1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引发了石油危机。至年底,石油危机已席卷了大半个地球。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削减石油输出量,造成油价飞涨,立即打乱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节奏,从而加速了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到来。
石油本来是阿拉伯国家的宝藏,可是多年来它并不能为阿拉伯人民造福,却成了帝国主义相互掠夺的对象。以前的两次美元贬值,使拥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在财政存款上遭受突然减值。利比亚和科威特立即对石油生产施加了限制,科威特石油大臣用修饰的措辞问道:“生产并出售更多的石油以换取没有保证的纸币,这有什么意义呢?石油是我的面包、黄油和实力,为什么生产它来换取到下一年就要降值百分之多少的纸币呢?”
这一次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把石油宝藏当作“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削减石油产量,结果石油价格暴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当天,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年成立,目前包括11个国家)突然宣布将每桶3.01美元提高到5.11美元,大涨70%。第二天,欧佩克组织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停止向美国和荷兰出口石油。随后,原油价格迅速涨至13美元。
石油危机对美国所产生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只能用“灾难”二字来形容。到1973年10月,美国国内的原油库存已经处于令人担心的低水平线上,阿拉伯的原油禁运引发了公众购买汽油的恐慌,各界纷纷呼吁实行配给制度,汽车排长队加油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现象。在金融界的压力下,各州政府被迫大幅削减了公路、桥梁、医院和学校的投资以用来偿还银行债务,这使得数以万计的工人下岗,美国最繁华的城市群也开始变得支离破碎起来。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此关闭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掉。尼克松还下令减低他的座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国防部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突破了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国际石油产销的控制,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权地位。
在欧洲大陆,油价上涨的冲击同样带来了自30年代“大萧条”后最可怕的景象。尽管德国政府制定了周末禁止开车上路的紧急规定,但随着该国进口石油花费增至骇人听闻的170亿马克,仍有估计将近50万人因此失业。通货膨胀率一度达到了令人恐惧的8%,运输业和农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钢铁、造船和化工等关键性工业部门也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对世界上的欠发达国家来说,能源价格一夜之间上涨4倍的影响显得更为严重,它们大多数没有多少国内石油资源,不仅支付不起飞涨的能源价格,从石油中提炼化工原料和肥料就更不用说了。以印度的情况为例,1974年,印度外汇储备为6.29亿美元,但要支付的石油进口账单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两倍,达到12.41亿美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74年,发展中国家承受了总额为35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比前一年增加了整整4倍,与油价的涨幅恰好相当。
“石油武器”的运用,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给予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大长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志气。阿拉伯人民通过这场斗争,在政治上扬眉吐气,进一步觉醒,认识到自己手中握有制服帝国主义的有效力量。但石油武器虽在某种意义上造福了石油富有国,却给全世界带来了石油危机,给更多的国家造成了更严重的打击,世界经济也因石油危机而被绊了个大跟头。
各国经济的严重衰退
在一个需求螺旋萎缩的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暴涨使需求萎缩突然加剧,1973年11月,英、美、日、法等国相继卷入二战后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8.1%;大批企业再次上演轮番破产的狂潮,固定资本投资减少,股票行情大幅下跌,股票价格下跌总额达5000亿美元,房屋建筑投资下跌更惨,美、日、西德等10国两年内资本超过百万美元的公司破产12万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