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雨水的滋润,幼苗就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但是没有种子,雨水即使浸润了土地,也不会有生命的出现。铁路的诞生,恰似一场春雨,大大催发了美国及西方的经济的春芽。同一时期,人类历史的另一项重大发明--电报,也拉开了人类步入电信时代的序幕。
从此之后,市场的大小就取决于通讯所能够覆盖的范围,“嘀—嗒”一响(1秒钟),电报便可以载着人们所要传送的信息绕地球走上7圈半。于是电报和铁路成为了新时代来临的加速器,将各个角落的经济连在了一起,真正意义上的整体世界经济萌发了。
1848年,人们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随着金矿的开采,铁路业的春天来临了。大量运出的黄金引起了大批商品的回流,美国经济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同时它也开始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进了世界市场之中,世界经济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铁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因而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铁路繁荣期的到来,修筑铁路的费用不可能再一如既往地向铁路沿线的农场主、商人募集,到了19世纪40年代末,募集铁路资金的人纷纷赶往纽约,赶往华尔街集资。在大牛市的带动下,不断上涨的铁路证券成了平民百姓的至爱。人们有了钱不往银行里存了,红火的股市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快速的赚钱之“道”。
而股市之所以被人们热捧的魅力,就在于抓住了人们的投机心理,资金存在银行里不产生利润,而投到股市上变成资本就可以,而且本儿越大,获利越多。加上行情的飞涨,股票成了发财的王牌,一再被拉上高点,大盘也随着股民热情芝麻开花节节高。在财富的诱惑下,人们相互裹挟着进入一个近似疯狂炒股的运动中,他们的眼睛,看到的似乎只有红红的一片天。
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乐极生悲。高涨阶段孕育着危机,繁荣只是危机风暴的前奏。嚣张的世界经济毫无疑问是推动经济危机大爆发的主要因素,生产过剩则将火星抛到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果然,1857年,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终于首先在美国爆发了。
“除了再来一场大崩溃,这一切还能以什么收场呢?”美国《纽约先驱报》在1857年对华尔街的贪婪发出警报后,一场前无古人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随之到来,给人们的贪婪一顿猛击!
随着危机的爆发,美国的银行、铁路和商业公司纷纷破产,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业倒闭。货币金融危机也随之而起,整个银行系统全部瘫痪了,有价证券、货币持续贬值,众多的股民在这场危机中落得血本无归。这也怨不得他人,只能怪自己把股市看成是一座触手可及的金山,结果不仅赔了老本儿还欠了一屁股债。
很快,经济危机这个魔鬼又撞开了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大门,大量银行和企业经不住金融风暴的狂风纷纷倒地,损失超过了8000万英镑。企业倒闭和生产下降,使英国全失业和半失业的工人数量大大增加,人们的生活也从享乐的天堂掉进了水深火热之中。
金融危机接着又跑向欧洲大陆,沿着铁路线延伸扩展到每个角落,德国、俄国、奥地利、意大利和北欧国家也一一掉进了危机的泥潭。西方国家的经济不景气,也使一向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广大殖民地和附属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害,国际贸易大幅度减少,价格猛跌,各种衰退的迹象慢慢显现。
最有前途的发明——铁路
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燃料、原料的支持,也需要把生产出的产品快速地销往全球各地以便换取资金扩大生产。而在19世纪以前,长途运输依靠水上船舶,短途陆上运输只能依赖马车,这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矛盾。缺少高效快速的运输方式成为阻碍机器大工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于是,机器大工业急切呼唤着现代运输工具的诞生。
在火车出现之前,铁制轨道就已经出现很长时间了。早在17世纪中期,正值英国金属大跌价,铁工厂的老板看到堆积如山的生铁,既卖不出又占了大片的地方,就让工人浇铸成长长的铁条,铺在工厂的路上,准备在铁价上涨的时候再卖出去。采矿工人们偶然发现把货车放在铁条路上,牲口能拉动比平时多几倍的货物,于是便故意将其铺成铁条轨道。但在铁条上行车,时间长了铁条便被压得陷入地下去了,毕竟不是很方便,人们对这种铁条几经改进,最后造成像汉字的“工”字形,这种形状的轨道既稳定又可靠,一直沿用到今天。这样,轨道先于火车诞生了,可是行走在轨道上的车是靠人力或畜力拉动的。那有没有一种不需要外力来拉或推就可以自己在铁路上行进的车呢?各地的科学家们又开始绞尽脑汁的思考了。
1784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的旋转式蒸汽机技术日趋成熟,如何在铁轨上把蒸汽机和马车车厢结合到一起工作成为工程师们新的研究。但是,当时瓦特设计的蒸汽机每分钟只能转12圈,连蒸汽机本身都推不动,更不用说拉货了。1807年,英国人特里维希克和维维安成功制造出用蒸汽机推动的车子,英国的理查德·特莱威狄和美国的奥利弗·埃文斯也分别独立发明了高压蒸汽机之后,才使铁路运输成为可能。瓦特的蒸汽机用蒸汽推动活塞,然后利用真空使活塞回到原位,而特莱威狄和埃文斯的蒸汽机则全部使用蒸汽来回反复推动活塞,而且所产生的压强远远高于瓦特蒸汽机。这种蒸汽机工作时因为发生巨大的“吐气”声,人们给它起了个形象的绰号叫“喷气的机器”,而正是这种吐气的机器使陆路交通变得前所未有地快捷和方便,它也因此成为了推动整个19世纪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铁路的发展并不是仅仅依靠于一项发明,它需要一整套复杂的技术,因此铁路运营真正成熟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1829年英国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第一次将铁路运营的各项要素整合在一起,他在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两个城市之间修建了一条铁路,曼彻斯特处于内陆地区,这条铁路使得当时正在迅速发展的曼彻斯特的制造业直接与出海口相连。
斯蒂芬森的铁路一炮打响,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很快别人就开始竞相模仿。在曼彻斯特至利物浦的铁路开通时,巴尔的摩至俄亥俄的铁路已经在建设之中了。由于工程师们认为路上的弯道太急,不适于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因此最开始是考虑用马来拉动车箱的。后来,纽约的工程师兼实业家彼得·库珀制造出美国第一台名为“拇指汤姆”的机车,改变了他们原来的想法。由于找不到一个很好的通汽管,库珀实际上是使用枪管来连接蒸汽机和锅炉的。“拇指汤姆”在巴尔的摩至俄亥俄之间的铁路上以18英里(约28公里)的时速行使,这让当时那些习惯了马儿小跑的人们目瞪口呆,惊诧不已。
铁路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为了对这一发明以及它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在18世纪20年代,挖一条横穿纽约州的运河已经是人类极限了,但仅仅半个世纪以后,联合太平洋铁路已经能够横跨整个美国大陆了。在1829年,安德鲁·杰克逊从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到华盛顿就职总统,坐马车走了一个月。到了1860年,这段路程只需要3天。铁路大大激发了人们对长途旅行的兴趣。在南卡罗莱纳州的两个城市查尔斯顿和汉堡之间的第一条铁路通车以前,两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车,并且一周只能跑3次,但仅仅5年之后,这条铁路线每年运送的旅客就达到了3万人次。
对此,美国天才的预言家奥利弗·埃文斯早在1813年就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前景。“这样一个时代终将到来:人们会坐在蒸汽机牵引的车厢里,在城市之间往返旅行,就像飞鸟一样快……乘坐一列这样的火车,早晨从华盛顿出发,旅客们可以在巴尔的摩吃早餐,在费城吃午餐,当天晚上可在纽约享用晚餐……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铺设两条双向铁轨,这样,两列火车可以相向而行,夜晚也可以行车。”但不幸的是,埃文斯于1819逝世,他没有来得及亲眼看到他的设想变成现实。
铁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直接和迅速的。铁路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运输方式,比此前出现的运河效率更高,所受的地理条件的限制更少,它把无数小规模的地方经济连接在一起,越来越多的产品的生产实现了规模化;同时,铁路对于钢轨、机车、车箱和煤的巨大需求也推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重工业企业的发展,并造就了第一批工业时代的产业大军和百万富翁。
19世纪最有前途的发明——铁路,促使世界经济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可以这么说,在此前的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项发明能像铁路这样对世界产生如此迅速和决定性的影响。
新一轮繁荣的深度发展
随着铁路的大规模开通,至19世界50年代,世界经济也跨上了新一轮繁荣的列车。这一轮繁荣的主要因素是冶金和机械制造技术的飞速进步,加之铁路建设和运营成本的大大降低,又一轮铁路建设热潮兴起。纺织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也使纺织业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利润。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都在如火如荼,欣欣向荣的大踏步前进着。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为进一步打开主要贸易对象和殖民地的市场,废除了本国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谷物法》,开始提倡“自由贸易”,随着粮价的降低,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英帝国还不断四处伸手,为寻找新的出口对象,要求其他各国开放市场,特别是扩大对亚洲和非洲的出口。
英国在1840年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1842年开始强迫中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对英国商品豁免关税。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从1840年的50万英镑,到1845年增加到200万英镑。40年代,英国棉布出口增加了5.67亿码,其中欧洲2200万码,美国7200万码,而亚洲和非洲却占了3.62亿码,为增加额的64%。这样,从1842年起,英国商业贸易飞速发展,国家财富迅速增长,全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难怪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得出结论:“从业之利,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英政府构建的投机“蓝图”也进一步加深了世界经济的繁荣,那便是贷款给美、德等国,使它们有能力购买英国的铁轨、机车来发展和强大本国经济。从1825年到1840年,英国建成铁路不到1300公里,但1841年到1848年建成的铁路达6900公里。同一时期,世界铁路网从8600公里扩大到3.8万公里。1839年至1847年间,为完善国内铁路线的建设,德国生铁净进口量增加了8倍,达1.14万吨,相当于国内产量的42%;1841年到1845年间,美国每年进口10万吨以上的生铁、钢和铁轨来进行铁路建设,而这些钢铁全部都是由英国出口给它们的。当时法国实行高关税来保护本国冶金工业,所以没有受到英国钢铁制品的冲击。正是由于这一政策,法国冶金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就蒸汽机马力数而言,至1847年,法国已跃居世界第二。
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了巨大的金矿——旧金山。自此开始连续9年,美国的黄金供应量空前增长,仅加州就生产出价值5亿美元的金币。1851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也发现了大量金矿,被称为“新金山”,于是世界范围内的黄金供应量由1851年的1.44亿先令猛增到1861年的3.76亿先令。而美国国内的金属货币流量从1840年的8300万美元猛增到1860年的2.53亿美元。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大发现打破了欧洲金融家对黄金供应量的绝对控制,被紧紧扼住货币供应量的美国长长地喘过一口气。大量优质的货币供应大大增强了市场信心,银行重新开始大规模扩张信贷,美国许多重要的工业、矿山、交通、机械等国家财富的最重要的基础都是在这一段黄金般的岁月里完成的。
也正是这两个金矿的发现,使1848年的欧洲资本主义革命高潮迅速衰退,大批失业工人和谋求发财的人飘洋过海涌向这两座金山,欧洲政体和社会一下子变得安全起来。同时受到黄金的推动,资本主义进入了长达10来年的新一轮的繁荣。也许金矿的发现是必然的,但金矿在什么时候发现却具有偶然性。所以假如这两个金矿晚十年发现,那么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可能达不到那样的繁荣,可能要更多地经受危机的折磨。不过,像这样的带有戏剧性的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今天大概不太会出现了。
从1847年到1853年,英国仅对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出口即从1260万英镑增加到3820万英镑,其新增需求量等于1847年以前英国棉纺织品的出口总额。在此期间,英国对自己殖民地的出口额增加了一倍,英国出口商品的三分之一为殖民地所吸纳。1848年至1858年,美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建成的铁路约达3.3万公里,超过了其他国家所建铁路的总和。美国工业和运输业的资本额增长也很迅速,虽然其中约有近一半是英国债券和股票。由于美国关税较低,所以这个庞大机车和铁轨的市场一直被英国所占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英国商品出口扩大还伴随着价格上涨,这说明英国工业的处境特别有利。价格上涨减轻了对法、德两国工业发展的压力,法德两国的重工业进展迅速。从1846年到1858年,普鲁士的蒸汽机功率增加了4倍多;几乎同一时期,纱锭数目大约增加了1倍;法国的速度稍慢,纱锭数目只增加约一半,蒸汽织机增加一倍,重工业约增长75%。
自由贸易思潮的兴起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小农国家,靠限制外国农产品进口来保护本国农业生产,因为农民人数多,这也顺应了当时大多数英国人的心意。但是当时又没有明文规定限制外国农产品进口,而口头协议难免会引发争议,英国政府就制定了《谷物法》,其中规定:除非国内粮食稀缺、价格高昂,否则不得进口别国粮食。即使非要进口外国农产品不可时,也要征收高额的关税,以便保证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不受到排挤。
然而,斗转星移,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从农业国迈向工业国之后,功不可没的“重农主义”却成了昨日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