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经济危机教你学理财
7549400000017

第17章 1929-1933年——全球经济大崩溃(5)

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6月5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这些措施,对稳定局势,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这两个法律成了整个新政的左膀右臂。

在整顿农业方面,从1933年5月开始,新设立的农业调整管理局着手开展了一场雷厉风行的行动,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大约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大约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物以稀为贵的无情法则发生了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下降,加上1933-1934年遭到严重旱灾,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从1932年到1936年农业总收入增加了50%,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包括政府补贴)几乎翻了一番。保持平价的比例从1932年的55%上升到1936年的90%。

1933年春天,罗斯福政府制定了旨在整顿工业的《全国产业复兴法》,其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订立可免受托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竞争规约;第二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并为此拨款33亿美元。罗斯福称之为“向工业界提出的艰巨任务”。7月又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200万雇主接受了“一揽子规约”,并在企业门口悬挂以印第安人的雷鸟为蓝本而设计的蓝鹰徽--服从规约的标志。

对于千千万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一项最有力的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18岁到25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在遍及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9个月,月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

到1939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罗斯福新政很快将美国带出大萧条的泥沼。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脉博,“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我们的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美国投入二次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

对该危机的反思

在大牛市的带动下,社会上很容易就出现了全民炒股的热潮,人们有了钱不往银行里存了,号称是负利率。股市的魅力就在于抓住了人们的投机心理,资金存在银行不产生利润,而投到股市上变成资本就可以,而且本儿越大,获利越高。加上行情的飞涨,炒票成了发财的捷径。于是,大家纷纷有了新头衔,股民。当金融危机爆发时,大家全都成了灾民!善于玩技术的机构永远是股市的大赢家,而普通股民仍将是这块案板上的肉,一不小心就将血本无归。曾被喋喋不休讨论着的股市开始受到冷落,人们的注意力才集中到如何让手里的钱保值、不缩水等理财上来。

当今天的股民沉浸于投资获利带来的幸福时,也应看到硬币的另外一面,那些股市曾经有过的重大灾难。基金也好、股票也好,投资前都要慎之又慎,因为投资理财是一种事业,不是赌博,我们要以一个认真、谨慎的心态去对待每一次投资。

从宏观方面看,缺乏调节机制的制度是造成1929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主要反应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平衡。

19世纪20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是很不平衡的。如,一战后美国从债务国一举翻身为债权国,战争债务的回收及巨额贸易顺差使美国的黄金贮藏量在1913至1924年间从192,400万美元,即世界黄金总贮藏量的一半。由于支付款到期,债务国不得不从美国进口商品,一些国家则拖欠大量欠款,这些都动摇了美国的经济和金融部门。美国日益增长的供应力大大超过国内外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危机的到来。

第二,过度的个人经济自由。

个人在利用法律赋予的自由,获取个人幸福的能力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久而久之将导致财富和地位分配的两极分化。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体制下因没有对这种分化进行调节的机制,社会呈现因没有对这种分化进行调节的机制,社会呈现严重的不和谐。

第三,垄断集团势力的过度强大。

垄断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它损害了工人利益和社会公平,阻碍了中小企业自由发展。大批中小企业无法在垄断企业的阴影下生存,纷纷倒闭,城市贫困人口大量增加。当时的美国是工业化国家中工伤致死率最高的国家。工人们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12到16小时挣取两美元的工资,与之相伴的是频繁的矿难和火灾。纽约曼哈吨一家服装厂为限制工人外出大门紧锁,大火发生时,146名工人被活活地烧死。繁荣的背后,美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罪恶,并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负面后果,最终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四,政府对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不干预。

美国政府不对经济生活加以干预的社会体制虽然对于调动个人活动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也有其局限性并可能产生消极后果。这一原因直接导致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工人是消费品的主要消费者,但他们的工资却受到限制。这样,一旦生产普遍超过了主要来自工人的有限需求和消费,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社会财富高度集中。16家财阀控制着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工业增长仅集中在少数部门,而其他老工业部门则开工不足大批工人因此失业。从1920年到1929年,生产率增长了55%,工人工资却只上升了2%,而占总人口1/5的农业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业工人收入的40%,到1930年时,已低于30%,约60%的家庭还挣扎在每年200美元水平,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可见,固定不变的工资和不断下降的农场收入这两大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了国民收入严重的分配不均,内需乏力,与不断提高的生产效率共同构成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第六,银行业的不良贷款。

这是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的一个间接因素。印裔经济学家莱维·巴特拉对此曾指出,财富集中的结果实质就是对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即:增加了有不可靠贷款的银行数目,助长了最终连银行也被卷入的投机狂热。财富集中程度越高,易倒闭银行的数目越多,并助长投机,衰退便越严重。

马克思也提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其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这是因为信用使经营者都可以用大大超过他们的资本从事经营;信用使资本形式上的回流速度因不以实际回流时间为转移而加快,生产经营规模与信用相互作用,不断扩大。同时,在繁荣阶段,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巨大增长和各种投机活动的大量兴趣,又为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信用的繁荣导致产业和商业的繁荣。由于经济繁荣,所以消费需求是旺盛的。正是由于这种消费需求的旺盛,刺激了投资,并且借着旺盛需求的东风,生产者的投资与产品促销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就出现了规模惊人的广告促销与分期付款赊销行为,这种使消费者“先花未来钱”的做法潜存着非常大的风险,一个是它刺激抬升了资本投资的规模,另外一个是消费者能否最终付清赊销款。如果不能付清款项,那么投资就不能获得合理补偿,巨大的投资规模就有可能导致经济陷于巨大的危机。

市场经济本身是风险经济,经济危机被称作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生理现象”。由此之后,为避免经济危机,各国开始探索资本主义的改良之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干预作用逐步提高,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在全世界已渐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