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十大文豪欧阳修
7544700000010

第10章 出任谏官

庆历三年(1043)三月二十一日,先后担任过二十余年宰相的吕夷简被罢职,晏殊出任宰相兼枢密使。

三月二十六日,欧阳修被任命为太常丞、知谏院。同时被任命为谏官的,还有王素和余靖。

欧阳修四月初到京师莅职。第一次上朝议事,就上奏《论按察官吏札子》。当时,朝廷缺乏考察官吏的具体措施,致使年老多病、懦弱无能、贪婪残暴的官吏布满各州具,朝廷无法罢黜。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州县治理混乱,老百姓嗷嗷叫苦。欧阳修认为解救民生疾苦,首要工作是选好官吏。他请求建立按察法,选择精明廉洁的官员出任各路按察使,专门行使考察地方官吏的职能。

仁宗起初并没有完全采用欧阳修的建议,只是下令各都转运使兼任按察使。实际上,这种兼职,按察使形同虚设,毫无实效。后来,欧阳修又有《论按察官吏第二状》、《再论按察官吏状》,这才引起仁宗高度重视。

四月八日,由于御史中丞王拱辰,御史席平、沈邈,谏官欧阳修、余靖等人的十八道奏谏,仁宗撤消了关于夏竦出任枢密使的任命状。枢密使改由杜衍担任,出任枢密副使的是韩琦和范仲淹。夏竦,字子乔,为人狡猾多智,生性贪婪,喜欢玩弄权术,反复无常,被世人视为奸邪小人。吕夷简执政时,害怕与他共事,始终不肯起用,临近退位时,特地推荐他,以消除宿怨。夏竦是在三月二十一日官拜枢密使,这时前来就职,人已到达京城门外。御史、谏官连章论谏,终于阻止他进城,让他改官徙知亳州(今安徽亳县)。

十三日,着作佐郎、馆阁校勘蔡襄以秘书丞知谏院。上月,欧阳修、余靖、王素出任谏官时,蔡襄赋诗祝贺,题为《喜欧阳永叔、余安道、王仲仪除谏官》:御笔新添三谏官,喧然朝野竞相欢。当年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良得路难。必有谟猷裨帝力,直须风采动朝端。世间万事俱尘土,留取功名久远看。

诗人热情歌颂仁宗大胆擢用俊贤,祝贺忠良得路,朝政改革事业大有希望。欧阳修等人将这首贺诗奏呈仁宗。不久,就有了蔡襄的这项任命。

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同在谏院,都年轻气盛,正直敢言,政治热情高,忧患意识强,被时人誉为“四谏”。

朝廷最近的人事变化,改革派占了上风。国子监直讲石介颀喜异常,说:“这是千年盛事,我的职责就是歌颂盛明,难道可以不赋诗吗?”于是仿效韩愈《元和圣德颂》,创作了《庆历圣德颂》。

庆历四年(1044)四月八日,仁宗在朝廷上询问宰相大臣:“有人一再上书,请求废除麟州建置,说是粮草运送困难,你们的看法如何?”宰相章得象说:“西夏兵抢掠了麟州周围的居民,州城四面空空如也,一路上粮草运输确实困难,不如将麟州城堡改作兵寨,把麟州州治迁移到府州附近,减轻边境老百姓的徭役负担。”于此同时,知并州(今山西太原)杨偕提议将麟州(今陕西神木北)州治迁徙到岚州(今山西岚县)的合河津,就是岢岚水与黄河汇合的地方,放弃麟州而退守黄河。还有人提议废除麟州与府州(今陕西府谷)之间的五个兵寨,即镇川寨、建宁寨、中堠寨、百胜寨、清塞堡等军事要塞。为了便于最后决策,仁宗决定派遣欧阳修赴河东路巡视考察,调查麟州移徙废存的利弊,并与河东路转运使张奎一块统筹西部前线粮草,顺便考核河东官吏,了解民间私铸铁钱、官府自炼熟矾的得失利弊。

欧阳修进入河东路,顺次考察绛州、晋州、慈州、隰州(今山西新绛、临汾、吉县、隰县)。老百姓纷纷前来投诉:往年乡村按户配卖的“蚕盐”,都是就近从解池(今山西运城南)领取,最近官府下令,改由三门(今河南三门峡东)盐仓发放。因为路程遥远,又是麦蚕农忙时节,有的老百姓情愿交纳盐钱,放弃官盐,官府竟然不答应,强迫人们前往三门领取。欧阳修上奏《免绛等州人户远请百盐牒》,请求朝廷允许老百姓交纳盐款后,放弃远程领取配盐。

七月底,欧阳修返抵汴京。他连续上奏一系列奏疏,汇报河东之行的考察结果。

他的《论矾务利害状》与晋州通判荣湮原先的考察结果意见相左。河东路晋、慈、汾、隰等州盛产矾矿,景佑未年以来,开采的生矾都由杜升、李应等六家专业户承购,并由他们在京城炼成熟矾出卖,朝廷每年坐收钱茶十五万数。庆历以后,河东都转运司改变旧法,官府插手煎炼熟矾,结果造成六家承包户熟矾积压,赋税减免,官府经营生熟矾买卖的实际收入出现亏损。欧阳修建议罢免官府自炼熟矾,依旧由民户承包,朝廷坐收税收。

欧阳修回抵汴京的时候,京师形势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入夏以来,朝廷守旧派发起种种攻势,煽动仁宗的疑忌情绪,向新政派反攻倒算。六月下旬以来,契丹国主耶律宗真亲自率领十万大军,驻扎在云州(今山西大山),朔州(今山西朔县)一带,扬言进兵西夏,仁宗怀疑契丹另有阴谋。范仲淹趁机自请离开朝廷,出为陕西、河东路宣慰使。八月,关于石介替富弼起草废立诏书的谣言,流布朝廷内外,富弼也不安心在朝供职,自请宣抚河北路。庆历新政的失败,这时已经初露端倪。

庆历五年(1045)三月二十一日,欧阳修预感到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即将结束,返朝任职的希望已经破灭。回顾自己两年来的生活道路:供谏职,掌诰命,参与编纂《祖宗故事》,修撰《起居注》,审定《庆历编敕》。自庆历三年(1043)十二月至今年四月出使河东前夕,秉承皇命,起草机要诏令,记载时事要闻。在新政实施过程中,常在宫殿奏事,了解朝廷大事的源流本末。如今代知真定府,政务清闲,翻阅昔日撰写的制诰底草,饶有兴致。虽然它不能反映“庆历新政”的全貌,却是难得的原始材料,足以彰示后世。于是,欧阳修认真地整理,集录一百五十余篇,编成三卷,题名叫《外制集》,也称作《庆历制草》。

为了挽救濒于危亡的庆历新政,欧阳修舍身报国,冒险上书,奏呈《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他情知新政难保,守旧派正在疯狂地反攻倒算,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替范仲淹、杜衍等申辩冤屈。他指出自古以来奸邪小人谗害忠臣贤士,所使用的伎俩大抵差不多:要大规模陷害忠良,常常诬蔑为“朋党”;要离间动摇执政大臣,往往诋毁为“专权”。范仲淹等人忠言谠论,纯正质直,不贪权势,勤于政务“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如今,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等被罢黜,群邪恭贺于内,敌国庆幸于外,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啊!这一纸犯颜直谏的奏状,所抨击的不仅是因循守旧、构陷忠良的守旧派,也包括出尔反尔、惑于流言的宋仁宗。欧阳修因此遭受守旧派的更大忌恨和陷害。

闰五月二十八日,他还两次呈奏《乞预闻边事》,请求过问边防事务。转运按察使一般只管本路财赋,监察各州官吏,不参与军事活动。然而,欧阳修这次出使,朝廷有密旨,要他思虑河北路军事的利弊得失,暗中为加强北部边防做准备。此外,履行转运按察使职责,调备粮草钱财,需要了解边事的轻重缓急;考察边将才德,也需要了解边防的安排处置。因此,他请求参与处理边防事务,获得了仁宗首肯。

欧阳修在河北任上,身为封疆大臣,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一路山川地理,财政生产,军粮兵器,军事训练以及官吏能否胜任职务等,他了如指掌,并一一制成图表。整个河北形势,让人们一目了解。有人问他:“你是儒学大师,文章泰斗,名闻天下,却干这些俗吏们做的活吗?”欧阳修回答说:“作为一名官吏,如果不称职,就应该感到惭愧。作为一位封疆大臣,我们一身维系着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死生哀乐,怎么可以掉以轻心呢?”提问的人顿时哑口无言。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忠于职守,直内方外的清正官吏,却卷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祸患。

欧阳修有个妹妹,嫁给襄城张龟正做继室,张龟正景佑二年(1035)病逝,没有儿子,只有前妻遗下的一个女儿,当时才七岁。寡母孤女,无家可依。欧阳修妹妹只得携带着幼女回到娘家居住。这位张氏外甥女长大后,欧阳修将她嫁给堂侄欧阳晟。今年,欧阳晟从虔州(今江西赣州)司户卸任回乡,与男仆陈谏同行。旅途当中,张氏与陈谏勾搭成奸。事情败露后,交由开封府右军巡院审理。开封知府杨日严,从前在益州任上,因为贪污渎职,曾被欧阳修弹劾过,对此,他始终耿耿于怀。这次,他指使办案人员制造口供,牵扯到张氏没有出嫁时的事情,涉及欧阳修,且污秽难听。但是,经由军巡判官孙揆查证落实以后,只以张氏与陈谏通奸定罪,没有株连枝蔓到欧氏家门。

当朝宰相贾昌朝和陈执中,是欧阳修在庆历新政中一再攻击抨弹的守旧派人物,他们都想借这个机会打击欧阳修。谏官钱明逸投其所好,上书弹劾欧阳修与甥女张氏通奸,而且霸占张氏家产。朝廷委派三司户部判官苏安世重新审核,于是按照钱明逸的劾章和所谓的张氏“口供”定案。不久,朝廷又派遣内侍供官王昭明复核案情。两位宰相之所以推荐王昭明监督查核此案,是因为欧阳修刚刚得罪过王昭明。这次出使河北,朝廷本要欧阳修与王昭明一道出行,欧阳修却羞与为伍,说:“我作为侍从官出使河北,按照朝廷旧例,没有与宦者同行的道理。我感到羞耻!”贾、陈二相想让王昭明对欧阳修实施报复。殊不料,王昭明复核案牍时,大吃一惊,说:“我王昭明侍奉仁宗,仁宗没有三天不念到欧阳修。如今这般定案,显然完全是迎合两位宰相,想加大罪与欧阳修。案情一旦澄清,我可吃罪不起。”苏安世听了,也害怕起来,不得不恢复孙揆当初审讯的案情。奏报朝廷时,他们只是劾奏欧阳修使用张氏遗产购买田地,却登记在欧阳氏门下。两位宰相为此大发雷霆,降黜了苏安世和王昭明,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据此定罪。八月二十一日,欧阳修落龙图阁直学士,罢河北都转运使,以知制诰出知滁州(今安徽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