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解】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饮食过度,食积内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满胀痛;脾胃升降失职,浊阴不降,则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清气不升,则大便泄泻等。治宜消食化滞,理气和胃。
此二陈汤衍生变化之方,方以二陈降逆。方中重用酸甘性温之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共为臣;三药同用,消各种食物积滞。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味苦微寒,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诸症自除。
【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食积内停者。
【医案选】郭炳森治不能食肉症案[河北中医,1987(3):20]。
张某,男,5l岁,干部。患者5年前因食不洁肉食引起呕吐、腹泻,以急性胃肠炎住院1周痊愈出院。后每因寒冷、饮食欠当即脘腹不舒,便溏每日3次或4次,食肉更甚,故以素食调养。仅遗不能食肉,见肉即恶心欲吐,欲食而不能食,多处求医,久治不愈,主诉无不适,肝、胆、胰、胃、肠等检查,均未发现阳性体征。舌淡,苔薄白,脉缓。考虑病起于伤肉食,投以保和丸,重用山楂。
处方:焦山楂20g,神曲10g,麦芽10g,法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连翘10g。水煎服,日服1剂。
二诊:患者服药7剂后,见肉已不恶心欲吐,近2日少进肉食亦无任何不适。嘱其再进7剂,追访2年未复发。
第五节吐法之剂
所谓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因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均应慎用。若服后呕吐不止者,可服姜汁少许,或服用冷粥,冷开水以止之。
历史上张子和以长于汗、吐、下三法而着称于世。吐法的代表方剂有瓜蒂散、三圣散、救急稀涎散等,因其在现代临床中已经不常用,故本书不予介绍。
第六节清法之剂
所谓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治疗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证。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热入营血,气血俱热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因而清法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之别。热证最易伤阴,大热又能耗气,所以清热剂中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切不可纯用苦寒泻火之法,苦能化燥伤阴,服之热亦不退。此即王冰所谓:“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根据病情之虚实,邪气之兼夹,清法又常与汗法、下法、温法、消法、补法配合应用。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酒炒(6g)黄芩炒(9g)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6g)当归酒炒(3g)生地黄酒炒(9g)柴胡(6g)生甘草(6g)车前子(9g)(原书无用量)
【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胆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是由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循经下注所致。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目系,入巅顶;胆经起于目内眦,布耳前后入耳中,一支入股中,绕阴部,另一支布胁肋。肝胆之火循经上冲则头巅,耳目作痛,或听力失聪,旁及两胁则胁痛且口苦;湿热循经下注则为阴痒、阴肿、筋痿、阴汗;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皆为火盛及湿热之象。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清利下焦湿热。
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胆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机,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力,用以为臣。湿热的主要出路,是利导下行,从膀胱渗泄,故又用渗湿泄热之泽泻、木通、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肝乃藏血之脏,若为实火所伤,阴血亦随之消耗;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当归、生地黄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以上皆为佐药。肝体阴用阳,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肝胆之气不舒,骤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既恐肝胆之气被抑,又虑折伤肝胆生发之机,故又用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以上两味,属使药而兼佐药之用。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加减】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泻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黄,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
【现代运用】常用本方治疗顽固性偏头痛、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脂溢性皮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睾丸炎、腹股沟淋巴结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病,凡属肝经实火、湿热者均有良效。
【医案选】张良尧治小儿痫症(选自《江西中医药》,1983年2月)。
谢某,男,5岁,1975年8月就诊。代诉:小孩性情急躁,近几个月来,每当哭急时则面青目翻,口吐涎沫,全身抽搐,最近发展到每哭必发,几乎天天发作。苔干黄,脉弦滑。杨老曰:“小孩之哭,即为成人之怒,怒则气上,肝火随之上冲。火升痰升,蒙蔽清窍,故见斯症。”
处方:龙胆草4.5g,生栀子4.5g,黄芩4.5g,柴胡3g,生地黄6g,车前子6g,泽泻4.5g,当归4.5g,木通4.5g,胆南星4.5g,天竺黄4.5g,石菖蒲3g,生甘草3g。
小儿回春丹,每日2次,每次4粒。
上药连服6剂而愈。为巩固疗效继服6剂,迄今未发。
第七节温法之剂
所谓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由于寒邪所在部位不同,寒邪与阳虚的程度不同,因而温法中又有温中散寒、温暖肝肾、回阳救逆之区分。其他尚有温肺化痰、温胃降逆、温肾纳气、温中行气、温血活血、温阳止血、温里解表等,这又是温法与汗法、下法、消法、补法的配合运用。
理中丸(《伤寒论》)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各90g)
【用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9g)。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现代用法:上4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9g,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或3次。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以原方比例酌减)【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脾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兼见胸脘痞满,逆气上冲心胸;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方解】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中阳不足,寒从中生,阳虚失温,寒性凝滞,故畏寒肢凉,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今脾胃虚寒,纳运升降失常,故脘痞食少,呕吐,便溏。舌淡苔白润,口不渴,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皆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故而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胃之阳,祛里寒邪,扶阳抑阴。甘温之人参为臣,补气健脾,即《内经》所谓“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君臣相配,温中健脾。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甘草与诸药等量,寓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纵观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益脾气,助运化,故曰“理中”。
阳虚失血,无论吐、衄或便血、崩漏,但见面色白,气短神疲,脉细或虚大无力,是阳气虚弱,脾不统血所致。亦可以本方为基础治疗。
胸痹一病,总由上焦阳气不足,阴寒之邪上乘,胸中之气痹而不通所致。若证属心中痞坚,气结在胸,见胸脘痞满,逆气上冲心胸,是中焦阳气亦虚,又有痰饮水寒之气上犯,不宜开破,可用本方温中袪寒,益气健脾,使中焦气旺,则上焦之气开发,逆气可平,胸痹可愈。
病后多生涎唾,久久不已,是脾气虚寒,不能摄津,津上溢于口所致。以本方丸剂缓治,亦可徐徐收功。
小儿慢惊,总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过服寒凉之品,或大病后调理不善,戕伤脾胃阳气所致。若形气羸瘦,手足不温,呕吐泄泻,神疲食少,舌淡苔白,脉细迟或沉细缓弱者,是纯属中焦虚寒,亦可用本方治疗。
本方为温中祛寒的基础方,对后世温中方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许多以温中祛寒为主要功能的方剂都是在此方的基础上化裁而成。如温中祛寒以治脾胃虚寒、脉微肢厥、脘腹疼痛的附子理中丸;温中祛寒,清泄肝火以治疗脾胃虚寒、呕吐酸水的连理汤;温中健脾,祛湿化痰,以治疗脾胃虚寒、痰饮内停的理中化痰丸;温中健脾,行气散结,以治疗脾胃虚寒、腹满胀痛的枳实理中丸;温中祛寒,降逆止呕,以治疗胃寒呕吐的丁萸理中汤等,都是在本方的基础上化裁而来。
综观本方,虽治多病,究其基本病机,总属中焦虚寒,故可以异病同治。本方在《金匮要略》中作汤剂,称“人参汤”。理中丸方后亦有“然不及汤”四字。盖汤剂较丸剂作用力强而迅速,临床可视病情之缓急酌定使用剂型。
【现代应用】本方适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肠道易激惹症、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医案选】罗来成治泄泻案(选自《江西中医药》,1980年4月)。
沈某,女,57岁,农村妇女,1965年2月24日初诊。患者素健,昨晚起泄泻已10次,量多清澈不臭,尿少,引衣倦卧,恶心欲吐,神志模糊,语言喃喃,脉微欲绝,重按则无,舌质正常。病属太阴重证,治当温阳救逆,拟理中汤加附子。
处方:红参9g,熟附子9g,炒白术1g,炙甘草9g。水煎服,一剂。
2月25日二诊:药后神志已清,泄泻已止,四肢转温,守上方,红参改党参15g再进2剂。数日后随访,诸恙全失。
第八节补法之剂
所谓补法是通过补养的方法,恢复人体正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由于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所以补法有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以及补心、补肝、补肺、补脾、补肾、滋补肝肾、补脾养心等。若正虚感受外邪,肺虚停饮,脾虚停湿、宿食,气虚留瘀等,则补法又需与汗法、消法合用。此外,尚有峻补、缓补、温补、清补以及“虚则补其母”等法。
(一)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g)薏苡仁一斤(500g)缩砂仁一斤(500g)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g)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g)白茯苓二斤(1000g)人参二斤(1000g)甘草炒,二斤(1000g)白术二斤(1000g)山药二斤(1000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大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
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
【方解】本方主治脾虚湿盛证。脾胃虚弱,受纳运化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