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藿香辛温解在表之风寒,芳香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理气和中,辟恶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为君。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俱为臣药。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故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散阳明之湿,二物亦能发越脾气,故曰正气;桔梗宣肺利太阴之气,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诸药合用,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霍乱自已。感受山岚瘴气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本方辟秽化浊,和中悦脾而治之。
【加减】若表邪偏重,寒热无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兼气滞脘腹胀痛者,可加木香、延胡索、威灵仙以行气止痛。
【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以及消化性溃疡、荨麻疹、婴幼儿秋季腹泻、痢疾等病证。
【医案选】韩玲娣治急性胃肠炎案(选自《河南中医》,1984年6月)。
赵某,女,47岁,1981年8月9日初诊。患者昨晚食剩菜后,感到胃脘不适,恶心嘈杂。夜间忽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及清水,继之腹痛腹泻,泻下稀粪清水,四肢清冷,胃脘胀闷,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脉症合参,系寒湿郁阻表里、寒热互结,痞塞三焦,清浊不分,吐泻交作。治宜芳香化浊,散寒燥湿。
处方:半夏10g,川厚朴9g,云苓15g,藿香12g,白蔻10g,陈皮12g,茵陈12g,佩兰10g,车前子12g(布包),甘草6g,川黄连6g,延胡索9g。水煎服。
配合针灸:取上、中、下三脘,合谷(双),足三里(双),服药二剂后,吐泻不止,恶心,腹痛减轻,仍有胃脘痞满,不思饮食,以原方去延胡索,加白术10g,又进2剂,病告痊愈。
(十一)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瞿麦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10g,灯心煎汤送服;汤剂,加灯心,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或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悸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痛,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
【方解】“八正”者,“八”谓本方由八味主要药物组成;“正”乃正治之意。朱丹溪曰:“小便不通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有隔二隔三之治。如不因肺燥,但因膀胱有热,则泻膀胱,此正治也。”总之,本方以八味药物为散,通过正治之法(热者寒之),以奏清热通淋之功,用以治疗湿热下注之淋证,故称“八正散”。
本方为治疗热淋的常用方,其证因湿热下注膀胱所致。湿热下注蕴于膀胱,水道不利,故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湿热蕴蒸,故尿色浑赤;湿热郁遏,气机不畅,则少腹急满;津液不布,则口燥咽干。治宜清热利水通淋。
方中以滑石、木通为君药。方中滑石沉寒滑利,善能滑利水道,“治前阴窍涩不利”,为滑能去着之主药。木通苦寒通利,最能通窍利水,李时珍言其“上能通心清肺(即可清心火),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为通可去滞之佳品。
蓄、瞿麦、车前子为臣,三者均为清热利水通淋常用之品。佐以山栀子仁,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强君、臣药清热利水通淋之功。大黄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亦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能清热,缓急止痛,是为佐使之用,用梢者,取其径达茎中,甘能缓痛也。煎加灯心以增利水通淋之力。
【加减】本方苦寒清利,凡淋证属湿热下注者均可用之。若属血淋者,宜加生地黄、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石淋,可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鸡内金等以化石通淋;膏淋,宜加萆、石菖蒲、益智仁以分清化浊。
【现代运用】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急性前列腺炎、急性肾炎、术后或产后尿潴留等,属湿热下注者,皆可以本方加减治疗。
【医案选】史道生治下疳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崔某,男,37岁。1983年3月初诊。
主诉:不慎将龟头戳破,因而发炎,龟头及阴茎红肿,继而溃破溢脓,今已月余。
曾注射大量抗生素未愈。
诊查:发热,体温38℃,阴茎已溃烂,溢脓,痛如火燎,口干而苦,小便黄赤。
两侧腹股沟可扪及肿大之淋巴结,脉数,舌苔黄。
辨证:此由肝肾湿热、染毒而成。
治法:治宜清热解毒,泻火利湿。
处方:蓄12g,瞿麦12g,生栀子9g,车前子9g,木通6g,大黄9g,牡丹皮9g,盐炒黄柏9g,泽泻9g,竹叶心6g,滑石30g,甘草梢6g。水煎服。
洗药:羌独活各9g,荆防各9g,白芷9g,苦参12g,威灵仙9g,生艾叶30g,葱须根七个。煎后熏洗患处,每日3~5次。
服药后二便通利,热已退,肿消痛平,溢脓亦缓。以原方去大黄、竹叶心,加金银花30g继服。共服药六剂,熏洗二剂,痊愈。
(十二)三仁汤(《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五钱(15g)飞滑石六钱(18g)白通草二钱(6g)白蔻仁二钱(6g)竹叶二钱(6g)厚朴二钱(6g)生薏苡仁六钱(18g)半夏五钱(15g)
【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者,脉弦细而濡。
【方解】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究其病因,一为外感时令湿热之邪;一为湿饮内停,再感外邪,内外合邪,酿成湿温,诚如薛生白所言:
“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热经纬》)。卫阳为湿邪遏阻,则见头痛恶寒;湿性重浊,故身重疼痛,肢体倦怠;湿热蕴于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见胸闷不饥;湿为阴邪,旺于申酉,邪正交争,故午后身热。其证颇多疑似,每易误治,故吴瑭于《温病条辨》中明示“三戒”:一者,不可见其头痛恶寒,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二者,不可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下之,下伤脾胃,湿邪乘势下注,则为洞泄;三者,不可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两阴相合,则有锢结不解之势。
故治疗之法,唯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
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为君药。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是为臣药。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是为佐药。
用甘澜水(一名劳水)煮药,李时珍曰:“水性本咸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轻。”其意是将水扬数遍,取其轻扬而不助水湿,以益脾胃。综观全方,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使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认为三仁汤为湿温证的通用方。其配伍为用杏仁辛宣肺气,以开其上;白蔻仁、厚朴、半夏苦辛温通,以降其中;薏苡仁、通草、滑石淡渗湿热,以利其下。虽然三焦兼顾,其实偏重中焦。
【加减】若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明显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柴胡亦可酌加。
【现代运用】常用于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医案选】陈达夫治右眼火疳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陈某,女,32岁。
主诉:7天前突感右眼红赤疼痛,且无眼屎。右侧头重痛。自用0.5%醋酸可的松眼液及新霉素眼液点滴,其症未减而来院诊治。西医诊断为右眼结节性巩膜炎。
诊查:自觉近日来膝、踝关节困重,有游走性疼痛感,口淡无味,食纳欠佳,胃脘痞闷。苔白腻,舌质淡,脉濡。双目视力1.5。右眼外眦部白睛与黑睛之际9点钟位处有黄豆大小暗红色隆起,周围有赤脉纵横,压之疼痛。血沉5mm/h,抗“O”正常。
辨证:太阴风湿,肺热郁滞。为右眼火疳。
治则:祛风除湿,清肺活血通络。以三仁汤加减。
处方:制川乌6g(先煎半小时),黄芩10g,薏苡仁30g,杏仁10g,白蔻仁10g,滑石15g,厚朴10g,通草10g,红花10g,桃仁5g,威灵仙10g。
服药6剂,右眼外眦处白睛隆起稍平,赤脉减少,胃脘痞闷、膝踝关节困痛减,饮食增加。再继续服药20剂,则眼痛及诸证愈。
(十三)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茯苓三两(9g)芍药三两(9g)白术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9g)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以腰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方解】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基础方。盖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肾,脾阳虚则湿难运化,肾阳虚则水不化气而致水湿内停。肾中阳气虚衰,寒水内停,则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四肢,则沉重疼痛,或肢体浮肿;水湿流于肠间,则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则或咳或呕;水气凌心,则心悸;水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若由太阳病发汗太过,耗阴伤阳,阳失温煦,加之水渍筋肉,则身体筋肉动,站立不稳。其证因于阳虚水泛,故治疗当以温阳利水为基本治法。
本方以附子为君药,本品辛甘性热,用之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臣以茯苓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去;白术健脾燥湿。佐以生姜之温散,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合苓、术宣散水湿。白芍亦为佐药,其义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本经》言其能“利小便”,《名医别录》亦谓之“去水气,利膀胱”;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以解筋肉动;四者酸收之品,可收阳气归根于阴。
如此组方,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以祛水邪。
【加减】若水寒射肺而咳者,加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阴盛阳衰而下利甚者,去芍药之阴柔,加干姜以助温里散寒;水寒犯胃而呕者,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吴茱萸、半夏以助温胃止呕。
【现代运用】心力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肠炎、慢性盆腔炎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医案选】唐祖宣治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案(选自《新中医》,1980年5月)。
刘某,男,35岁,于1966年4月25日入院。
2年前因严冬涉水,受寒冷刺激而诱发双下肢发凉、麻木、跛行,继则色变黯紫,左足二趾溃破,经河南省某医院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964年12月做双下肢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及中西药治疗无效,经介绍入我院住院治疗。
诊见:双下肢麻木凉困,疼痛剧烈,夜难成眠,暖之稍减,五趾呈黯紫色,抬高则苍白,下垂见黯紫。左足二趾溃破已2个月,脓液清稀,足背、胫后、踝动脉均消失,股动脉搏动微弱,小腿腓肠肌萎缩,皮肤枯槁,汗毛脱落,趾甲增厚不长,面色黄瘦,舌淡苔白多津,腰背凉痛,小便清长,常自汗出,脉沉细无力。
此肾寒脾湿之证,治宜温肾阳,燥脾湿。方用:炮附子15g,茯苓30g,白芍15g,白术15g,桂枝15g,干姜15g,潞党参15g,甘草12g,黄芪30g。
上方加减共服57剂,疼痛消失,温度色泽基本恢复正常,跛行基本消失,趾甲汗毛开始生长,踝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恢复,伤口愈合。治愈并恢复工作。
(十四)保和丸(《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六两(180g)神曲二两(60g)半夏茯苓各三两(各90g)陈皮连翘莱菔子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食积停滞,消化不良,口黏、脘痞,嗳气恶食,便通不爽,舌苔黏黄,脉滑有力。